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蒲察世杰传

蒲察世杰本名蒲察阿撒,曷速馆斡笃河人,后迁居辽阳。起初他在梁王完颜宗弼军中。蒲察世杰力大无穷,每当与武士角力赌羊,必胜。他能用拳击四岁的牛,牛的肋骨被折断而死。一次有一辆粮车陷在泥坑中,七条牛拉不出来,蒲察世杰用手把粮车拽了出来。宗敏任东京留守,把他召在左右。海陵篡皇帝位后,就任他做护卫。

海陵对蒲察世杰说:“你勇力无比,现在我的兄弟有不同我一心的,限你十天除掉他们,到时就有非常之赏,把他们的家产赐给你。”蒲察世杰受命后却不肯行动。已过十天,海陵发怒,当面斥责他。蒲察世杰说“:臣自己发誓不用无道害物,即使死了也不敢奉诏行事。”海陵爱他的勇猛,没有治罪他。正隆四年(1159),海陵皇帝调遣诸路军队攻打宋朝,年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都登记从军。其他的人唯恐招不够人数,多招了很多人,蒲察世杰前往曷懒路征召的人却不多。海陵皇帝很奇怪问他这件事,他回答说:“曷懒同高丽国接壤,今天如果多征召了那里的男子,万一有情况,怎么去防备?”海陵皇帝高兴地说“:别人没有你有心。”授予他同知安国军节度使事,赐银二百五十两、六百匹绢彩、二匹马。

当时征召调兵不停,民不堪命,犯法的人多,邢地很长时间没有长吏,监狱的囚犯积到四百多人。蒲察世杰到任一月后,几乎全部释放了囚犯。他进朝为宿直将军,因为公事前往胡里改路,回朝后他上奏说:“契丹部族大都背叛我们,老百姓不得安宁。现在举国南伐,叛军如果乘虚而入占据我们的东土根本之地,即使我们得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也没有多少利益。我们应该首先讨平契丹,再南伐也不晚。”海陵皇帝不高兴地说“:命令已下了。现在用三万军队选择将领驻守中都以北,足可以镇压。”蒲察世杰又说“:如果东土的大宗族归附叛军,恐怕三万军队不容易抵挡。”海陵皇帝不听他的话。

等到大军出发到了汴京,蒲察世杰被授予郑州防御使,领武捷军副总管。大军渡过淮河,蒲察世杰率三千士兵护粮东下,打败宋兵几千人,夺了宋兵很多战船。到达和州境,攻击宋兵五万人并打跑了他们。第二天,蒲察世杰让儿子蒲察兀迭率领二百八十名骑兵作为内应,他自己率领八百名骑兵正面作战,他连射六十多人且都是应声毙命,宋兵于是溃败而逃。海陵皇帝想观察水战情况,让蒲察世杰率领一百水兵试探。宋人船大且多,蒲察世杰船小,于是快速进攻,到中流取胜而归。

大定初年,蒲察世杰又进攻陕州,在石壕镇打败宋兵,又打败三千宋朝援兵,于是围攻陕州。二千宋兵从潼关来,蒲察世杰用二百四十兵迎头攻击射死十几人,宋兵败走。又在土壕山打败宋兵,活捉一将。又领三百兵到斗门城,遇到一万多宋兵,宋朝军队中三员大将挺枪来刺蒲察世杰,蒲察世杰用刀砍断了他们的枪,宋兵于是退走。他又用四谋克军在土华打败宋兵,再次围攻陕州。蒲察世杰曾经穿甲佩刀,腰箭百支,持枪跃马,往来军中。敌人见了都惊异,说“:真是神将啊!”蒲察世杰亲自率领选拔的二百多士兵挖地洞进入陕州城中,于是陕州被攻下。他再次打败三万宋军,收复了虢州。

不久,蒲察世杰为卫州防御使,改任河南路统军都监。金世宗皇帝召蒲察世杰前往阙宫,皇帝慰劳他很久,授予他西北路副统,赐厩马、弓矢、佩刀。蒲察世杰跟从仆散忠义讨伐契丹。叛军平定,他改任华州防御使,同徒单合喜巡视陇右。徒单合喜收复德顺,到东山堡,宋兵保卫切断樵路,蒲察世杰打跑了他们,并追到城下。城中派出约二万多兵,他打败了他们,并杀伤很多。宋朝经略使荆皋弃德顺逃跑,蒲察世杰与左都监完颜璋追击并打败了宋军。蒲察世杰改任亳州防御使,四次升任通远军节度使。宋朝人动不动就到巩州卖米面,有司拘捕了他,蒲察世杰签署放回宋人,于是宋人被放。大定十八年(1178),起用他为弘州刺史,蒲察世杰因母亲去世而辞职。多次升任亳州防御使,后死去。

蒲察世杰少年贫穷,然而他疏财仗义,每次亲临战场,敌军败后,他一定告诫士兵不要放纵杀人掠夺。平时他非忠孝不言,亲贤乐善,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四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东都事略卷七十四·王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吴逆始末记·佚名
  ●卷六·夏仁虎
  通志卷一百五十八·郑樵
  卷二·傅恒
  唐史论断序·孙甫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邵伯温传·脱脱
  卷四·陆宗楷
  卷二十七·长孙无忌
  卷六十六巡防二·冯煦
  卷二十·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世将·唐圭璋

      世将字承公,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元丰八年(1085)生。崇宁五年(1106)进士。高宗时,历监察御史、尚书右司员外郎,晋中书舍人。出知镇江府。绍兴七年(1137),给事中,兼权直学士院。八年(1138),枢密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九年(1139),以

  • 卷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十六徐彦伯徐彦伯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絶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

  • 奉别张岳州说一·张说

    (一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王熊长沙辞旧国,洞庭逢故人。 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 岁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 忽闻黄鹤曲,更作白头新。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台花事録》·张次溪

    (清)蜀西樵也 撰●目录《燕台花事録》序燕台花事録上 品花燕台花事録中 咏花燕台花事録下 嘲花●《燕台花事録》序《燕台花事録》何为而作也?明人有言,穷措大抱床头黄面婆子,自云好色,岂不羞死。此言固也,而义未尽。人间

  • ●蕉鹿梦·沈泰

    (舜水蘧然子编西湖林宗氏评) (〔西江月〕〔末〕混沌那曾凿窍,巢由肯复悬瓢?凡夫认贼做儿曹,堪付一场耍笑。好货分明逐鹿,瞒人真是藏蕉。世间何物是坚牢?得失从来颠倒!这一套是《蕉鹿梦》。且道题目:) 列子寓言纸上,樵人得鹿隍中。

  • 李莱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莱老(生卒年不详)字周隐,号秋崖。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李秋崖莱老,与其兄篔房竞爽,号龟溪二隐。”《彊村丛书》本《龟溪二隐词》辑莱老词十七首。 ●浪淘沙 李莱老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 银筝初试合琵琶。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辛亥朔卯时日当食不食○顺义王扯力克兄子侄来进贡鞍马弓矢金撤带赐宴赏○壬子以佐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李蕾为分守宣府南路右参将○癸丑户部覆浙江巡按彭应参所报各属地方亢旱异常分别蠲折赈济从之○

  • 九五九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饬属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解京·佚名

    九五九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饬属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解京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三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江苏巡抚闵<鹗元>,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三日奉上谕:原任吏部尚书宋荦校刊《通鉴纲目续编》,前经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秦晋交兵表贾生有言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呜呼此周秦兴废之一大机也考春秋之世秦晋七十年之战伐以争崤函而秦之所以终不得逞者以不得崤函惠公

  • 卷之三·沈有容

    序贺升浯屿钦总移镇石湖序(壬寅春赠)荡平海寇序(万历癸卯仲春赠)东番捕倭序(万历癸卯季春赠)送擢浙江佥阃序(万历丙午秋赠)送擢浙江都阃序(万历丙午秋赠)送都阃浙江序(万历丙午秋赠)送赴浙江都阃诗卷序(万历丙午秋赠)别赴浙江都阃序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 洪武七年三月丁卯朔,上遣使赍敕,谕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以所统将士分布北平、山西屯驻,其六安侯王志、南雄侯赵庸就留山西,营阳侯杨璟、汝南侯梅思祖往北平,仍以各都督

  • 景公怒封人祝之不逊晏子谏第十三·晏婴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刘师培《补释》云:此文之‘封’即‘邦’字之假,邦人即邑人,非官名之封人也。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

  • 《孟 子》·佚名

    第一节 《孟子》内容和作者《孟子》是记述孟轲言行以及他和当时人或门弟子互相问答的书。《孟子》和《论语》有相同处,有相异处。《孟子》各篇,没有有意义的题目,如《墨子》&ldquo;尚贤&ldquo;非攻&rdquo;,《庄子》&ldquo

  • 宗镜录卷第七十七·延寿

    夫一念无明心。鼓动真如海。成十二缘起。作生死根由。若了之。为佛智海之波澜。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洑。云何成佛智。云何成生死。答。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缘之生死体空。虽有二名。但是一义。只谓不了第一义谛。号曰无

  • 教苑清规序·佚名

    天台教苑清规旧尝刻置上天竺山之白云堂后毁弗存今圆觉云外法师自庆惧久将废坠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诠次正其舛误补其阙轶而参考乎禅律之异同为后学复刻焉昔者窃闻之儒以礼立仁义离礼於仁义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离律於定慧

  • 敝箧集·袁宏道

    桃源友弟江盈科进之譔 世之称诗者必曰唐称唐诗者必曰初曰盛唯中即不然曰诗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要以出 自性灵者为真诗尔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不必瞧鸠驺虞矣

  • 居济一得·张伯行

    水利志。清张伯行(1652—1725)撰。八卷。伯行,字孝先,号敬庵, 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进士,官礼部尚书,著有《正谊堂文集》。此书系作者任治河大吏期间参考古籍、总结经验的心得笔记。当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成书。约十

  • 解嘲·扬雄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