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五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八年。戊午。五月。乙酉。巡防王大臣惠亲王等奏、连日审讯耆英。供称<口英>夷包藏祸心。恐害抚局。并有面陈事件。是以于桂良、花沙纳、代为具奏后。即行进京。并呈耆英亲供三件。得旨。着恭亲王奕惇郡王奕誴、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秉公定拟具奏。耆英所具供、并摺。发交尔等同阅。  

○丙戌。夏至。祭地于方泽。遣肃亲王华丰、恭代行礼。上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桂良、花沙纳奏、密陈<口英>口□佛两夷议论条约情形一摺。口□佛夷所求内江通商一节。该大臣等、已许南京一处。现在逆匪占踞金陵。官军克复之后。地方凋敝。一切善后事宜。非两三年不能妥办。须俟办妥后、方能议立马头。此事与<口英>夷所求镇江、同一窒碍。该大臣等、务当明白开导。以免临时饶舌。内地游行一节。该夷无非意在传教。但中国民情不一。肯否习教。不能相强。傥将传教之人暗中残害。或迷失伤亡。中国地广人众。不能纷纷代为查办。此层须向该夷先为说定。以免将来因此启衅。至派员进京看定房屋、留数人居住办事一条。该夷留人在京。无事可办。海口通商事宜。仍须由各督抚、察看地势民情。京中碍难悬断。若照俄夷成例。其随从人等。须改中国衣冠。遵中国制度。不得与闻公事。于该夷有何裨益。此事仍须嘱俄夷、向<口英>口□佛二夷详言阻止。方为妥善。其赔价兵费、数目至二百万。虽属无理。原不足计较。惟广东关税。五年之中、能否扣出此数。况尚有<口英>咪二国。恐为数不敷。必须俟广东大局定后。方能核算。桂良等若先行画押。将来事有难行。反谓中国失信。又恐其复有要求。伊于胡底。若能借俄夷之力挽回。该大臣等亦须示以诚信。以见不轻定约。为定约后事必能行。其尚无把握者、不敢漫然应允。并非推诿也。另片奏、俄夷遣人赴恰克图。已谕谭廷襄、派员护送至张家口。并谕庆昀、派员接送至恰克图矣。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桂良、花沙纳奏、俄夷欲派人由驿往恰克图送信、恳请代奏等语。据称现在前往祇有二人。其自天津启程。由张家口库伦、径往恰克图。由驿行走。系向来学生行走故道。未便过为阻止。着谭廷襄、遴派熟悉夷情之干练旗员。伴送该夷、由通州、昌平州、一带至张家口后。着庆昀拣选通晓蒙古言语之干员。接续护送至恰克图。沿途密饬委员、暗中察看夷情。妥为防护。将此各密谕知之。  

○以兵部右侍郎徐树铭、为福建乡试正考官。干林院编修浦安、为副考官。  

○以江苏句容县团练出力。赏知县赵廷铭、花翎。县丞汪汝桂等、蓝翎。并升叙有差。  

○丁亥。遣官祭关帝庙。  

○巡防王大臣等钦奉朱谕。着巡防王大臣、军机大臣、与今日条陈之周祖培等、并谓难许内江之宋晋、应阻驻京之万青藜、从长和衷商议。惟期计及久长。不可只顾目前。朕意战甚易。战后防患难。抚虽定局。防患尤难。然则惟战而已。曰不然。许内江。祸尚缓。从容设备。暂示羁縻。不如抚。准夷酋之伪钦差驻京。动受挟制。战抚两难。贻患无穷。不如战。两害相形。则取其轻。惟审时度势。应战则战。此时尚未到应战之时耳。再恭亲王所奏。颇有可采择之处。着一并面议。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英桂、瑛棨奏、亳州剿捻获胜。豫省兵难抽拨。并据福济、德安奏、临淮猝陷、通筹大局各一摺。前因徐宿吃紧。叠谕袁甲三、迅速带兵前往。现在丰、沛、萧、砀、属境股匪亦退。徐郡情形。较前稍松。而临淮为南北要冲。被贼失陷。不但南达滁全。恐捻匪与粤逆句结。即清江、盱眙、沿湖一带。均已偪近。胜保等、克复六安后。即宜分兵兼顾各路。此时袁甲三毋庸赴徐。着督带兵勇、驰赴临淮等处扼截。并着胜保、察看何处贼情紧急。即往何路攻剿。福济、请饬李续宾、统兵绕赴舒庐。都兴阿、杨载福、督带水师由南而北等语。九江现虽克复。李续宾、因湖北黄安、麻城、告警。尚须移师节节往剿。未能他调。都兴阿等、亦须留剿宿太等处。不能径赴皖北。福济已派勇驰赴定远。并由德安抽兵五千名、交总兵塔思哈带往。着即责令相机扼剿。勿使临淮之匪、与滁贼句通。以护饷道。仍不得专恃援兵。毫无布置。致干咎戾。至徐州匪踪。业已肃清。而怀蒙贼氛未挫。日内傅振邦谅已到徐。即着与伊兴额、史荣椿、督兵追剿。并与袁甲三并力夹攻。以期尽歼丑类。并着英桂、瑛棨、饬令德楞额、朱连泰、两军。由鹿邑亳州确探贼踪。以剿为防。不得株守一隅。致有贻误。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服阕侍郎李维翰、署兵部右侍郎。  

○以镶黄旗满洲参领富泰、署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以兵部右侍郎春佑、署京营左翼总兵。  

○戊子。谕内阁、大学士公裕诚、植品醇正。办事勤能。器量渊深。老成练达。由荫生侍卫、嘉庆年间、即在乾清门行走。叠蒙皇考宣宗成皇帝擢至正卿。供职内廷。缘事降调。复任都统将军。朕御极之初。内用尚书。晋秩纶扉。仍兼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部院旗营事务。扬历中外。懋着勤劳。前以微疴给假调治。方冀渐次就痊。正资倚畀。兹闻在园寓溘逝。悼惜殊深。着赏给陀罗经被。派恭亲王奕带领侍卫十员。即日前往奠醊。加恩晋赠太保。照大学士例赐恤。准其入城治丧。并赏给银一千两。由内交出。本月二十二日。朕亲临赐奠。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用示朕眷念耆臣至意。寻予祭葬。谥文端。  

○又谕、曾望颜奏、请将捕蝗不力之印委各员、分别惩处一摺。陕西蓝田县知县李梦荷、署华阴县知县毕赓言、于各该地方蝻子萌生。并不亲往认真督捕。以致长翅蔓延。实属玩泄。委员张守峤等、分赴各处。并不实力督催扑除。亦属玩忽。李梦荷、毕赓言、均着革职。暂行留任。委员候补知县张守峤、陈崇善、候补未入流单澐、候补典史方邦基、均着摘去顶带。勒令将有蝻处所。速即扑灭净尽。署裦城县知县刘钦弼、于该县属高台寺等处小蝻蠕动。待委员查到时。始行会禀扑捕。实属办理迟延。刘钦弼、着一并摘去顶带。责令上紧捕穵收买。傥仍不知奋勉。再行严参。以惩怠玩。  

○谕军机大臣等、桂良、花沙纳奏、事机万分紧迫、请旨定夺一摺。前因<口英>夷欲驻京师。曾谕令桂良等、告以遇有要事。尽可来京面诉。不必留人远驻京师。或照俄夷成例。但派学生留驻。不能有钦差名目。须改中国衣冠。遵中国制度。不得与闻公事。仍须俟广东了事。再行详细议定礼节。将来由内地北来。由中国派官护送。一切供应。不必令其自备资斧。或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来京。是<口英>夷进京一层。并非概行拒绝。如果桂良等、明白开导。该夷得此体面。何至谓我徒事耽延。俄夷来文。谓将进京内江两事、已代说明。询之<口英>夷。乃云并无其事。此中情节。或俄夷未曾转达。或<口英>夷故为狡赖。均未可知。该夷所求镇江马头。与口

□佛夷之金陵。桂良等皆许其军务告竣、再可定议。原不过为缓兵之计。他时尚费周章。若进京一节。亦须如其所请。是桂良、花沙纳、筹办夷务。毫无主见。惟一味畏葸。竟本将初十日寄谕细心体会。<口英>夷照会。谓我徒事迁延。若再无定说。惟带兵北窜等语。究竟何者已定。何者未定。岂桂良等、尚未分晰告知耶。连日据王大臣科道条奏。佥以该夷驻京、及内江通商、万不可准。桂良等岂不知贻患将来。惟应照初十日寄谕妥为筹办。使该夷知非全行拒绝。又非概允该夷所请。如此羁縻。或可不致决裂。其口□佛夷所请。或万不能阻止。亦只可仿照办理。傥该夷定欲派钦差来京。建楼久住。当告以此事断难允准。我等若擅自允许。大皇帝必将我等从重治罪。所许各条。亦只好均归罢议。应如何办理之处。听<口英>口□佛两酋照覆。一面告知俄咪两夷。令其将内河船只、及早退出。免致打仗时误受捐伤。并飞咨僧格林沁、妥速筹备。似此决绝言之。看其如何动静。若竟用武。只可与之决战。傥其顾惜桂良等所许。利益已属不少。必转托俄咪二夷出来说合。彼时再行酌办。庶不致全为挟制。贻害无穷。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前因<口英>口□佛等夷要求各款。内有在京久住一节。曾谕桂良等、此层必须阻止。即不能罢议。亦须俟广东了事、再行议定。本日据桂良等奏、<口英>夷又来照会。谓若再无定说。即行带兵北窜。并天津情形。万分紧迫等语。已谕桂良等、再行剀切晓谕。如该夷坚执不允。抚局自必决裂。势须与之用武。着僧格林沁、迅即妥筹准备。现在托明阿、驻劄杨村。兵力尚单。着即饬西淩阿、统带劲兵迅赴杨村。或另派得力将弁、带兵前往。务当早为布置。以备不虞。毋稍迟误。将此由五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连日<口英>口□佛两夷要求各款。以内江通商、与派员住京两条。为最难允准之事。叠据桂良等、奏请遵行。曾谕以京师重地。不能盖立夷馆夷楼。须俟将来退还广东省城。准照俄夷成例。但能派学生留住。不能有钦差名目。以重体制而立防闲。至<口英>夷请立镇江马头。既未允准。而桂良等、又许口□佛夷在金陵通商。约俟军务完竣再议。并未一概拒绝。乃本日阅桂良等所奏。谓夷性急迫。不能姑待。所给照会。有再无定议。即日带兵北窜等语。朕怀柔远人。不惜宽大以示羁縻。若该夷仍肆逞强。岂能听其藐视中华。要求无厌。兹已复谕桂良、花沙纳、再嘱俄咪二酋、与为开导。若竟难以口舌理论。必须用武。天津兵勇尚多。民团亦甚可用。着谭廷襄、饬令带兵将弁。严密布置天津迤北。毋令该夷窜逸。一面激励绅民。急筹攻战之策。方不致临事仓皇。特不可先行举动。当静以待之。该督前因炮台失事。仅予薄惩。傥再不知愧奋。徒以抚事委之桂良等。及至交兵。又蹈前辙。辜负朕恩。必加重谴。惟事机贵密。不可洩漏。以致谋画未成。反滋他变。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调镶黄旗蒙古都统惇郡王奕誴、为正黄旗满洲都统。以密云副都统胜保、为镶黄旗蒙古都统。未到任前、以豫亲王义道署理。以正蓝旗蒙古都统麟魁、署镶红旗汉军都统。  

○己丑。谕内阁、满庆奏、审明由川解藏之夷犯喇嘛、取供定拟、并查实上年参办之第穆喇嘛先后情形一摺。所有假冒第穆之喇嘛。既经在川出痘身故。应毋庸议。其由藏同行之喇嘛箕噶诺从二名。即照所拟、递至打箭炉、发交原牧土司第巴等具结收领。永不许出外滋事。嗣后如有假冒第穆名号之番僧。一经发觉。即着就地从重惩办。以警愚蒙。至前辈第穆呼图克图。着有劳绩。现在第穆已在萨喀地方病故。仍遵前旨。准其转世。以顺众情。  

○谕军机大臣等、和春奏、遵旨赴浙江督办。及现在患病等语。浙江军务紧要。亟需和春前往督办。惟据奏现在患病。急切竟难就道。自应安心调理。一俟病痊。即驰赴浙江。妥为调度。该大臣现已传檄浙江。即日前往督剿。有此先声。贼势或可稍戢。周天受拟先剿永康、武义。追出缙云。仍扼桃花岭险隘。以固金绍之防。布置尚为妥协。着即督饬该总兵、迅速筹办。李续宾、现因黄安、麻城、告警。未能赴浙。李定太、李元度、两军。由江西进剿。即可与周天受、声势联络。为两路夹攻之计。该大臣病痊赴浙时。金陵围剿事宜。即交张国梁一手经理。迅图克复。江南大营兵勇。多调往他处。现募新勇八千余人。但未经战阵。恐糜饷无益。兼恐有来历不明之人、溷迹其中。务须慎加查察为要。郑魁士、前已谕福济等、令其驰赴江南矣。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德兴阿等奏、浦营等处各路布置情形、并全滁逆众纠合捻匪、急图攻剿一摺。据称九洑州一带。近日为水所阻。洲贼坚闭不出。我军亦不能前往。惟贼匪曾驾小船前来窥探。仍当派兵堵截。加意慎防。以便相机渡剿。其石碛桥严防西路。并小店一军、扼要控守。及防堵滁贼窜突情形。布置均尚周密。至捻众由含山、怀远、分窜全椒、滁州、势甚猖獗。亟应连兵合剿。庐营兵单。不敷分拨。本日已谕胜保、酌量情形。调兵会剿。但临淮怀远。尚劳兵力。能否即赴全滁。尚难豫料。德兴阿等、仍当拨兵兼顾。方为妥善。傥六合一带告警。即着翁同书带兵堵剿。毋令逆匪内窜。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胜保、袁甲三奏、通筹南北各路军情一摺。并片陈、李兆受纳款输诚。拟亲往受降。图复舒桐。请旨遵行等语。胜保拟以大军屯驻正阳。以精兵间道进捣舒桐。兼筹力扼临淮。但临淮关已报失陷。而英桂等奏、徐州现无贼踪。是以十三日寄谕。令袁甲三毋庸赴徐。改赴临淮截剿。并令胜保、察看贼势何路紧急。即往何路攻剿。此时临淮、怀远、相继失守。胜保自应先剿北路。暂缓南征。袁甲三当已即赴临淮。胜保亦应亲统各军。或会剿临淮。或北攻怀远。与袁甲三之师、相为策应。徐州现无贼踪。则伊兴额、史荣椿、所带各军。亦可酌量调度。并力兜击。本日据德兴阿等奏、全滁贼匪。势甚猖獗。皖省兵单。不敷调拨。德兴阿等、自攻克来安后。已分兵驻守来安。兵力亦难再分。全滁为北路藩篱。胜保督办三省剿匪事务。并着统筹全局。应调何路兵勇。会攻全滁。其先后缓急。着斟酌办理。其正阳要隘。仍须留兵防守。毋令再为贼扰。至逆首李兆受、党与甚多。受降未必可恃。如果出于真诚。着胜保即饬令攻取舒桐。以立功给奖。舒桐机会。固不可失。而南北轻重。亦要权衡。谅胜保等、必能妥筹迅办。以副委任。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夷船驶入天津海口。当令崇恩、饬沿海文武。查有海运米船北驶者。挽入偏僻海口停泊。相机妥办。兹据崇恩奏、请将海运漕粮、改归奉天筹办。并请饬筹漕米在船停泊、抑或起卸等语。山东海口。惟利津、蒲台、两处可达通州。但口岸较小。不能多泊船只。米石亦难多收。奉天牛庄西锦州等处。存储粮石。截卸较为省便。既据何桂清咨称、饬催各粮船径赴牛庄等处。业已陆续开行。自应由奉天验收。着派倭仁、前往牛庄督办。是否将漕米起卸囤积仓廒。抑或仍令在船暂行停泊。俟天津事定。再由海道至津。并着庆祺、景霖、饬属防护。妥筹办理。毋致薰蒸霉变。是为至要。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以正黄旗满洲都统惇郡王奕誴、署正红旗蒙古都统。都察院左都御史瑞常、署正白旗满洲都统。  

○予江南江甯阵亡都司朱永才、守备张有光、外委谭尚诰、祭葬世职。  

○庚寅。谕内阁、吴振棫、桑春荣、张亮基奏、回民就抚、省城解严一摺。云南省回民。因与汉民构怨。纠集多人。于省城外四面屯聚。经吴振棫等、叠次推诚晓谕。并派员传集汉回人等、悉心开导。均各输服。并据回人出具永不滋事甘结。其屯聚省城外之回民二万余人。咸已解散。地方肃清。办理尚属妥协。经此次议抚以后。汉回民人。可期日久相安。惟回人之良善者。既已畏法解散。其桀骜不驯者。仍当示以兵威。以昭公允。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桂良等奏、该夷自定条约五十六款。一字不令更易。并添出在津居住一层。俄夷既不足恃。咪夷又欲开船。照此情形。岂非有心决裂。志不在和。桂良等、已令该夷帮办笔墨之华人、从中挽回。傥如所拟。该夷进京、于一年之后、不称钦差名目。或照俄罗斯学生之例。其镇江通商。俟军务完竣再办。天津不至居住。则抚局即可定见。事已至此。尚有何靳惜。必欲该大学士等为难。但恐并此不能。则其势不得不用武。昨十四日寄信谕旨。令将何款已允、何款难允、分晰告知该夷。使该夷知我于所请各款、并非全行拒绝。自可渐就范围。该夷所谓五十六款一字不可更易者。恐尚系传说之人、于中把持。果能分晰开导。何至如此坚执。桂良等所称天津居住一节。或可易以他处。但当易与闽广等省、距京较远之处。若如奉天牛庄、及山海关等处。则与天津无异。仍不可行。本日已密谕谭廷襄、密伏练勇。随地布置。一面抵御该夷。一面即为保护桂良等之用。如其事机决裂。桂良等即当设法抽身。万不可轻蹈虎口。致伤国体。桂良、花沙纳、谭廷襄、声气必须联络。勿至临期贻误事机。至俄咪两国条约。即称已定。即可先行具奏。以备印证。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昨因桂良、花沙纳奏、夷人催给照会。有再无定议、即日带兵北窜之语。当谕谭廷襄、密筹布置。激励绅民。急筹攻战矣。本日复据桂良、花沙纳奏、<口英>口□佛两夷、自定条约五十六款。不令一字更易。其进京、及内江通商、天津居住各节。因所求太奢。未能定议。俄夷言不足恃。咪夷称欲开船。均属通同一气。现托该夷帮办笔墨之中华人、设法挽回。如或不能就范。亦只可听其决裂各等语。该夷要求各节。如能照桂良等所拟、酌减定议。则大局仍当以议抚为主。惟夷性骄悍。恐竟不从。则兵端立起。谭廷襄务当督饬带兵将弁、及团勇人等。严为之备。其河西务一带。为北窜必经之路。当节节设伏。以备攻击。至大沽海口之勇。即可设法调回。以截该夷后路。使之进退失据。并着豫伏兵勇。将桂良花沙纳等救护。毋得稍有疏虞。即或事机不至决裂。而该夷等、屡次扰累居民。四出窥探。亦当密饬团勇、设法禁止。使其稍知忌惮。是为至要。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以恭亲王奕为阅兵大臣。  

○以御前大臣景寿、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命协办大学士翁心存、充上书房总师傅。  

○命协办大学士柏葰、为国史馆总裁官。  

○以兵部左侍郎穆荫、管光禄寺事。  

○以鸟枪营翼长博崇武、为密云副都统。  

○以招抚云南回民出力。赏道员汪之旭等、花翎。知县郑文修等、蓝翎。予道员濮诒孙等、升叙开复有差。  

○辛卯。谕内阁、谭廷襄奏、商贩运津粮石、恳请免税等语。天津地方。粮少价昂。亟应招商贩运。俾资民食。着照所请。所有商贩由海运津米粮。着自本年夏季起、至秋季止。一体免税。以广招徕。  

○又谕、廖鸿荃奏、乡民滋事、据实沥陈一摺。福建省城。设立永丰官钱局。经理未能妥洽。以致民情疾苦。本年三月间。突有乡民千百。拥至廖鸿荃家。将财物抢掠一空。该省钱局委员。牟利舞弊。前已谕令东纯等、确切严办。廖鸿荃以在籍耆绅。猝遭横逆。殊堪眷念。着赏银五百两。由福建藩库发给祗领。并着该地方官时加存问。以示体恤。  

○谕军机大臣等、僧格林沁奏、请饬调投诚义勇、赴营协助等语。僧格林沁、现在带兵驻劄通州。防御天津夷人窜突。必得熟悉行阵兵将、赴营差委。藉资御敌。着官文、德兴阿、即饬勇目詹起纶、刘正发、蔡连修等、带领精锐义勇。速赴通州军营。听候差遣。并着胜保、英桂、饬令现在该省军营之京营参将龙汝元、游击何建鳌、迅速赴通带勇。以资得力。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罗惇衍等奏、进劄花县。激励绅团。密筹克复省城。谕令黄宗汉于行抵粤省后。与该绅士等、密商举动。使该夷痛受惩创。然后官为转圜。本日复据罗惇衍等奏、逆夷自踞城后、骄横日甚。出城侵犯乡村。该绅士等、调派各路团勇迎击。先斩其兵总口□仕口□边口□治一名。并于三宝墟地方、杀毙夷目二名。夷兵一百余名。受伤五六十名。夷兵败退。乘夜全数入城等语。粤东绅民。此次稍抒义愤。使该夷略受惩创。殊堪嘉尚。已谕令该侍郎等、乘此声威。再接再厉。勿因官员在城、稍存顾忌之心。黄宗汉、自三月十五日、由闽启程。何以迟至四月二十八日、尚未抵粤。中途有无阻隔。未见奏报。该督此时谅已到省。如已与罗惇衍等会同举动。固无庸议。如尚未与闻。亦不可阻遏民团。但将攻击夷人之事。令罗惇衍等专办。而该督作为局外调停。庶可使夷人穷而就抚。知畏益以知感也。现在俄咪二夷。在天津已有成说。<口英>口□佛二夷。要求无厌。殊难驾驭。若得粤东民团、齐心痛剿。亦足挫其骄横之气。至前谕参办媚夷不职各员。谅已遵照办理。此次罗惇衍等摺内所指、候补知府史朴、妒功忌能。并布政使衔伍崇曜、通夷牟利各节。着该督于到省后。询明罗惇衍等、一并详查参奏。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罗惇衍等奏、夷人出城滋扰、迎击获胜、并沥陈省城情形、请旨遵办一摺。该夷四出滋扰。业经与之接仗。兵端既起。势不能再有顾惜。前此谕令勿遽举动。原恐黄宗汉一时未能到粤。该绅等声势尚孤。今据奏称、请以遏抑夷人之事、责成该绅等。而以转圜之权、归之黄宗汉。所见甚是。黄宗汉何以日久未到。殊不可解。该侍郎等、即当激励团练。乘其公愤。实力攻剿。不必因城中尚有官吏。致存投鼠忌器之心。能将夷人逐出。将来转圜之事。黄宗汉自能斟酌办理。其出力之户部主事陈桂籍、千总邓安邦、俟立功后、随时密保。该侍郎等、虽系奉旨办团。而剿夷之举。仍当以民心义愤为词。不可自露带勇打仗之名。免致将来指名报复。又增饶舌。摺内所参、媚夷及偾事各官。除江国霖、业经革职交黄宗汉讯办外。其余各员劣迹。着俟黄宗汉到后详细告知。听候查办。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庆昀奏、遵旨筹办、派员护送俄夷一摺。并密陈该夷由驿行走、恐有疏虞等语。此次俄夷由张家口回恰克图。必须熟悉夷情之员伴送。据庆昀奏称、拟派员外郎福申、骁骑校伊什贡布、沿途护送。可期得力。惟伊什贡布、现在通州军营。着西淩阿、即饬该员速回张家口。听候庆昀派委。至庆昀所称、该夷由天津至张家口。各路先被窥识。口外草地与驿站、复被履看。恐将来水陆两路。多所牵掣。所虑亦不为无见。惟该夷仅止二人。且由驿行走。业已应许。难于更改。着庆昀于该夷抵口后。饬令护送各员、严密防范。催趱前进。不令沿途逗遛。得肆窥探。以免意外之虞。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调福建福甯镇总兵官陈应运、为南澳镇水师总兵官。以前任浙江乍浦协副将池建功、为福建福甯镇总兵官。  

○以江苏捐输军饷。永广高邮州学额五名。宝应县二名。  

○以广东在籍知府李仲良、捐输军饷。永广从化县学额一名。  

○壬辰。谕内阁、官文等奏、官军连克县城、越境追剿一摺。皖匪窜踞湖北麻城。另股窜入黄安。经布政使李续宾、驰抵黄安督剿。四面环攻。大股贼匪出扑。伏兵齐起。抢炮如雷。马队纵横冲截。生捦一百余名。歼毙伪丞相、伪先锋、伪检点、指挥、司马等数十名。乘夜逃窜。跟追三十余里。杀贼无算。遂将县城克复。麻城之贼。亦于初四日夜间、不战而遁。道员李续宜、副将鲍超、率为步队日夜穷追。剿办甚属妥速。着李续宾等、乘胜追剿。节节埽荡。以期肃清皖豫。  

○又谕、王懿德等奏、官军剿匪获胜、克复县城一摺。江西逆匪窜踞福建光泽县城。经护理参将顾飞熊、副将贾开泰等。督率员弁兵勇。订期围剿。都司武明良。由南门督勇先登。毙贼一百余名。已革署参将禧禄、由西门进攻。毙贼百余名。其西南贼匪。被兵勇杀毙无数。将县城克复。其窜踞邵武之贼。亦经顾飞熊、督兵驰往攻剿。歼毙甚众。剿办尚为得手。着该督等、督饬将弁。乘胜进兵。规复邵武府城。尽歼丑类。  

○又谕、江国霖奏、剿办广西匪徒、克复梧州一摺。广西匪徒。窜踞梧州府城。匪船数百只。图窜东境。广东提督昆寿、督带师船陆勇。于三月初旬泝流迎剿。已革梧州府知府陈瑞芝等、自募潮勇。分起前进。三月十七日。水师先于德庆州河面接仗获胜。副将卫佐邦等、绕道迎击。二十七、至四月十一等日。封川各属文武。分投堵剿。叠有斩捦。将该匪江口炮台焚毁。并攻破白田村、社学岭等处匪巢。杜其牵掣。水陆大兵。遂由封川前进。毙贼一千余名。匪犹抵死抗拒。官军扬帆直上。炮无虚发。匪艇破碎漂流。悉被夺获。梧城群贼。弃台而走。十八日寅刻。遂将府城克复。着昆寿、即饬水陆将弁、会合广西兵勇。将柳浔各属匪徒、一律埽平。毋留余孽。所有出力文武员弁绅士。着黄宗汉查明保奏。候朕施恩。阵亡兵勇。着查明请恤。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江国霖奏、克复广西梧州。并请提关税三十万两充饷各摺片。此次克复梧州府城。昨据罗惇衍等奏、江国霖任用史朴。几至误事。全赖提督昆寿、已革知府陈瑞芝等、水陆并进。得以成功。即据江国霖本日所报。亦多系昆寿调度。而该革员辄以督办筹画自居。显系攘功掩罪。所有出力人员。已明降谕旨、令黄宗汉查明保奏。着即严核功罪。分别奖惩。其应请恤之兵勇。及从前叶名琛未经查核之文武下落。均着黄宗汉速查具奏。至应需兵饷。前据柏贵奏拨。业经准动银三十万两。昨罗惇衍奏、复与绅士黄乐之等、劝捐银十八万两、以济西饷。业已将次缴齐。此次江国霖续请之三十万两。应否如数动拨。并着黄宗汉酌量动用。固不可使西饷缺乏。亦不得任听滥支。至梧州克复后。柳州浔州等处。尚有匪踞。蒋益澧所部湘勇。已抵广西。想湖南所备战船。亦可陆续驶到。着劳崇光、即饬该员督同将弁。迅由柳州、象州、一带节节埽荡。直抵浔州。与广东援师、会合夹击。以期肃清边圉。该抚务当乘此机会。迅图进剿。毋失事机。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官文、胡林翼奏、请饬调江西下游之师、就近援剿浙江等语。浙省自处州失守。衢州东门外营盘复陷。贼由缙云、窜入永康、武义、并从间道窥伺诸暨。军情实属紧急。李续宾克复黄安、麻城。已带兵追剿潜太贼匪。不能赴援浙江。惟据官文等探闻、江西建昌亦已收复。祇有吉安一府未复。现有曾国荃、刘鸿翱等军。足敷剿办。萧启江所带之勇。均久经战阵。其张运兰、王开化、刘芳贵等、所部勇丁。亦多精锐。统计各军。不下万余。且距浙省程途较近。着耆龄即饬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刘芳贵等、各率所部兵勇。就近由祁门、甯国、一路兼程前进。驰援杭州。绕出贼前。竭力堵剿。石逆现踞常山。其锋甚锐。该抚务饬该将弁等、并力攻剿。歼厥渠魁。是为至要。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安徽临淮关被陷。谕令袁甲三毋庸赴徐。即带兵勇驰赴临淮。本日据奏、现由鹿邑赴徐。是前次谕旨尚未接到。此时捻匪势在北趋。自应先其所急。以固北路藩篱。袁甲三谅已遵旨折赴临淮。即着督带兵勇。迅速进攻。并随时知照胜保、会合夹击。其陕甘兵一千名。仍着袁甲三调赴该营。择要驻劄。另片奏、请饬郑魁士速赴徐宿协剿等语。郑魁士、因江南带兵大员。多拨往浙江。业经和春调往江南。不能改赴临淮。此时徐州已无贼踪。如伊兴额、史荣椿、各军。均可酌量调拨。以资策应。总以收复临淮为第一要着。袁甲三、务当与胜保、悉心筹画。毋误事机。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内阁侍读学士王金镕奏、天津夷务。现在议抚。抚议成。则沿海通商地方。宜杜其联络匪类为患。不成则剿。亦宜防其于败衄之余、突往他处报复等语。<口英>口□佛等夷。在津坚请江面通商。经桂良等、允以军务完竣、再行商办。该夷复请于镇江先立马头。亦尚未允许。但其蓄心欲入长江。殊为叵测。至所请他款。亦多窒碍难行。一旦决裂。必致用武。上海夷船辐辏。货物所聚。该夷有所顾惜。或不致于窜扰。惟联络匪类。阴图占踞。诡谋亦在意中。着何桂清、赵德辙、饬属体察情形。除商人有交易事件。不能不听其往来。此外军民人等。应如何严密防范。绝其句结。即着妥定章程办理。前次夷人投递照会。据赵德辙奏、拟往昆山相见。而该夷已由泖湖径赴苏州。闻黄浦江船户人等。类皆闽广匪徒。结党盘踞。夷人之敢于直入内地。未必非若辈为之导引。着何桂清等、豫为晓谕。此后夷人有投递文书、求见官长等事。务于上海守候。由该道等指示程途。毋许自行闯入内地。至黄浦江内渡船。亦应豫为晓谕。加之约束。消患未萌。其长江入海之处。以圌山关、鹅鼻觜、为锁钥。从前伊里布、曾有沈石以拒夷船之计。未行而镇江失事。并着派员查勘情形。能否密为布置。以免临事周章。又彼时上海失守。于昆山内河沉船下石、以防夷船内窜。是否可以仿行。并着斟酌办理。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桂良、花沙纳奏、呈递俄咪两夷条约、并历陈<口英>口□佛所请、不得不从权允准一摺。桂良等所称、以后但当卧薪尝胆。力图补救。岂知和约已定。如何补救。即自请治罪。何补于事耶。俄咪条约内。均有进京一条。皆无久住京城之说。<口英>口□佛两夷。岂能偏准。桂良等、既言不妨权允。亦当与之约定。来时祇准带人若干。到京后祇准暂住若干时。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眷属。如咪夷条约内所载、每年不得逾一次。到京不得耽延。或由陆路。或由海路。不得驾驶兵船进天津海口。小事不得援引轻请。从人不得过二十名。上京时先行知照礼部。公馆自由中国豫备。<口英>夷若能照此。亦有可允。若必欲住京。则前此业经谕及。必须更易中国衣冠。谅该夷亦所不愿。其人数、时日、及礼节事宜。总须照咪夷约定载入条款。方可允准。至镇江通商。原许其军务完竣后商办。口□佛夷所请之金陵。现为贼踞。不能即议通商。镇江亦未便先立马头。仍许其俟长江一律肃清。各路军务告竣。再行定议。天津一处。该夷必欲以登州、牛庄、相易。牛庄究近京畿。且为东三省货物总汇。惟登州尚可酌办。但须载明只准货船来往。不得于岸上建立夷楼。不得携带器械。驾坐兵船。以上三条。如其照议。即可将条约呈进。该夷原约。既不肯更改。即作为中国所添条款。与之更约。彼所要请。我已准至数十条。我国所定不过三条。岂能拒绝。阅俄国清字照会。有住京、及行驶内河、已为阻止之语。何以桂良等仍以为请。恐系李泰国辈、从中播弄。口□额口□尔唫、与中国人、彼此语言文字、均不通晓。遂至任其所为。俄使既有此语。即可托其践言。以破此疑义。况该使臣方以不能力阻<口英>口□佛为抱歉。只此三条。又非更改已成之款。必当代为妥议。另寄信谕旨一道。即宣示俄使可也。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桂良等奏、俄国使臣呈递照会一摺。阅所递文内。深以不能力阻<口英>口□佛为抱歉。具见和好之心。据称不患道远。仍欲遣人前来教习技艺。修造炮台等事。该使臣既有备送枪炮、代为转圜之美意。朕已嘉其恭顺。实非他国可比。惟既受其器械。已见悃忱。若再令其远劳跋涉。为中国出力。非所以示怀柔。可告以毋庸派员前来。既致送枪炮一节。大皇帝已深为嘉许。若必肯出力。则再向<口英>口□佛将此次三条代为说合。较之派员教演枪炮。修理炮台。尤深嘉悦。该使臣感激果出至诚。自当再向<口英>口□佛说合。将此三条令其议定。至所请即发回文之处。俟拟定后再当封发也。将此谕令知之。  

○以肃亲王华丰、署正黄旗蒙古都统。  

○赏广东省补行乙卯科乡试年老诸生容斐如等三人、举人副榜有差。  

○以克复湖北黄安麻城县城。开复同知何忠骏、顶带。予阵亡千总陈定发、把总黄东海、贺福堂、外委龙长银、廖鹏程、刘芳林、周有亮、唐云华、李正和、萧意扬、殷洪发、祭葬加等世职如例。披甲富明阿优恤。  

○癸巳。内阁钦奉朱谕。前据惠亲王等奏、请将耆英照军法从事。因命解京严讯。嗣讯具供词。复令恭亲王奕等、秉公定拟。兹据奏称、耆英不候谕旨。糊涂冒昧。酌拟为绞监候。朝审时入于情实。所拟尚无不协。惟其声叙获咎之由。殊非诛心之论。不得不明白宣示。耆英以负罪之员。复加擢用。原冀其收效桑榆。于事有济。况该员陛辞时。面奏力任其难、看奴才造化若何。似非昧良昏愦者。且于四月二十七日抵津后。即有寄谕、令其不必与桂良等附合。稍涉拘泥。俾其自展谟谋。作为第二步办法。朕用耆英。不可谓不专。保全之恩。不可谓不厚。及桂良等奏、请令该员回京。朕料耆英断无不知之理。尚恐稍掣其肘。寄谕、仍留津自酌办法。耆英苟有天良。能无汗流浃背乎。讵该员拜摺后、即擅自回京。藉称面陈机要。试问果有面陈。曷不单衔密奏。又云难于形诸笔墨。何以接奉留津之旨。又匆匆具摺。试问摺供之外。尚有何机要乎。屡次琐渎。不过为一首领计。况该员供摺内、非尽无可采之语。未深悉底蕴者。尚觉情轻法重。不知所说办法。朕与诸臣早经议及。况出诸他人则可。出诸耆英之口则不可。何则。盖耆英乃局中人。既有所见。自可施为。岂有同办一事。不能补救于事前。徒有成说于事后。若谓该夷所忌。惩办正堕诡谋。盖耆英藉兹自白乃心。不徒尽涤前愆。且欲诿过于人。居心尤不可问。自料擅离差次。议止罢斥。正遂其身谋。优游于家。久蒙知遇。忍出此耶。且迹其心匪特此也。同桂良、花沙纳、商允照会。相对泣于窗下。朝不知夕死。不闻其恪遵前旨。另设良图。迨去津时。与花沙纳云。恐此去人心惶惑。作为因差暂离津郡。抵通接奉寄谕。又不闻赶紧折回。抽身惟恐不速。等朕旨于弁髦。处处巧诈。有意欺罔。即立与骈诛。百喙奚辞。惟惠亲王等原参。未免过重。即肃顺所奏。仍拟正法。亦未为是。朕之交议。正因其罪重。欲廷臣衡情酌断。暴白于众。若仍予正法。何必解京。又何必定拟。且谓其苟延岁月。傥以病亡获保首领。比拟更属不伦。此乃盗案内断语。难妄加诸耆英。朕数日详酌。欲贷其一死。实不可得。即照奕等所拟。朝审时必予句决。尤觉不忍弃之于市。不得已思尽情法两全之道。着派左宗正仁寿、在宗人绵勋、刑部尚书麟魁、迅即前往宗人府空室。令耆英看朕朱谕。传旨令伊自尽。以示朕饬纪加恩之至意。  

○谕内阁、耆龄奏、官军进剿建昌逆匪获胜、收复郡城一摺。逆匪占踞建昌府城。即选道张运兰等、督兵攻剿。适南丰败匪。纠众回窜。经守城官军剿洗净尽。张运兰等得一意进攻。四月初九等日。于磁圭赤家山地方。分剿获胜。官军节节进偪。贼众于新丰地方死拒。二十三日。被剿溃败。城内出援之贼。复被击散。官军于二十四日收复郡城。前后杀贼无算。在事员弁等、着有微劳。自应量予鼓励。由江西派出员弁。着耆龄查明保奏。由湖南派往员弁。着骆秉章查明保奏。另片奏、东乡踞城之贼。被候补知县黄振成、屡次击败。于四月二十三日克复县城等语。所有在事出力员弁。并着耆龄查明保奏。  

○谕军机大臣等、俄夷欲备送枪炮。曾经降旨准其收受。其欲令人来教导技艺。躧看矿苗。本月初十日。谕令桂良等、婉言回覆。乃昨日桂良等片奏、俄夷遣使来言。仍以教习枪炮之事、必须允准。且该夷清字文内。有欲派员进京、绘出炮台式样、并指引修筑等语。其初十日所奉谕旨。桂良等曾否告知该夷。此次接到该夷来文。曾否答复。如何措词。着即迅速具奏。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以收复江西建昌府城。予知州黄秉珍等、升叙有差。玉山陈亡监生颜禄泳等、赏恤如例。  

○甲午。谕内阁、礼部尚书衔前任礼部侍郎杜堮、品行端方。学问醇粹。嘉庆年间。由翰林洊升内阁学士。蒙皇考宣宗成皇帝擢任侍郎。出典文衡。服官三十余年。持躬清正。办事勤慎。引疾后复蒙御赐扁额。并因重赴鹿鸣筵宴。赏给头品顶带。加太子太保衔。以示光荣。朕御极之初。复亲颁宸翰。赏赉优加。伊子追赠大学士杜受田、前在上书房辅导朕躬。深资匡弼。嗣于江苏差次病故。复推恩其父。晋秩尚书。赏食全俸。洎寿登九袠。晋加太傅衔。赏戴花翎。以示优礼。方冀克享期颐。用作熙朝人瑞。兹闻溘逝。悼惜殊深。着赏给陀罗经被。派贝勒载治、即日带领侍卫十员。前往奠醊。加恩晋赠大学士。即照大学士例赐恤。并赏给广储司银一千两经理丧事。本月二十三日。朕亲临赐奠。伊曾孙杜庭珏、杜庭璆、着吏部查明。俟及岁时带领引见。候朕施恩。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用示朕笃念耆臣。优加恩眷之至意。寻奏上。予祭葬。谥文端。  

○谕军机大臣等、英桂奏、楚匪阑入光商、并豫军不能分拨一摺。昨据官文等奏、湖北官兵。连次克复黄安、麻城、李续宾、已移得胜之师、前往商城地界。越境追剿。光商一带。自应添兵夹击。以防北窜。英桂等现将驻劄鹿邑之马步兵勇、拨往救援。并将陕西官兵一千名、及罗山练勇七百名、均拨归邱联恩调遣。着即饬令该镇、合力堵剿。并饬该地方官、召集团勇。协同剿办。务将窜匪悉数歼除。毋令滋蔓。至怀蒙捻匪。回窜雉河。朱连秦一军。着仍驻亳州防剿。徐州境内。已无匪踪。前经谕令袁甲三攻剿临淮。其归陈所属。堵御未容稍懈。鹿邑存营之兵尚有二千名。着该抚等严密布置。毋稍大意。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罗惇衍等奏、夷人出城侵犯乡村。团勇迎击获胜。当谕令黄宗汉、不可阻遏民团。祇可作为局外调停。本日据朱凤标、匡源、沈兆霖奏称、粤民业经开仗。讐隙已成。请饬罗惇衍等、一意进攻。并将出力勇目。速行保奏等情。所奏各情。与前谕罗惇衍等、兵端既起。不能再有顾惜。适相符合。但朱凤标等、尚未知天津抚局已定。现在<口英>口□佛二夷。业已与桂良、花沙纳、议定条约。夷船已陆续开行。广东省城。已许退还。似无须再加攻击。未知黄宗汉到粤后。罗惇衍等办理如何。傥业已进攻省城。或经克复。或虽未克复。而民心激于公愤。其势不能歇手。只可仍听进攻。不必阻止。若尚未攻城。或该夷守御严密。攻城难操胜算。即着毋庸进攻。俟该夷退出交还。免致于就抚后更生枝节。着该督与该侍郎等、熟商妥办。其有夷人闯入村庄、肆行抢掠者。仍由民团剿捕。不可加之阻抑。以顺舆情。柏贵现在告假。已明降谕旨、令毕承昭署理广东巡抚矣。朱凤标等摺。着钞给阅看。各国所定条约。俟桂良奏齐后。再行录寄。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据都察院奏、江苏捐职从九品贺庆昇、以土豪徐嶙、仗义父为徐州道。句匪何廷元、并徐勋等、在高塘沟集为首结捻抢掠。屡次将伊家焚抢。伊与祖母李氏被执。伊祖母旋即自尽、伊叔祖贺彦清。被殴毙命。解尸焚烧。州县并不查拏审讯等词。赴该衙门呈控。此案据该职员称、被焚抢五次。连毙二命。牵涉淮徐道王梦龄、为土豪徐嶙义父。延不讯究。是否该职员捏词耸听。仰系徐嶙指官蒙混。虚实均应彻底根究。着邵灿、庚长、提集人证卷宗。秉公严讯确情。查明王梦龄、有无为徐嶙义父情事。据实具奏。以期无枉无纵。原摺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以病痊工部右侍郎廉兆纶、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命会同仓场侍郎李菡、办理通州验收海运米石事宜。  

○以内阁学士庞钟璐、署工部左侍郎。宋晋、署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  

○广东巡抚柏贵、因病赏假。以布政使毕承昭署巡抚。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汪楫
  第六十一回 争疑案怒批江朝宗 督义旅公推刘显世·蔡东藩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尚史卷六十九·李锴
  第一六二简由及批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一一三二三—三四、三五·佚名
  第四卷晋(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纪昀
  三一四 武英殿修书处为充补纂修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原折)·佚名
  二一一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赍送续采到书籍折·佚名
  庶人朱友繦传·薛居正
  卷八下·沈枢
  卷七十三·佚名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九·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以所作殢人娇见东坡先生外集,附次于此。   殢人娇   解了痴绦,泼煞闷火。眉尖上、放闲愁锁。高来不可,低来不可,莫是人间剩我一个。   宝贵谩人,功名赚我。且舞个采莲曲破。红裙腰细,醁醅盏大,须占取、名花艳中醉

  • 第二折·关汉卿

    (李存孝领番卒子上,云)铁铠辉光紧束身,虎皮妆就锦袍新。临军决胜声名大,永镇邢州保万民。某乃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也。官封为前部先锋、破黄巢都总管、金吾上将军。自到邢州为理,操练军卒有法,抚安百姓无私;杀王彦章,不敢正眼视之

  • ●卷一·蒋敦复

    ○周保绪词嘉庆末,余年童稚,始识阳湖周保绪先生于田若谷邑宰署中,蒙以奇童见称。时习经史及帖括文字,间亦作诗,未尝问津于倚声之学。中年抑郁无そ,乃学填词。从王子久茂才处,[韬附注:子久即余旧字,今词留余处,尚有剑人评跋。]借得

  • 卷四百十四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丁未,給太醫局教授楊文蔚假,令往南京視太子太保致仕張方平疾,中書侍郎劉摯為之請也。   樞密院言府界累年災傷,夏田又多不熟,雖今方秋成,緣民力未甚寬舒,乞詔開封府保甲特免今年秋冬

  • 提要·金履祥

    【臣】等谨案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十八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元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婺之兰谿人从学於同郡王栢何基得朱子之传当宋末造尝上书献海道捣虚之策不用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弗就闭户着书居仁山之下学者称为

  •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洪武二十七年春正月辛丑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奉天华盖二殿○云南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及元江府土官知府那荣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长官白文玉等五十处土官来朝各贡马象方物○壬寅免山东青州府乐安

  •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二月。癸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寅皆如之。内记  ○甲戌。遣官祭先医之神。阁钞  ○谕内阁、本年轮应查阅湖北等省营伍之期。湖北即派张之洞、湖

  • 涌幢小品卷之六·朱国祯

    祖陵洪武初年间。迷失祖陵。未知先骸厝所。遣官于泗州城西相河坝。岁时望祭。十七年。有朱贵者。先充龙骧卫小旗。泗州盱眙县招贤乡人。年少。回家祭祖。賷捧祖陵家图。亲赴高皇御前。画图贴说。识认宗室相同。因愿守

  • 刑法三·徐松

    定赃罪国朝之制,凡犯赃者,据犯处当时物准上估绢平赃。如所犯赃去见禁处千里外及赃已费用者,皆于事发处依犯时中估物价约估,亦依上估绢平赃,兼具赃物已费、见在,其生产之类有无蕃息,及以赃转易得物,皆具言之。内有经赦,即言在赦

  • 礼一五·徐松

    缘庙裁制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五日,太常礼院言:「按唐制,长安太庙凡九室,皆同殿异室。其制二十一间,四柱,东西夹室各一。前后面各三阶,东西各二侧 。即今太庙四室,每室三间,将来太祖皇帝升祔,共成五室。欲请依长安太庙之制,东

  • 尚書古文疏證目錄·阎若璩

    卷一第一言兩漢書載古文篇數與今異第二言古文亡於西晉亂故無以證晚出之偽第三言鄭康成註古文篇名與今異第四言古文書題卷數篇次當如此第五言古文武成見劉歆三統曆者今異第六言古文伊訓見三統曆及鄭註者今遺第七言晚出

  • 卷四·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四商书此书是商史臣记商朝君臣之言语政事共十七篇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汤誓此一篇书是商王汤伐夏而誓师于亳都之词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

  • 春秋传卷六·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桓公下【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齐僖三十晋缗四衞宣十八蔡桓十四郑庄四十三卒曹庄公射姑元年阵厉六靖三宋庄九秦出子三楚武四十】春正月齐人【僖】衞人【宣】郑人【庄】盟于恶曹音注【恶曹地阙此战

  • 卷七·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七    宋 郑伯谦 撰官制【论叙属职联成计】或问太宰既建六典小宰又辨六职六典于邦国万民之中则言官府六职于邦国万民之下则不言官府而言庶事何也曰其法则有六典其官则有六职典所以举其

  • 卷五十二(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八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三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依趣善巧。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於四依趣善能具足。何等为四。所谓依趣於义。不依趣文。依趣於智。不依趣识。依趣於了义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住江西南康府建昌县凤栖山同安禅寺语录方伯斗所余公送藏经入山上堂问答不录师竖拂子云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都从山僧拂子头上流出汝

  • 太仓稊米集·周紫芝

    宋代诗文别集。70卷。周紫芝撰 。其中乐府及诗40卷,辞赋、铭、颂、赞3卷,各体文27卷。卷首有唐文若、陈天麟序及作者自序。书名取自黄庭坚书告其甥所说“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含有自谦之意。周氏曾说:“作诗先言格

  • 钦定南巡盛典·高晋

    清高晋等初编。萨载等续编。阿桂等合编。是书先有前编,由高晋等纂,于乾隆三十五年 (1770) 书成奏上。共120卷,分恩纶、天章、蠲除、河防、海塘、祀典、褒赏、吁俊、阅武、程途、名胜、奏议十二门记载高宗皇帝于乾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