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六

成化二年二月癸酉朔重脩阙里孔子庙成 上制文以纪其成曰朕惟孔子之道天下不可一日无焉何也盖孔子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载于六经者是已孔子从而明之以诏后世故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使天不生孔子则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后世曷从而知之哉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也自孔子后有天下国家者咸赖之以为治其所以尊崇之者益隆益盛观于汉魏以来褒赠加封可见已我 祖宗大兴学校益隆祀典自京师以达于天下郡邑无处无之而在阙里者尤加之意焉故 太祖高皇帝登极之初即遣官致祭为文以著其盛 太宗文皇帝重脩庙宇而一新之亦为文以纪其实皆勒于贞石可考也朕嗣位之初躬诣大学释奠孔子复因阙里之庙岁久渐敝而重脩之至是毕工有司以闻甚称朕企仰崇尚之意呜呼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然民生不可一日而暂缺其深仁厚泽所以流被于天下后世者信无穷也为生民之主者将何以报之故新其庙貌以尊崇之庶几报其功德之万分一焉尔矧夫尼丘降神河海标异实在夫阙里之地宫以居之尸而祝之非谓是足以报之也盖以广吾 祖宗崇儒重道之意于无穷焉用是为文勒石树于庙庭而系以诗诗曰天生孔子纵之为圣生知安行仁义中正师道兴起从游三千往圣是继道统流传六经既明以诏后世三纲五常昭然不替道德高厚教化无穷人极斯立天地同功生民以来卓乎独盛允集大成实天所命有天下者是尊是崇曰惟圣道曷敢弗宗顾予眇躬承此大业惟圣之谟于心乃惬用之为治以康兆民圣泽流被万事聿新报典之隆尤在阙里庙宇巍巍载辟载启文诸贞石以光于前木铎遗响余千万年

○甲戌赐宁府瑞昌王第三子名曰觐鈂唐府新野王第二子名曰弥金□□

○复永兴王府庶人公铃公铠辅国将军职先是公铃公铠有罪降为庶人至是永兴王公鉐比拟赦原奏请故皆复之

○升湖广按察司佥事洪弼为江西副使南京监察御史郑安为陕西副使大理寺右评事应瀚为陕西佥事南京刑部员外郎高举监察御史林杰为浙江佥事

○大同镇守巡抚总兵等官奏虏入神木堡西及掠水磨川都指挥吕源等率兵击走之斩首一级追至厓窰川而还明日又遇于大恶岭追至刘家沟射死三人彼始遁去其党复掠东村堡都指挥施清击之于班家岭生擒六人斩首二级兵部以为贼虽败未审出境与否宜移文各官若贼未出境即会兵剿杀否即遣人奏报从之

○乙亥授问刑进士谭庆费臻冯贯监生左钰胡靖吕雯为各道监察御史

○丙子兵部言比者大同总兵官杨信等奏官军遇虏于烂泥沟铁铸泉等处屡有斩获小捷然此虏抄掠延绥境内已久恐其拥众潜图报复宜行信等及宁夏延绥等处镇守总兵等官益严防备从之

○丁丑释奠先师孔子遣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行礼○虏入宁夏韦州界掠陕西苑马寺八营牧放马三百余匹

○戊寅祭 太社 太稷

○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

○虏三百余入陕西环县营于石硖口四散剽掠都指挥林盛率兵往击走之追至山城原十余战斩首九级获马二十四匹并服器等物夺回所掠男妇九十五人牛羊三百有余捷闻 上降敕嘉奖之

○己卯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翰林院学士万安为会试考试官赐宴于礼部

○工部左侍郎霍瑄九年考满命复职

○庚辰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等言州县正官乃亲民之职实系民之休戚以次选补未能得人乞令吏部通取听选监生选人物端重考试拔其文移优等者为之庶得出众之才虽未必其操行如何而罢软柔懦无为者少矣以后有缺仍照常例选除 上曰然有司正官得人则庶事理而民受惠非其人则政务隳而民被害矣吏部其精加选授母用匪人

○辛巳遣户部尚书张睿祭京都太仓之神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定纳豆赎罪例初户部以京仓豆少官马宜给价以为饲秣御史魏瀚言其毙请别为措置遂定杂犯死罪而下纳豆收赎有差

○监察御史吴<王巳>言各处理问断事推官宜令专一在任问理刑名不许他委庶责有所归狱无淹滞从之

○壬午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翱以年八十三乞休致上曰朝廷重用老臣不必固辞○癸未命礼部左侍郎邹干巡视北直隶民瘼

○命大宁都司都指挥佥事张雄提督保定五卫管操燕山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李信提督河间三卫并德州二卫管操

○内阁书办礼部员外郎林章历任年久陈情乞恩得升为山东布政司左参议于顺天府带俸仍旧书办

○广西总兵官泰宁侯陈泾提督军务右佥都御史吴祯俱有罪下狱谪祯充辽东铁岭卫军泾复爵停禄三年先是祯以御史巡按广西既而为巡抚都御史韩雍保留协赞军务寻升都御史巡抚以丁母忧至京夺情提督军务时陈泾领兵数千驻梧州城不能御贼致贼窃入城中杀死致仕布政宋钦及军民无数泾拥兵自卫不敢动恐祯发其事讦祯贪婪淫乱违法等事逮下法司鞫问得实都御史李秉议祯例为民泾犯在革前免科复爵停禄三年 上以祯贪淫欺诈有玷风宪谪充边卫军泾如议议者谓祯之罪止于一身而泾以列侯总戎寄拥兵边城为蛮獠所轻蔑损国之威贻笑边方犯重而罪轻泾会昌侯壻也盖有所偏徇云祯锦衣卫籍幼以子弟译字四夷馆中京闱乡试登进士改庶吉士预修寰宇通志书成授御史历官佥都御史颇警敏有才然多不检以附太监牛玉大学士李贤得骤升用士论不平故卒至于败云

○甲申海西童<宀十见>山等卫女直都指挥牙速哈等赴京缴敕赐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乙酉夜月入轩辕犯南第五星○丙戌巡按山东监察御史荆纶言备边七事一固边疆以广地土二除边患以防不测三却方物以回人心四预防范以保无虞五整军器以实武备六戒贪图以谨边情七均恩泽以释贫乏奏上下所司议之

○丁亥户部奏两京文武官每岁俸粮例以内帑阔绢折支两月以存省京储今两京帑绢积多请令北京文武官仍如旧例南京间月折绢诏如议

○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叶盛奏五事一各边在城马军自备饲马草束秋期采完即令上纳堆垛以远年应支者挨陈给之庶免腐坏二各处发运宣府银物请于春初给与耕种之家至秋还纳料粮或秋期出榜收籴给以官银庶免般运之苦三山西纳草之处请令每草一束折收银四分类送宣府候秋成召人上纳给领前价则官民两便四独石马营各仓先定中盐斗数过重商人应募者少请再量减定纳豆则例则马料可以足给五正统时宣府各仓添设州判官吏目提调收放最为良法今俱裁省而仓官职早奸毙百出请复前例则毙可少除事下户部议独以量减盐例及添官之条为便 上命悉行之

○己丑给河南从征官军银人一两时荆襄贼寇为患先命抚宁伯朱永等总兵讨之所调汉达官军并山东官军如例给赏惟河南者独无御史赵敔以请于是遣官赍敕付提督军务尚书白圭等给之

○虏入保德州境杀掠居人头畜甚众致仕巡检岳清率民人赵文泬等三百余人追及于天桥子黄河窄口沟内用乱石击死一人斩首一级夺回妇女二人马牛羊数百事闻兵部请核实升赏从之

○庚寅哈密忠顺王母弩温答失力遣指挥阿剌卜沙等来朝贡马赐宴及衣服彩叚等物仍命阿剌卜沙赍敕回赐王母并以彩叚等物给赐其来朝而存留边境者各有差

○陕西临洮卫正觉等寺番僧巴什端竹等泯州等卫朝定等寺番僧锁南藏卜等剌答等簇番人相竹等葛偏等簇番僧簇头官卓汪秀等各来朝贡马并佛像等物赐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巡按湖广监察御史王瀛奏夷陵州有强贼入金竹坪毁军民居掠夺人财兵部议请移文总兵等官剿捕

○南京守备太监王敏奏浙江安吉县贼徒千余劫掠宁国县居民财物逼近南京地界事下兵部请敕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设法缉捕以除民害兼敕南京守备太监等官并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用心防范毋容滋蔓从之

○辛卯赏庄浪西南二关红城子林贵营石灰沟等处杀贼有功官军一百一十二员名银两彩叚绢布有差

○下工部右侍郎沈义于狱除其名义奉敕巡视顺天保定等府民瘼贪婪侈僣不恤民隐科道<锍-釒>其事劾之下都察院拟罪为民

○壬辰礼部尚书姚夔等奏会试天下举人三场已毕此乃 皇上龙飞第一科爰自二月初旬以来阴寒少霁唯就试三日天气晴朗风恬雾收兹盖 皇帝陛下重道崇儒求贤图治天人交感所致伏望<宀十见>其额数多取正榜以符天人之庆将来贤才必有资于 圣治者 上命取正榜三百五十人○癸巳诏减徐州淮安仓中盐则例初户部以凤阳各处水旱奏定中盐则例于徐州淮安各仓召商中纳至是主事张瓒以斗数太重商人应募者少请为量减于是徐州仓淮盐每引原定九斗三升今减为八斗浙盐八斗今六斗五升河东二斗七升今一斗七升长芦四斗五升今三斗二升福建三斗今二斗山东四斗三升今三斗淮安仓淮盐九斗今七斗五升浙盐七斗五升今六斗河东二斗六升今一斗四升长芦四斗二升今三斗福建二斗八升今一斗八升山东四斗今二斗八升其有常股盐引者亦各视此量减之数

○户部主事徐源督饷陕西以榆林神木各处粮草俱少条列措置事宜奏闻户部因而议定凡陕西各处三年六年考满官纳草五百束者本布政司给由免其赴京两考吏纳米一百石者送部拨送京考三百石者冠带办事一百五十石者本布政司拨补三考满日赴部免考即冠带其军民有纳米一百石者给与正九品散官一百二十石者正八品一百四十石者正七品文职官坐罪除名者纳米一百石冠带闲住依亲监生坐监三年以上者纳米一百五十石未及三年者纳米二百五十石俱免坐监送部待选民家子弟愿充承差知印者纳米二百石已上纳米之例如欲纳草者一十五束准米一石 上允其议

○昏刻火星犯天阴下星

○甲午升大理寺右评事杨大荣为江西按察司佥事

○乙未巡抚陕西左副都御史项忠劾奏参议李奎佥事李<王巳>胡钦承委督运粮草接济军饷而延缓不行请治以罪从之

○宁夏总兵官都督佥事李杲奏虏入花马池四散剽掠臣与左参将等官分路追击自正月初三日连战至初九日各路擒贼十七人斩首十三级获牛马器械等物颇众命降敕奖谕之

○丙申改除浙江左布政使秦敬于福建山东按察司佥事陈勖于湖广俱丁忧服阕也

○丁酉南阳中护卫军杜贵奏唐王瑷炟奸谋不法事下都察院鞠问皆诬比律坐死然已经赦狱上有旨宥其死杖一百发充广西边卫军

○庚子礼部尚书姚夔奏三月初一日殿试贡士合请读卷并执事官 上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陈文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彭时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翱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马昂兵部尚书王复刑部尚书陆瑜都察院左都御史李秉通政使司通政使张文质大理寺卿王概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吴节翰林院学士柯潜为读卷官余执事如例

○辛丑命陕西宁夏延绥甘肃大同宣府辽东巡抚都御史免赴京议事应行事宜具疏以闻以沿边虏寇未靖故也

○监察御史焦显等言救灾四事一淮安等处开中盐米近虽每引减至八斗然见今米价腾贵无应纳者乞敕该部再减分数召商上纳一各处僧道例该成化二年关领度牒前此亦有奏请令其纳米者今乞申敕所司查其见在曾经保勘起送者填写度牒遣官赍赴巡视淮杨都御史林聪处定与地方每度一人令其纳米十石其未有勘结者许赴都御史处告投纳完俱与度牒一在京大小文职并武职都督以上俸禄除折色月支食米外其余该支南京本色俸米通借一月或二月行令管理粮储右副都御史周瑄户部侍郎陈翌会计明白差人运送林聪处听其分拨赈济一淮杨二处船料旧俱收钞角□羊京今宜暂将在京一应俸给赏赐钞贯量加樽节船料定例改收米粮以苏穷困 上皆允之且敕周瑄陈翌分理两京文武官俸米仍敕漕运都督杨茂将今岁支运米拨与林聪十万以资赈给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一·宋·蒋一葵
  第二十一回 二世肆虐行督责 李斯下狱具五刑·黄士衡
  卷六十九·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四·佚名
  清波杂志卷六·周煇
  第二牌式、仪注式光绪五年闰三月五日一一一○二-一·佚名
  弢园随笔·徐一士
  崔暹传·李百药
  室礟传·脱脱
  卷三十九·杨士奇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方域九·徐松
  卷十五·纪昀
  一、姜之世系·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储泳·唐圭璋

      泳字文卿,号华谷(见自号录),云间(今江苏松江)人。著华谷祛疑说。   齐天乐   东风一夜吹寒食,枝头片红犹恋。宿酒初醒,新吟未稳,凭久栏杆留暖。将春买断。恨苔径榆阶,翠钱难贯。陌上秋千,相逢谁认旧时伴。   轻衫粉痕

  •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花儿开过了,果子结完了:一春的香雨被一夏的骄阳炙干了,一夏的荣华被一秋的馋风扫尽了。如今败叶枯枝,便是你的余剩了。天寒风紧,冻哑了我的心琴;我惯唱的颂歌如今竟唱不成。但是,且莫伤心,我的爱,琴弦虽不鸣了,音乐依然在。只要

  • 皇明诗选卷之十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律诗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三谢榛徐中行吴国伦宗臣梁有誉刘凤朱曰藩张佳胤汪道昆高岱王宠魏学礼刘景韶朱笈王世懋魏裳黎民表欧大任胡应

  • 卷八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皎然从军行五首候【一作双】骑出纷纷元戎霍冠军汉鞞秋聒地羌火昼烧云万里戈【一作戎】城合三边羽檄分乌孙驱未【一作不】尽肯顾辽阳勲汉斾拂丹霄汉军新破辽

  • 卷一百二十九 志一百四·赵尔巽

      ◎河渠四   △直省水利   清代轸恤民艰,亟修水政,黄、淮、运、永定诸河、海塘而外,举凡直省水利,亦皆经营不遗馀力,其事可备列焉。   顺治四年,给事中梁维请开荒田、兴水利,章下所司。十一年,诏曰:“东南财赋之地,素

  • 卷之二百二·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癸巳朔迁户部尚书杨靖为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沈溍为工部尚书刑部尚书赵勉为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秦逵为兵部尚书俱赐诰仍诏今后在京官三年皆迁调著为令杨靖诰曰于戏昔圣人以德化天下则民乐从者众违者寡天下治

  •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十一月。戊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亥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托伦布奏、军台废员。由配脱逃。请旨饬缉究办一摺。已革游击田福志。胆敢由配脱逃。该都统已咨行

  • 第62章 说体面话不做体面事的蒋介石·冯玉祥

    政治协商会议怎么开的,蒋介石说的什么话,怎么闭幕,闭幕时蒋介石说的什么话,回忆起来,是很有兴趣的。我记得当时蒋介石简直是把世界上最体面的话都说尽了,不过他一面说这些体面话,一面秘密地下了命令,打内战。蒋是欺骗美国朋友

  • 宇文化及传·李延寿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的长子。生性凶恶阴险,不遵循法律制度,喜欢骑着骏马,挟带弹弓,在路上奔驰,因此,长安人称他为轻薄公子。隋炀帝为太子时,宇文化及常以千牛之职出入炀帝卧室内房。多次升迁至太子仆,因为接受贿赂,多次被免官。太

  • 六、台湾之收服·汪荣宝

    郑氏占领以前台湾之历史台湾自郑氏占领以前,为马来种生番所据,未尝受中国之统治。隋大业中,虎贲将陈棱尝一至彭湖,东向望洋而返。「宋史」谓彭湖东有毘舍那国,即其地也。元置巡司于彭湖,明初废之。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年),和兰人

  • 卷十六疆里·冯煦

    凡全省领府八,直隶州五,统辖五十五州县,与吴、越、豫、鄂、赣诸省接壤。安庆府为省治,领县六。面临大江,西接湖北界。北曰庐州府,领州一县四。又北曰凤阳府,领州二县五。府北接江苏、河南界。庐州之东曰和州,领县一。曰滁州,领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六·佚名

    通謚節愍諸臣(上)遊擊寶永澄、贊理通判董爾礪、守備江萬春,籍貫俱未詳;萬曆四十六年,隨兵備僉事潘宗顏由開原出三岔口,與大兵戰於斐芬山,全軍敗沒(按潘示顏,明謚節愍)。(見明史及輯覽)。撫順千總王命印,籍貫未詳;萬曆四十六年,大兵克

  • 卷十一·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十一长洲余萧客撰礼记一礼记礼者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也郑六艺论【北堂书钞九十五】曲礼上【郑三礼目録】名曰曲礼者以其篇记五礼之事吉凶军賔嘉即五礼之目也吉礼者祭祀郊庙社稷之事是也

  • 解脫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一]行門品第八之一   問云何地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一切入者何義.幾種地.何地取相.云何   作曼陀羅法.何修地法。答是心依地相生此謂地一切入.心不

  • 林间录卷上·惠洪

      杭州兴教小寿禅师。初随天台韶国师。普请。闻堕薪而悟。作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国师颔之而已。及开法。衲子争师尊之。御史中丞王公随出镇钱塘。往候寿。至湖上。去驺从。独步

  •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一切一其心  皆听美言训  佛所从得道  且听我彼经  彼空亦不断  有行皆非常  夫行不败坏  佛以讲授经  深微难见事  非章原之句  通彼能敷演  是以故为师  从本以存本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三·澄观

    疏。今初十魔下分三。一总释为魔之义。二然四魔下对四辩异。三若欲下与四相摄疏。二有十魔下分二。先总释业相。二十中下释文疏。二于蔽度下释第二句分二。一总释文意。二夫真道者下立理。于中有二先约智说则蔽度两亡

  • 墨辩注叙·鲁胜

    中国西晋鲁胜著。鲁胜,字叔时,据《晋书·隐逸列传》载,他曾有《墨辩注》和《刑名》两部逻辑学著作,但皆已散佚。现存有《墨辩注叙》一文,是中国自秦汉至清以前2000年间仅存的研究先秦逻辑史、阐述古代逻辑思想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