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宪圣慈烈吴皇后传

宪圣慈烈吴皇后,开封人。其父吴近,因为皇后宠贵,累升到武翼郎,赠太师,追封为吴王,谥号为宣靖。

吴近曾经梦中到一个亭子,上面的横匾是“侍康”;旁边种植芍药,只有一朵花开了,特别妍丽可贵,花下有一只白羊,吴近醒后颇感惊异。皇后乙未年出生,出生时,红光射向户外。皇后十四岁时,高宗为康王,被选进宫中,人们说此梦是“侍康”的征兆。

康王即帝位后,皇后常常着戎装侍奉左右。皇后非常知书明理,跟从皇帝到四明时,卫士计划变乱,入宫问皇帝在哪里,皇后骗过他们得以免祸。不久,皇帝航行海上,有条鱼跳进皇帝船中,皇后说“:这是周人白鱼的祥兆。”皇帝大为高兴,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地,进封她为才人。皇后博通书史,又善于写作,因此宠遇日隆,与张氏同为婉仪,不久进升贵妃。

显仁太后回来后,也喜爱皇后。宪节皇后去世的消息传来,秦桧等人多次上表请立为皇后,太后也这样说。绍兴十三年(1143),诏令立贵妃为皇后。皇帝到文德殿授册,皇后在穆清殿廷接受册封。追封皇后三代为王,皇后亲属因为皇后而得官者三十五人。

显仁太后性格严肃,皇后亲自侍奉起居,顺适她的旨意。皇后曾经绘画古列女图,放在座右作为借鉴;又取《诗序》之义,在堂上题匾为“贤志”二字。

当初,伯琮因宗子身份被召入宫,皇帝命张氏养育他。当时皇后还是才人,也请得养育一个儿子,于是得到伯玖,更名为璩。宫中宫外议论纷纷。张氏死后,两个儿子都由皇后养育,皇后对他们关怀备至。伯琮禀性恭俭,喜欢读书,皇帝与皇后都喜欢他,封为普安郡王。皇后曾经对皇帝说:“普安王,真是有天日之表(帝王之姿)啊!”皇帝心意于是坚定下来,立他为皇子,封为建王。把璩迁出宫外住在绍兴。

高宗禅位,下手诏尊皇后为太上皇后,迁居德寿宫。孝宗即位,上尊号为寿圣太上皇后。每月初一,皇帝朝见上皇完后,朝见皇后一如宫中仪式。乾道七年(1171),加皇后号为寿圣明慈。淳熙二年(1175),因为给上皇举行庆寿礼,又加皇后尊号为寿圣齐明广慈。十年(1183),因为皇后这年七十岁,朝廷给皇后亲属分等推加恩泽。十二年(1185),加皇后尊号为备德。上皇去世后,遗诏改称太上皇后为皇太后。皇帝想迎接太后回到内宫,太后因为上皇用过的几筵设施都在德寿宫,不忍心离去,于是将所居宫殿命名为慈福,住在里面。光宗即位,变尊号为寿圣皇太后,因为寿皇的缘故,不称太皇太后。光宗谈到用人时,太后说:“应当重用旧臣。”绍熙四年(1193),太后八十岁,光宗朝见太后,呈奉册礼,加尊号为隆慈备福。绍熙五年正月,光宗率领群臣举行庆寿礼,嘉王在旁边侍奉,太后勉励他以读书、辨别邪正、建立纲常为先务。夏天,孝宗去世,才开始称号为太皇太后。

当时,光宗有病未愈,不能主持丧礼,执政大臣们请太后垂帘主持丧事,太后不同意。不久执政大臣又请求按唐肃宗旧例,群臣在太极殿发丧,后宫穿丧服,太后同意这么办。太后代行祭奠礼,不久按照枢密使赵汝愚的请求,在停放光宗棺椁宫前垂帘,宣读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皇帝。第二天,册封夫人韩氏为皇后,太后撤帘。庆元元年(1195),加太后号为光..,太后迁居重华宫。赵汝愚后来被贬谪而死,中书舍人汪义端把赵汝愚看作李林甫,打算把他的同党一并逐去,太后听说后反对这样做。

庆元三年十月,太后染病,诏令祷告天地、宗庙、社稷,大赦天下,一月后去世,终年八十三岁。遗诰说:“太上皇帝疾病尚未痊愈,应当在宫中养病;皇帝服齐衰丧服五月,以天计月。”诏令服一年丧服。谥号为宪圣慈烈,附祭于永思陵。

猜你喜欢
  终记解第四十·王肃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焦竑
  ●卷十一·魏泰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卷十八·余继登
  第九牌示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五·佚名
  金佗续编卷十四·岳珂
  钦定辽史语解卷八·佚名
  一二 整理古籍和古碑·许寿裳
  三王世家第三十·司马迁
  张文腂传·刘昫
  晋纪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355)·司马光
  卷八十三·佚名
  卷二百二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二·王羲之

    方回帖愔字郗方 回见前方回遂举为侍中,不知卒行,不云相意未许,尔者为佳,比得其书,云“山海间,民逃亡,殊异,永嘉乃以五百户去,深可忧、深可忧,此间不乃至此足下郡内,云”何粮迟,日广远,孔此不弊不已。“又方回遂举

  • 卷七十五·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马祖常【字伯庸世为永古特部居靖州天山其高祖实喇济苏于金季任凤翔兵马判官子孙俱以马为氏曾祖乌呼讷从世祖征宋留汴转饷遂家于光州祖常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既长从蜀儒张

  • 嵗时杂咏巻二十八·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中元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唐徳宗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法筵防早秋驾言访禅扄甞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七江匪吾寳万行先求成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金风扇微凉逺烟凝翠晶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

  •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二王昌龄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驾幸河东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下辇回三

  • 卷一百六十·志第一百一十三·选举六等·脱脱

        ◎选举六   保任之制。铨注有格,概拘以法,法可以制平而不可以择才,故予夺升黜,品式具在,而又责官以保任之。凡改秩迁资,必视举任有无,以为应否;至其职任优殊,则又随事立目,往往特诏公卿、部刺史、牧守长官,即所

  • ●卷六·徐锡麟

    康熙四十年七月,圣祖驾幸索尔哈济。有喇里达番头人进彩鹞一架,青翅蝴蝶一双。上问:“此二物产于何地?”头人回奏云:“生于穹谷山中,鹞能擒虎,蝶能捕鸟。”上赐以金而遣之。长洲惠砚溪周惕、子士奇、孙栋

  • 卷之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序·缪荃孙

    苏省建置,由来尚已。吴郡有城,本始阖庐。金陵越城,云筑范蠡。广陵之城,见六国表。自是至汉,凡建国者,罔不营城。按《郡国志》:属苏境者,稔州郡国,为城二十八;扬州郡国,为城十三;豫州郡国,为城八。今据旧稿,酌为写录,知其阙者,并为补之

  • 卷二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乐书第二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

  • 卷一·王葆心

    罗田王葆心撰形势篇形势篇前事篇统系篇规律篇鄂砦篇形势篇与山砦有关系者,当时东南拥戴之诸藩及关、陇一二处之号召与鲁、黔诸义兵是也。由今观之,山砦之所图,与安宗、绍宗、鲁、桂诸帝藩,虽事异而势殊;要之,环顾当时,自诸帝

  • 法言義疏二十·汪荣宝

      漢德其可謂允懷矣。〔注〕允,信;懷,至。黃支之南,大夏之西,東鞮、北女,來貢其珍。漢德其可謂允懷矣,世鮮焉。〔注〕明此奕世之所致,而莽一旦行詐以取之。〔疏〕「黃支之南」者,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應劭

  • 管子补注卷二十·刘绩

      形势解第六十四      管子解二  山者物之髙者也惠者主之髙行也慈者父母之髙行也忠者臣下之髙行也孝者子妇之髙行也故山髙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

  • 卷十·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张燧问先生云郭者廓也廓然在城外也岂郭无城乎郭者廓落在城外本释名文虽古无郭无城语然曰在城外则无城矣春秋襄十五年季孙宿叔孙豹城成郛郛者郭也是时齐屡围成城之者备齐难也然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复次由五因缘杀生成重。何等为五。一由意乐。二由方便。三由无治。四由邪执。五由其事。若由猛利贪欲意乐所作。猛利嗔恚意乐所作。猛利愚痴意乐所作

  • 国清百录 第二卷·灌顶

    国清百录 第二卷随沙门灌顶纂少主后沈手令书第十三妙觉和南。今遣内师许大梵往。稽首乞传香火。愿赐菩萨名。庶藉熏修菩提眷属。谨和南答令名海慧菩萨沈后扶月供。熏陆沉檀各十斤。黄屑一斗。细纸五百张。烛十

  • 绝余编卷一·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愿文九华地藏塔前香文(丙子三月初九日)稽首慈悲大愿王。本源心地如来藏。善安慰说真救世。现声闻相护法者。愿乘本誓度众生。鉴我微忱垂加护。我今然臂表精诚。胡跪翘勤哀仰白。弟子智旭夙造

  • 第五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卯九 显见超情 分四  辰初 正遣自然  二 正遣因缘  三 迭拂妄情  四 责其滞情 辰初分二  巳初 阿难约遍常义疑自然  二 如来约随

  • 大鼻子的故事·茅盾

    短篇小说。完成于1936年5月27日,最初发表于同年7月1日《文学》7卷1号“儿童文学”专号上(预告题目为《流浪儿》),署名茅盾。先后收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