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六、内禅之真相

高宗乾隆六十年,秋九月,帝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入见。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帝践祚之初,尝焚香告天,若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嗣以次子永琏为嫡出,且人品贵重,当然继体。因于乾隆元年七月,循用雍初年成式,亲书其名,密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旋永琏于三年十月病殇,帝召大臣等启阅密旨,赠为端慧太子。后复以七子永琮亦系嫡系,拟书名缄贮,继念其年尚幼稚而未果,旋亦早世,谥曰悼。至三十八年冬至,祀南郊,帝以今太子名昭告上帝,并默祷如所定嗣子不克负荷,即降之罚,使其夭折,俾得再简元良,以延宗祐。是日,复遣诣盛京,祀陵,隐然以神器攸归,面稽于祖也。至是御门宣布册立缘由。俟长至后,太子移入毓庆宫,以定储位。即于明年元旦行授受典礼,并两次宣谕,略谓:‘朕今精神康健,视听不衰,一日不致倦勤,即一日不敢懈驰。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仍当躬亲指教,俾嗣皇帝将来知所禀承,至中外俱题章疏,及引见文武官员寻常事件,俱由嗣皇帝披阅,奏知朕输云云。’ 冬十二月,谕朕于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

仁宗嘉庆元年,春正月,朔,举行授受大典,帝待上皇诣奉先殿堂子行礼,上皇御太和殿,亲授帝玺,帝跪授。上皇受贺跸,还宁寿宫,帝即位受贺。奉上皇传位诏书,颁行天下,覃恩有差。 帝侍上皇诣寿皇殿行礼,御乾清宫,赐皇子亲藩等宴。 帝奉上皇命,册立嫡妃喜塔腊氏为后,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刘佳氏为诚妃,侯佳氏莹嫔。 帝侍上皇御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千叟宴,赐亲王大臣、蒙古贝勒、贝子、公、额附、台吉年七十以上者三千人,及回部、朝鲜、安南、暹罗、廓尔贡使等宴,其一品大臣,年届九十以上者,上皇召至座前,亲赐卮酒,馀赏诗章、如意、绵缎、文绮、银牌等物有差。 二月,帝御乾清门听政,自是以为常,在圆明园则御勤政殿。 帝初御经筵,诣传心殿行礼。 三月,帝侍上皇出京谒陵,幸南苑,行围七日还京师。 夏五月,帝侍上皇幸木兰行园。 帝奉上皇命,晋赠故大学士闽浙总督贝子福康安为郡王,予谥文襄,配享太庙。康安奉命征苗,督七省之兵,与苗相持一年馀,始奏么么不足数,及老师旷日,则频以暴雨山潦涨阻为辞。先复请益兵数万,降苗受官弁百馀,月给盐粮者数万,旋抚旋叛,军士中暑毒死者甚众。数省转输,费巨万计。在军穷极奢侈,尊若帝天。顾上皇宠任之,屡欲进以王爵,而绌于家法,乃倬总师干,建军功,以为分封之基础。所至之地,简名将劲旅以辅之。父传恒,晋贝子,兄灵安、隆安,弟长安皆尚主。至是,康安卒。 六月,己亥朔,日食。 秋八月,还京师。 九月,帝奉上皇命,御出入贤良门,率皇子诸王等习射。 冬十二月,帝侍上皇幸子旻宁[1]所,赐大婚礼。

二年,春二月,后喜塔腊氏崩,谕谓皇后册立甫及一年,母仪未久,且昕夕承欢,诣取吉祥,此七日内,圆明园值日奏事之王大臣等及引见人员,俱著常服,惟不挂珠。此礼以义起,天下臣民等自当共喻朕崇奉皇父孝思,敬谨遵行,副朕专隆尊养至意。时帝以礼统于尊,一切丧礼从杀,而和珅、福康安等每日进见上皇,必详询帝不遇于哀悼皇后否,及在宫内服色。珅等辄对以皇帝孝奉为务,甚能以礼制情,并不遇于伤感。因奉养太上皇,诸取吉祥,不独御用系属常服,即凡随从太监亦然。上皇闻之,乃大悦。 三月,帝侍上皇幸盘山,越十日还京师。 夏五月,帝奉上皇敕谕,将册立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先封为皇贵妃。 帝侍上皇幸木兰行园。 秋八月,还京师。 冬十月,乾清宫交泰殿灾。

三年,夏五月,帝奉上皇幸木兰行园。 秋七月,帝奉上皇命,以雨,停秋狝。 九月,帝侍上皇回京师。 冬十月,辛卯朔,日食。 戊午己未之夜,众星交流如织。

四年,春正月,上皇崩。 下和珅、福康安于狱。帝受禅三年中,一切由上皇主政,珅日侍上皇左右,见其耄荒,窃弄威福日盛,帝皆优容之,且外示亲厚,呼相公而不名,遇有奏上皇者,皆令珅代白。左右有非之者,帝曰:‘朕方倚相公理四海,何可轻也?’珅又荐其师吴省兰为帝录诗集,觇动静。帝知其意,吟咏中,不露圭角,珅心安之。又帝于臣工条陈章内语有侵珅者,下军机及部议,时裁去衔名,及折尾年月日,或止交议一事而裁去其前后文,不欲令人知之,恐其触怒上皇,取怨权奸也。至是,上皇崩,翌日,御史广兴、广泰,给事中王念孙、交章劾珅,帝立命仪威二王传旨逮问,并令勇士阿兰保监以行,珅旋伏法。

[1]宣宗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志第五十三·刑法四·宋濂
  卷四十五下·朱熹
  ●卷十·陈康祺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实业厅·费行简
  第三十五册 天聪五年二月至三月·佚名
  九四七 军机大臣福隆安等奏请将阅过全毁抽毁各书摘开书目刊行片·佚名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佚名
  绎史卷十·马骕
  钱若水传·脱脱
  刘一翬传·张廷玉
  卷七十八·雍正
  卷二十六·宋敏求
  选举一五·徐松
  林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渊·唐圭璋

      渊字道夫,号退庵,德清人。绍熙元年(1190)生。登嘉定七年(1214)进士第。累官直焕章阁、知平江府。以枢密副都承旨知江州,迁太府少卿,加集英殿修撰,知镇江、太平州、隆兴府。历江西安抚使、升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

  • 卷七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周 权【字衡之括苍人延佑间游京师以此山集受知於翰林袁桷桷序其诗曰意度简远议论雄深法苏黄之凖绳达骚选之旨趣盖深与之】拟古【二首】东溟跃羲和

  • 卷四百六十九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甲申朔,樞密院言:「永州蠻猺因乏食,出沒剽劫,除已賑濟外,欲詔安撫、鈐轄司募勇敢、效用人及曉諭猺眾能自相捕,依格給賞。應合添使臣處,選有才略三兩員,量帶兵甲,於要害處掩殺,毋得妄誅

  • ●卷十三·李攸

      ○仪注三   凡勘箭,皆左右金吾仗司主之。箭笴长二尺五寸,雕羽,金鳌筈,输石镞,阔二寸,方斜形如匕。二箭合镞,有凿柄,为雄雌体,箭藏内中。一为辟仗箭,藏本司,皆韬以绛罗销金囊。每车驾至门,閤门使持鹘箭赞云:“勘箭官来前。”

  • 卷第一百六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六〔强圉单阏(丁卯),一年。〕高祖武皇帝

  • 钦定元史语解卷五·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五地理喀【木】尼 【满洲语隘口也卷十六作甘木里】巴【尔】达噶【健足也卷十六作拜答寒】索欢 【满洲语淡黄色也卷十六作唆欢】乌法 

  • 蔡廓传·李延寿

    蔡廓字子度,济陽考城人,是晋朝的司徒蔡谟的曾孙。祖父蔡系,是抚军长史。父亲蔡謆,是司徒左西属。蔡廓博览群书,言行都依照礼节,最初离家任职著作佐郎。后来做宋武帝的太尉参军、中书黄门郎,以鲠直简素为武帝所赏识。又调任太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佚名

    宋 滕珙 撰孔子类论孔子夷惠之清和文集读余隠之辩温公疑孟子上【隠之名允文建安人】此段谓温公之说乃所以助孟子而非攻之也观吾夫子之行时乎清而清时乎和而和仕止久速当其可而已是乃所谓时中也是圣人之时者也讵可与

  • 卷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三大射仪第七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羣臣射以观其礼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于祭大射仪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三小戴及

  • 变谋明慧品第五·佚名

    尔时慈氏闿士语善业。有闿士大士代欢喜最尊分德法。虽或布施持戒。所守分德法尊无盖德被无表。善业言:当从是代欢喜分德之法。何以故?十方无量佛刹一一刹土不可计数数灭度。以是本所起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及自致灭度处。其

  • 卷二十三·道世

    △惭愧灾第十四(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三世轮转,六道旋环。若有一片神明,无不经历多处。既其禀生无定,有智有愚;受性不同,为善为恶。为善故,有惭有愧;为恶故,无惭无愧。但凡夫之法,相感居怀。若未得治道断除,理应日夜励己策修。

  • 卷一·佚名

    缘起论智度大道佛善来,智度大海佛穷底,智度相义佛无碍,稽首智度无等佛。有无二见灭无余,诸法实相佛所说,常住不坏净烦恼,稽首佛所尊重法。圣众大海行福田,学无学人以庄严,后有爱种永已尽,我所既灭根已除;已舍世间诸事业,种

  •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佚名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贤者说法时有五福德。何谓为五。其人所生则得长寿。是为一福德。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饶财多宝。是为二福德。其人所生即端正无比。是为三福德

  • 俱舍论疏 第二十八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八卷沙门法宝撰分别定品第八之一心一境性名之为定。此品广明名分别定品。前明智品能依定果。此明定品智所依因论。已说诸智至今次当辨。结前起后论。于中先辨至静虑云何。此品大文有二一明德所

  • 皇朝经世文新编·麦仲华

    清末麦仲华辑。二十一卷。麦氏为宣传变法,倡开新政,乃辑中外人士有关变法言论成此编。分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国用、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会党、民政、教宗、学术、

  • 医脉摘要·佚名

    本书上、下两卷,署为"萧廉泉先生所著"。同社陈龙池君,从友人李宇仁君处录示。李君酷嗜医籍,亦在旧书肆中所得原署"希琴叠研斋主人手抄",未刊稿也。其间,鉴别证候之疑似,并验舌诊脉之方法,附以时方歌、药性赋,为医学入门之阶梯

  • 照世杯·酌元亭主人

    清代短篇小说集,共4集,各自独立成卷。作者酌元亭主人,真实姓氏生平不详。书名源于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书中说:“撒马罕儿在西边,其国有照世杯,光明洞达,照之可知世事。”作者取其照世之意,意即观此书可明达世事。第1卷《七

  • 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选举志。凡见历代史志、三通、会典,荐辟选举科目各科制度皆入,删重复。明清举贡以上,增减名额皆入,曰选举表。凡见历代进士题名碑及省府州县志进士举人各项贡生恩拔副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