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九、越灭郯乃晋烈公三年非四年六年辨(附越灭滕考)

《史记 越世家 索隐》引《纪年》:“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越子句践卒,次鹿郢立。六年卒,不寿立。十年见杀,朱勾立。三十四年灭滕,(《路史 国名纪 注》引作朱句三十年,未能详定。)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朱勾卒。”据此,越朱勾灭郯,去句践卒五十一年。(鹿郢六,不寿十,朱句三十五,合五十一。)自晋出公十一年后,五十一年,当晋烈公之三年也。(出公二十三年卒,敬公、幽公均十八年。出公十二,敬公十八,幽公十八,烈公三,亦合五十一。)而《水经 沂水注》引《纪年》云:“烈公四年,越灭郯”,此四乃三字之误。《今本伪纪年》,越灭郯在周威烈王十二年,上距周贞定王四年勾践卒,凡五十一年,是也。是年正晋烈公之三年。而《今本伪纪年》为烈公六年,盖由《今本纪年》误以敬公为二十二年,幽公为十年故也。(参读《考辨》第四十三。)

张宗泰《孟子七篇 诸国年表》,论《纪年》于越灭滕事云:“《竹书纪年》于越灭滕在朱勾三十四年。朱勾立于周贞定王二十一年,孟子无由得与滕君言,是滕非灭于越也。《战国策》有宋康公灭滕伐蔡之文,又杜预《春秋释例》据《世本》,以为春秋后六世,为齐所灭。今考宋为齐灭,滕为宋灭,义得相通,《世本》较《纪年》为有据矣。”余谓楚灵灭陈、蔡,魏文灭中山,后皆复封。滕灭复见,疑亦此例。则《纪年》之说, 亦不为不可信。

又按,《春秋正义》:“滕三十世为楚所灭。”《通志》:“滕鲁隐公以下,春秋后,至公邱二十一世,为秦所灭。”《宋世家》载王偃事,不及灭滕。《通鉴》于赧王二十九年载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而三分其地,因载《国策》灭滕伐薛云云,亦不能定在何年。若依张氏说,则滕殆再灭于宋,而继分于齐、楚两国者耶?国小史略,无可详覈矣。

猜你喜欢
  闵帝纪·薛居正
  卷十二·岳珂
  卷二十·连横
  名山藏卷之九十七·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八·佚名
  第八编 梁启超、孟森、吕思勉讲清史·王国维
  盛序·丁宗洛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杜大珪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九·佚名
  三、上学以后·包天笑
  海南诸国传·李延寿
  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六·雍正
  卷六十九·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中·韦居安

      绍兴末,曾茶山卜居于越,,得禹迹寺东偏空舍十许间居之,手种竹盈庭,日读书赋诗其中。公平生清约,不营尺寸之产,所至寓僧舍,萧然不蔽风雨。公诗有曰:"手自栽培千个竹,身常枕藉一床书。"盖寓居时所赋也。公年虽高,吟咏犹不辍。莆

  • 宋词三百首(3)·朱祖谋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安稳锦衾今夜楚,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舒舒(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治平

  • 卷三十五·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五    宋 陈起 编芳庭斯植采芝集 山居怀旧隐 静地独登临虚闲称此心猿声过木少花影入池深春殿依残日晴烟散远林因思南岳寺长起石床唫 金陵道中 望远生愁思凄凉处处同青山迷旧塚芳草

  • 卷五·张籍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张司业集]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五 唐 张籍 撰 七言律诗 书怀寄元郎中 转觉人间无气味常因身外省因缘经过独爱游山客计较唯求买药钱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岛病多年吟君钓客诗中语便欲南归

  • ●卷二百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三。   起绍兴十三年二月,尽十四年二月。   绍兴十三年二月韩世忠封咸安郡王。   八月金人遣使人洪皓还(旧校云:按宋史忠宣还自金见於内殿在绍兴十二年七月此作十三年八月差一年矣。疑误)。   

  • 铁围山丛谈卷第二·蔡絛

    冠礼肇於古。国初草昧未能行,因循至政和讲之焉。是时,渊圣皇帝犹未入储宫也。初以皇长子而行冠,於是天子御文德殿,百僚在位,命官行三加礼毕,当命字,别本「当」字下竝有「建」字。仪典甚盛。是日,方乐作行事,而日为之重轮也。先

  • 九 两种书房·周作人

    现代的青年大都没有受过塾师的薰陶,这是一种幸福,但依据塞翁得马的规律,同时也不免是损失。私塾里的教法多是严厉烦琐得不合理的,往往养成逃学,不爱用功的习惯,能够避免这种境遇是很好的事,但因此不知道书房的情形,看小说或传

  • 孙搴传·李百药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氏。少时厉志好学,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太保崔光推荐其撰修国史,后又做过行台郎,因文才而被世人称许。由于参与过崔祖螭的反叛活动,被迫逃到王元景家中躲藏,得大赦令才出门。孙腾看在宗族的情份上向朝

  • 李沆传·脱脱

    李沆,字太初,氵名州肥乡人。他的曾祖叫李丰,任泰陵县令。他的祖父叫李滔,任氵名州团练判官。他的父亲叫李炳,跟随邢州主帅薛怀让,征召为观察支使。薛怀让调同州任职,李炳又跟随他任管书记,历任..州、凤翔判官,升任殿中侍御史、

  • 张行信传·脱脱

    张行信,字信甫,原名行忠,因为避庄献太子讳而改名。是张行简的弟弟。大定二十八年(1188)中进士,累官至铜山县令。明昌元年(1190),因为廉政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泰和三年(1203),同知山东西路转运使,不久又签河东路按察司事。四年

  • 卷五·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五新安首源姚际恒着王集传曰:「自平王徙居东都王城,于是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按此乃历来相传瞽说也。孔子曰「雅、颂各得其所」。夫雅之所得,则风之所亦得。风、雅自有定体:其体风,即系之风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二·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叹净品第四十二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净甚深。”佛言:“毕竟净故。”舍利弗言:“何法净故,是净甚深?”佛言:“色净故,是净甚深。受想行识净故。四念处净故,

  • 佛地经论卷第四·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又如空中种种色相现生现灭。而此虚空无生无灭。如是如来净法界中。诸智变化利众生事。现生现灭。而净法界无生无灭。  论曰。复有难言。若净法界遍

  • 卷第二十三·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二十三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三世中峰本禅师法嗣全华府伏龙圣寿千岩元长禅师萧山董氏子。天资明敏。经目成诵。年十九薙发受具。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在座。呼曰。汝日用何如。师曰念佛。峰曰。佛今

  • 象田即念禪師語錄卷一·佚名

    書記淨癡錄門人本致輯崇禎己卯冬,結制小參。「『聞聲悟道,見色明心』『觀音將錢買胡餅,放下手卻是饅頭』,這般話也大奇特。山僧則不然,夜半摸得個拂子,拈起也是拂子,放下也是拂子,也有些子奇特。拈起時,直得乾坤陡暗;放下時,從教

  • 鹤林集·吴泳

    诗文别集。四十卷。宋吴泳撰。《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谓泳有《鹤林集》,不载卷数。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渊阁书目》皆不著录。惟《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见之,亦云“缺卷”。知其集原未分

  • 墨子·墨子

    墨家经典的总汇。先秦理论散文著作之一。旧题战国鲁墨翟撰。《汉书·艺文志》著作七十一篇,宋时亡去十八篇,今存五十三篇。大部分是墨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论述的墨子言行录。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

  • 乐庵语录·龚昱

    先生曰宣和庚子嵗某以舎选贡京师入辟雝肄业率性斋同舎生赵孝孙仲修者洛人伊川先生髙弟赵顔子之子也于某有十年之长辛丑春同试南宫仲修中优选而某被黜落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庸何伤姑归读书可也且曰公曽读论语否某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