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二十六

成化十年三月丙戌朔礼部奉旨以崇王之国礼仪悉如秀王例条列具奏报可

○命总督两广右都御史韩雍致仕先是镇守广西右少监黄沁讦奏雍坐视猺贼出没隐匿不报以致断藤峡贼复啸聚滋蔓流劫郡县且贪欲饮宴滥赏妄费事多违法及副使范镛佥事叶淇督调军马不能防御互相隐匿武靖州知岑铎无控驭之功太平府知府郭本有贪淫之行皆当究治事下兵部奏差礼科给事中张谦刑部郎中蔡麟往按以其词虗实各半覆请 上免雍罪命致仕镛淇铎俱宥之本坐除名雍在两广威令素行沁不得恣其欲布政使何宜迂而固按察副使张敩贪而暴不为雍所礼乃与沁媒蘖其短攟摭其事攻讦之及差官往核适委宜敩行勘竟酝酿以成其罪盖雍未督军之前贼势不独毒岭南且越江西湖南界雍至贼势大衄虽不尽遏绝之然功多于罪至是为内侍所奏黜公论为之不平而两广人至今思之不置

○免淮安凤阳府及徐州所属去年夏税六万三千石有奇丝二万一千三百余两以水旱灾也

○工部奏崇王府第已奏准因秀怀王旧府在河南汝宁府者增修之近遣内官监右监丞高远工部员外郎陈舒会勘以为制度狭小已奉旨更造但王之国有期欲于附近军卫有司多起夫匠昼夜并工奏上 上命别遣官一员驰驲以往督工修完不许迟误于是特敕郎中项文泰便宜行事仍戒毋得似前苟简迁就

○丁亥崇王见泽将之国诣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辞

○赐方山王钟铤镇国将军钟铹奇氵□贺奇泹奇浥辅国将军奇浃诰命冠服

○升中都留守司署副留守李谦署正留守

○镇守松潘等处右参将都指挥佥事尧彧等奏西坡双桥麦儿寨番贼劫虏防护粮运官军今年正月别智寨番复乘夜攻毁金瓶堡门守堡指挥葛晟率军败之恐其失利潜谋报复已调四川官军三千并力抚捕事下兵部言宜令或及整饬兵备按察司副使沈琮设策抚治如彼不服方许调兵从之

○戊子赐潞城王仕堜弟镇国将军仕均第四子名成鍸第五子名成锚第六子名成金□弗

○晋王钟铉因本府内官赵显与妖言人李铎交结为非被获王惧罪乃自陈钤束不严 上致书谕之曰得奏具悉王自今宜戒约下人务令谨守法度不许仍蹈赵显等所为其管屯管店人等亦须以理处之勿因小利致贻后悔

○都察院奏凡御史以巡按回京者旧例而行使知警饬从之仍戒其严考毋或偏徇

○己丑监察御史王浚巡按直隶永平等府为抚宁卫军丁奏其违法坐罪例纳赎还职诏免赎降二级调外任为直隶泾县县丞

○河南都指挥同知鲁俊大宁都指挥佥事张英总领官军赴京操备多不至营以失于严督坐罪俱赎杖还职

○庚寅诏有司建崇府社稷山川等坛及备礼乐器服如制

○命文武百官诣崇府辞○潞城王仕堜以其子成金□畾及庶子成銴成镕成镛成钲已封为辅国将军女定昌郡君奏请进封命封成金□畾等皆为镇国将军女为县主

○敕忠义后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房春守备黄花镇

○命卜簇土尔干沟正宗寺弘修妙悟国师劄失巴舍剌侄番僧绰竹藏卜袭其伯父原职

○辛卯崇王之国陛辞仪如常

○升巡抚湖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吴琛为右副都御史时琛任佥都御史已十余年尝以军功升三品俸至是镇守总兵官会同三司等官奏请旌擢故有是命

○壬辰追封故豊城侯李贤为豊国公谥忠宪赐诰命从其子豊城侯勇请也

○开设河南考城县僧会司○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夏埙剑州江油县蛮贼杀掠居民六十余人守备龙州都指挥佥事唐闻率兵御之虽尝斩首一级追获被虏十四人而百户汤俊等二人战没 上曰闻不得无罪兵部其行巡按御史勘实究治之

○癸巳大理寺卿宋旻少卿田景晹寺丞刘庆寺副张洽等以囚数差错请罪 上责旻等不谨姑宥之仍停俸三月洽等下都察院治罪刑科复参究寺正刘瀚等俱佥书官亦当究治及旻等请罪<锍-釒>妄用印信俱再陈请仍宥之

○吏部左侍郎叶盛卒盛字与中直隶昆山县人正统乙丑进士授兵科给事中进都给事中己巳之变朝廷多事言路大开六科联署建请多盛与林聪为之倡一时名称翕然景泰壬申升山西右参政督粮宣府寻命协赞独石等处军务请复弃城辟草菜葺庐舍积粮刍抚士卒立社学医学置义冢暖铺又请出内帑银买牛种教民耕种多所收获以父丧去位天顺改元 英宗召至京面加奖谕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请终制不许适朝命大将颜彪专征盛参赞其军务成化初迁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垦田益广以所积余粮鬻战马千八百匹修屯堡七百余所召入为礼部右侍郎改吏部虏寇延庆命往议战守方略以归迁左侍郎卒年五十五命官祭葬如例特赐谥文庄盛清修好学攻诗能文留心世务其在宣府多所建置事皆经久可行边人至今思之但在两广不能戢下以致官军馘平人以为功又以峒蛮出没不常自古无善处之术每禁有司不许擅申盗贼必俟年终汇奏识者颇非议之然其功业所就亦一代伟人云

○甲午敕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吴琛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

○餋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秦敬乞以其子珍为国子监生许之

○巡视江西户部左侍郎原杰奏余干奉新等县盗起聚众劫掠为患分巡分守三司等官及都指挥佥事贾灏等不能备御当治其罪其掌印右布政使项璁按察使余复隐匿不奏亦当究治命如所奏掌印官宥之

○乙未南京守备太监安宁奏成化九年十月以来天暖无冰恐误祭祀进鲜之用礼部请移文所在有司将旧积之冰撙节供应毋得妄费误事从之

○丁酉清明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工科给事中韩文自庆阳还奏命辨验纪功郎中张谨所劾总兵官刘聚奏报首功之数其问斩获贼首才十九级其余疑似难辨者十九级幼男女妇者一百一十五级皆为虏所系累出境冻馁弃余之人惟副总兵马仪参将岳嵩等所报不妄余若总兵官刘聚范瑾游击将军祝雄缑谦都督周贤指挥刘琮都御史马文升等所报多虚少实雄等有全虚者窃见此举乘机妄杀饕冒功赏行道闻之痛心流涕诚有如张谨所言刘聚马文升敢相朋比互遣其子刘祥马琇奏捷希宠左都御史王越职居总制幸胜邀功左副都御史余子俊事出遥闻附众罔上后知事觉奏饰其非及张谨参奏之数不同亦当有罪 上可其奏曰此曹滥杀妄报功次本宜重罪但今虏贼既遁不为无功总兵参将巡抚等官姑宥其罪报功得实者许如例升赏疑似难辨者不准亦不问杀幼男女妇者免逮问俱调发边远立功哨了五年内马文升祝雄缑谦刘琮部下所报全虗范瑾部下虗多者仍俱停俸半年文升琮停俸三月张谨不必问

○增设湖广监利县瓦子巡检司

○戊戌降监察御史张璲为直隶古北口驿丞璲为宁晋伯刘聚所奏逮至京坐笞辱军职有违宪纲狱具而聚有奥援竟不置对云

○修真武庙工完内官监太监宿政奏先时公差御史给事中锦衣卫等官常于庙前庙内集众理事诚为亵渎事下礼部乞命都察院揭榜禁约仍如例禁军民妇女入庙搅扰从之

○己亥敕巡抚浙江右副都御史刘敷巡抚湖广

○命万全都司带俸都指挥佥事李英守备独石王祥守备万全右卫从宣府镇守巡抚等官推举也

○广东都指挥佥事姚英奏猺贼劫掠泷水县居民指挥夏晟率军御之众寡不敌于大塘村战没事下兵部请令平乡伯陈政等速加剿灭从之

○庚子初大应法王劄实巴死有旨如大慈法王例葬之中官遂请造寺建塔工部言大慈法王惟建塔未尝造寺况今岁歉民贫寺费难给宜惟建塔 上是其言命拨官军四千供役

○辛丑兵科给事中郭镗等奏总兵官宁晋伯刘聚总督军务左都御史王越及总兵官范瑾游击将军祝雄缑谦领军都督周贤参将赵顺都御史马文升余子俊都指挥刘琮等怠于敌忾急于贪功既无保障之仁反施屠戮之惨冤声动地戾气干和万姓伤心四夷传笑郎中张谨劾奏于前给事中韩文核实于后情状彰明神人共愤虽 皇上天地优涵曲从<宀十见>宥但宪典具存理无幸免乞大奋乾刚重加黜罚以为边臣妄杀邀功之戒 上曰尔等所言良是但其事已裁处不必问所司仍移文戒饬之

○癸卯复除广东按察司佥事袁镐于山东山西佥事冯昱于河南江西佥事申安于原任

○赵王见灂奏祖简王旧赐禄米三万石今臣袭封止给三分之一请如武臣世袭例增拨原数户部议奏 祖训亲王禄米例止万石其后有增给者乃出一时特恩未敢定拟上曰 祖训既有定制难輙改变其勿许

○诏给承运库各匠铺户月粮二斗从太监林绣请也

○甲辰命太监覃勤同傅恭总督五军营操练

○命限建州等卫夷人入贡名数建州卫都指挥孛哈答等乞增入贡人数事下礼部议以成化六年以前各卫入贡者岁不过八九百人至八年以后增至千二百余矣乞照先年议定之数验放入贡从之

○都督同知李文右通政刘文奏比赤斤蒙古等卫都督佥事昆藏等言土鲁番速檀阿力遣其党三人以书招降之不从因缚其人并书以闻乞降敕奖赉之以励忠诚会昆藏等亦上书言速檀阿力累见招诱已杀其使者誓以不从比蒙遣使赐赉谕以发兵攻讨但恐孤弱不克乞调汉兵数千为助不然恐其势益横流渐及甘肃事下兵部议赤斤罕东诸夷能去逆效顺谨守臣节宜降敕给赏俟成功之日与以官职乞兵为助事难遥制仍令文等与甘肃镇守总兵等官颜义量调以往从之

○乙巳巡视江西户部左侍郎原杰奏罢老疾罢软贪婪官布政司经历赵麟等三十二员

○以水灾免潼关宁山卫并蒲州守御千户所去年子粒二万三千四百余石

○升 皇陵卫指挥佥事赵忠为中都留守司署副留守

○巡抚延绥左副都御史余子俊等奏左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岳嵩右参将都督佥事神英生长边方周知地利材兼谋勇视众伪优嵩尤读书识理英亦骑射精能遇敌无惧石城杀贼名以著称二人俱堪备大将之选事下兵部言嵩承钱亮丧败之余区画有方虏不敢犯英亦累著功绩实如子俊所举但今俱充边将未易轻动宜俟边方用人之际用之诏可

○丁未授行人徐舟杨徽知县陈琏戴中为监察御史以理刑半年都察院考称也舟云南道徽狭西道琏山西道

○免南京旗手等卫成化九年分子粒三万二千七百余石以水灾故也

○戊申命致仕南昌府知府王诏复任诏六年考满诣京以疾久不还任巡视侍郎原杰奏罢之诏自陈疾愈累<锍-釒>称屈 上命吏部辨理竟得复任既而六科给事中劾诏久病旷职且平日妨政病民宜在所黜今乃夤缘复任物议纷然乞移文巡按及布按二司勘之 上曰原杰核黜王诏但以其疾未瘳今吏部已验平复故俾就任尔辈不顾是非輙妄言烦扰本宜逮问姑宥之旧例内外官被考核去任无复用者而诏以纳赂太监覃勤独得复任然终不合公论未几亦罢去

○移置福建福宁县松山巡检司于福安县改为白石巡检司

○己酉命故武进伯朱云弟霖袭爵岁给禄米八百石米钞中半兼支以云无后故也

○四川大风雨震雷

○庚戌封韩王偕灊生母郭氏为韩惠王次妃

○礼科给事中王坦言释氏之教本无益于人之家国今大应法王劄实巴以夷狄之人假释氏之名徒以惑人亦非真有得于释氏者也 陛下待以殊礼封以显号特假此以抚其种类使不为边患尔非以其有道德而尊崇之也生既无补其死也如例祭葬亦云足矣而所司祭祀之品乃逾于王者造塔之费将几于 山陵而亲王之薨大臣之卒顾不及马矧今畿甸饥馑连年饿殍盈途使以斋祭造塔之费拯流离垂死之民岂不愈于厚一荒诞之胡僧哉乞敕该部于劄实巴之葬量加掩埋不必大兴土木之工实军民之幸也 上曰大应法王造塔比之大慈法王工料已减三之二所费不多此给事中滥言不准

○旌表孝子杨昇等三人节妇刘氏等二人烈女郭妙裁昇直隶武平卫舍人父卒负土成坟庐其侧会山水暴涨至其庐而止秦永孚与弟仲孚直隶无锡县民父病心痛医言得免血可疗二子刺胸血代之父服而愈俱表其门曰孝行刘氏直隶临城县民陈廒妻徐氏浙江鄞县民钱最妻皆夫亡守节无玷表其门曰贞节妙裁河南南阳卫军郭俊女聘为李泽妻未嫁泽亡妙裁自缢死表其门曰贞烈 辛亥封赵王见灂生母张氏为赵悼王次妃

○命前军都督佥事张荣子英代父原职为羽林前卫指挥使

○壬子封怀仁王逊烠子镇国将军仕塉生母纪氏为夫人从王奏请也

○以水灾免直隶寿泗和三州霍丘等八县成化九年秋粮三万七千三百五十余石凤阳留守左等七卫并洪塘湖千户子粒七千五百余石○癸丑总督军务左都御史王越以疾乞回京不允令回狭西调治

○甲寅免湖广武昌汉阳黄州常德辰州衡州长沙七府成化九年秋粮五十三万五百余石武昌衡州常德靖州沅州五开茶陵黄州长沙铜鼓辰州十一卫子粒二万九千六百余石以旱灾故也

猜你喜欢
  列传八十四·刘昫
  ●复社纪略卷之二·陆世仪
  卷下·德龄
  名山藏卷之五十四·何乔远
  卷八工政·郑观应
  卷之一百六·佚名
  卷之七百二十五·佚名
  通志卷四十三·郑樵
  卷二十九·傅恒
  卷二 惠帝纪 第二·班固
  周豳国公宇文广传·李延寿
  李严传·欧阳修
  茹太素传·张廷玉
  二、辽西之战事·汪荣宝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光大·唐圭璋

      光大字谦斋,号半湖。   谒金门   天似水。池上藕花风起。隔岸垂杨青到地。乱萤飞又止。   露湿玉阑闲倚。人静自生凉意。泛碧沉朱供晚醉。月斜才去睡。

  • 李隆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隆基(685—762),世称唐玄宗,唐代著名皇帝,亦是著名诗人,音乐家。 幸蜀西至剑门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 嗟尔勒铭才。 李隆基诗鉴赏 《唐

  • 序传第三十二·浦起龙

    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案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 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征三闾

  • 曲笔第二十五·浦起龙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也。自兹已降,率由旧章。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

  • 提要·吴兢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 贞观政要       杂史类 提要 【臣】等谨按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撰兢汴州浚仪人以魏元忠荐直史馆累官太子左庶子贬荆州司马历洪舒二州刺史入为恒王傅天宝初年八十卒事蹟具唐书本传

  • 第二十九回 拔重围迎还校尉 抑外戚曲诲嗣皇·蔡东藩

      却说永平十八年秋月,明帝患病不起,在东宫前殿告崩,享年四十八岁。遗诏无起寝庙,但在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庋藏神主。光烈皇后,即阴皇后,见二十五回。前时所筑寿陵,椁广一丈二尺,长一丈五尺,不得逾限,万年后只许扫地为祭,四时设

  • 通志卷一百十四·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七魏张杨 张燕 公孙度【子康 康弟恭 康子晃 晃弟渊】张绣张鲁 夏侯惇【韩浩史涣】夏侯渊【子霸 称 荣】夏侯尚【子元李丰 许允王经】荀彧 荀攸 贾诩 袁

  • 一一七○ 署理陕甘总督永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七○ 署理陕甘总督永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署理陕甘总督臣永保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乾隆四十七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

  • 卷一百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五 唐 张守节 撰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此传是医方合与龟筞曰者相次以淳于意孝文帝时医奉诏问之又为齐太仓令故太史公以次述之扁鹊乃春秋时良医不可别序故引为传首太仓公次之也】 史

  • 卷十·汪越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黃履翁曰:將相名臣表以六事爲主,所以觀君臣之職分。〔高祖六年〕〔相位〕封爲酇侯。張蒼爲計相。〇索隱曰:計相,主天下省計及計吏。〇按孚遠曰:計相,司計之官,不當載入

  • 李东阳传·张廷玉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军籍身分居住京城。他四岁能够写一尺见方的大字,明景帝召见了李东阳,并且当面测试,景帝非常高兴,将东阳抱着放在自己的膝上,赐给他水果和纸币。后来景帝又两次召东阳讲解《尚书》要义,很合景帝的心意,命

  • 商书·汤诰·佚名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

  • ●出版說明·叶子奇

      本書著者葉子奇,字世傑,號靜齋,浙江龍泉人。在元朝末年,他和青田劉基、浦江宋濓同為浙西有名的學者。後來劉基、宋濓都做了明朝的顯宦,而子奇卻沒有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視,只做了巴陵縣主簿的小官。一三七八年(洪武十一

  • 下论·章世纯

    ○不践迹亦 二句论善人之所至、概乎其有淂于天矣、夫践迹则胶、入室则神、然而两不居也、而善人之品出其中矣、且道有至分恃学以往然而不足焉者君子也恃质以往然而不至焉者善人也夫中不足则事之外。

  • 人生的自由问题·太虚

    ──十九年五月在北平讲──此问题含义甚广,关于政治、宗教、哲学各方面,但现在限于时间,不能作充分的研究,所以、略重在哲学。在十七世纪法兰西的理想家卢梭,高唱:“人类生而自由,在神权、君权下失去了自由的人,必须争回了这

  •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灵鹫山只水边。说此法时。八万四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尽诸有结。所作已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众等。皆来集会。一时听法欢喜合掌。一心奉行作礼而去。尔时普贤

  • 亨利八世·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亨利八世》讲述了亨利八世在位期间白金汉公爵被诛,凯瑟琳王后被废,大主教沃尔西被黜,安·波琳加冕,和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统治而单独成立由英国国王直接领导的

  • 咏物诗·谢宗可

    元诗别集。2卷。谢宗可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但《四库全书》所收《咏物诗》仅1卷,收入咏物诗106首。本集常见版本有署清乾隆五十六(1791)冰丝馆藏版的刊本。卷首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