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二

  常大淳双福 王锦绣 常禄 王寿同 蒋文庆 陶恩培多山 吉尔杭阿刘存厚 绷阔 周兆熊 罗遵殿王友端 缪梓 徐有壬 王有龄

  常大淳,字兰陔,湖南衡阳人。道光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湖南镇筸兵变,戕营官,镇道莫敢谁何,大淳疏劾之。出为福建督粮道,署按察使。晋江县获洋盗三百八十馀人,总督欲骈诛之,大淳力争,全活胁从者近三百人。司狱囚满,大淳曰:“囚不皆死罪,狱无隙地,疫作且死。”乃分别定拟遣释,囹圄一清。历浙江盐运使、安徽按察使。母忧归,服阕,授湖北按察使,迁陕西、湖北布政使。三十年,擢浙江巡抚。

  咸丰元年,海盗布兴肆扰,疏劾黄岩、温州、乍浦三镇总兵应调迟延,亲赴宁波,与提督会剿,降其渠,凡五月事定。二年,调湖北。粤匪犯长沙,土匪蜂起,或议停文武乡试,大淳不可,终事无譁。寻调山西,未行,时总督程矞采驻防湖南,失机获罪,徐广缙代之,驻湖南督师,而贼势益张。两湖集兵长沙,防岳州者仅千人,大淳奏调陕甘兵未至,岳州土匪王万里等踞桃林,檄防兵讨之,万里遁,而粤匪己走宁乡,破益阳,出临资口。

  先是,大淳檄巴陵绅士吴士迈练渔勇防水路,扼土星港设栅,千人守之,商贾民船万馀,皆阻栅不得行。及贼至,渔勇溃,船悉为贼有,水陆并下。提督博勒恭武守岳州,不战而走,城遂陷。武汉大震,兵不满五千,奏留江南提督双福募勇缮城为守御计,而两司以下亦少应变才。大淳性仁柔,但以好语拊循士卒,莫能得其死力。贼至,先陷汉阳,作浮桥攻武昌。提督向荣自湖南来援,距城十馀里,阻贼不得前。十二月,贼由江岸穴地轰城,遂陷,大淳死之,妻刘、子集松、子妇马、孙女淑英并殉。诏赠总督,谥文节,祀昭忠祠,并于湖北建立专祠。

  同城文武被难者,提督双福,学政、光禄寺卿冯培元,布政使梁星源,按察使瑞元,道员王寿同、王东槐、林恩熙,知府明善、董振铎,同知周祖衔,知县绣麟,而总兵王锦绣、常禄皆以援师入城助守,同殉焉。冯培元、王东槐自有传。

  双福,他塔拉氏,满洲正白旗人。由护军从征喀什噶尔,洊升参领,出为湖北副将。剿崇阳匪锺人杰,功最,赐号乌尔玛斯巴图鲁,累擢河北、古州两镇总兵,江南提督。大淳疏请留防,改授湖北提督。城陷,死之。子德龄,同遇害。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武烈。

  王锦绣,广西马平人。由行伍累擢云南曲寻协副将。率滇兵赴广西剿匪,擢郧阳镇总兵。常禄,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由护军校洊擢云南副将。剿广西匪,擢河北镇总兵,赐号强谦巴图鲁。锦绣、常禄转战广西、湖南,皆有功绩。及湖北告警,偕同赴援,战于蒲圻,获胜,遂入武昌婴城固守。城陷,巷战,同死之,并优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锦绣谥壮节,常禄谥刚节。

  王寿同,江苏高邮人,尚书引之子。捐纳刑部郎中。道光二十四年进士。用原官迁御史,出为贵州黎平知府,擢湖北汉黄德道。在黄州募勇,令子恩晋训练,得精锐四百人。武昌被围,寿同率以赴援。冲贼营缒城入,任战守,屡击斩攻城贼。以瓮德法知贼由江岸穴地道,方凿穴出击,地雷发,寿同率恩晋巷战,同遇害。予骑都尉世职,祀京师昭忠祠,与子恩晋同于本籍建忠孝祠,赐两子恩锡、恩炳并为举人。后左都御史单懋谦疏陈寿同治绩,追谥忠介。

  蒋文庆,字蔚亭,汉军正白旗人。嘉庆十九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出为云南曲靖知府,调云南府。道光十二年,擢甘肃宁夏道。在边十年,濬渠,兴水利。迁浙江按察使,护理巡抚,迁安徽布政使。文宗即位,下诏求贤,巡抚王植荐之,咸丰元年,就擢巡抚。奏请凤、颍所属宜练团,与保甲并行。

  二年,粤匪犯长沙,命遣安徽兵一千赴援湖北。总督陆建瀛虑贼窥吉安,请所调兵改赴江西。文庆疏言:“安庆、潜山等营已起程者,毋庸北还;其未出境之徽、宁二营改赴江西;仍各募足千人,俾资援应。惟安徽兵仅六千,各有分防汛地,省垣单危。颍、凤民团强劲,臣拟增募二千;如贼氛益炽,请调江苏兵三千。统计库帑拨解甘肃、河工及本省兵饷银五十五万两,近又以十馀万解楚,实已无馀。乞将续收地丁契杂及芜、凤两关税入截留备用。”建瀛以文庆张皇,渐生异议。及贼至岳州,复申募勇留饷前议,始奉总理安徽防剿之命,遣按察使张熙宇、游击赓音布扼小孤山,自与寿春镇总兵恩长筹守御。

  三年正月,贼已陷武昌,陆建瀛督师迎剿,令福山镇总兵王鹏飞以二千人防安庆,而调恩长为行营翼长。鹏飞驻兵北门外,以客将驭新兵,安庆势益危。文庆母年八十馀,久病,送之登舟。建瀛方溯江而上,见之大怒,将具疏劾之,语颇闻。及至,文庆称病不出,曰:“我旦夕且得罪去耳!”建瀛至黄州,贼连舟蔽江下,恩长战殁,兵溃于武穴,建瀛遂返,过安庆,文庆要入城计事,已不及,熙宇、鹏飞皆弃防地走。漕督周天爵奉命助守安庆,方留剿凤、颍土匪,书抵文庆画退守庐州之策。文庆奏上其书,贼遽至,城北兵溃,而城中譁言将退庐州,纷纷缒城下,斩之不可止。文庆吞金不死,饮药闷绝,家人舆之出,遇贼于门,遂被害。从仆以席覆尸,赴桐城呈报,漏言自裁事。贼既去,子长绶集僚属耆老集视,然后殓。

  诏诘遗疏与呈报不符,向荣疏陈本末,乃赐恤如例,予骑都尉世职,入祀昭忠祠,安庆建专祠,谥忠悫。

  陶恩培,字益之,浙江山阴人。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出为湖南衡州知府。咸丰元年,广西贼起,衡州奸民左家发谋响应,捕诛之,晋秩道员。二年春,粤匪犯衡阳。总督程矞采方驻郡,闻警,遽欲退保省城。恩培曰:“衡州,楚之门户,弃则全楚震矣!”勿听。乃与约,毋撤粮台,得便宜行事。恩培诛锄内奸,抚循兵士。贼知有备,由他道窜陷道州,犯长沙,所至皆破,惟衡州独完。御史黎吉云以状闻,文宗嘉之。三年,超擢湖南按察使。剿平衡山、安仁、浏阳、醴陵土匪,迁山西布政使。巡抚骆秉章以恩培在湖南久,疏留襄办防务,允之。寻调任江苏。

  四年,擢湖北巡抚。时武汉再复,城郭残破,旁近皆贼踪,总督杨霈拥兵广济,按察使胡林翼出省防剿。或说恩培曰:“省城不可守,宜迁治他郡。”恩培斥其非,兼程进,岁将尽莅任,文武员弁不足三十,兵不盈千,饷不逾万。恩培驰书曾国藩乞援,檄胡林翼回保省城。会杨霈败走蕲州,次于德安。五月正月,汉阳、汉口并为贼踞,兴国、通山、嘉鱼土匪应之,武昌益孤。恩培尽焚沿江木植,尽驱诸船,故贼未得渡,而道员李孟群、知府彭玉麟以水师至,胡林翼以陆师至,声势稍壮。贼城沙坡堆,恩培欲先发制之,令林翼统诸军冒雪出不意,三路攻贼。士卒畏寒不欲战,渡江营沌口,师期颇泄,贼得为备。林翼虑兵力分,并为一路。舟师先薄小龟山,陆师继进。贼出马步数千,从汉口钞我军,复败退大军山。贼舟大集,昼夜攻城。杨霈约三路来援,以火为号。林翼、孟群整军以待,屡见火起,为所绐,而霈军不至。二月,贼由兴国、通山来助攻。林翼兵隔江为贼所缀,不能渡。城中出兵连战于青山、望江楼,皆挫。直逼大小东门,恩培自当之,令武昌知府多山守西北城。方战,忽报汉阳门破,多山战死。至暮贼麕集,士卒死伤略尽,恩培投蛇山紫阳塘殉焉。诏优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文节,祀昭忠祠。后在湖北与吴文镕合建一祠。

  多山,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四年举人,刑部郎中。出为襄阳知府,举行团练,剿贼有功,晋秩道员。调武昌府,署按察使。时司道多驻城外督战,惟多山助城守,城陷,力战死之,予骑都尉世职,谥忠节。

  吉尔杭阿,字雨山,奇特拉氏,满洲镶黄旗人。由工部笔帖式洊迁郎中,充坐粮厅监督。咸丰三年,以孝和睿皇后奉安山陵,晋秩道员。拣发江苏,补常镇道,署按察使。粤匪已踞江宁、镇江,会匪刘丽川陷上海。巡抚许乃钊檄吉尔杭阿偕总兵虎嵩林、参将秦如虎合师进剿。

  刘丽川者,广东香山人。贸易上海,习于洋商,与苏松太道吴健彰有旧。素行不法,见粤匪势盛,遂倡乱,纠客籍粤、闽、江右会党二千人,于三年秋袭上海城,戕知县袁祖德,劫道库,吴健彰遁入领事署。邻境乱民纷起应之,宝山、嘉定、青浦、南汇、川沙五城连陷。苏绅捐募川勇千人,刑部主事刘存厚领之,隶于吉尔杭阿为军锋,连克青浦、嘉定。诸军至,五城以次复。合围上海,分南北两营。

  四年春,存厚穴地轰城,以援兵不继退。贼由北门出犯,吉尔杭阿亲燃炮击却之。贼又劫北营,虎嵩林兵挫。吉尔杭阿固守,得不溃,复击退西门扑营之贼,超擢布政使,赐花翎,寻擢巡抚。复于南门掘地道,火发,副将清长先登,没于阵,兵又退。地邻租界,匪人暗济饷械,久不下,乃于洋泾浜筑墙塞濠,断其粮道,贼始困。负嵎已经年,洋商贸易不便,吉尔杭阿开诚晓以利害,于是法国兵官请助剿,英、美领事允让地设防。筑土墙于陈家木桥,移营进逼,下令投诚免死,缒城出者日以千计。贼袭陈家木桥,击败之,擒斩悍党伪将军林阿朋。除夕,乘贼不备,地雷发,督兵跃城入,丽川纵火逸,追擒伏诛,馀贼尽歼。捷闻,文宗嘉其功,加头品顶戴,赐号法施善巴图鲁。

  五年,命率得胜之兵驰往向荣大营,帮办军务,专任镇江一路。镇江贼酋吴汝孝最桀黠,恃金山为犄角,银山、宝盖山并有伏贼。是年秋,迭攻镇江西门、南门,堵截金山、瓜洲沿江援贼,累战皆捷。虎嵩林克宝盖山,吉尔杭阿驻营其上,乘黄山发巨炮轰城,贼卡尽毁。江宁贼集大股由北岸渡江来援,吉尔杭阿策高资镇为贼粮道,遣兵截击,贼退栖霞石埠桥。偕总兵德安扼剿,留刘存厚率三营守高资烟墩山。

  六年春,贼纠悍党陈玉成、李秀成等来援,提督张国樑御之于仓头镇。贼潜由小港出江顺流下,城贼突出应,官军为所乘,贼遂长驱进金鸡岭,逼宝盖山大营。吉尔杭阿拒,贼未得逞,乃渡江犯仪徵、扬州。五月,贼数万复犯高资,存厚告急。大营兵仅八千,或谓:“贼众且锐,不可当,姑舍高资,徐图大举为便。”吉尔杭阿奋然曰:“一战绝贼粮道,镇江旦夕且下。吾宁以死报国耳!”遂驰抵烟墩,被围,鏖战五昼夜,亲执旗指麾,猝中炮,殒。存厚护尸突围出,为贼所要截,殁于阵,并遗骸失之。副都统绷阔投江死。镇江军亦溃,副将周兆熊死之。事闻,文宗震悼,追赠吉尔杭阿总督,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勇烈。于殉难地方建专祠,上海亦建专祠。子文钰袭世职,赐员外郎。

  存厚,字仲山,四川荣县人。捐纳刑部主事。好谈兵,侍郎王茂荫疏荐,命赴江南大营,向荣命率勇击贼,辄胜。上海之役,始自领一军,吉尔杭阿甚倚之。克青浦,冒矢石先登,洊保知府。及攻上海,误杀洋妇,洋人愤,将发兵相攻。存厚单骑往曰:“此不足启边衅,请以一身偿。若欲战,虽死不相下也!”卒议偿恤而定。围攻凡数月,方略多出存厚。既克,以首功颁赏荷囊,授江宁知府,记名道员。从攻镇江,夺银山,破瓜洲援贼,争金鸡岭,皆功最。吉尔杭阿以存厚有谋略,故令守高资,及赴援战殁,存厚大恸,力战突围,欲返其尸,中道遇伏,杀贼数百人,马陷淖,被戕。予骑都尉世职,谥刚愍。

  绷阔,戴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官头等侍卫。从僧格林沁剿林凤祥,战连镇、高唐、冯官屯,积功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调京口,偕吉尔杭阿援高资,军溃,堕水中,从人拯之,曰:“吾与吉公偕!吉公死,吾不独生。”复投江死,谥勇节。

  兆熊,四川成都人。官副将。从攻镇江,驻军城南破子冈,当贼冲。吉尔杭阿既殁,破子冈为贼困,汲道断,兆熊固守,时以计诱击贼,杀伤甚多。乞援于张国樑,未至,围益逼,素得士心,无一逃者。营破,燃火药自焚,一军同死,谥果愍。

  罗遵殿,字澹村,安徽宿松人。道光十五年进士,直隶即用知县,历南乐、唐山、清苑诸县,冀州直隶州,皆有声绩。擢浙江湖州知府,调杭州,擢湖北安襄郧荆道。遵殿在浙,以捕盗名。至湖北,檄所属治团练,楚北民团自此始。

  咸丰二年,粤匪陷武昌,土匪郭大安谋应贼,捕斩之。三年,署按察使。会捻匪窥襄、樊,遵殿还襄阳筹防。总督张亮基疏陈遵殿得民心,请提标归其调遣。四年,武昌再陷,皖贼窜德安、安陆、荆门,遵殿率五千人出屯王家河遏贼冲,克潜江,赐花翎。寻破贼于京山,复其城,屡遣襄勇助总督杨霈防剿。五年春,武昌复陷,襄阳有备,贼不犯境。六年,迁两淮盐运使,留湖北治粮台。游勇煽饥民为乱,蔓延荆、襄、郧、宜四郡,遵殿固守,待援兵至,大破之。是年秋,武汉克复,遵殿力固上游。以盗贼起于饥寒,劝置义仓七十馀所,以税馀银修老龙堤捍水患,就迁湖北按察使。八年,迁布政使。时胡林翼为巡抚,百废具举,重遵殿清德,吏事悉倚之。

  九年,擢福建巡抚,未之任,调浙江。自贼踞江宁,皖南军事饷事悉隶浙江。屯兵宁国,恃为屏蔽。及胡兴仁为巡抚,不欲饷邻军,又劾统将郑魁士他调去,贼窥浙益急。遵殿到官,痛吏习浮竞,乃严举劾,察营伍,或不便其所为,多毁之。省垣独总兵李定太军六千人,知不足恃,与胡林翼商调楚军,仓猝难应。贼已由宁国窜入浙境。遣李定太出防湖州,而广德已陷。

  十年二月,贼由独松关逼杭州,湖南遣萧翰庆、李元度两军来援,翰庆战死,元度道阻不得前。贼壁城南山上,下临城中。乞师江南,未至,兵少,实不能战。浙西初经寇乱,人不知兵,议战议守,纷纭不定。会久雨,遵殿徒步泥淖中,守浃旬,城陷,仰药死,妻女同殉,诏予优恤。寻以御史高延祜奏劾遵殿不能御贼,罢其恤典。

  遵殿任外吏二十年,廉介绝俗,家仅土屋数椽,胡林翼集赙,乃克归丧。同治初,诏允曾国藩之请,念其历官有声,到浙未久,追赠右都御史,予骑都尉世职,谥壮节。

  城陷时,署布政使王友端、署按察使缪梓、杭嘉湖道叶堃、宁绍台道仲孙懋、署杭州知府马昂霄、署仁和知县李福谦同殉节。

  友端,安徽婺源人。道光二十七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出为浙江粮道,署布政使。当粤匪之窥浙也,言于遵殿曰:“皖边军弱,湖州空虚,请速备广德。”遵殿至事急始遣军,已无及。贼遂长驱至城下,友端复请列堑涌金、清波两门为犄角,亦不用其言。贼穴道攻城,友端悬金三千募死士缒击,遇雨,火器不燃而败。临死,自书“浙江布政使王友端”八字于衿上,予骑都尉世职,谥贞介。

  梓,江苏溧阳人。道光八年举人,大挑知县。历署仙居、石门、奉化诸县。罣误去官。值清查仓库、水灾筹赈,奉檄佐理,皆得其力。准捐输复官,晋同知。咸丰二年,河决阻漕,献策行海运,即以任之。蒇事,擢知府。上海为贼陷,率兵助剿;复创议疏濬刘河海口以通漕运。历宁波、杭州知府,署杭嘉湖道,兼盐运使。六年,署按察使。粤匪由江西窥浙,梓统军驻常山防之,授金衢严道。八年,粤匪陷江山,犯衢州,偕总兵李定太合击走之,再署按察使。当贼围杭州,梓署盐运使兼按察使,管营务处,城守事专任之。临时调集,兵不满四千,城大,不敷守堞。人心惶惧,动辄譁譟。或以闭城为张皇,继又谓战缓为退缩。梓奔走筹守御,两次缒城攻贼皆失利。城绅促战急,而民与兵相仇。梓知不可为,以死自誓。守清波门云居山,侦贼掘地道,急开内壕。未竣,地雷猝发,城圮军溃。身被数十创,死之。事闻,赐恤。巡抚王有龄追论梓创议株守,夺恤典。及杭州再复,举人赵之谦诉于京,下巡抚左宗棠确查。疏言:“梓居官廉干,临难惨烈,请还恤典。”后巡抚李瀚章、杨昌濬屡为疏请,赠太常寺卿,祀昭忠祠,并建专祠,予骑都尉世职,谥武烈。

  徐有壬,字钧卿,顺天宛平人,原籍浙江乌程。道光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洊升郎中。出为四川成绵龙道,署按察使。治啯匪,擒其魁,馀党解散。迁广东盐运使,署按察使,清远土匪戕官,驰剿平之。迁四川按察使。文宗即位,下诏求言,司道率引嫌,罕所陈奏。有壬独密疏,论事切直。迁云南布政使,调湖南。咸丰五年,以母忧回原籍。浙江巡抚何桂清奏起有壬治团防。粤匪由宁国窥湖州,有壬扼长兴,设伏败之,贼去。八年,服阕,命筦江苏粮台,擢江苏巡抚。枪船匪首程鹏士扰嘉兴、湖州,地方官不能制,潜至苏州,侦获之,置诸法。

  有壬之起,由何桂清所荐。及同官江苏,无所阿附。十年春,粤匪复犯湖州。有壬咨商桂清,遣游击曾秉忠率舟师往援。水陆夹击,贼被创退。寻复出东坝、溧阳,间道径趋杭州。急请调提督张玉良驰援,杭州甫陷旋复。桂清奏捷,惟言藩司王有龄功,得扰擢,有壬仅予议叙。未几,和春等师溃,退守丹阳,有壬急运粮械济之,而张国樑、和春先后战殁,何桂清弃常州不守。四月,贼遂长驱犯苏州。有壬移檄责让,桂清抗疏劾之。张玉良自请助守城,令屯葑门外,忽夜遁。明日,有壬巡城,广勇通贼,开门纳贼。短兵巷战,贼矛刺有壬冠,抗声骂贼,遇害。子震翼与妾、女同死。诏优恤,予骑都尉世职,谥庄愍,苏州建专祠。

  有壬幼时尝览族谱,得远祖应镳阖门殉节事,慨然曰:“吾他日当如此!”至是果验。八岁解勾股术,父死,依叔父于京师,师事姚学塽。学必求有用,尤精历算,着有务民义斋算学行世。

  王有龄,字雪轩,福建侯官人。道光中,捐纳浙江盐大使,改知县。历慈谿、定海、鄞、仁和,皆有声。以劳晋秩知府。咸丰五年,授杭州知府。巡抚何桂清器其干略,迭署盐运使、按察使,擢云南粮储道,仍留浙治防。桂清总督两江,奏调赴上海议通商税则。七年,擢江苏按察使,迁布政使。有龄长于理财,桂清素信之深,一切倚畀,益得发舒,事皆专断,巡抚受成而已。

  十年,粤匪陷杭州,将以掣动江南全,局故援兵至,贼即不战而走。桂清推功于有龄,遂擢浙江巡抚。诏趣率兵速赴,会办军务及善后事宜,而贼已回扑江南大营。和春等军溃,常州、苏州相继陷,进逼嘉兴,提督张玉良迎击,败绩,杭州戒严。有龄率闽兵屯北新关外,遣抚标兵要贼于卖鱼桥,夹击败之,贼乃却。设捐输局,奏请派在籍前左副都御史王履谦、前漕运总督邵灿督同办理。贼众十馀万由徽州入浙,陷严州,合嘉兴、广德两路分扑省城,有龄偕将军瑞昌调兵迎击走之,围得解,复馀杭,加头品顶戴。寻复严州。

  十一年,复江山、常山、富阳、遂安、海宁、临安等县。贼扰太湖东山,总兵王之敬战失利。至夏,贼复陷江山、常山、长兴、金华、遂昌、松阳、处州、永康、义乌,革职留任。张玉良扼要隘为诸军应援,兵先溃,贼势益横。檄诸将往援,无应者,处州镇总兵文瑞率江西援兵三千,有龄待之素厚,乃自请行。进驻金华孝顺街,闻兰谿兵败,遽溃;退守浦江,贼蹑之,檄师往援,半途复溃:浦江、严州相继陷。总兵刘季三、副将刘芳战死于富阳。诸将见贼多走,不任战,惟要索军食。富民捐输已倦,而有司持之急。于是团练大臣王履谦劾有龄虐捐,遇事多龃龉,上疏互讦。十月,萧山、诸暨及绍兴府皆陷,饷源遂绝。时援军多不足恃,有龄复奏用李元度为按察使,募湘勇八千入浙,至龙游,阻不得前。贼酋李秀成悉众围杭州城,副将杨金榜败死,张玉良攻克罗木营贼垒,亦中飞炮死:城中夺气,且食尽,饥民死者枕藉。十二月,贼梯城入,兵溃,有龄服毒不死,缢于阁,秀成见之,为具棺殓焉。

  事闻,言官颜宗仪、高延祜、朱潮先后疏劾勒捐敛怨,下曾国藩按,奏言:“有龄在浙,官绅不和,不能驭兵,以致偾事;仍以粮尽援绝,见危授命,大节无亏。”诏依例赐恤,谥壮愍。入祀昭忠祠,浙江,福建建专祠。同殉者,学政张锡庚、提督饶廷选、总兵文瑞、署布政使麟趾、按察使甯曾纶、督粮道暹福、仁和知县吴保丰。锡庚、廷选、文瑞并自有传。

  论曰:粤匪自陷岳州,势不可遏。及犯武昌,援兵虽至,无能为力。安庆仓猝筹防,益无措手矣。武昌凡三陷,湖北兵不可用,曾国藩言之痛切。杭州初陷,由于无兵,后则苏、常已失,唇亡齿寒。苏州素倚江南大军为屏蔽,大军溃,则势难幸全。常大淳、蒋文庆、陶恩培、罗遵殿、徐有壬诸人,皆不失为承平良吏,短于应变,或因受事于已危,莫能挽救。王有龄素负才略,以掊克失人心,措施亦未尽当焉。吉尔杭阿治兵有法,克上海为全功,朝廷倚以规复镇江,使非中道而殒,必有成效,其建树非诸人所可同语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八·表第二十九·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三·焦竑
  ●卷十五·周密
  东汉会要卷三十三·徐天麟
  卷四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二  纪述一·于慎行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王洛儿传·魏收
  卷四十八 博索国·李有棠
  后晋纪一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天福元年(丙申、936)·司马光
  北洋海军章程第五·佚名
  卷七十二·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十 文四子·魏徵

    高祖五男,皆文献皇后之所生也。长曰房陵王勇,次炀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 ,次庶人谅。 房陵王勇,字睍地伐,高祖长子也。周世,以太祖军功封博平侯。及高祖辅政,立为世子,拜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出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

  • 前汉孝景皇帝纪卷第九·荀悦

      皇帝丁未即位。秋九月有星孛于西方。其本值尾箕末。至牵牛及天汉。十六日不见。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孝文皇帝德厚侔于天地。利泽施四海。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奏昭德四时之舞

  • 卷二百十·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三月乙巳朔○丙午○哈密土鲁番等处回回土鲁迷失等百三十七人来朝贡马凡赐钞万锭文绮七十匹彩绢二百匹○丁未○失剌思亦思弗罕等处遣使贡西马狮豹等物赐白金钞币及宴○己酉○遣中官李信林眷使哈密赐忠义王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壬戌朔○癸亥 诏赐保靖宣慰彭荩臣永顺宣慰彭翼南三品服色调令统兵剿贼○南京兵部尚书张鏊覆兵部尚书杨博所议防守留都四事一南京城广而门多不无兵分力寡宜暂塞钟阜清江二门以便关防一附近之外军

  • 二百九十二 内务府总管允禄为旗鼓佐领曹颀等身故请补放缺额摺·佚名

    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旗鼓佐领曹颀、徐俊平、尚志舜、李延禧、桑额、乌雅图身故,佛伦革职,郑禅宝升任,为补放此等缺额,将兼在中正殿行走之掌仪司郎中丁松,都虞司员外郎雅尔岱,营造司员外郎世佳保,广储司员外郎永保、尚林,

  • 四○五 谕大学士阿桂着充国史馆及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佚名

    四○五 谕大学士阿桂着充国史馆及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同日奉旨:大学士 公阿桂着充国史馆及四库全书馆正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哀公三桓陪臣【东坡】孔子沐浴请讨齐【颍滨】孔子猎较【荆公】孔子诛少正卯【东坡】宓子贱【贾至】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伯越【老泉 荆公 颍滨】三桓陪臣东坡论哀公问社宰我对以使民战栗曰或曰建国各以其土之所宜木

  • 第二章 童年·林语堂

    我生在前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历一八九五年),时值满清帝国末叶,光绪年轻,虽然在位,伯母慈禧太后,独握大权,在国势岌岌可危之日,这位老太婆骄奢淫逸。我之降生,正值中日战争起,中国惨败,订马关条约,割台湾与日本。中日战争之前,慈禧太后

  • 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钱穆

    中国自秦汉统一,大体上版图确定,民族抟成,中国史遂开始有其对外问题。【以前只是中国内地华、夷杂处,部族相争,不成为对外。】中国以民族之优秀,疆土之超越,使中国国力常卓然高出于四围外族之上。因此中国史上对外之胜负、强

  • 卷五十三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三下 朝会乐 九奏 第一奏起临濠 称述王师起义之由举第一爵则奏之 第二奏开太平 称述王师渡江收取太平以有江东举第二爵则奏之 第三奏安建业 称述王师抚安建业为王业之基举第三爵则奏之 第

  • 第九章 17·辜鸿铭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辜讲有一次孔子说:“现在我还没有看到有人像男人喜欢女人的美貌那样,去热爱男人身上所体现出的道德价值。”

  • 春秋传卷十一·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僖公上【公名申荘公之子闵公之兄諡法小心畏忌曰僖】周【惠王十八年鲁僖公八年惠王崩子襄王立】郑【文公十四年鲁僖公三十二年文公卒子穆公驩立】齐【桓公二十七年鲁僖公十七年桓公卒寺人貂作乱立无亏僖

  • 卷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一衍至德之义臣按德者天所赋人所受之正理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是为五性之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其用有五者之别而皆以孝为之本故经谓之至德曽子亲受

  • 大雲初分无畏健度第二十五·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无所畏大力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无所畏力神通法门不悕乐根法门。宝聚法门。十有德法门。净浣法门。净光行法门。

  • 佛说四谛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闻。佛便说是。比丘真正法说。为是四谛。具思惟见开了分别发见。若所有比丘过世时。从如来无所著正觉。是亦从是

  • 春卿遗稿·蒋堂

    宋代诗文别集。蒋堂撰。宋代胡宿《文恭集》卷29所载蒋堂神道碑称“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蒋堂传》亦称“有吴门集二十卷”。但原集久佚不传。明代天启年间,其20世孙蒋鐄辑其佚作,编为《春卿遗稿》1卷,凡赋1篇、诗39篇、

  • 玉室经·佚名

    玉室经,原题「德州草浑李成之述」。其生平不详。从经文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卦象论内丹,分禁戒、炉鼎、日月、四象、长黄芽、论日月、风雨、戊己、祸福、乾坤、入室、通玄,凡十三章。各

  • 银海指南·顾锡

    眼科著作。清顾锡撰。四卷。锡字养吾,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眼科治验丰富,因道家称目为“银海”,故名。顾氏在《内经》基础上,取《银海精微》、《原机启微》等书精华,广集华佗、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