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伯启传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二十岁时就学识渊博。至元中,任兰溪主簿,一次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据不相信。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因此,降了县尉的职。在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后,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后却让佃户去服刑。伯启审得实情,定他杀人罪。后历任都事、治中、西台御史等职。关陕许衡倡道学后,出了很多人才,伯启奏请立祠堂,设立学校,以表彰许衡的功绩。泾阳有人诬告县尹不守法,伯启查实后,判了他诬告罪。四川廉访佥事阔阔术,以苛征百姓闻名,伯启免了他的官。

延..元年(1314)升迁内台都事、刑部侍郎。宛平县尹盗官府的钱,丞相铁木迭儿要同时诛杀守卫,伯启执意杖刑后放逐。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朝廷派人代替了他,并命伯启追查此事。伯启到沅州,路不通,先派遣令史杨鹏,去告诉新帅,并了解到有关情况,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百姓得以安宁。大同的宣尉使法忽鲁丁,用鞭子强迫岭北的百姓运粮,一年几万石。他欺上瞒下,从中贪赃数以万计,朝廷派使臣去监督征收,先后受他贿赂,反而为他游说,最后派伯启去处理。此人故世,伯启开导其子说“:欠官府的钱,虽然人死了,也要征收,与其用钱贿赂别人,不如偿还官府。现在征收的只是你父亲贿赂的数目。”过去受贿赂的人皆害怕,把钱偷偷送还其子,仅钞票就有五百余万缗。伯启后出任真定路总管。在任期间,刑宽政简,治理得当,百姓安居乐业。

延..五年,升迁司农丞,奉命到江浙议定盐法,取消检校官,在浙东、浙西设置六盐仓,设运盐官,运盐有期限,盐出港有次序,船户、仓吏盗卖、漏失一律受罚,报朝廷,经同意形成定规。

英宗就位后,召他入朝任山北廉访使,当时诏令速建西山庙宇,御史观音保等,因是荒年,请求缓建,激怒了皇上,要杀谏阻的人。伯启说“:正因为皇上英明果断,所以才不能不诤谏。岂可弹劾台臣使他们闭口,使政治清明的时代,蒙受杀谏臣的名声。”帝听后不禁有些惊恐。不久拜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诏令他参加修订《大元通制》。伯启说“:所谓五刑即刑分五等。如今受黥刑、杖刑者均服役于千里之外,百人中无一人能活着回来,这是一个人身受五种刑法,而不是五等刑法,这法确实应该修改。”丞相同意这个意见,但这时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其建议未能实行。

泰定(1324)初,伯启告老还乡。砀山的人因他贤德,称他住处为“曹公里”。伯启庄重严肃,廉洁奉公,在中台推举提拔的人很多;任侍读学士,考试国子时,首先取了吕思诚、姚绂。云南佥事范震说宰臣欺上压下,不予上报,范震含恨而死。伯启将这事写给太史。真州知州吕世英因为人刚直而获罪,伯启为他申了冤,从而严肃了风纪法度。

天历中(1329),起用伯启为淮东廉访使、陕西各道御史台中丞,并派车马相送,伯启叹息说:“我已八十岁,还能忘记‘适可而止’的格言吗?”不赴任。同时被任命的人也都相继离职,天下的士人更认为他很高尚。至顺四年(1335)二月在毗陵逝世,享年七十九岁。有诗文十卷,题名《汉泉漫藁》,及《续集》共三卷,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志第十 祥瑞·萧子显
  规谏太子第十二·吴兢
  ●卷一百十九·徐梦莘
  第五十六回 九节度受制鱼朝恩 两叛将投降李光弼·蔡东藩
  读礼通考原序·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五·项笃寿
  第二十卷明洪武(一)·缪荃孙
  第七十四册 记天命朝事十二件均无年月·佚名
  绎史卷七十一·马骕
  卷九十三 佞幸传 第六十三·班固
  杨奂传·宋濂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司马光
  第三节 西北诸国·吕思勉
  卷三·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回 死者无棺卖身市上·佚名

    诗曰:自古身名难两全欲立名节身须捐讵料七岁孩童女倍甚前代贤孝篇闲言敍过,书接前回:话说爱姐说:“娘呀!为儿说了一句卖身的话,就这等啼哭,你卖我也罢,不卖我也罢,难道只这幺哭一会,就当了俺奶奶的棺材不成?都不想,人惟父母是庄极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唐四僧诗六巻唐僧灵澈诗一巻灵一诗二巻清塞诗二巻常达诗一巻案书録解题载灵澈灵一集皆一巻而清塞与常达失载是集合而辑之不知何人所编灵澈灵一及常达集前各载宋沙门赞宁奉勅所撰本传一篇惟清塞无之灵澈诗

  • ●卷八·徐锡麟

    康熙二十三年,驾幸金陵。上亲谒明太祖孝陵,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命地方宫严加巡察。父老从观者数万人皆感泣,总督王

  • 卷二十七·佚名

    七月二十三日(戊子),存泰、图萨布同奏言:初四、初五两日,会同副都统臣博清额、柏廷翰,传集满汉八旗及水师旗营各驻防官兵,逐加挑选,共足一千五百名。察看各官兵,年力俱属强壮勇往,必能出力剿贼。随照例散给俸赏、行装、盐菜银两

  • 通志卷九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二前汉张骞 李广利 司马迁 严助 朱买臣 吾邱夀王 主父偃 徐乐 严安 终军 王襃贾捐之 东方朔 公孙贺 刘屈牦 车千秋 王防 杨敞【弟恽】蔡义 陈万年【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六选举举官宋宁宗嘉定八年三月诏大郡岁举亷吏二人小郡一人至十二年五月诏侍从两省台谏各举文武可用之才二三人又命监司守臣举十科政绩所知自代露章列荐并籍记审察任满则取其举数多有

  • 成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冬十

  • 学行卷第一·扬雄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或曰:“人羡久生,将以学也,可谓好学已乎?”曰:“未之好也。学不羡。”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

  • 卷一百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九   宋 卫湜 撰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仲尼燕居善其不倦燕居言及於礼着其言事可法也退朝而处曰燕居此於别録属通论长乐陈氏曰燕居言仲尼闲居言孔子盖自其弟子所称则

  • 卷二·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二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尚书轨范撮要图五十八篇数虞书五 尧典 舜典 大禹谟 臯陶谟 益稷夏书四 禹贡 甘誓 五子之歌 征商书十七汤誓 仲虺之

  • 维摩经义疏卷第三·吉藏

    弟子品第三资视师如父。自处如子。师处资为弟。自处如兄。敬护合论。故名弟子。依内义。学在佛后为弟。从佛口生为子。佛生物惠命为父。在物前悟称兄。故法华云。世间之父。至亲友家。即其证也。四会为言。二集已竟。

  •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国三藏法师金刚智奉 诏译(一行笔受)  稽首雄猛阿閦尊  宝生如来虚空宝  观音如来达磨法  不空成就业金刚  内外八拱十六尊  四门亲护相应者   我依金刚顶瑜伽经。演说观自在王如来修行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我今愍念一切求等觉者。或不知此秘密瑜伽速成佛法。于三大阿僧祇劫忍诸苦行。不至无上菩提。我愍是故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秘密心经语建立道场仪轨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我今说成就处。依教择得地。吉日吉宿吉曜。净其地离诸过患。晨朝欢喜心摄受地作辟除法。应作是言。所

  • 传法正宗论卷上·契嵩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著第一篇隋唐来。达磨之宗大劝。而义学者疑之。颇执付法藏传。以相发难。谓传所列但二十四世。至师子祖而已矣。以达磨所承者非正出于师子尊者。其所谓二十八祖者。盖后之人曲说。禅者或引宝林传

  • 卷第二(欲色天人天部下)·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欲色天人天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帝释从野干受戒法一&middot;帝释受不报戒修罗攻之继以五缚二&middot;帝释应生驴中从胎而殒还依本身三&middot;悉鞞梨天子先身布施四&middot;日天王问日

  • 四圣心源·黄元御

    又名《医圣心源》。十卷 清黄元御 (详见 《周易悬象》)撰。黄氏尊崇黄帝、岐伯、秦越人、张机,将其称为四圣。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是黄氏为阐发《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

  • 伤寒寻源·吕震名

    三卷。清吕震名(1798—1852)撰。吕震名字建勋,号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湖北荆门州州同等职。后去官归隐,侨居苏州,研读医书。吕氏致力于《素问》、《灵枢》及仲景之书的研究,为人治病多尊古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