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绍传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拜上党张播为师,丞相安童向世祖建议,延聘儒士来讲经论史,以增加见闻。平章政事张启元举荐马绍,于是授绍为左右司都事,后出任单州知府。绍在单州颇有政绩,百姓刻碑歌颂其功德。至元十年(1273),负责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的政务。益都宁海发生饥荒,绍开仓赈济饥民。十三年改任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尚未启程赴任,正值江淮刚平定,需派官员去抚治,于是改任绍为和州路总管府同知。

至元十九年,朝廷将隆兴划为太子的分地,为选任分地总管,皇太子召绍至京,绍回京后却任命为刑部尚书。管万亿库的官吏偷了绒线四两,宰相要予以重惩,绍认为按其情节,应从轻发落,只予以杖刑。河间地方李移住妄言惑众,图谋不轨,绍奉命去审理,使受牵连的几百人免于死刑。二十年,参议中书省事。二十二年,改任兵部尚书,第二年又任刑部尚书。二十四年,设立尚书省,升绍为参知政事。

桑哥当政,改行至元宝钞。前信州三务提举杜..反对,平章政事桑哥大怒,要将杜..治罪。绍从容劝阻说“:国家正是要使人敢于讲话,其言可采用则用,不可采用也不为罪,如今对杜..治以重罪,岂不是与朝廷诏书本意相违背?”..因得免罪。拜绍为尚书左丞。亲王领军戍边,其士卒多领了粮饷,世祖要追查问罪。绍劝谏说:“现在正值边疆用兵之时,为此事治罪,恐怕失将士之心。凡超支者,可抵明年的粮饷数。”世祖点头称是。

宗亲海都作乱,而所统治下的居民却来归附朝廷,共七十余万,散居于云、朔之间。桑哥打算把他们迁往内地,绍坚持不可。桑哥大怒道“:马左丞爱惜汉人,要把蒙古人饿死吗?”绍从容不迫地说“:南方天气炎热,北方人来居住不习惯,恐会生病。若说怕他们饿死,何不按人头给他们买羊马的钱,让他们回到本土去,那些未来归附的人一看,谁不羡慕。我们意见不同,丞相何必大发脾气?最好请皇上圣裁。”他们各自向皇帝说明自己的意见,皇帝说:“马秀才的话是对的。”

桑哥召集诸路总管三十人,引导他们去朝见皇帝,是想让他们在皇帝面前报告所征财赋多少,来表明他们各自征收财赋的能力,取得皇帝的称赞。而世祖说“:要多征收财赋,非使百姓贫困不堪不可,然朕之府库岂少这些财赋?”绍退朝后,将世祖的话记下来交给太史馆写出来作为圣训。朝廷欲增加盐课,绍竭力坚持山东盐课不可再有增加。朝廷敛田赋,绍又认为:“若不节省不需要的开支,虽把田赋增加数倍也是不够用的。”增加田赋的计划也就打消了。朝廷把都城种苜蓿地分给居民,而权贵却取为己有,还把一块给绍,绍坚决不要。桑哥欲奏请皇帝赐与绍,绍还是拒绝。后来桑哥倒台了,清查他所行贿的人,其中唯独没有马绍。

桑哥失败后才有所省悟地说“:如果我早听马左丞之言,也不至于遭今日之祸。”世祖指示:“马左丞为官忠心廉洁,为大家榜样,恢复其原职。”废尚书省,改绍任中书左丞。第二年因病告假回家。元贞六年(1295)升为中书右丞,负责江浙行省事。大德三年(1299)负责河南行省事。大德四年卒。有诗文数百篇。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张廷玉
  卷七十三·志第四十九·职官二·张廷玉
  贤君第十三·王肃
  ●卷三十一·徐梦莘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五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开茶·佚名
  公孙轨传·李延寿
  闗中奏议巻八·杨一清
  卷七十一·佚名
  四九、越灭郯乃晋烈公三年非四年六年辨(附越灭滕考)·钱穆
  卷七十一·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盛泽承·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董康

      ○驚鴻記   明萬曆時人作。有沈肇元序。稱吾友仲子所爲。又周鄭王序稱余兄仲氏。又自署多口洞天人編。按百家姓周吳鄭王。此云周鄭王者。隱一吳字。多口洞天者。亦吳字也。蓋吳姓而仲其字者。記梅妃驚鴻舞。據

  • 巻二十一·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一   明 袁表马荧 编郑博士集望黄鹤楼黄鹤不可见高楼霄汉间仙人度瀛海黄鹤何时还长江天际来惊涛震雪山欲穷湘汉流谁启虎豹关空余崔李兴酾酒破愁顔南风谣南风吹河河水满百丈牵舟牛力

  • 初夏一夜底印象·闻一多

    (1922年5月直奉战争时)夕阳将诗人交付给烦闷的夜了, 叮咛道:“把你的秘密都吐给他了罢!”紫穹窿下洒着些碎了的珠子—— 诗人想:该穿成一串挂在死底胸前。阴风底冷爪子刚扒过饿柳底枯发, 又将池里的灯影儿扭成几道金蛇。帖在

  • 卷十一·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一明 李蔉 编晁冲之二十一首古乐府大星何厯厯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巍横紫防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欲沉虎抱空闗龙厌直峥嵘北斗着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王良挟策飞

  • 卷四十八·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八目録闲适类题耕云徵士东轩读易图【元邓文原三首】次云林韵题耕云东轩读易图【元吴镇三首】题倪云林赠耕云东轩读书图【元黄公望】清溪道士点易图【元吴师道】梅南道人读易图【元

  •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张廷玉

        陈循 王文 江渊 许彬 陈文 万安 刘珝刘吉 尹直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习朝廷典故。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   洪熙元年,进侍讲。宣德初,受命直南宫,日承

  • 第九十八回 司马师擅权行废立 毋丘俭失策致败亡·蔡东藩

      却说诸葛恪剑履上殿,见过吴主孙亮,列席饮酒,恪辞不能饮,无非防他下毒。孙峻即进言道:“太傅有药酒带来,何勿敢取饮?”恪即命从人取入,放心酌饮。酒至数巡,亮托称更衣,起座入内,峻亦如厕,脱去长袍,改着短服,怀刃趋出,大声说道:“

  • 第三十九回 逞阴谋毒死赵智庵 改约法进相徐东海·蔡东藩

      却说暴病身亡的大员,并非别人,乃是现任直隶都督赵秉钧。秉钧本袁氏心腹,自袁氏出山后,一切规画,多仗秉钧参议,及晋任国务总理,第一大功,便是谋刺宋教仁一案,回应第二○回。他尝指示洪述祖,勾结应夔丞,实为宋案中的要犯。至

  • 绎史卷九十六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越灭呉【下 范蠡附】左传【哀公十一年】为郊战故公防吴子伐齐五月克博壬申至于嬴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齐国书将中军髙无防将上军宗楼将下军陈僖子谓其弟书尔死我必得志宗子

  •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三·佚名

    则天一废立中宗预朝政【范祖禹 孙之翰 杨夔 张唐英】狄仁杰【范文正公 子由 孙之翰】裴炎【张唐英】五王【薛季昶附】 【张唐英】张柬之【孙之翰】废立中宗预朝政范祖禹论黜武后年号曰昔季氏出其君鲁无君者八年

  •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陆云标

    岁庚申四月初五日,喧传丹阳失守,何制军退保苏城,又传贼兵将到浒墅关矣。予谓贼纵猖狂,断无如此神速。初八九间,避难者纷纷到镇,人心甚为惶惧。适奉前中丞徐札委署周庄汛总司王飞熊来镇,协董劝办团练,尚未筹款定章。有牙侩王文

  • 卷二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二雍正二年七月上谕七道初三日大学士等奏松江提督高其位奏飞鸦食蝗一摺请旨发抄并宣付史馆奉上谕若以飞鸦食蝗为瑞则起蝗之初得无有由乎昨发下奏摺与诸王大臣看者诚恐尔等体朕忧

  • 卷六·刘逢禄

    王鲁例第十一隐元年:春,王正月。注:惟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又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孝经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书作于廷杖下狱之时其作书之防见于门人所笔记者曰孝经自不毁伤其身以不毁伤天下不恶慢一人以至享祀上帝真觉良知良能塞天塞地又曰孝经有五大义本性立敎因心

  • 管子轻重十九·马非百

    轻重庚(亡)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全文·佚名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奉诏重译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佚名

    本书(二册二二二面一三三、二○○字)不分卷,系集辑有关台湾零星文献史料而成,因名「台湾关系文献集零」。至不名之「拾遗」而称为「集零」者,固知遗佚尚多,未可遽言尽拾也。所集文献史料,则有十九种。

  • 净业障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前秦、西秦时代(351~431)。又称净业部经、净除业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内容分三段,各以无垢光比丘及勇施比丘之犯淫、杀戒之因缘,阐明由一切法本来清净之知见,根本净化业障。无垢光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