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救匮第三十

【题解】

本篇讨论救匮之道。贤良认为应当从公卿大夫及其子孙“躬亲节俭,率以敦朴”做起,其次。“罢园池,损田宅,内无事乎市列,外无事乎山泽”,这样,才能消除“聚不足之病”。贤良指责公卿大夫“因公而徇私”、“廉耻陵迟而争于利”,坚持要废除盐、铁官营等政策。大夫则讥刺他们“若疫岁之巫,徒能鼓口舌,何散不足之能治乎”!

贤良曰:盖桡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质。昔者,晏子相齐,一狐裘三十载。故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方今公卿大夫子孙,诚能节车舆,适衣服,躬亲节俭,率以敦朴,罢园池,损田宅,内无事乎市列,外无事乎山泽,农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业。如是,则气脉和平,无聚不足之病矣。

【注释】

以,原作过,今改。桡(nao):纠正。枉:弯曲。“桡枉者以直”,犹言“矫枉者以直”。《淮南子·本经篇》:“矫枉以为直。”即此文所本。

救:禁止,制止。文:虚饰。这里指奢侈。质:敦朴,朴实。

晏子:即晏婴。儒家吹捧他辅助齐国时,懂得礼义,一阵狐皮袄穿了30年。《礼记·檀弓下》:“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三十年。。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即此文所本。

诚:如果,假使。车舆:车子。

率:表率。

事:治。这里是限制、管理的意思。市列:市场。这里指桑弘羊实行的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粥(y)):同“鬻”,卖的意思。

气脉和平:呼吸、血脉流通舒畅。这里比喻贫富调均,社会安定。

【译文】

贤良说:要纠正弯曲的东西,必须使用矫真的工具。要制止奢侈的风气,必须提倡质朴的作风。从前晏婴做齐国的宰相时,一件狐皮袄穿了30年。所以,百姓奢侈,就要用节俭来对他们做示范,百姓节俭,就要用礼义来对他们做示范。现在,公卿大夫和他们的子孙,如果真正节减车辆,穿规定的衣服,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做敦厚朴素的表率,罢掉园池,减少田地和房屋,官府既不限制市场经商,也不要管理山川湖泽的资源,让农民有土地耕种,妇女们能够出卖纺织品。这样,国家就会贫富调均,社会安定,没有聚积不足的弊病。

大夫曰:孤子语孝,躄者语杖,贫者语仁,贱者语治。议不在己者易称,从旁议者易是,其当局则乱。故公孙弘布被,倪宽练袍,衣若仆妾,食若庸夫。淮南逆于内,蛮、夷暴于外,盗贼不为禁,奢侈不为节。若疫岁之巫,徒能鼓口舌,何散不足之能治乎?

【注释】

躄(b@)者:瘸子。

公孙弘,见《刺复篇》注释。布被:用粗布来作被子,表示俭朴。

倪宽,见《刺复篇》注释。练袍:用白绢来作长袍,这里指朴素的衣服。淮南逆于内: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推行削弱藩王的“推恩法”不久,淮南王刘安串通衡山王刘赐,阴谋发动武装政变,汉武帝及时镇压了这次未遂的政变。

【译文】

大夫说:(你们说的,就好像)孤儿谈论孝道,瘸子谈论拐杖,贫穷的人谈论对人仁爱,地位卑贱的人谈论治理国家。议论与己无关的事情容易称道,站在旁边发议论也容易讲得条条是道,但是,要让你们亲身担负责任就没有条理了。过去,丞相公孙弘盖粗布被子,大夫倪宽穿朴素的丝袍,他们穿的像仆人,吃的像佣人。但是,淮南王刘安却照样反叛朝廷,蛮、夷也照样在边境骚扰,盗贼仍然得不到禁止,奢侈的风气得不到控制。你们儒生就好像瘟疫流行年月的巫婆,仅仅能卖弄口舌罢了,哪里能医治国家奢侈消耗的弊病呢?

贤良曰:高皇帝之时(1),萧、曹为公(2),滕、灌之属为卿(3),济济然斯则贤矣(4)。文、景之际,建元之始(5),大臣尚有争引守正之义(6)。自此之后,多承意从欲(7),少敢直言面议而正刺(8),因公而徇私。故武安丞相讼园田(9),争曲直人主之前。夫九层之台一倾,公输子不能正;本朝一邪,伊、望不能复。故公孙丞相、倪大夫侧身行道(10),分禄以养贤,卑己以下士,功业显立,日力不足,无行人子产之继(11)。而葛绎、彭侯之等隳坏其绪(12),纰乱其纪(13),毁其客馆议堂(14),以为马厩妇舍(15),无养士之礼,而尚骄矜之色,廉耻陵迟而争于利矣(16)。故良田广宅,民无所之。不耻为利者满朝市(17),列田畜者弥郡国(18)。横暴掣顿,大第巨舍之旁,道路且不通,此固难医而不可为工(19)。

大夫勃然作色,默而不应。

【注释】

(1)高皇帝:指刘邦。

(2)萧:萧何。曹:曹参。公:三公。

(3)滕:即滕公夏侯婴。灌:灌婴。卿:九卿。

(4)济济然:众多的样子。

(5)建元:汉武帝年号。

(6)争引:争而引之,使归于正。

(7)承意:迎合君主的心意。

(8)正刺:正面指出君主的过失。

(9)武安丞相讼园田:武安丞相,即田蚡(f6n),汉武帝时封武安侯,曾任丞相。“讼”,打官司。这里指田蚡当丞相时,想霸占魏其侯窦婴的土地,魏其侯、灌夫(魏的好友)不肯,双方结下私仇。后田蚡与灌夫发生纠纷,田蚡欲害灌夫,魏其侯为救灌夫上告到汉武帝,在汉武帝面前与田蚡争辩是非。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和《汉书·田蚡传》。

(10)侧身:反躬,反求诸己。行道:实行儒家学派所谓的治道。

(11)行人:春秋时官名,掌管朝见和询访的事。这里指公孙挥,字子羽,春秋时郑国人,与子产同时佐助郑简公,官至“行人”。

(12)葛绎(y@):即公孙贺,汉武帝太初年间为丞相,封葛绎侯。详《汉书·公孙贺传》。彭侯,即澎侯,指刘屈釐(同“氂”),汉武帝征和年间为丞相,封澎侯,详《汉书·刘屈釐传》。(13)纰(p9)乱:错乱。

(14)客馆:招待宾客的地方。议堂:议事的厅堂。

(15)妇舍:奴婢住的屋子。

(16)陵迟:衰落,衰败。

(17)朝市:这里指京城。

(18)列:瓜分、霸占的意思。

(19)工: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译文】

贤良说:高皇帝(刘邦)的时候,萧何、曹参位列三公,夏侯婴、灌婴等人为九卿,贤人如此众多,济济一堂。文帝、景帝的时候,武帝初期,大臣们还能够互相争论,坚持正确的意见。从此以后,大臣们多数是承顺君主的意旨,纵容君主的欲望,很少有人敢于讲真话,当面提出不同意见,正面指出君主的过失,他们都是借用职权假公济私。因此,武安侯丞相田蚡为了霸占别人的园田,在皇帝面前争辩是非。九层的高台一旦倒塌,就是鲁班也无法扶正;朝廷一旦不行德政,就是伊尹、姜子牙也不能使它复兴。所以公孙弘丞相和倪宽大夫反求诸己,实行儒家学派的治道,分出自己的一部分俸禄,用来供养贤人,把自己的架子放低一些,去和下面的贤士交往,功业显著,但由于时间、力量不足,也没有郑国子羽、子产那样的人继承他们的事业。到公孙贺、刘屈釐之流当丞相时,毁坏了公孙弘和倪宽创立的事业,扰乱了他们制定的法纪,毁掉了他们招待贤人的客馆和议事厅堂,把这些地方变成马棚和奴婢的住房,没有侍养贤士的礼节,摆出一副骄傲自大的样子,没有廉耻之心,只知道争夺财利,所以国家有肥沃的田地和宽大的住宅,老百姓却到处流浪,没有立足之地。不以买卖牟利为耻的人挤满京城,成排地掠夺田地和牲畜的人遍布全国。强横凶暴的人拦路抢劫,有钱有势人家宅院旁边的道路禁止通行,这种现象实在是难以医治而没法治理的啊!

大夫非常愤怒,脸都变了颜色,沉默而不答话。

猜你喜欢
  商书·汤誓·佚名
  桓公·孔子
  卷第八·董仲舒
  蒙斋中庸讲义卷二·袁甫
  卷二十一·程公说
  卷十七·冯复京
  卷七·赵汸
  第67章·老子
  谷梁折诸卷三·张尚瑗
  ·启蒙之道··王守仁
  原名·章太炎
  卷十二·佚名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全文·佚名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二、元剧之文章·王国维

    元杂剧之为一代之绝作,元人未之知也。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韩文靖邦奇)。三百年来,学者文人,大抵屏元剧不观。其见元剧者,无不加以倾倒。如焦理堂《易余籥录》之说,可谓具眼矣。焦氏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 卷二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草堂集咏竹杯珓子谁识破筠根还同一气分吉凶终在我翻覆漫劳君酒欲祈先酹香临掷更焚吾尝学丘祷嬾把祝云云喜怀古上人见访隔岭僧来宿闲同倚石楼漏声过半夜月

  • 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班固

    万石君石奋,其父赵人也。赵亡,徙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

  •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陈清端公年谱卷下·丁宗洛

    同里后学丁宗洛编次四十三年(甲申),四十九岁。「福建通志」本传:『甲申内召,补铨曹;士民吁留,格于例不果』。正月,自台邑启行时,府宪卫南村亲送至舟中,握手叮咛而别(见「祭卫南村文」)。舟出鹿耳门,遭风折柁,舟不得旋;惊波震涛,上下失

  •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范晔

    (袁安、张酉甫、韩棱、周荣)◆袁安传,袁安,字邵公,汝南郡汝陽县人。祖父袁良,学习《孟氏易》(孟喜著),汉平帝时,因明经而被举荐,做了太子舍人。建武初年做了成武县令。袁安年轻时继承祖父袁良的学问。为人很庄重,有威信,被州里人

  • 陈尧佐传·脱脱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辈为河朔人。高祖陈翔,为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为阆州阆中人。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海喻》一篇,人们对他的志向表示惊奇。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知朝邑县,恰逢其兄陈尧叟出使

  • 徐石麒传·张廷玉

    徐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工部营缮主事,管理节慎仓。魏忠贤当时兼领惜薪司,所需都由节慎仓支出,石麒总是按常规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魏忠贤的党羽们在院子里跟他吵闹,石麒也不为所动。御史黄尊素因为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五諡略【八】追諡明代忠节【二】通諡节愍八百三十六人游击窦永澄赞理通判董尔砺守备江万春抚顺千总王命印都司陈尚仁王崇信徐国全分守辽海道左参政顾颐开元兵备签事崔儒秀自在州知州段展渖

  • 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北朝】·钱穆

    北方中经历范湖长期纷扰之后,渐渐找到复兴的新机运,是为北朝。 一、北朝帝系及年历(一)北魏帝系表 元魏自道武帝至孝武帝入关,凡十一主,一百四十九年,分为东、西。 东魏一主,十七年,先亡。 (二)西魏帝系

  • 卷六·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六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春入学舎采合舞秋颁学合声学士之版合国子及乡之选俊而言也而所致惟诸子何也盖国子或入太学大司乐敎之或在虎门

  • 法句譬喻经地狱品第三十·佚名

    昔舍卫国有婆罗门师。名富兰迦叶。与五百弟子相随。国王人民先共奉事。佛初得道与诸弟子从罗阅祇至舍卫国。身相显赫道教弘美。国王中宫率土人民莫不奉敬。於是富兰迦叶起嫉妒意。欲毁世尊独望敬事。即将弟子见波斯匿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太虚

    顾亭林尝以魏晋清谈为亡天下,其所谓天下,盖指人类社会,其所谓亡天下,盖指道德消亡,风俗浇伪,将致社会于崩溃,同陷溺为禽兽之相食也。又谓“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今求民

  • 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横兴费调为奸臣所害鬼复为王一&middot;感佛闻法得须陀洹道二&middot;波斯匿王后园生自然甘蔗粳米三&middot;波斯匿王请佛解梦四  &middo

  • 初恋·屠格涅夫

    《初恋》是俄国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840年4月的《读者文库》。《初恋》写了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他十六岁初恋生活的回忆,并细致而独特地描写了少年“我”的心

  • 式古堂书画汇考·卞永誉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卞永誉编著。六十卷。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自序。永誉(1645~1712),字令之,号仙客。属汉军镶红旗。康熙中,由福建巡抚迁任刑部右侍郎。好书画、善赏鉴。朱彝尊论画诗中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

  •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陆修静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是陆修静专为授度灵宝经箓、法位而创制的科仪,在道教科仪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 曹祠部集·曹邺

    二卷。附《曹唐诗》 一卷。唐曹邺(约859前后在世)撰。曹邺,字业之,一作邺之。阳朔(今属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约三十岁时入京应试,困居长安十年,落第九次,备受世人冷眼。后得到中书舍人韦悫的赏识,力荐于礼部侍郎裴休,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