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岩寿传

萧岩寿,乙室部人。性情刚直,崇尚气节。重熙末出任官职。道宗即位,皇太后屡次称赞他贤能,因此得到选拔任用。

皇上出宫狩猎较射,由萧岩寿典掌其事,不曾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宜,皇上更加看重他了。历任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四年(1068),随耶律仁先讨伐阻卜,击破之,诏令就地驻守,然而逃回的人很多,因此岩寿的两个官职都被削夺。十年(1074),讨伐敌烈部立功,任敌烈部节度使。

大康元年(1075),任同知南院宣徽使,迁北面林牙。秘密上奏称乙辛因为皇太子主持国政,心中不安,与张孝杰多次来来往往,恐怕会有阴谋,危害太子。皇上领悟,出贬乙辛为中京留守。适逢乙辛生日,皇上派近臣耶律白斯本赐给物品祝寿,乙辛于是私下嘱托他向皇上表白“:我发现奸臣在朝中当权,皇上孤立危急。我人虽在外,私下里非常担心。”白斯本回京,如实奏闻。皇上派人赐给乙辛车子,晓谕他说:“不必担心不受重用,很快就会召你回京了。”从此反而疑心岩寿,将他出贬为顺义军节度使。

乙辛再度入京任枢密使,将岩寿流放到乌隗路,终身服劳役。岩寿尽管遭到斥逐,心中总是忧虑国家大局,时人对他说:“以狼牧羊,何能久长!”三年(1077),乙辛诬陷岩寿参与谋划废父立子之事,将他抓回来杀掉了,年四十九岁。

乾统年间,天祚帝追赠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宜福殿为他绘制画像。岩寿清廉正直,在朝廷上犯颜直谏,据理力争,经常触犯乙辛,因此遭了杀身之祸。

猜你喜欢
  卷十六 郑语·左丘明
  卷一七二 陳紀六·司马光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殴禁东魏主 智慕容计擒萧渊明·蔡东藩
  第三十五回 集党羽显行弑逆 扈銮跸横肆奸淫·蔡东藩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七)·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一·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第二六二移光绪十六年四月初八日一一六一○--七·佚名
  防开列校刻通志诸臣职名·郑樵
  一三九四 谕内阁《扬子法言》一书缮写讹错纪昀等着再行交部议处·佚名
  吐突承璀传·刘昫
  张延赏传·刘昫
  姚天福传·宋濂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理·唐圭璋

      理号南溪,会稽人。绍定元年(1228)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与杨缵并称知音。   瑞鹤仙   暮霞红映沼。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投林数归鸟。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江寒浪小。雁来多、音书苦少。试看尽,水边红叶,不见有诗

  • 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十七·柯劭忞

      信苴日 杨汉英 宋阿重 杨完者 曾华   信苴日,姓段氏,其先世为大理酋。权臣高氏当国,世祖奉命南征,诛其臣高祥,以段兴智主国事。兴智与季父信苴福入觐,诏赐金符,使归大理。宪宗五年,献地图,请悉平诸部,并条奏治民立赋之法

  • 卷五十五·志第二十二·柯劭忞

      ○百官一   世祖命刘秉忠、许衡定官制,以中书省管政事,枢密院管兵,御史台司纠劾,又设行省、行台,使内外均其轻重,以相维系,立法之善,殆为唐宋所不及。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之长,汉人、南人贰之。终

  • 卷一六三 梁紀十九·司马光

      上章敦牂(庚午),一年。   太宗簡文皇帝大寶元年(庚午,公元五五O年)   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陳霸先發始興,至大庾嶺,蔡路養將二萬人軍於南野以拒之。路養妻姪蘭陵蕭摩訶,年十三,單騎出戰,無敢當者。杜僧明馬被傷,陳

  • 东都事略卷六十七·王称

    列传五十  文彦博字寛夫汾州介休人也少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翼城榆次二县改太常博士通判兖州入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西鄙用兵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置狱隣郡而推劾枝蔓久不即诛彦博上疏曰将权不可不专军法不可不峻兵

  • 补编(三)·佚名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四夜到)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到)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到)左宗棠等来电(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到)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到)·

  • 姜氏秘史 卷三·姜清

    庚辰二年春正月丙寅朔,天下司、寺、郡、县来朝,免贺。靖难兵围蔚州,指挥李诚谋叛,伏诛。数日,守将王忠以城降。遂进攻大同,不克。先是,诚出城哨探,为游骑所获。诚素勇,号“冲天李”,文庙释而礼之。诚欲献城自效,遂纵遣

  • 卷二百一·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六月庚辰朔○辛巳升云南金齿潞江长官司为安抚司○乙酉诏纂脩天下郡县志书命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庶子杨荣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谕德金幼孜总之仍命礼部遣官遍诣郡县博采事迹及旧志书○丁

  • 一一九 林蔡斗争文件二·周作人

    林琴南致蔡孑民书云:“鹤卿先生太史足下,与公别十余年,壬子一把晤,匆匆八年,未通音问,至为歉仄。辱赐书以遗民刘应秋先生遗著属为题辞,书未梓行,无从拜读,能否乞赵君作一短简事略见示,谨撰跋尾归之。呜呼,明室敦气节,故亡国时殉烈

  • 卷一百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 朱批杨鹏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二日山东沂州营副将【臣】杨鹏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今用尔为南阳总兵矣所奏二事留中候酌定朕是尔知己恩主尔知之乎衆人设计排陷复加参奏朕俱不听一见

  • 第十章 论音乐——《礼记·乐记》第十九·林语堂

    音乐出于人的内心。人有感于心,就表现于声音便有了节奏,便是乐。所以,太平盛世的音乐安详而愉快,政治也清平。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即因其政治之错乱。亡国的音乐悲哀而愁思,当时的人民必流离困苦。由此看来,音乐的道理与政

  • 卷二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八    宋 卫湜 撰爵人於朝与士共之刑人於市与衆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示弗故生也郑氏曰必共之

  • 地广第十六·桓宽

    【题解】本篇就边防问题,展开辩论。大夫就文学提出&ldquo;未均&rdquo;二字,认为&ldquo;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胡、越,远寇安灾,散中国肥饶之余,以调边境,边境强则中国安,中国安则晏然无事。&rdquo;而文学则认为&ldquo;中国

  • 卷第二十五·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五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定犍度第七(尽三十八品)过去得 是谓缘 解脱 阿那含 一行观在后阿毗昙过去得跋渠第一之一若得过去法彼得过去。设得过去彼得过去法。若未来现在

  • 集诸经礼忏仪卷下·智升

        大唐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    比丘善导集记  往生礼赞偈一卷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 六时礼赞偈。谨依大乘经。及龙树天亲此土沙门等。所造往生礼赞集在一处分作六时。唯欲相续系心助成往

  • 钦定四书文·方苞

    四十一卷。清方苞 (1668—1749)等奉敕编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系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 “桐城三大家”,著述颇多。有 《方望

  • 金匮翼·尤怡

    八卷。清尤怡撰。尤氏为补充《金匮心典》之不足,参照诸家之说,结合个人心得撰成此书。全书十八万四千字。卷一为中风、湿症、瘟疫;卷二为痰饮、饮食、血症;卷三为噎膈、虚劳、发热、恶寒、疟疾;卷四为尸症、癫狂、黄

  • 上清豁落七元符·佚名

    列符图。后有考证文字,称前七图为七元符,后六符出《消魔经》,最后一符为酆都符,引《真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