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三

宋 郭允蹈 撰

汉诸葛忠武侯北伐

蜀汉建兴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阳平沔之北石马或云阳平关北有白马山石当作白字之误也

建兴六年丞相亮出师攻祁山天水南安安定皆降亮与羣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请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不用延计亮扬声由斜谷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阵整齐号令明肃於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 祁山在今岷州长道县东寰宇记云上有城极严固开山图云祁山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又云南岈北岈万有余家诸葛亮表云祁山县去沮五百里有人万户沮在今沔州天水南安今秦州地安定今泾州地三郡即陇右也郿今凤翔府郿县箕谷今凤翔府宝鸡县子午谷王莽所通从杜陵直絶南山径汉中从今洋州路

魏遣将张合拒亮马谡与合战於街亭败绩天水三郡复入於魏

亮以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合战於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合絶其汲道击大破之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赵云邓芝亦败於箕口天水三郡复入於魏 街亭今秦州陇城县有街泉亭即马谡所败之地寰宇记云南郑载之误矣西县陇西郡有西县今兴元府有诸葛亮城乐史云亮拔陇西千余家筑城以处之

冬丞相亮出散关围陈仓不克师还魏将王双追亮亮破其师斩之

亮上言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以先帝之明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与其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之与行劳费正等臣鞠躬尽瘁死而後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魏使郝昭守陈仓亮不能克粮尽引去 散关今大散关陈仓今凤翔宝鸡县城是也寰宇记云陈仓有二城相连上城是秦文公筑下城郝昭筑

八年丞相亮攻武都隂平二郡拔之

亮遣其将陈式攻武都隂平二郡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遂拔二郡以归 曹操尝徙武都氐五万余落於秦州故丞相亮得取其地 建威水经注汉水又西建安川入焉导源建威西北凤州图经云梁泉县有武侯城又有思计台在城南武侯登台筹画因以为名华阳国志武都郡治下辨今成州一名武街有故道县河池县即凤州也盖武都乃今阶成凤州之地南郑之喉襟武侯所必争也隂平今文龙等州

丞相亮徙府营於南山原上筑汉城於沔阳筑乐城於城固

昭烈即位於沔阳故汉中治沔阳今西县是也以沔阳为汉城城固为乐城通监所书据华阳国志寰宇记云西县有乐城在山上周三十里亮筑以防边当考

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合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来攻丞相亮次於城固赤坂

会天大雨栈道断絶真等皆还 西城今金州子午在万年县斜谷今凤翔府城固在兴元府

建兴九年春丞相亮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魏司马懿张合救祁山夏六月师还合追至青封破之合中箭死

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司马懿於上邽郭淮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於上邽之东懿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等寻亮至於卤城亮既至又登山掘围不肯战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柰天下笑何懿病之乃使张合向亮亮使魏延等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军懿遣张合追之合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合右膝而卒 上邽卤城皆在今秦州青封通监云在今木门未详

建兴十年亮休士劝农於黄沙作流马运黄沙

寰宇记云汉水之东黄沙水注之水侧有黄沙屯亮所开也今兴元府有黄沙仓

建兴十一年丞相亮使诸军运米集斜谷伐魏夏四月至郿军於渭水之南屯五丈原

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垒以拒之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亮果屯五丈原郭淮言於懿曰亮必争北原若跨渭登原连兵北向隔絶陇道揺荡民夷非我之利也乃使淮屯北原汉兵大至淮逆击却之亮以前者数出皆以粮运不继使已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五丈原在武功故县今在凤翔府郿县水经注云

积石原在渭水北即郭淮所据北原也

八月丞相亮薨於渭南

亮数挑战懿不敢出亮遣遗巾帼懿患之上表请战魏主叡使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亮谓其下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示武於其衆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耶相持百余日亮疾病密授扬仪费禕等退师节度亮薨年五十四遗令葬定军山不封不树莫知所在 张宣公曰三代衰五伯起而功利之说盈天下谋国者不复知正谊明道之为贵三老董公独得宏纲以告汉高帝惜汉高帝未能尽其用也武侯当汉祚之季乃能执其机而用之其言曰汉贼不两立臣鞠躬尽力死而後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呜呼此夏少康四十年经营宗祀而卒以配天之本心也昭烈名义既正好贤之意又笃安得不以身许之侯恢复规模先务为根本之计务农训兵内治国事国事既定北向致讨军旅将发拜表纳忠尤为切至侯之虑深且远矣侯之规模至使耕者杂於渭滨军无私焉舆图之复已在目中不幸薨谢匪大数然欤或谓魏延之策惜侯不用不知天将昌汉以侯举措扫擒乱贼直余事耳行险侥幸非侯志也

蜀汉蒋琬费禕保蜀

後主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

丞相亮之薨至是五年

延熙五年将军姜维自汉中还屯涪县

延熙六年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还住涪以王平督汉中先是蒋琬以丞相亮数出秦川粮运乏絶迄无成功乃多作舟船欲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汉人或以为事有不捷还路甚难非常策也後主遣费禕姜维等喻指琬乃上言魏跨带九州未易速得志且当分裂蚕食摧其支党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且羌胡思汉如渇宜以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制河右臣当帅军为维後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请徙屯涪从之维遂徙屯琬自汉中还住涪疾益甚以汉中太守王平督汉中吴步隲朱然亦上疏於吴王曰自蜀还者咸言蜀欲背盟与魏交通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以掎角之反委汉中还近成都事已彰灼无所复疑宜为之备 魏以西城为魏兴郡在今金州上庸今房州涪今绵州

论曰蒋琬委去南郑称疾屯涪无复远畧非但不足於攻且不足於守然则所谓乘汉沔以复汉中保凉州而役氐羌殆虚语耳蜀之不竞琬之罪也

延熙七年魏大将军曹爽由骆谷向汉中将军王平拒兴势遣大将军费禕往赴救魏师退禕还成都

爽西至长安发卒十万余人与夏侯玄自骆谷入汉中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皆恐欲守城不出以待涪兵王平曰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深祸今宜先遣刘敏据兴势平为後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亦至此计之上也遂率前领据兴势多张旗帜弥亘百余里遣大将军费禕督诸军救汉中爽兵距兴势不得进涪军及费禕兵继至遂引退禕进据三岭以截爽爽争险苦战仅乃得过失亡甚衆关中为之虚耗 骆谷在凤翔府盩厔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寰宇记云汉魏通道也兴势今洋州兴道县有兴势山骆谷入洋州上屈曲八十里下屈曲八十四盘黄金戍在县西北张鲁所筑水陆艰险以黄金水得名三岭关名在蒻岭关南阳岭北

延熙八年大将军费禕至汉中行围守

延熙九年费禕还成都大司马蒋琬卒

延熙十年雍凉羌胡叛降汉汉姜维将兵出陇右以应之

延熙十一年大将军费禕出汉中

延熙十二年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

维至雍州依麴山筑二城使句安李歆等守之魏郭淮陈泰御之泰曰麴城虽固去蜀险远当须运粮可不血刃而拔其地也乃使泰率徐质邓艾进兵围麴城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战不许将士困窘分粮聚雪以引日月维引兵救之出自牛头山与泰相对泰曰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今絶牛头维无反道则我之禽也遣使白淮使淮趣牛头截其还路淮从之进军洮水维惧遁走安等孤絶遂降邓艾留屯白水北维遣其将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汉军遂还

延熙十三年姜维复入西平不克

延熙十四年大司马费禕出屯汉寿

昭烈改葭萌为汉寿

延熙十五年盗杀大司马禕於汉寿

姜维出师陇右

延熙十六年姜维出师围狄道

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每欲兴军大举费禕常裁制不从及禕死维得行其志乃将数万人围狄道司马师使郭淮陈泰拒之维粮尽退还 陈寿蜀书云维围南安狄道今熙州渭州南安今巩州

延熙十七年姜维出师陇西拔狄道河间临洮三县民居於绵竹繁县

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於汉六月姜维出陇西自狄道进拔河间临洮徐质与维战杀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狄道今熙州渭州临洮今洮州所治临潭县河间当作河关今西宁州龙支县

延熙十八年姜维出师至狄道与魏将王经战大破之经退保狄道城维驻兵锺题

维将数万人至枹?趣狄道魏陈泰敕其将王经进屯狄道须泰军到东西合势泰进军陈仓经所统诸军於故关与汉人战不利经辄渡洮水与维战於洮西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维进围之邓艾与陈泰并力拒维泰谓诸将曰姜维提兵深入当挫其鋭气王经与战使贼得计经既破走维若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乃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孤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破贼之时也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维不意救兵卒至缘山急攻泰与交战维遁走退驻锺题 枹?今河州洮水源出西羌中北至抱?东入河狄道今熙渭坊州地锺题在古狄道县

延熙十九年姜维出师攻祁山趣上邽与邓艾战败绩姜维在锺题邓艾曰洮西之败非小失也今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彼从南安陇西困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外仓贼有黠计其来必矣率衆出祁山闻艾已有备乃西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拒之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山缘山趣上邽艾与战於段谷大破之 狄道今熙州陇西今渭州南安今巩州祁山今长道县渭水出今陇州渭州之间上邽今秦州段谷水出秦州清水县东山下

延熙二十年姜维出骆谷次於芒水

维闻魏分关中兵以赴淮南欲乘虚向秦川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维壁於芒水数挑战艾不应 骆谷在盩厔县沈岭寰宇记云姜维岭在县南五十里长城在华城华隂县秦晋分界处芒水注水经云出南芒谷

景耀二年督汉中胡济屯汉寿将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

初昭烈留魏延镇汉中实兵诸围以御外敌及姜维用事建议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择之敌攻关不克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诸城并力抟之此殄敌之术也後主从之 汉城在沔阳今西县乐城在城固今洋州杜佑通典云洋州郡之西乡兴道洋源皆为汉成固旧地今非故境矣汉寿在今利州

论曰蜀之门尸汉中而已汉中之险要在汉魏则阳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固阳平之围守而分二城以严前後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窥而後其攻也使之莫能御此敌所以畏之如虎也今姜维之退屯汉寿也彻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拨矣异时锺会长驱而入汉中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知者而後解见呜呼姜维之亡蜀也殆哉

景耀五年姜维出师洮阳与邓艾战败於侯和维退住沓中

侯和城名其後苻秦使王抚守侯和

邓艾锺会取蜀

後主景耀六年魏遣邓艾锺会等伐蜀取之

魏大兴徒衆命邓艾锺会诸葛绪等数道并攻姜维先表後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及隂平之桥头以防汉主不听邓艾自狄道趣甘松沓中以连缀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三万人自祁山趣武街桥头絶维归路锺会统十余万衆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趣汉中汉人闻魏兵至乃遣廖化将兵诣沓中为姜维继援张翼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为诸围外助敕诸围皆不得战退保汉乐二城城中各有兵五千人翼厥比至隂平闻诸葛绪将向建威故住待之会率诸军行至汉中使李辅围王含於乐城荀恺围蒋斌於汉城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墓锺会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邓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兵还颀等追蹑於漒川口大战维败走遂还至隂平合集士衆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遇廖化张翼董厥等合兵守劔阁以拒会维列营守险会攻之不能克粮道险远军食乏欲引还邓艾上言贼已摧折宜遂乘之若从隂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劔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出其不意劔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劒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遂自隂平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濒於危殆艾以氊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降诸葛瞻督诸军拒艾至涪亭住不进艾遂长驱而前击破瞻前锋瞻退住绵竹列阵以待艾遂与子尚俱死之谯周劝後主出降後主从其计北地王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其妻子而後自杀後主又遣使喻姜维使降锺会维降将士以刃击石 阳安关口即阳平关隂平桥头即今文州桥头在白水上水经注云白水东北径桥头甘松城名在秦州其後乞伏国仁升以为郡今废松中是也沓中近甘松其後王澄自孱陵欲奔沓中

蜀监卷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 苏亮 弟湛 柳虬 吕思礼 薛憕 薛寘 李昶 元伟·令狐德棻
  明宗纪二·薛居正
  卷一百三十二·毕沅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五·佚名
  第一八四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一一四○三—八·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九·刘凤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卷二十四·李天根
  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第七·范晔
  韦寿传·魏徵
  卷之八十七  君子堂日詢手鏡下(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二百八·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巻八十一·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邹林会试·王世贞

    〔副末上〕闽南才望越州文。养翮凌霄已数春。海甸淸风今始顺。飞腾直上帝王城。自家是林举人家僮林相。我相公向因倭寇攻陷本郡。避难杭州。幸蒙临安邹相公重金兰之契。同移入城。寓居一所。炊爨虽分彼此。朝夕实赖

  • 彊村语业·卷中·朱祖谋

    天香·珠兰分畹青瓷,通帘翠押,酥怀晚艳多丽。■(外勹内盍)叶无尘,宫黄初麝,小馥度人疑醉。素纤细摘,清露湿、珠娘秋佩。钗串新装钿粟,衣络旧融檀泚。一瓯点将春焙。话恹恹、瘴乡身世。谁省旧香消黯,渐凝鲛泪。孤醒阑宵

  • 卷一百二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二十八鸟兽凤凰赋          【晋】桓 ?伊羣物之百品各在类而有别惟羽族之殊诞独鸾皇之搆杰邈区防以超栖抚朝阳于丹穴备六德以成晖奋藻翰之郁烈集昆峯而敛翼翔青云以遐越凤

  • 卷五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二贾岛哭柏岩和尚苔覆石床新师曾占【一作吾师去】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塔院关松雪【一作路】经房锁隙尘自嫌双涙下不是解空人山中道士头髪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一作老】鹤

  • 第四回 大相公设心祭父 商三官托梦显灵·蒲松龄

    验了尸,老王去了不提。却说李蝎子合恶虎不过是势力朋友,活着像是祖宗,死了什么相干!见满屋里血淋淋,巴不能快移了去,却又不肯替他买棺材。送了官去了回来说:"赵大哥,你快买棺材来收拾。"赵歪子冷笑。 [耍孩儿]赵歪子大发歪,旺

  • 列传第四十七·李延寿

    寇洛 赵贵 从祖兄善 李贤 子询 崇 孙敏 弟远 穆 穆子浑 梁御 子睿寇洛,上谷昌平人也。累世为将吏。父延寿,魏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洛性明辩,不拘小节。贺拔岳西征,洛与岳乡里,乃募从入关。以功封安乡县子。及岳为

  •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脱脱

        高宗二   二年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扬州。丁亥,录两河流亡吏士。沿河给流民官田、牛、种。戊子,金人陷邓州,安抚刘汲死之。辛卯,置行在榷货务。壬辰,金人犯东京,宗泽遣将击却之。癸巳,复明法新科。甲午,诣寿宁寺

  • ●卷九·李攸

      ○官职   乾德四年,诏御史台、吏部流内铨、南曹、刑部、大理寺,自少卿、郎中、员外郎、知杂侍御史以下及丞簿司直、评事等,并以三周年为满,须常在本司莅事者,至日限满,即与转官。   诏京朝官将命出入及受代归阙者,宜

  • 卷之五十·佚名

    成化四年春正月壬戌朔 上诣 奉先殿 慈懿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慈懿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癸亥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甲子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

  • 王国传·张廷玉

    王国,字之桢,耀州人。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授职庶吉士,改任御史。王国出去巡视京畿一带的屯田,清理成国公朱允祯等所侵占的田地九千六百余顷。张居正病重后,他上疏推荐他的座师潘晟进入内阁,皇上采纳了。王国与同官魏允贞、

  • 卷一百七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一 朱批赵城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十一日湖南布政使【臣】赵城谨 奏为奏明奉到 谕旨恭谢 天恩事窃本年八月二十九日【臣】於邮封内接书一封内开和硕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字寄湖南布政使雍

  • 卷二十五·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十五重论复河套疏【嘉靖二十六年】  曾 铣臣按镇抚诸臣勘议复套事宜所见略同然展转因循之怀间亦不能无也臣奉钦依有参酌之责敢不悉心吐露以为

  • 卷十二·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二明 陈士元 撰礼仪考瑚琏包咸氏曰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元按明堂位曰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注云皆黍稷器制之异同未闻夫记谓夏琏殷瑚而包郑注论语伏杜注左传皆谓

  • 卷二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八     婺源江永撰卒哭祔練祥禫記【吉祭忌日附】補死三日而殯三月而葬遂卒哭【謂士也雜記曰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此記更從死起異人之間其義或殊 士虞記】 

  • 卷五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五杂记下第二十一之一正义方氏慤曰此篇固以所记不一为杂然有生必有死人道之正也死於外则变矣有乐必有忧人情之常也重有忧则变矣变则不一而杂记谓之杂者又在乎此故上篇诸侯行而死於馆为

  • 菩提資糧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復有餘師意 諸覺資糧者 實捨及寂智 四處之所攝。   又一論師作如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實者不虛誑相實   卽是戒是故實爲尸羅

  • 心成颂·智果

    一篇。书论。隋代释智果撰。智果,隋仁寿年间书法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亦善文学。隋炀帝为晋王时,召令写书,智果不从,遂被囚于江都。后炀帝为太子,出巡扬越,为其书《上太子东巡颂》,获释,召居慧日道场。隋炀帝谓其书

  • 省心录·林逋

    《省心录》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所著,宋仁宗在其去世以后追封谥号“和靖先生”,所以后世也常称其为和靖先生。林逋自由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但性情却恬淡无争,隐居于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之上,一生未做官也未娶妻生子,林逋喜好养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