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

万历九年三月甲子朔升山东右布政使管理漕运事游季勋为浙江左布政使以右布政使杨一魁为本省左布政使副使袁弘德为山西行太仆寺卿兼佥事

○升吏部文选司员外署郎中事池浴德为太常寺少卿

○以大阅发太仆寺银三万两给赏各营军人三钱

○减杭州等府额编驿递银一万七千七百三十两有奇米一百五十石永免派徵从浙江抚按议也

○乙丑以礼部右侍郎何雒文为左侍郎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许国为右侍郎仍充副总裁专管纂修事

○诏升抚治郧阳右佥都御史杨俊民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其郧阳并顺天巡抚官设自何年今应否裁革查议来说○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胡槚为左副都御史

○升太仆寺少卿刘世曾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等处地方

○除原任四川左参议苏民牧为山东左参议兼佥事

○升山东按察使翟绣裳为本省右布政使

○海西哈儿等卫女直都指挥佥事儞龙哈等入贡宴赉如例

○兵部覆保定抚按官张卤等<婠勶-釒>称易州城工完先今效劳官宜分别叙录  上曰内地修理城垣是地方官应行常事本等职业与边工不同如何便议升赏着抚按官查实在效劳人员量行犒赏其司道等官该部纪录并以为例

○丙寅大阅是日早遣临淮侯李言恭祭旗纛之神  上幸阅武场亲阅营阵并较诸将佐马步射命侯吴继爵伯毛登侍郎赵贤胡执礼分阅官军○丁卯  上御皇极殿总协戎政彰武伯杨炳等以大阅率将佐上表谢恩文武百官致词称贺

○以大阅礼成诏百官免朝参放假三日军士免操十日

○是日  上谕兵工二部近年两厂所造盔甲俱粗糙不堪徒费钱粮无益实用着照昨营中式样另造五千副给与官军披戴每一年造千副限五年通完或将先年未完交进者相兼改造着兵工二部议处来说后二部议上得旨这盔甲系特旨传造务要打造精坚足堪实用以副朕诘戎利器之意

○己巳升狭西右参政张九一为山东按察使

○录大阅劳赏总协戎政杨炳等银币并应赏官刘应麟等有差

○庚午辅臣张居正进大阅图并诗颂  上览嘉悦赐白金一百两彩叚四表里是日  上谕兵部朕昨大阅见营中军士辛苦每名各赏银二钱

○辛未兵科都给事中王致祥等以辽左屡招掳陈善后四事一议边远充军言辽左累岁兵荒荐遭杀戮丁壮略尽乞将各省充戍军犯尽角□羊辽东锦义诸卫所以实穷边着伍之日即给与月粮房田仍加意抚恤勿致逃亡一议阵亡马价言各镇倒死马匹俱桩棚补买法至良便乃辽东各军月粮才二钱五分每岁倒马不可数计不得不取给余丁年复一年百姓之脂膏尽矣合无每年量增马价二万听抚院分发各路专备临敌倒死马匹之用一议蓟镇应援言丑虏抢节抢年其势飘忽如风雨即本镇应援犹不及况调远戍之兵收一击之奇乎莫若于冬防吃紧之际择蓟门信地少缓者简精锐一枝预住宁远相机接应一议西夷青把都蟒古大哈不慎等阳顺阴逆受赏于宣大入犯于辽东乞敕宣大督抚严行顺义王责问晓以祸福小则罚马大则革赏以警将来蓟辽总督梁梦龙等亦条上三事议增月粮补丁伍给马价<婠勶-釒>俱下部部议发兵驻守事属阃外应行督抚酌议辽饷视诸边为甚轻然河西虏患甚急河东稍缓乞止将河西月饷足每月四钱数其马价宜每年发太仆银一万备该镇买补用  上曰辽东地方屡被虏患军士疲苦两河官军月粮准一体加添足四钱数余俱依拟行

○升狭西平凉府知府张崇谦为本省副使

○甲戌  上御文华殿讲读是日辅臣初以训录类编进讲 ○户部覆科臣周邦杰<婠勶-釒>请令顺天巡按将顺天库贮并所属州县一应钱粮照例每年清查免科臣题差查盘从之

○蓟辽督抚梁梦龙等题称遵化铁冶厂每年额办课铁二十万八千斤计价不过二千七百余两而专设官吏军役等费逾万金宜尽行裁革将额徵银两角□羊部买铁支用其柴薪车辆等项银悉免佥派以苏民困部覆从之

○乙亥命协守蓟镇东路副总兵曰福充神机营右副将

○升广西永宁参将于嵩充副总兵协守潮漳等处地方专驻南澳广西思恩参将李应祥充副总兵分守四川松潘等处地方

○戊寅下原任总兵张臣傅津巡按御史提问以臣署印擅用题奏津擅自离任也

○己卯  上视朝以辽东大捷遣官奏告  郊  庙鸿胪寺宣奏捷音百官致词称贺

○海西亦思察河等卫女直夷人都指挥佥事往吉奴等一百四十九员赴京进贡宴赉如例

○庚辰都察院覆题辽东抚按周咏于应昌会勘刘台赃罪言台赃私狼籍遗羞风宪乞行江西抚按严提归结既而江西巡抚王宗载巡按陈世宝复会奏台谗言乱政且合门济恶应拟边远充军原领诰敕应追夺类缴有旨如拟台既以<婠勶-釒>攻辅臣得罪一时诸臣承望风旨故再得重谴云

○辛巳仓场左侍郎胡执礼以疾乞休许之

○定直隶府州县积谷分数酌上中下三等

○原任大学士李春芳乞母祭葬诏如例仍加祭一坛

○铸给整理西安兵粮清军驿传屯盐水利道及府江兵备兼分巡道关防

○发太仆寺银二万两于宁夏备互市用

○命南直刘河游击濮朝宗充广东参将分守雷廉等处兼管白鸽水寨○兵部以辽东大捷请先行赏后勘  上命先赏李成梁大红纻蟒一袭余同梁梦龙周于德等各银币有差其应叙录功次令巡按御史作速核勘具奏

○命原任蓟镇副总兵史宸充副总兵协守蓟镇东路伍军营游击刘应□充参将分守延绥孤山等处地方

○巡按江西陈世宝<婠勶-釒>言犯官邓子龙赃罪应徒赎革任  上曰子龙既智勇可用□□  无重情着纳赎还职遇缺推用

○壬午造  大祀十一章衮服皮弁服遣侍郎高文荐行礼

○乐亡安王多煻等奏称高墙释放已故庶人拱柁等子孙乞照例赐给名粮礼部  罪宗名粮  因其据例奏请一概给与中间不无诡混之毙且生息日蕃请求无已将来何以应之臣等酌议就中分为三等如犯党逆干纪者子孙蒙恩宽释已为厚幸岂可复许滥请名若系败伦伤化强盗人命等情者许请名之后岁给粮十二石以终其身不得议及后裔其止犯越关讦奏等项者照例准赐名岁给口粮子孙如之庶各宗情罪既明朝廷恩施有节其拱拖等所犯情罪轻重乞行江西巡按查明具奏以凭分别覆请  上谕拱柁等情罪深重子孙得从宽释已是恩恤不宜又给与名粮

○大同抚按贾应元等奏称太平王鼐铉系代恭王庶长子先年误听群奸冒违  祖训蒙恩容令戴罪管事钦限五年已满本王惩创修省众口称贤乞准袭王爵以慰宗藩  上曰鼐铉既改过自新协于公议准宥罪袭封

○升南直圌山游击朱先为广西左参将分守浔梧等处地方

○癸未职方郎中费尧年查勘蓟昌二镇边工蓟镇修边墙五千三百六十三丈敌台一百一座铲削偏坡五百八十七丈建潮河川大桥一座昌镇修边墙四千六百四十一丈敌台十座铲削偏坡五十五处俱高坚壮丽钱粮更无破冒兵部乞录该镇效劳诸臣  上以蓟昌密迩京陵与寻常边工不同诏加梁梦龙太子少保戚继光荫一子锦衣卫百户杨四畏升右都督张梦鲸升俸一级该镇文武升赏有差仍敕叙录后阅视不得再叙如有损坏虚冒仍照前旨查参其余紧要隘口即自十年兴工不必拘定递歇之期惟延绥等处入卫边兵今后再不许用做工务加意抚循餋其锐气以备防蓟援辽调用

○甲申裁革应天福建仓大使等冗官四十六员

○诏旌表武学生尹文妻丘氏氏工部郎中丘瓒女幼适文文病危氏即以死誓文死尽鬻衣饰为夫及己营葬具乃拜辞舅姑水浆不入口凡十四日而绝御史邢侗上其事故有是命

○升湖广武岗守备王惟一为本省行都司佥书

○命南京锦衣卫佥书景应光掌南京锦衣卫事  乙酉升刑部右侍郎刘思问为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

○总督南京粮储户部右侍郎程嗣功乞致仕许之

○巡抚宁夏萧大亨题称万历九年互市以八年用过钱粮为则例计少银一万七千余两乞于本镇客兵银二万两内动发一万两以备本年互市应用以后年分定为规则照数给发部议互市羁虏固不可骤行减赏亦不可每年加增万历七年以虏王俺答东归该镇请讨客兵银四万两本部酌发银二万作八年年例备互市支用今复请讨客兵银一万两作九年互市又欲开销借过银两费溢往时年复一年何所底止臣等酌议客饷当每岁量支主饷当禁其再借乞将狭西布政司库贮□税盐课等银共足一万之数听备该镇九年互市以后年年分准发客兵银一万两不许将主兵银擅行借支  上如部议

○命中都留守司协同佥书杨森掌江西都司事云南都司佥书赵琼掌本省都司事

○巡按山东于应昌奏称勘过万历八年夷酋王兀堂紏众入犯宽奠副总兵姚大节督兵迎敌出边追击克破巢寨斩首六十七级内有贼首金继道等三名大节应加府衔守宽奠指挥佥事王懋德亦应免究有功员役应行升赏

上命升大节署都督佥事余依拟行

○应天抚按孙光祐陈荐题称徽宁池太安广六府州所属驿递节年支剩银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两有奇抵充万历九年分应编支应等数各府州应编站银自十年为始每年共减编一万九千七百五十两有奇永免派徵实编六万八千一百三十两有奇乞通行遵守部覆从之

○命提督京城内外巡捕王化熙佥书南京前军都督府事

○丙戌升神机营佐击孙锦充五军营游击

○戊子赐寿阳长公主庄田二千五百九十五顷八十二亩

○己丑海西弗提等卫女直都指挥佥事赛别秃等一百五十人赴京进贡宴赉如例

○总督宣大郑雒等题称处夷马以安军民壮营伍<婠勶-釒>下兵部覆议该镇每年照宣大事例将各营路应领马军士预派拨赴市场候开市时行太仆寺官移驻水泉营督监市委官将所易夷马堪冲战之用者给军领回该道印烙准与骑操其羸瘠不堪者即行给发变卖每匹估价务从宽减宁使军沾余利不得致累包赔若市本不敷准于岁省客饷银内量为裒益年终开销奏报各营孳驹亦照议报官估验给步军相兼孳牧诸凡验驹给赏置立循环等项悉听便宜着实举行不得拘泥各生意见致误大计其先分各州县领卖包赔之毙宜俱行禁止  上如部议仍敕这事情督抚所见既微有不同各奏都该写来以便裁酌以后记着

○兵部上言巡捕提督职任与京营副将同副将员缺近奉  明旨听本部径推今巡捕员缺合无听本部径行推补永为遵守报可

○庚寅礼部题覆  显陵祠祭署掌祀官戚臣蒋华奏称  世宗朝  二圣忌日清明霜降四祭令镇守勋臣行礼有故令华代摄既而裁革勋臣四祭复归华行礼今华年老所掌各祭精力不能周旋乞照勋臣有故例更议代祭臣等议得奉祀等官秩卑岂宜对越然华亦时有别故礼难虚旷乞暂准彼处分守参议代摄  上仍命蒋华祀不得他诿临期如有别故许令分守官暂代

○诏追封载增为益王郑氏为益王夫人给与谥号册文从子益王翊鈏请也

○礼科都给事中帅兰等条上学政八事曰文体宜正试规宜详类考太狭注报太虚汰冗近疏拔贡近骤浮竞未杜侈靡未禁  上如其言仍敕提学官推举考察俱吏礼二部会行奏内款开积毙皆提学官不得其人之故该部科宜从实参奏请旨降黜积习自变徒空申饬何为

○辛卯升南京大理寺卿陈道基为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南京粮储

○裁革浙江布政司等衙门都事等官二十员

○壬辰  上致斋文华殿

○癸巳  上斋居亲洒宸翰赐三辅臣张居正曰总百官张四维曰德惟一申时行曰同心匡辟

○诏停差漕运理刑主事其理刑事务听总督官委所属从御史王国祚议也

猜你喜欢
  志第十九 郡国一·范晔
  志第十七 符瑞上·沈约
  卷四百七十七·列传第二百三十六·叛臣下·脱脱
  卷九·本纪第九·柯劭忞
  卷七十七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李焘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一)·陈寅恪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九·佚名
  第十三卷 漕运三·缪荃孙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上·袁枢
  李振传·欧阳修
  卷七·马文升
  卷99·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翻卷·李渔

    〖霜天晓角〗(小生带天聋、地哑,外扮朱衣使者,执簿随上)征文考行,二者难兼并。若个堪居绝等,推敲不厌详明。朕自入场以来,默相主司衡文,暗助监临察弊。务使科名不滥,阴骘堪凭。怎奈这些举子,文章中得的尽多,德行取得的亦复不少,但

  • 第十六回 貔虎师阵败遭擒·陈端生

    第十六回貔虎师阵败遭擒诗曰:假公难以济私心,无勇无谋战绿林。貔虎桓桓威武阵,反甘雌伏竟遭擒。却说韦寨主立擒刘奎璧,领降兵,打得胜鼓回山。皇甫长华心中大喜,下聚义厅相迎。道:恭贺贤兄出兵全胜。如今刘奎璧何在?韦大王分

  • 巻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遗响卷八      元 胡布 撰五言聨句下山与诸公宿丘愚宅偕刘二绍聨句佳友接良觏名山惬幽期方欣樽俎异【绍】少息登顿危楼宇豁秋杪【布】星河澹清辉遥旻度寒吹【绍】爽气浸栋衣公干懐古驩【布】

  • 心泉学诗稿巻二·蒲寿宬

    宋 蒲夀宬 撰五言古诗舶使王防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頋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翠节摩秋云朱轓暎朝彩欣欣两賔主济济众僚寀此防良已希斯文固应在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结彼山下茅对此山上瀑白日成蹉跎长年

  • 自序·徐鼒

    叙曰:世运治乱之大小,人心之邪正分之也。「易」之占曰:『坤变干至二成「遯」,为子弒父;至三成「否」,为臣弒君』。「洪范五行传」之言天人感应也,曰:『彝伦攸叙,彝伦攸斁』。彝伦叙,则人心未死、天理犹存,兵戈水旱之灾,人力可施其

  • 卷一百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五 唐 张守节 撰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此传是医方合与龟筞曰者相次以淳于意孝文帝时医奉诏问之又为齐太仓令故太史公以次述之扁鹊乃春秋时良医不可别序故引为传首太仓公次之也】 史

  •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司马光

    晋纪十五 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1]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1]春季,正月,王敦诬陷周嵩、周与李脱勾结,密谋不轨,因而收捕

  • 卷二百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三四裔考【一】【臣】等谨按大地东西七万二千里南北如之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诸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三代以降中原幅视主德为广狭四裔远近亦随

  • 丧服第十一·佚名

    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诸侯为天子,君,父为长子,为人后者。妻为夫,妾为君,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  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屦。  疏衰裳齐,牡

  • 第七章 25·辜鸿铭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辜讲有一次孔子谈到当时的国民及社会状态时说:“我不奢望遇见圣洁而德高望重的人,

  • 第一章 4·辜鸿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以继承和传播孔子有关孝道的思想而闻名,后世儒家尊称其为“宗圣”)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第一,是否

  • 卷十四·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十四左庶子叶酉撰昭公下十有六年传公在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按晋前以取郠既不使公与盟今往谢而复执之晋之无礼甚矣而春秋讳之益知胡氏自反而缩之说迂而不可通春齐侯伐徐传齐师至于蒲隧徐子行成

  • 卷二十三·佚名

    释初品中十想【经】“十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论】问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时名为智?或时名为念?或时名为想?答曰:初习善法,为不失

  • 普灯录总目录卷上·雷庵正受

    普灯录总目录卷上 一之卷   六代祖师 初祖菩提达磨大士 二祖慧可大士 三祖僧璨大士 四祖道信大士 五祖弘忍大士 六祖慧能大士   曹溪分派宗师 吉州青原弘济行思禅师 潭州南岳大慧怀让禅师 南岳石头无

  • 台湾通志·唐景崧

    台湾省志。不分卷。清唐景崧修,蒋师辙、薛绍元撰。书稿修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唐景崧,字维卿,亦作薇卿。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广西灌阳人。同治进士。中法战争期间会同刘永福黑旗

  • 雪屐寻碑录·盛昱

    共16卷。成书于晚清,有民国间 《辽海丛书》本行世。作者盛昱身为清朝皇族的后裔,一生以发扬弘大满族文化为己任,曾辑有《八旗文经》一书,以保存和传播满族文化。此后对满族文献的搜集也并没停止。晚年辞官家居时,得知

  • 北游记·余象斗

    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 传》,《北游记玄帝出身传》,《北方真武祖师 玄天上帝真武志传》。章回小说。明余象斗编 著。四卷二十回。叙真武玄天上帝的故事,玄 天上帝乃传说中道家所崇拜的偶像之一。隋 炀帝时,玉帝见

  • 吴礼部诗话·吴师道

    元代诗论著作。今本不分卷。吴师道著。收诗话67则,录时天彝评诗语18则,《词附》7则,共计92则。《知不足斋丛书》本有厉鹗的跋文。全书内容无次第,涉及对诗义的理解,论诗中的命义、字义、用韵、对偶,对诗作者、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