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德温传

刘德温字纯甫,大兴人,最初为中书省宣使。大德十一年(1307)因功业显著授从仕郎、内宰司照磨,监督建兴圣宫;又调任承务郎、掌仪署令;不久,升奉训大夫、内宰司丞。奉令征收河南百姓的欠粮,德温总是定出公平价格,按价付钱,百姓深感便利。升朝列大夫、延福司丞,奉令祭山水神癨。回来后升中宪大夫、同知大都路都总管府事。京都地区供应繁重,德温料理得法,民用毫无困窘。升亚中大夫、礼部侍郎,又升嘉议大夫、同知上都留守司事。官署征召和买粮,百姓因价格不适宜相互观望时,德温下令:买粮定价,官吏中有敢作弊的一定惩处。因此在规定时间内就能买足粮食。转任大司农丞。德温打算考订典礼,收集成书,还未结束,又授给通议大夫、永平路总管。

永平经天历年间的战乱之后,郊外无居民,德温任职一年,人口大增,仓廪充实,于是创办学校,培育人才,各项事务都兴办起来。虽遭大旱,仍能保收成。滦、漆二水泛滥,官府每年发动百姓筑堤,德温说:“百姓流亡刚回,又服徭役,必定加重他们的困难。”于是免了这次徭役,也未发大水。有土豪在乡间横行霸道,前任官吏不敢惩治他们,德温按其罪恶,判以杖刑,并令其写出过错,贴在门上。永平古代是孤竹国,立国初年,郡守杨阿台向朝廷请求,给伯夷谥号“清惠”,给叔齐谥号“仁惠”,修庙祭祀。可是祭祀仪式尚未完备。德温命有司春秋备祭品祭祀,并赐给庙额叫“圣清”。士人评定这样作是对的。

至顺四年(1333)卒,享年六十九岁。赠正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彭城郡侯。谥号清惠。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十一宗诸子·欧阳修
  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张廷玉
  卷一百十三 志八十八·赵尔巽
  名山藏卷之一百六·何乔远
  名山藏卷之三十二·何乔远
  第一七一禀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五—七·佚名
  卷之七十一·祁韵士
  ·会攻小埔心生擒伪西王陈哑狗弄张三显等惩办摺·丁曰健
  ·祭溺海文·丁曰健
  高元海传·李延寿
  睿宗本纪·欧阳修
  古里甲石伦传·脱脱
  卷五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五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仲弓·唐圭璋

      仲弓字希圣,号苇杭,清源(今福建省仙源)人,流寓杭州。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四称为苇航料院。   谒金门   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润逼镜鸾红雾满。额花留半面。   渐次梅花开偏。花外行人已远。欲寄一枝嫌梦短。湿

  • 卷354 ·佚名

    苏辙 藏菜 爨清葵芥充朝膳,岁晚风霜断菜根。 百日园枯未易过,一家口众复何言。 多排瓮盎先忧尽,旋设盘盂未觉烦。 早晚春风到南圃,侵凌雪色有新萱。 苏辙 曹郎子文赴山阳令 囊空口众不堪闲,却

  • 御选明诗卷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乐府歌行二黄肃仙人篇翩翩骑白鹿言上泰山顶俯观浮世中不见百年影道逢古时人緑发被两领授我采药诀延年保寿命我闻再拜跪问是何方求抚我挟我肘与我上天游天上多桂树枝叶何脩脩折取忽盈筥馨香沾

  • 东都事略卷四十六·王称

    列传二十九  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隂人也应九经廷试日召至外殿讲师比二卦又取其羣经发题太宗嘉其精博擢上第授大理评事知泰州盐城监召爲国子监丞专讲学之任出知仪州代还爲诸王府侍讲眞宗即位迁司勲郎中知审刑院改右谏议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戊申朔孟夏享太庙遣遂安伯陈伟代○大学士方从哲奏昨接辽东塘报达贼犯抢辽阳决在旦夕 皇上未肯临朝召群臣面商备御倘辽阳一失则广宁以西处处皆危而京师随之彼时 宗庙 社稷及 祖宗陵寝将何如安置无

  • 杂录类·佚名

    ○娄德纳谲谏圣祖既废理邸揆叙,王鸿绪辈恐其复立招祸,因造诸蜚语以闻。仁皇帝怒,欲置王于重典,众莫敢谏。领侍卫内大臣娄公德纳,仁皇近侍也,年已耄,善解人主意。时上自畅春园还宫,欲明颂诏旨,公先日燕见曰:“闻护军统领某,得暴疾

  • 卷二十·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二十宋 吕中 撰哲宗皇帝诸君子自分党 洛党 蜀党 朔党元佑元年诏苏轼傅尧俞等供职初轼与程頥同在经筵轼喜谐谑而頥以礼法自守轼每戏之朱光庭贾易积不能平乃力攻轼所选策题讥仁宗胡宗愈劾中

  • 卷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九职官志八职官【各处驻劄大臣 新疆各官 王府各官】各处驻劄大臣谨案旧志载八旗大臣外省分防之任而於边疆驻劄大臣俱未及载仰惟圣朝声教覃敷怀柔朔漠西藏青海诸地并入版图画疆置吏有

  • 讼贤第二十二·桓宽

    【题解】“讼”,目录作“颂”。“颂”、“讼”古通。这篇是大夫和文学接着前篇“二三子殊路”问题,就什么是“贤者”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夫曰:刚者折,柔者卷

  • 大悲经迦叶品第五·佚名

    尔时阿难。在佛床边悲啼流泪闷绝躄地,犹如临崖斫断大树。作如是言:婆伽婆涅槃速修伽陀涅槃太速。众生中宝大慈悲者隐没太速。世间大灯世间大炬天人中最隐没太速。生芬陀利於世间中隐没太速。众生龙象善自调者,复调众生未

  • 卷十七·赞宁

    ◎护法篇第五(正传十八人附见一人)○唐京师大庄严寺威秀传释威秀,不知何许人也。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于笔语脄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时则僧徒惶惑,罔知所裁。秀

  • 卷八十九·道世

    △十善部第六(此别五部)▲述意部第一夫以圣道远而难希,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於一篑,为佛起於初念。故万里之剋,离初步而不登;三祇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发足,常步此心。开示初学,须崇十善。今既五浊交乱,过犯滋彰。不作则

  • 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归命种种摩尼璎珞殊妙庄严缯盖最胜大世界多罗大菩萨。尔时多罗大菩萨。所有未曾见闻。往昔大陀罗尼法。愿施宣说。唵(引一)怛赖(二合引)路(引)吉野(二合二)尾惹

  •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七·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五子摄颂曰。狗肉不应啖  并食尸鸟兽及以同蹄畜  亦不食猕猴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属俭年。诸俗人等多食狗肉。时六众苾刍。于日初分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随所至处人皆告曰。圣者可去

  • 卷第一百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建州松溪华严元锡弘恩禅师明瑞昌王四子也。生而眉目清奇。性不染俗。投博山来落[髟/

  • 天禄阁外史·黄宪

    《天禄阁外史》包括《宾韩》、《宾鲁》、《宾齐》、《宾魏》、《宾秦》、《宾晋》、《宾蜀》、必宾楚》八卷,共104篇。旧本题汉黄宪撰。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而冠以王鏊之序。词旨凡鄙,显出一

  • 广客谈·徐显

    徐显,字克昭,绍兴(今属浙江)人,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元至正间人。除本书外,又有《稗史集传》一卷。事迹见《稗史集传》自序。是书记作者生平见闻,多奇闻异事,兼及志人志怪,而主旨不外乎劝善惩恶、如记沈仲说无子,其妻为置妾,沈氏知

  • 雨航杂录·冯时可

    笔记。明冯时可撰。二卷。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又号天池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政,有治绩。以著述为海内所重。有《左氏释》、《上池杂识》、《天池集》等。是编上卷多为学术论文,下卷多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