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儒林宗派卷三

鄞县万斯同撰

东汉

刘昆 刘轶【昆子】 景鸾【又传齐诗】

右诸儒传施氏易

洼丹 夏恭【又传韩诗】 袁良

袁安【良孙】 袁京【安子】 袁敞【安子】

袁彭【京子】 袁汤【京子】 鲑阳鸿

梁竦 任安

右诸儒传孟氏易

范升 梁恭 吕羗

杨政【范升门人】 张兴 张鲂【兴子】

右诸儒传梁氏易

戴凭 魏满 沛王辅

崔瑗 折像 樊英

郤廵【英门人】唐檀【又传韩诗顔氏春秋】 杨秉

杜乔 刘寛 郎宗

郎顗【宗子】 徐穉 第五元先

郑【元先门人】孙期【又传古文尚书】

右诸儒传京氏易

陈元 郑众马融

郑 荀爽

右诸儒传费氏易【按易有施孟梁京费髙六家费髙二家不立学官髙氏无传人】

欧阳歙曹曾【歙门人】曹祉【曽子】

礼震【歙门人】髙获【歙门人】牟长

牟纡【长子】 尹敏 彭闳

臯 桓荣 桓郁【荣子】

桓焉【郁子】 桓麟【焉从子】桓彬【麟子】

桓典【焉孙】 何汤【以下并桓荣门人】袁宪

丁鸿 鲍骏陈翕【以下并丁鸿门人】

刘恺 巴茂 朱伥【丁鸿门人】

鲍永 鲍昱【永子】 杨寳

杨震【寳子桓郁门人】杨秉【震子】杨奉【震子】

杨赐【秉子】 杨敷【奉子】 杨彪【赐子】

杨众【敷子】 朱宠【桓郁门人】 张酺

黄琼 廖扶 宋登

徐穉 杜乔 张奂

刘寛

右诸儒传欧阳尚书

宋京 宋意【京子】 牟融

贾逵 张驯

右诸儒传大夏侯尚书

王良

右传小夏侯尚书

杜林 卫宏【林门人】徐廵【林门人】

葢豫 周防【豫门人】尹敏

贾徽 贾逵【徽子】 孔僖

孔季彦【僖子】 杨伦 周磐

马融张恭祖郑【恭祖门人】

刘祐孔昱 张楷

孙期

右诸儒传古文尚书【按尚书有欧阳大小夏侯及古文四家惟古文不立学官其后古文

盛行诸家】

李业髙诩 包咸

魏应鲁恭 鲁丕【渐废】

韦彪陈重雷义

右诸儒传鲁诗

伏湛伏黯【恭弟】伏恭【湛弟】伏晨【黯子湛】 伏无忌【曾孙】 任末

景鸾

右诸儒传齐诗

薛汉杜抚澹台敬伯

韩伯髙【晨子以上并薛汉】郅恽召驯

贾徽夏恭杨仁

廖扶李恂唐檀

公沙穆 冯良【杜抚门人】赵晔【杜抚门人】

张匡杜乔张恭祖郑【恭祖门人】

右诸儒传韩诗

谢曼卿 卫宏【曼卿门人】贾徽【曼卿门人】

贾逵【徽子】尹敏郑众

马融郑

右诸儒传毛诗【按诗有齐鲁韩毛四家惟毛诗不立学官其后毛诗盛行诸家渐废】

刘祐郑

右二人传小戴礼

曹充曹褒【充子】董钧

右诸儒传庆氏礼【按仪礼有大小戴及庆氏三家惟庆氏不立学官二戴虽立学官时无显者】

李章丁恭楼望

承宫樊鯈钟兴【以上并丁恭门人】

郅恽 周泽 甄宇

甄普【宇子】 甄承【普子】 程曾

顾奉【曾门人】张 张覇樊【儵门人】

张楷【覇子】 孙林 刘固

着【以上并张覇门人】徐穉 刘祐

右诸儒传公羊严氏春秋

张 唐檀 陈重

雷义

右诸儒传公羊顔氏春秋【按公羊春秋有严顔二家并立学官】

郑兴【刘歆门人】 李育公沙穆

羊弼 何休【弼门人】第五元先

郑【元先门人】

右诸儒传公羊春秋

韩歆 陈元 李封

贾徽【刘歆门人】 贾逵郑兴

郑众【兴子】 郑安世【众子】孔【刘歆门人】

孔竒 孔嘉尹敏

马严 马融【严子】周磐

棠谿典延笃张恭祖

郑【恭祖门人】服防 颍容

谢该

右诸儒传左氏春秋

尹敏 贾逵

右二人传谷梁春秋【按春秋有公羊谷梁左氏三家惟公羊立学官左氏世祖时尝立旋罢后

左氏盛行公羊谷梁二家渐废】

贾徽 贾逵

右二人传国语

杜子春郑兴郑众【兴子】

贾徽 贾逵马融

张恭祖郑【恭祖门人】

右诸儒传周官

贾逵 马融张恭祖

郑

右诸儒传礼记

侯覇 包咸包福【咸子】

沛王辅马融 何休

郑

右诸儒传论语

沛王辅马融 何休

郑

右诸儒传孝经

程曾 赵岐

右二人传孟子

冯衍 桓谭 井丹

班彪 班固【彪子】 崔骃

崔瑗【骃子】 崔实【瑗子】 傅毅

王充【班彪门人】张衡鲁丕

许慎 蔡 胡广

周举 朱穆 李郃

李固【郃子】 樊英 姜肱

蔡邕【胡广门人】韩説荀爽

刘淑 魏朗 卢植

赵典 申屠蟠

右诸儒兼通五经

谯【通易春秋二】索卢放【经通尚】 刘茂【书通礼】

张纯【经通礼】刘般 任延【经通诗易春秋三】

王景 谢夷吾乐恢

杨由 挚恂【经马融】吴祐

北海王睦 戴宏 淳于恭

贺纯 周爕 徐防

黄香 杨终 杨统

杨厚【师统】 杜真 髙鳯

法真 王符 刘珍

范丹【子马融门】张纲 崔琦

刘梁 刘丕 刘宠【丕子】

史弼 应奉 应劭【奉子】

邉韶 荀淑 钟皓

陈实 陈纪【实子】 陈谌【实子】

陈蕃 李膺 范滂

窦武 蔡衍 檀敷

郭太 庾乗 符融

刘虞 髙彪 侯瑾

孔融 仲长统杨匡

王调【以下并李固门人】赵承郭亮

董班 杜访 郑遂

王成【并李固门人】 李爕【固子】赵商【郑门人】

宋忠 缪斐 董扶【杨厚门人】

右诸儒皆通经学

儒林宗派卷三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毕沅
  卷第一百八十·胡三省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三·张岱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从公续录·戴肇辰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一·廖道南
  通志卷一百八十六·郑樵
  六八六 谕陈昌齐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钦定辽史语解卷四·佚名
  卷八·司马迁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九。·金富轼
  陆俟传·魏收
  路铎传·脱脱
  卷一百五十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六出 拒奸·李渔

    〖捣练子〗(旦上)长夏静,小庭空,扇小罗轻却受风。一枕早凉初睡起,簟痕犹印海棠红。淑娟与母亲同居西院,虽然冷静,到喜清闲。奴家心存贞淑,读诗尝废淫风;性善娇羞,掩耳怕闻情事。但想妇人一世,既靠男子为末,得失所关,莫把婚姻作戏。

  • 提要·徐玑

    臣等谨案二薇亭诗集一巻宋徐玑撰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集作灵囦古今字也永嘉人为四灵之一宋元诗会载玑官建安主簿龙溪丞武当长泰令嘉定七年卒年五十九而陈振孙书録解题曰四人者惟师秀尝登科改官意谓三人皆未尝

  • 卷六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秦韬玉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中和二年得准勅及第僖宗幸蜀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投知小録三卷今编诗一卷长安书怀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一作撩】人拨不平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

  • 内篇(下)·叶燮

    一、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而且谓古人可罔,世人可欺,称格称律,推求字句,动以法度紧严扳驳铢两。内既无具,援一古人为门户,藉以压倒众口,究之何尝见古人之真面目,而辨其诗之源

  • 朱淑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未详。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其行实略云:幼警慧,善读书,文章幽艳,工绘事,晓音律。父官浙西。夫家姓氏失考,似初应礼部试,其后官江南者。淑真从宦,常往来吴越荆楚间。况周

  • 卷一百三十七·乐志第九十·乐十二等·脱脱

        ◎乐十二   祭太社太稷 祭风雨雷师 祭先农先蚕 亲耕藉田   蜡祭 释奠文宣王武成王 祭祚德庙 祭司中司命   景德祭社稷三首   降神,《静安》   百谷蕃滋,丽乎下土。聿崇明祀,垂之千古。   育

  • 卷六 蜀录·崔鸿

      李特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敛之,口岁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因谓之賨人焉。及高祖为汉王,始募賨人,平定三秦,既而不愿出关,求还乡里。高祖以其功,复同丰沛,更名其地为巴郡。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二月按是月壬子朔癸丑京城副留守郭仲荀乞兵与粮上曰朕今日和议盖欲消兵使百姓安业留司岂用多兵但得二三千人弹压内寇足矣至如钱粮亦只据所入课利养赡官兵他日置榷场不患无钱岂可虚内而事外邪朕见

  • 卷三十七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七上 【起戊辰隋炀帝大业四年○尽戊寅七月】凡十年有奇 四年春正月开永济渠 【发河北诸军百余万衆穿水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纪昀

    列传唐 【十】○唐十岑文本 【羲 长倩格辅元】 虞世南 李百药 【安期】 褚亮 【刘孝孙 李玄道李守素】 姚思廉 【璹班】 令狐德棻 【峘 邓世隆 顾胤李延寿 李仁实】岑文本虞世南李百药 【李安期】褚亮姚思

  • 曹宪传(附许淹等传)·刘昫

    曹宪,扬州江都县人。在隋朝任官做秘书学士。常常聚集生徒传授学业,有弟子数百人。当时公卿以下官员,也多向他从师受业。曹宪还精通各家文字学书籍,从汉代杜林、卫宏以后,古文几乎泯灭绝迹,由曹宪文字学得以复兴。隋大业年间

  • 卷五九·邱濬

    ▲宗庙飨祀之礼(下) 《祭义》: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 吴澂曰:“天道三月一小变而为一时,禘当作祠,此言每岁时祭疏数之义。未及三月而又祭则祭期太促

  • 不开后门,不拉关系·孔子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②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③之室也。” 【注释】 ①武城宰:武城的地方官,相当于武城县的县长。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②澹(tan)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

  • 卷七·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七安溪 李光坡 撰曾子問第七注曰曾子孔子弟子曾參也以其所問多明於禮故著姓名以顯之曾子問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從攝主北面於西階南註曰變於朝夕哭位也攝主上卿代君聽國政 疏

  • 卷四十二·佚名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有问言:幻士能学般若波罗蜜多成办一切智智不。幻士能学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成办一切智智不。我得此问当云何答。世尊,若有问言:幻士能学四静虑成办一切智智不。

  • 卷五·佚名

    △净戒波罗蜜多品第六尔时佛薄伽梵。於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布施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修大乘者兴大悲心。行布施波罗蜜多。以何方便而能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何名净戒防何过失。云

  • 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

    库恩研究科学史的代表作。1962年出版,先后被译成德文、波兰文、意大利文、日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全书除了序言共有13章,以纲领形成、表述作者的观点。在书中库恩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他科

  • 长水日抄·陆树声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 一卷。明陆树声撰。卷前有自序,撰者称此书是其年衰退职后,归家“追忆见闻”所做的随笔札记。所谓“日抄”,乃“以余积日所得也”;树声别号“长水渔隐”,所以用“长水”冒题。存有明刊本、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