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桓传

张桓,字彦威,真定藁城人。父张木,曾任汝宁知府,全家便徙居汝宁。桓是国子生,受命在滑州府任白马县县丞。调入朝中任中书省属官,并被提升为国子典簿。后又离京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因进谏有违皇帝的旨意,乃去职。

不久,汝宁发生动乱,桓避处确山。反抗朝廷的起事者久知桓名,敦请桓为帅,他不肯。六日后,桓得见起事者领袖,他对他们进行辱骂。起事者不杀他,只要他施以长揖,就可饶命不死。桓声色俱厉地说“:我恨不能亲手斩下你的首级,岂能因诱胁而折腰哉。”起事者见其不可屈,终把他杀了,这时只有四十八岁。后来起事者说:“张御史真铁汉,害之可惜。”桓的事迹向朝廷报告后,赠桓礼部尚书,谥忠洁。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四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后汉孝明皇帝纪下卷第十·袁宏
  元经卷二·王通
  卷之六十六·佚名
  ●五、过去的四十年·秦翰才
  通志卷二十四·郑樵
  一一一四 闽浙总督雅德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十部折·佚名
  卷二十二·傅恒
  卷三十八·佚名
  第64章 主使特务流氓各处打人的蒋介石·冯玉祥
  萧赞传·李延寿
  宪圣慈烈吴皇后传·脱脱
  蔡迁传·张廷玉
  四一、公输般自鲁游楚考·钱穆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八·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翁卷

    适时就甥馆,往来棠阴栁市间,知声韵之学,翁氏世业也。以故人人能诗,而灵舒常子两先生特着。常子之诗原本少陵,规完矩正,比竹谐丝。予尝取松庐集而序之,以为如秤星然,谓其铢黍不爽也。若灵舒则自吐性情,靡所依傍,伸纸疾

  • 卷八十九·毕沅

      ◎宋纪八十九 ∷起阏逢涒滩五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崇宁三年辽乾统四年   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冬十月戊子朔置孳生马监于饶州命守臣提领括神武诸军及郡县官牧马隶之仍选使臣五人专主其事时言者以为军旅之事马政为急多事以来国马为强敌所侵盗贼所有其在诸军者无几乞讲求孳生之利于江东西择水

  • 卷二十七·佚名

    七月二十三日(戊子),存泰、图萨布同奏言:初四、初五两日,会同副都统臣博清额、柏廷翰,传集满汉八旗及水师旗营各驻防官兵,逐加挑选,共足一千五百名。察看各官兵,年力俱属强壮勇往,必能出力剿贼。随照例散给俸赏、行装、盐菜银两

  • 七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佛船已到普陀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佛船于前三月二十八日过扬州,臣会同李煦迎接,当经李煦奏讫,臣随护送渡江,交与杭州织造孙文成,平安前去,于闰三月初六日至杭州,当经孙文成奏讫。今本月初

  • 第八十八卷 文苑 一 五·缪荃孙

    常 州 府 五 清(下)周仪周仪,阳湖人。嘉庆元年举人。大挑选安徽训导,擢陕西山阳县知县。地贫瘠,民间例供官之薪炭棚架,皆罢之。或曰:俗好讼,宜少立威,自见于上官。仪曰:吾老矣,乃复与少年辈争声名耶?江宁邓廷桢见仪啼

  • 杨守谦传·张廷玉

    杨守谦,字允亨,徐州人。他父亲杨志学,字逊夫,弘治六年(1493)进士。巡抚大同、宁夏,边关人民爱戴他。累官刑部尚书,死后,谥号康惠。杨守谦考取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官屯田主事。改职方,历郎中,练习兵计。出任陕西副使,改任督学政

  • 林俊传·张廷玉

    林俊,字待用,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升任员外郎。他为人耿直,不随俗浮沉,凡是牵涉到权贵人物,尚书林聪就交给林俊办理。一次他上书请把妖僧继晓斩首,并把权宦梁芳问罪,宪宗大为恼火,把他打入诏狱中拷

  • 译诸名·方以智

    译者,释也、铎也;译诸名者,一诸名也。名者,命也,命呼之而人知之。呼者,声之化出者也。始化也而吪,吪生于俄,是以谓之化;倒人曰匕,而立人其旁,一生一死之名也,制字者苦心哉!化本同而无不异,异必译以同之。同者,通也。诂家之离落塞路久

  • 卷四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四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三>王及諸侯寢廟制周禮宫人掌王之六寢之修【六寢者路寢一小寢五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

  • 卷三·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檀弓上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集说公仪氏仲子字鲁之同姓也檀弓以仲子舍孙而立庶子故为过礼之免以吊而讥之窃案郑注以公仪仲子为鲁同姓者盖因鲁公族有公鸟公若又有公

  • 第四章 15·辜鸿铭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辜讲孔子对一位学生(曾参)说:“在我的一生及教学生涯中,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原则。” “我觉得也是。”这位学生回答。过

  • ·心即是理··王守仁

    明&middot;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阳明先生语录,分&ldquo;徐爱录&rdquo;、&ldquo;陆澄录&rdquo;和&ldquo;薛侃录&rdquo;。此初刻本正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二◎若法与他心智相应。亦与等智相应耶。乃至广作四句。与他心智相应不与等智相应者。等智所不摄他心智相应

  • 卷第三十七·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七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十九僧残法之余佛住王舍城。尔时世尊制戒。不听漏心男子边取衣钵饮食疾病汤药。时树提比丘尼不取长者施衣。时偷兰难陀比丘尼语树提言。何不取此男子施。男子漏

  • 佛说像法决疑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度须跋陀罗竟。诸大菩萨声闻弟子诸大梵王天龙鬼神诸国王等。一切大众俨然不散。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大般涅槃已广说竟。我向已为普广菩萨说十方诸佛刹土。汝等大众若有疑者可速问

  • 卷之三·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三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升座结冬升座示众问繁不录师云今日诸方结制也有押韵禅也有四六禅也有花柳摩捋禅也有奇怪极则禅广寿虽无此等禅然已与诸人同此道聚又且不可恁

  • 花间集·赵崇祚

    最早的文人词选集。 选录晚唐五代词五百首,分为十卷。编选者赵崇祚是后蜀宫廷文人,作序者欧阳炯是后蜀宰相,后随国君孟昶降宋,为翰林学士。《花间集》 中十八位作者,除了温庭筠、皇甫松是晚唐诗人,和凝是北汉宰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