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李竳字溉之,滕州人。天资聪敏,记忆力强,文辞老练。深为姚燧赏识,极力向朝廷推荐,因而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不久因双亲年迈,回江南奉养。以后征召为中书掾,经考核授集贤院都事,迁职太常博士。拜住任丞相提拔为监修国史长史、秘书监著作郎、太常礼仪院经历。泰定(1324)初授翰林待制,困亲丧未完葬辞而归。
天历初(1328)再召为待制,这时文宗正开设奎章阁,李竳多次进见,越级升为翰林直学士,特授奎章阁承制学士。著《辅治篇》进献,文宗称好并采纳其中建议。朝廷有大议一定要他参与。适逢诏修《经世大典》,竳因病卧床,便立即强起,说:“这是重要著作,我怎么可以不参与?”书编修后,立即进奏,不久告假而归。后来再授翰林直学士,并遣使召见,竟因病不能起床。
李竳容貌英俊,神情开朗,秀眉疏髯,目光炯炯,颜面如玉,唇如朱丹,戴着高帽子,穿着大衣服,看见他就会疑为神仙。他写文章时,奋笔疾书,思如泉涌,滔滔不绝,纵横奇变,纷繁而有条理,意之所至,臻极神妙。常以李太白自拟,当时的人也这样称赞他。曾游匡庐、王屋、少室各山,留连长久才离开,人们推测不出他这样做的意思是什么。侨居济南,该地有湖、山、花、竹,环境幽美,他修了个亭子题为“天心水面”,文宗曾敕令虞集为此作记。竳尤其工于书法,篆、隶、草都很有造诣,为世上人们珍爱。终年五十九岁。有文集四十卷。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 徐陵子俭 份仪弟孝克·姚思廉 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脱脱 卷一百八·表第九·外戚恩泽侯表·张廷玉 第六十三回 陈霸先举兵讨逆 王僧辩却贼奏功·蔡东藩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佚名 一百七十四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三○六 谕内阁《学易集》等有青词一体迹涉异端抄本姑存刊刻从删·佚名 曾樱传·张廷玉 卷三十八·杨士奇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三·吴振棫 卷八十·宋敏求 刑法一·徐松 六年·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