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04.五丈原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郃等一起率领人马赶往祁山。诸葛亮把一部分将士留在祁山,自己率领主力拦击司马懿。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战略。他认为诸葛亮孤军深入,带的军粮不多,所以在险要的地方筑好营垒,叫将士只守不战。

魏军将领以为司马懿害怕诸葛亮,一再请战,说:“您怕蜀军像害怕老虎一样,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司马懿硬着头皮,带兵赶上去跟诸葛亮大战一场,结果被蜀军杀得一败涂地。但是蜀军由于后方的运粮官员失职,粮草供应不上,只好主动撤兵。大将张郃带兵紧紧追赶,赶到木门一带山谷地带,被诸葛亮预先布置好的伏兵用乱箭射杀了。

诸葛亮几次出兵,往往因为粮食供应不上退兵。他接受这个教训,设计了两种运输工具,叫做“木牛”、“流马”(两种经过改革的小车),用它们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囤积起来。

公元234年,诸葛亮作好充分准备,发动十万大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他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南北策应,使魏国两面受敌。

诸葛亮大军出了斜谷口,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为了作长期打算,他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准备作战;另派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夹杂在一起耕种。蜀军纪律严明,百姓和兵士相处得很好。

魏明帝派司马懿率领魏军渡过渭水,也筑起营垒防守,和蜀军对峙着。

孙权接到诸葛亮的信,马上三路出兵进攻魏国。魏明帝也厉害,他一面亲自率领大军到南面抵挡东吴的进攻;一面通知司马懿在五丈原坚持,只守不战。

诸葛亮等待东吴方面的消息,但是结果使他很失望:孙权的进攻失败了。他想跟魏军决战,但是司马懿始终稳守营垒,诸葛亮几次三番向他挑战没有用。双方在那里相持了一百多天。

要使魏军出来打,只有想法子激怒司马懿。诸葛亮利用当时轻视妇女的风俗,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服饰。意思就是司马懿这样胆小怕战,还是回去做个“闺房小姐”吧。

魏军将士看到主将受到嘲弄,气恼得嚷着要跟蜀军拼。司马懿知道这是诸葛亮的激将法,并不发火。他安慰将士说:“好,我向皇上上个奏章,请求准许我们跟蜀军决战一场。”

过了几天,魏明帝派了一个大臣赶到魏营,传达命令,不许出战。

蜀军将士听到消息,感到失望。只有诸葛亮懂得司马懿的用意,说:“司马懿上奏章请求打仗,这是做给将士们看的。要不然,大将率领军队在外,哪有千里迢迢去请战的道理。”

诸葛亮料到司马懿的心理,司马懿也在探听诸葛亮的情况。有一次,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去挑战,司马懿挺有礼貌地接待使者,跟使者聊天,说:“你们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近来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

使者觉得司马懿问的都是些客套话,也就老实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大小事情都要亲自抓。他起得早,睡得很晚。只是近来胃口不好,吃得很少。”

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就跟左右将士说:“你们看,诸葛孔明吃得少,事务又那么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

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由于过度辛劳,终于在军营里病倒了。

后主刘禅得到诸葛亮生病的消息,赶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李福跟诸葛亮谈了一些军国大事,就走了。

过了几天,李福返了回来。他看到诸葛亮病势转重,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对李福说:“我懂得您回来想问些什么。您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蒋琬吧。”

李福说:“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万一身子不好,由谁来继任您的工作。那末请问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呢?”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祎(yī)接替。”

李福还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没几天,这个年纪才五十四岁的丞相终于在军营里去世。

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嘱咐,蜀军将领没有把他去世的消息透露出去。他们把尸体裹着放在车里,布置各路人马有秩序地撤退。

魏营的探子听到诸葛亮病死的风声,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带领魏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的旗帜转了方向,一阵战鼓响,兵士们转身掩杀过来。

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拨转马头,下命令撤退。

蜀军将领等魏军离得远了,不慌不忙地把全部人马安全撤出五丈原。

这件事传到老百姓耳朵里,百姓编个歌谣嘲笑司马懿,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

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能料到死的呢!”后来,他又亲自跑到蜀军原来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布置的阵势,赞叹悦:“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智慧和品格,一直被后代的人赞扬。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往往成为智慧的化身。在一篇相传是他写的《后出师表》里,有两句话,叫做“鞠躬尽瘁(原文是‘尽力’,后来写成‘尽瘁’,瘁音cuì),死而后已”,人们认为这正是对他一生的评价。

猜你喜欢
  ●卷七·邵伯温
  第四十九回 辟阳侯受椎毙命 淮南王谋反被囚·蔡东藩
  第一回 溯龙兴开编谈将种 选蛾眉侍宴赚唐公·蔡东藩
  第二回 投军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义拯主帅·蔡东藩
  卷十二·张九成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五·佚名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金毓黻
  卷二百九十三·杨士奇
  ●皇朝通典卷四十二·佚名
  卷一百八十五·雍正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四·高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厉寺正·唐圭璋

      厉寺正,不知其名。   万年欢   寿乔丞相   恭审特进枢使大丞相国公先生,神钟维岳,   帝赉肖岩。方蓂开第一叶之初,正椿衍八千岁之始,眷隆神极,福被海隅。某夙荷陶镕,倍增喜抃。效勤一乐阕,寄调万年欢。伏乞钧慈,俯

  • 第六本·杨景贤

    万里香风下九天 仙真鹤驭尽翩翩 一诚上达祗园地 永保皇图亿万年 第二十一出贫婆心印 (唐僧一行人上,云)脱离了红孩儿,过了火焰山,于路亏杀龙天三宝。今日到得中天竺国,皆是诸佛罗汉之地。孙悟空,我与龙君、沙、猪慢行,你

  • 人变兽(战歌之二)·徐志摩

    朋友,这年头真不容易过,你出城去看光景就有数:——柳林中有乌鸦们在争吵,分不匀死人身上的脂膏;城门洞里一阵阵的旋风起,跳舞着没脑袋的英雄,那田畦里碧慧葱的豆苗,你信不信全是用鲜血浇!还有那井边挑水的姑娘,你问她

  • 卷二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目録山水类题柴言冬景山水【宋陆游】冬景山水【明张以寜】题山水冬景【明贝琼】冬景【明金幼孜】为吏部师尚书题冬景【明金幼孜】题冬景画【明解缙】题冬景山水【明黄仲昭】山水图

  • 卷七百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一王贞白王贞白字有道永丰人乾宁二年张贻宪榜进士後七年始授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有灵溪集十卷今编诗一卷拟塞外征行寇骑满鸡田都护欲临边青泥方絶漠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三月壬辰朔诏襄隋郢等州镇抚使兼节制应援京城军马桑仲量度事势乘时收复陷没诸郡仍令河南翟兴荆南解潜金房王彦德安陈规蕲黄孔彦舟庐寿王亨更相应援毋失机会如能成功当议不次推赏仲除节制军马未见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二·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二元 胡一桂 撰宋南朝起自西晋之乱东晋元帝渡江国於江左於是南北分据其接东晋之统者为宋齐梁陈而谓之南朝其据有中原僭窃尊号者则为元魏【起东晋孝武时】为西魏东魏【皆起梁武帝时】为北齐

  • 第五章 光绪二十六年·冯玉祥

    戊戌政变以后,清廷的统治愈益日暮途穷。光绪二十六年,即一九〇〇年春天,义和团在山东直隶各处先后爆发蔓延。由我这个亲身经历者所了解的说来,义和团起事的原因中,最不可忽略的要算民众与教堂间恶感的深化。外国教士初来中

  • 第十章 结论·梁启超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试一一论列之。第一,李鸿章

  • 耶律阿没里传·脱脱

    耶律阿没里,字蒲邻,遥辇嘲古可汗四世孙。幼时聪明机敏。保宁年间,任南院宣徽使。统和初,皇太后执政,阿没里与耶律斜轸参预国家大计,担任都统。因为征讨高丽有功,迁任北院宣徽使,加政事令。四年(986)春,宋将曹彬、米信等人侵犯

  • 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甲申、624)·司马光

    唐纪七唐高祖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 [1]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宫避暑。 [1]六月,辛丑(初三),高祖前往仁智宫避暑。 [2]辛亥,泷州扶州獠作乱,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击平之。 [2]辛亥(十三日),泷州、扶州獠人发生叛乱,高祖派遣南尹州都

  • 卷六·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六安民顺治八年辛卯闰二月丙寅上谕兵部曰朕思各处土防本皆吾民或为饥寒所迫或为贪酷官吏所驱年来屡经扑剿荡平无期皆因管兵将领纵令所部杀良冒功因

  • 周书·多方·佚名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曰:&ldquo;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

  • 平书卷五经学篇上·王源

    朱竹垞经义考引尚书考灵曜逸文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先日出而作是谓寅宾出日秋冬民欲早息故令民候日入而息是谓寅饯纳日春迎其来秋送其去无不顺矣按此深合敬授人时之旨孔冲远疏寅宾寅饯专属羲和此言教民宾之饯之下文东作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五戒品第十四(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是众中。我不见一法修已。多修已。成地狱行。成畜生行。成饿鬼行。若生人中。受命极短。所谓杀生者也。诸比

  • 卷十八·佚名

    第十六篇五一一 何欲本生谭[菩萨=苦行者]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布萨羯磨所作之谈话。一日于守布萨日,多数之优婆塞优婆夷等为闻法来坐于法堂时,佛问:&ldquo;优婆塞等!来守布萨日耶?&rdquo;答曰:&ldquo;世尊!唯然。&rd

  • 第五 沙门出家相应·佚名

    第一 涅槃一尔时,尊者舍利弗住伐地国之郁伽支罗恒河畔。二时,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切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ldquo;友舍利弗!所谓:&lsquo;涅槃、涅槃&r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