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四

洪武九年二月乙酉朔

○丙戌命重定王府官制王相府设左右相二人武相一人文相一人左右傅二人武傅一人文傅一人首领官长史二人录事二人罢王傅府及典签司咨议官并护军府增设伴读四人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任之侍读四人收掌文籍少则缺之

○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纻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其叚疋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靖江王岁赐米二万石钞一万贯余物比亲王减半马匹草料月支二十匹公主未受封每岁支纻丝一十疋纱一十疋罗一十疋绢三十疋夏布三十疋木绵布三十疋绵二百两已受封赐田庄一所岁收粮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亲王子男未受封每岁支拨纻丝一十疋纱一十疋罗一十疋绢三十疋夏布三十疋木绵布三十疋绵二百两女未受封比男未受封减半给赐男已受封郡王者每岁支拨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一十疋纻丝五十疋罗二十五疋纱二十五疋绢一百疋夏布一百疋木绵布一百疋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匹草料每月支一十匹女已受封及已嫁者每岁支拨米一千石钞一千四百贯其叚疋于所在亲王国带造给付皇太子次嫡子并庶子既封郡王之后必俟出阁每岁拨赐与亲王子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每岁拨赐与亲王女已嫁者同凡亲王世子岁赐与已封郡王同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其岁赐比始封郡王减半支给郡王女已封县主及已嫁者岁支米五百石钞五百贯其余叚疋等物比亲王女已受封者并减半支给郡王诸子年及十五每位拨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并除租税诸子所生之子唯世守永业

○丁亥遣御史大夫汪广洋释奠于先师孔子

○置王府典膳所典膳正副各二人司酝二人典宝所典宝正副各二人其正副兼以中官流官为之门官二人正一人副一人

○戊子祭大社大稷

○己丑泰安州民于蒿里得玉匣内有玉简十六有司献诸朝验其刻乃宋真宗祀泰山后土文  上曰古者祀天用玉后世祀后土亦用玉岂非推广其义欤今观此乃先代帝王致敬神祇之物命仍瘗其所

○岁星逆行入太微犯左执法

○庚寅调金华千户所军士补温州卫

○壬辰朝日

○癸巳享先农

○以武宁县知县马植等五十七人为秦晋  燕府长史审理奉祀等官

○丙申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钟山京畿山川四季月将京都城隍诸神正殿设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钟山凡七坛东西庑各三坛东则京畿山川夏冬二季月将西则春秋二季月将京都城隍各位陈设仪与四年同但正殿共设酒尊三爵七帛篚七于殿东南西向祝案于殿外王道西东西庑各设酒尊三爵三篚三于坛南北向正殿七坛  上亲行礼东西庑遣官分献其分献礼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时分献官诣盥洗所搢笏盥帨出笏俟  皇帝行礼至正殿第六坛遂诣各神位前搢笏奠帛献爵出笏复位余皆如旧仪

○遣官祭旗纛初旗纛与太岁风云雷雨诸神合祭于城南是年正月既别建旗纛庙于山川坛左遂定以  上躬祀山川之日遣旗手卫官行礼其正祭旗头大将六纛大神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众凡七位共一坛其祭物与先农同帛七黑二白五其正祭仪献官及陪祀官俱常服入就位候  皇帝至山川坛典仪唱迎神乐作赞四拜献官及陪祀官各四拜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赞诣盥洗所诣酒尊所乐作赞司尊者举幂酌酒执事者以爵受酒赞诣神位前跪执事者以帛跪进献官受帛以授执事者奠于神位前执事者以爵跪进赞献爵献官献爵赞读祝读祝官取祝跪读讫赞俯伏兴平身复位献官俯伏兴平身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乐作执事者以爵受酒献于神位前毕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仪同亚献乐止典仪唱饮福受胙献官诣饮福位赞跪献官跪执事者以爵跪进赞饮福酒献官受爵饮福酒执事者以胙跪进赞受胙献官受胙赞俯伏兴平身复位献官俯伏兴平身复位赞再拜献官及陪祭官皆再拜典仪唱彻馔乐作执事者各诣神位前彻馔乐止典仪唱送神乐作赞四拜献官及陪祭官皆四拜乐止典仪唱读祝官奉祝掌祭官奉帛馔各诣燎所乐作赞望燎献官及陪祭官各诣望燎所乐止赞礼毕其祝文曰惟神钦天命而无私助扬威武有功国家兹当仲春谨遵常典特以牲醴遣官致祭神其鉴知

○丁酉遣官祭京都城隍之神于其庙

○赐诸王仓库名秦府曰广丰晋府曰广盈  燕府曰广有靖江府曰广益 ○礼部奏皇子孙弟侄表笺内称谓未有定式今谨议皇太子亲王于  天子前自称曰长子皇太子某第几子某王某称  天子曰父皇陛下  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孙自称曰长孙某封某第几孙某封某称  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  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若天子之弟则自称曰第几弟某封某称  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  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若天子之侄则自称曰第几侄某封某称  皇帝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若封王者其分居伯叔父及伯叔祖之尊则自称曰某封臣某称  皇帝曰皇帝陛下皇后曰皇后殿下若从孙再从孙三从孙自称曰从孙某封某再从孙某封某三从孙某封某称  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祖皇帝陛下  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后殿下制○戊戌赐京卫士卒钞有差

○己亥立太庙栋宇  上躬告祀后土

○躬祀历代帝王

○庚子  上以秦王樉晋王及今上将之国命先往凤阳观祖宗肇基之地俾知王业所由兴且命皇太子率之祭开国功臣然后行

○调扬州卫军士千人补登州卫高邮卫军士千人补宁海卫

○户部奏文武官吏俸军士月粮自九月为始以米麦钞兼给之其狭西山西北平给米什之五湖广浙江河南山东江西福建两广四川及苏松湖常等府给米什之七余悉以钱钞准之储麦多者则又于米内兼给每钱一千钞一贯各抵米一石麦减米价什之二从之 ○辛丑秦王樉晋王  今上至凤阳

○置礼祭所设礼祭正正八品副从八品以内使为之典扬王徐王园墓四时之祀

○甲辰以河间府知府偰斯为户部郎中

○乙巳以梅圭等二十五人为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

○己酉太白昼见自乙巳至于是日

○甲寅置华州潼关仓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列传第二百二十九·佞幸·脱脱
  卷七·毕沅
  卷二十三·谷应泰
  曾军篇第二·王闿运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二)·陈寅恪
  ●续吴先贤赞卷之二·刘凤
  御制通鉴纪事本末题辞·袁枢
  世家卷第十 高丽史十·郑麟趾
  第70章 挥金如土的蒋介石·冯玉祥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一·佚名
  提要·毛奇龄
  卷五十八、通使及选派留学·黄鸿寿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吕思勉
  二年·佚名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577_1 【春晓曲(一作齐梁体)】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   流苏帐晓春鸡早。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卷577_2 【猎骑辞

  • ●目录·王国维

    正宫调 中吕宫 道调宫  道宫薄媚西子词 排遍第八 排遍第九 第十攧 入破第一 第二虚催 第三衮遍 第四催拍 第五衮遍 第六歇拍 第七煞衮  薄媚摘遍

  • 卷八·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八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五十三首秋浦歌十七首【唐池州有秋浦县其地有秋浦水故取以立名隶江南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缪本作渡】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二·佚名

    高宗废立皇后【石守道 孙之翰】追尊上祖并高祖太宗文穆文徳二后帝自称天皇后自称天后【孙之翰】追谥太子为皇帝【范祖禹】改元显庆【孙之翰】封禅改元干封【孙之翰】于志宁请衡山公主俟三年丧成婚【范祖禹】责五品以

  • 裴文举传·令狐德棻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祖父裴秀业,任魏国中散大夫、天水郡守,追赠平州刺史。父亲裴邃,为人方正严肃,为州里所推重。最初担任散骑常侍、奉车都尉,先后升任谏议大夫、司空从事中郎。大统三年(537),东魏前来侵犯,裴邃集合乡

  • 卷二十三、雍正清察·黄鸿寿

    世宗雍正元年,春正月,颁谕旨十一道,训饬督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帝在藩邸四十馀年,于人情世态,无不洞悉。见当日政治腐败,达于极点,慨然思有以整饬之,故即位即首颁振肃纪纲之诏。 二月,甄别翰林詹事官不职者,勒令解退。 禁部员

  •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司马迁

    【索隐】: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故孟子曰“陈仲子,齐之系家”。又董仲舒曰“王者封诸侯,非官之也,得以代为家也”。吴太伯,【集解】:韦昭曰:“後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曰吴太伯。”【索隐】:国语曰“黄池之会,晋

  •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三·高晋

    天章【乙酉 浙江】诗入浙江境一川不异舟两省顿分邮风俗渐因别桑麻较更稠春晴真是畅三载忽如流祗觉民情切惠鲜可忘【去声】谋题烟雨楼岩嶤无地起楼台一棹宛从镜里来问孰宜烟更宜雨合称惟柳复惟梅韶光艳裔为屏匝漪影空

  • 卷一·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圗考巻一婺源江永撰圗谱孔子年谱【生年从公羊谷梁传月日从谷梁圗不列蔡者蔡地已属楚故】<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卷一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卷一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卷一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

  • 机缘品第七·释法海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奇哉如来。哀愍一切众生。为第一难事。佛告央掘魔罗。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

  •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详夫理绝众诠。岂三乘之可摄。智圆万德。非十地以能观。布慈云而荫四生。洒法雨而湿九有。由是降神兜率诞迹迦维。厌欲乐于王宫获真常于觉树。良以群生业惑魔党增强。腾苦海以辟三途。溺慈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达变权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海澄记录垂问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即不问目瞳无影时如何冤有头债有主为甚么桑树上着箭谷树上汁出。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因甚有善因而招恶果。犀因玩月文生角象被雷惊

  • 吴都文粹·郑虎臣

    地方诗文总集。十卷,卷三至卷七为诗。宋郑虎臣编纂。郑虎臣字景兆,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会稽尉。南宋德祐初,自请监押奸臣贾似道,押至漳州木绵庵,椎杀之。郑虎臣为吴中巨富,热心当地文献,辑此书以存苏州风土演变痕迹。吴中

  • 刘壮肃公奏议·刘铭传

    刘铭传撰,陈澹然编,凡10卷,清光绪三十二年排印本。此书始自同治九年刘铭传赴陕督师攻回民军,及至中法战争,法国海军进攻台湾基隆,奉命率淮军赴台,保卫台湾;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为首任巡抚,开发建设台湾的奏稿。经桐城陈澹然校

  • 易童子问·欧阳修

    北宋欧阳修撰。凡三卷三十七章。此书设童子与师问对之语,以说《易》旨。卷一、卷二说六十四卦卦辞及《彖传》、《象传》大义。卷三则考辨《易传》七种的内容,认为《系辞传》、《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

  •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佚名

    《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三洞奉道科戒》着录「上清太上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玉咒经」;《上清道类事相》卷三引《太元上经》,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方法类。经

  • 妙好宝车经·佚名

    亦称《妙好宝车菩萨经》、《宝车菩萨经》、《妙宝车经》、《宝车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北魏时淮州比丘昙辩撰,后由青州比丘道侍改治。一卷。述宝车菩萨受佛之命,“击生死军,杀烦恼贼”的故事。经中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