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贞观七年,授吴王恪齐州都督。太宗谓侍臣曰:“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且令其早有定分,绝觊觎之心,我百年后,使其兄弟无危亡之患也。”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汉、晋以来,诸王皆为树置失宜,不预立定分,以至于灭亡。人主熟知其然,但溺于私爱,故前车既覆而后车不改辙也。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昔魏武帝宠树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从而畏之也。此则武帝之宠陈思,适所以苦之也。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须?而每年别加优赐,曾无纪极。俚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今陛下以大圣创业,岂惟处置见在子弟而已,当须制长久之法,使万代遵行。”疏奏,太宗甚嘉之,赐物百段。

贞观十三年,谏议大夫褚遂良以每日特给魏王泰府料物,有逾于皇太子,上疏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而先王必本于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徒承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伏惟陛下功超万古,道冠百王,发施号令,为世作法。一日万机,或未尽美,臣职谏诤,无容静默。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传》曰:‘臣闻爱子教以义方。’忠、孝、恭、俭,义方之谓。昔汉窦太后及景帝并不识义方之理,遂骄恣梁孝王,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复道弥望,积财镪巨万计,出警入跸,小不得意,发病而死。宣帝亦骄恣淮阳王,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且魏王既新出合,伏愿恒存礼训,妙择师傅,示其成败。既敦之以节俭,又劝之以文学。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当今国家何事最急?各为我言之。”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曰:“养百姓最急。”黄门侍郎刘洎曰:“抚四夷急。”中书侍郎岑文本曰:“《传》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由斯而言,礼义为急。”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即日四方仰德,不敢为非,但太子、诸王,须有定分,陛下宜为万代法以遗子孙,此最当今日之急。”太宗曰:“此言是也。朕年将五十,已觉衰怠。既以长子守器东宫,诸弟及庶子数将四十,心常忧虑在此耳。但自古嫡庶无良佐,何尝不倾败家国。公等为朕搜访贤德,以辅储宫,爰及诸王,咸求正士。且官人事王,不宜岁久。岁久则分义情深,非意窥窬,多由此作,其王府官寮,勿令过四考。”

猜你喜欢
  卷五·毕沅
  ●卷一百七十四·徐梦莘
  ●卷九·赵翼
  名山藏卷之四十五·何乔远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二·佚名
  卷十七·宇文懋昭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阿桂
  卷二之二·佚名
  阳休之传·李百药
  卷一百六十九·杨士奇
  卷之四  國初事蹟(明)劉辰 撰·邓士龙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司马光
  卷四合同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二十二·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二明 胡震亨 撰诂笺七杜子美龙门奉先寺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宋人以阙为实字属对不切欲改为阅又有欲改为闚者龙门号双阙自有据此古诗何论对法乎介甫诸公枉费雌黄到此宴王使君宅留欢卜夜闲

  •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司马迁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

  • 第十二回 诛文幹传首长安 却颉利修和突厥·蔡东藩

      却说辅公祏弃城出走,意欲南奔越州,因左游仙已出任越州总管,所以有心往依。偏唐将李靖入丹阳,李世勣不肯放松,连夜追来。公祏奔至句容,从骑只五百人,到了天暮,投宿常州,闻部将吴骚等,拟执己献唐,连忙斩关逃去,随身妻子,一并弃

  • 卷之四十二·佚名

    洪武二年五月甲午朔日有食之○更英陵曰皇陵立皇陵卫以守之○遣使持诏谕吐蕃诏曰昔我帝王之治中国以至德要道民用和睦推及四夷莫不安靖向者胡人窃据华夏百有余年冠履倒置凡百有心孰不兴愤比岁以来胡君失政四方云扰群雄

  • 卷十三·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三 宋 曾巩 撰 侍从 张昭字潜夫河间人旧名昭远避汉祖讳故去其下字十岁诵书数十万言及长经史罔不该洽仕後唐至中书舍人在周为兵部尚书建隆初迁吏部尚书未几以本官致仕

  • 南闽十年之梦影(2)·李叔同

    十一月,我搬到草庵来过年。一九三四年二月,又回到南普陀。当时旧友大半散了;佛学院中的教职员和学僧,也没有一位认识的。我这一回到南普陀寺来,是准了常惺法师常惺法师: 名寂祥,江苏如皋人,对华严、天台等具有很深造诣。1934

  •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班固

    (魏相,丙吉)【原文】魏相字弱翁,济陰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

  • 文宣纪·李百药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同母弟。帝身体有鳞,两个脚后跟,不喜好游戏,沉着有风度。高祖曾试探着考察几位儿子的理事能力,让他们各自整治一堆乱丝,只有帝一个人独自抽出刀来将丝斩断,说:“乱,就应该斩。”高祖赞同

  • 卷三 曲礼上第一·郑玄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急君使也。言谓有故所问也。《聘礼》曰:“君有言,则以束帛如飨礼。”○为,于伪反,下注“为哀乐”、“为其废丧事”并同。)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敬君命也。此谓

  • 卷二十三·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三宋 陈经 撰武成【周书】读此篇可以见圣人安天下之规模谓之武成者武功既成则无事于用武矣武功曷为而能成也葢圣人之武不用于残民虐众而用之于禁乱止故凡兵之用皆起于人而不起于我所以

  • 卷二·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二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尚书轨范撮要图五十八篇数虞书五 尧典 舜典 大禹谟 臯陶谟 益稷夏书四 禹贡 甘誓 五子之歌 征商书十七汤誓 仲虺之

  • 卷八十三·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十三     婺源江永撰樂器    樂四補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聲皆文之以五聲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詳見鍾律】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

  • 哀公·哀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传】二十四年夏四月,晋侯将伐齐,使来乞师,曰:「昔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谷。宣叔以晋师伐齐,取汶阳。寡君欲徼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臧石帅师会之,取廪丘。军吏令缮,将进。莱章曰:「君卑政暴,往岁克敌,今又胜都。天奉多矣,又焉

  • 人欲之分析与治理·太虚

    ──二十一年秋在重庆求知俱乐部讲──今日因贵社何社长之介绍,试提出这学理上之问题,即人欲之分析与治理,来与各位咀嚼一番。讲到人欲这名词,含义极广。在人生哲学上所说生物之表演与发动,皆出“意欲”,──意志欲望──在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序·佚名

    最初。威音王以前。早有个无孔铁锤。大悲通身八万四千姥陀罗臂。摸索不着。洞山之后。有无手人。上天童山顶。抛向九霄云外。下长芦岸边。沈在千寻海底。是可忍也。於是百般拈弄。遂成百则。百年之后。湛然居士。断送

  • 国秀集·芮挺章

    三卷。唐芮挺章编。芮挺章生卒里贯均未详。诸书称为国子进士,盖太学生者。活动于唐玄宗时代。前有旧序,称此书编于天宝三年(744),共选作者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祐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洎毛晋校

  • 治台必告录·丁曰健

    编者丁曰健,字述安,安徽怀宁人。1854年(清咸丰四年)后,历任台湾淡水同知、知府、福建粮道、布政使、台澎兵备道加按察使衔。曾参与镇压黄位、戴潮春起义。1866年(同治五年)离任。次年将福建巡抚徐宗干所辑《治台必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