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三九 谕内阁签出《读画录》等书违碍字句之详校官着交部议叙

一二三九 谕内阁签出《读画录》等书违碍字句之详校官着交部议叙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一日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

现在覆勘文渊等阁所藏四库全书,据详校官祝堃签出周亮工《读画录》、吴其贞《书画记》内有违碍猥亵之处,已照签撤改矣。又前据吴(胡)高望【真按:胡高望】、吉梦熊、阮葵生详校文溯阁书,签出《尚书古文疏证》、《松阳讲义》二书并有违碍字句,业经撤出销毁。所有详校之胡高望、吉梦熊、阮葵生、祝堃俱着交部议叙。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十七·六朝(陈)·蒋一葵
  宋史全文卷十七上·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九下·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一四○二 贵州巡抚额勒春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定南王孔传·佚名
  一零八、惠施自楚至宋考·钱穆
  卷三十四·黄训
  卷一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司马迁
  纲鉴易知录卷二六·吴楚材
  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二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九古今体八十四首【丁未三】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忆昔於香山曾听唐侃琴穆如余古风谓胜筝琶音其後定韶乐皇祖书沿寻乃悟古在兹一字一弦吟【唐侃内府旗人曾出兵受

  • 第八章 概论三 金元·吴梅

    前述唐、五代、两宋人之作,为词学极盛之期。自是而后,此道衰矣。金、元诸家,惟吴、蔡、遗山为正,馀皆略事声歌,无当雅奏。元人以北词见长,文人心力,仅注意于杂剧 ,且有以词入曲者,虽有疏斋、仁近、蜕岩诸子,亦非专家之业也。今

  • 卷一百六十九·志第一百二十二·职官九等·脱脱

        ◎职官九   ○群臣叙迁 流内铨 流外出官 文散官 武散官 爵 勋 功臣检校官兼官 试秩 绍兴以后阶官   文臣京官至三师叙迁之制   诸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正字   太常寺太祝,奉礼郎   

  •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张廷玉

        邹缉弋谦 黄泽范济 聊让 左鼎 曹凯 刘炜 单宇 张昭 高瑶   邹缉,字仲熙,吉水人。洪武中举明经,授星子教谕。建文时入为国子助教。成祖即位,擢翰林侍讲。立东宫,兼左中允,屡署国子监事。   永乐十九年,三

  • 卷二百四·毕沅

      ◎元纪二十二 ∷起著雍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泰定帝   致和元年年   春,正月,甲戌,享太庙。   命绘《蚕麦图》。   乙亥,诏:“百司凡不赴任及擅离职者,夺其官;避差遣者,笞之。”   监察御史邹惟亨言:

  • 卷七·谷应泰

      ○平定两广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也。十月甲子命湖广行省平章杨、左丞周德兴、张彬率武昌、荆州、潭、岳等卫军,由湖广取广西。谕等曰:“南方之人皆入版图,惟淮北、山东尚未宁一,两广、八   闽尚未归附。已命丞

  • 自序·蔡东藩

      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窃案迁《史》起自黄帝,讫于天汉,大旨在叙古从略,叙秦汉从详,综计得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余言。班

  • 宋史全文卷三十二·佚名

    宋理宗二辛卯绍定四年正月戊子朔,御大庆殿,群臣朝贺。礼毕,上诣慈明殿贺,大赦天下。以庆寿恩,进史弥远、薛极官各二等,葛洪、袁韶、乔行简各一等,进镇江府都统卞整、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统领沈兴、刘明官各一等,以追袭逆全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宰惠紀略卷二·柳堂

    縣二堂折獄之所也前縣薛懸循理守法原情六字額能如是聽斷之能事盡之矣雖然此亦就巳成之讞言之耳若當初審理之是非莫判何以循法之輕重未定何以守情之真偽莫知又何以原乎况喬野之夫不識尊卑一至公堂自覺理直任意頂撞臨之

  •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安砚方译注【说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

  • 卷一百七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九 朱批朱杰奏摺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福建汀州总兵官【臣】朱杰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叨沐 皇上格外殊恩擢用今职履任以来日切冰兢恒虞陨越惟时饬昼夜巡防消弭奸宄文武和衷地方宁

  • 泾野子内篇卷十一·吕柟

    鹫峯东所语标问读书昏勌曰汝取平日古人的好言行朗诵一番志气自精爽亦可知昏惰根本所在便斩断也诏问科举之学古人言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何如曰妨功夺志无甚相逺诸士读尧舜周孔之书将尧舜周孔心事措诸躬行临题歴歴写出作为

  • 杨朱第七·列子

    【原文】 杨朱游于鲁①,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奚以名为?”曰:“以名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为死。”“既死矣,奚为焉?”曰:“为子孙。”“茎奚益于子孙?”曰:“名乃苦其身,■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六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六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人品下欲界死还生欲界。尽欲界有相续耶。乃至广作四句有多名此中说有。是受身处众生数五阴有。余有广说。如一行中。云何

  •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昔有大国王。字名阿育。统领诸国莫不臣属。大王聪明智慧无量。教问诸臣。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诸臣对曰。天下尽属大王。无不弭伏。中有一智臣对曰。王界内不属王者。海中有龙王不属大王。初不遣信亦

  • 卷第二·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二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大鉴下第五世 药山俨法嗣 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 节操高邈。度量不群。自印心於药山。与道吾云岩为同道交。洎离药山。乃谓二同志曰。公等应各据一方。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