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七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朔,上观汉武帝纪,顾谓翰林待制吴沈曰:“人君理财之道视国如家可也,一家之内父子不异赀,其父经营储积,未有不为子计者,父子而异赀,家必隳矣,君民犹父子也,若惟损民以益君,民衣食不给而君独富,岂有是理哉?”

封大都督府佥事仇成为安庆侯,蓝玉为永昌侯,谢成为永平侯,张龙为凤翔侯,吴复为安陆侯,金朝兴为宣德侯,曹兴为怀远侯,叶昇为靖宁侯,曹震为景川侯,张温为会宁侯,周武为雄武侯,王弼为定远侯,皆赐铁券。仇成文曰:“昔者,圣君定赏以报功,惟贤能受之。朕观古制,汉封为多,然侯之名则同,其食禄世守者各有等差,由其功有先后,业有巨微,所以食禄有等阶,资有序以辨重轻也。尔都督佥事仇成从朕渡江,遇敌奋勇,不以众寡,所向必克,彭蠡之战,尔功居多。今已年迈,朕思往日之劳,特封尔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安庆侯,食禄二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兹与尔誓,若谋逆不宥,其余死罪免二次,以报尔功。尔其益加恭慎,以保禄位,延于永久,岂不伟欤?”玉等皆以征西有功,券文前后与成同,其中曰:“去岁命将西征,以平羌戎,今岁获功以归,虽首恶未擒,其部落已经剪除,势孤力弱,将自殄灭,朕念尔劳,宜加封爵。”

以儒士吴玄为刑部员外郎,张经道为兵部员外郎,高炳为工部员外郎,耿禄为吏部员外郎。

乙未夜,有星大而赤色,起自天苑,西北行至外屏没。

丙申,罢广积木场。

丁酉,上与翰林待制吴沈论持身保业之道。上曰:“人当无所不谨,事虽微而必虑,行虽小而必防,不虑于微,终贻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谨小行而无已者,则可以成大善,忽细事而不戒者,则必至成大恶,常人且然,况人君乎?”沈对曰:“圣虑及此,诚社稷永安之道。”上曰:“安生于危,危生于安,安而不虑,则能致危,危而克虑,则能致安,安危治乱在于能谨与否耳。”

己亥,以北平都指挥使郭英、浙江都指挥使王诚、陈桓、陕西都指挥使濮英、萧成、宁川卫指挥佥事高显、虎贲右卫指挥同知何德、府军卫指挥佥事张翼俱为大都督府佥事。

以金吾前卫指挥同知储杰、留守右卫指挥佥事尹通为浙江都指挥使。

上御奉天门视朝毕,顾谓翰林待制吴沈曰:“人主治天下,进贤、纳谏二者真切要事也。”沈对曰:“诚如圣谕,但求之于古能行者亦鲜,是以乱日常多,治日常少。”上曰:“使其真知,贤者能兴,其国何有不好?真知谏者在于忠己,何有不纳?惟其知之不真,是以于己难入,若诚能好贤,则不待招徕而贤者自至,诚能纳谏,则不待旌赏而谏者毕来。”沈对曰:“陛下此言,诚国家兴治之要。”

庚子,雷。

甲辰,降中书右参政殷哲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丙午,敕江阴侯吴良曰:“朕昔初定江东,命卿守东鄙,高城深隍,沃野以辟,当是时,朕无东顾之忧,用兵荆楚,遂定其地,虽诸将效力于西,而卿能保守东藩,相为首尾,内奸无出,外奸无入,可谓智矣。天下已平,爵卿侯封,所以报功也。前以第七子榑封为齐王,与卿结姻,就命卿如齐肇造工宇。今逼新年,遣使赍酒醴劳卿,齐王尚幼,未有所知,亦能遣人行礼,卿可体朕父子之心而自爱重焉。”

给赐广西平寇将士凡四千九百四十余人,绮帛百七十九匹、钞八千一百余锭。

壬子,置鴈门守御千户所。

甲寅,燕府营造讫工,绘图以进。其制:社稷、山川二坛在王城南之右;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门楼、廊庑二百七十二间,中曰承运殿,十一间,后为圆殿,次曰存心殿,各九间,承运殿之两庑为左、右二殿,自存心、承运周回两庑,至承运门为屋百三十八间;殿之后为前、中、后三宫,各九间,宫门两厢等室九十九间;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其南曰灵星,余三门同王城门名;周垣之内堂库等室一百三十八间。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

济宁侯顾时卒。时字时举,临濠人,倜傥负志气,善战。从上渡江,屡立战功,由百夫长升元帅,寻授同知天策卫指挥使司事。洪武元年,从大将军徐达北定燕蓟,拜骠骑上将军、大都督府副使兼同知太子率府事。三年,进大都督府同知,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阶荣禄大夫,勋柱国,封济宁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授以铁券,子孙世袭。四年,命为征西左副将军,率师伐夏,由兴元,克阶、文、绵、汉四州,进围成都,降夏主明昇。五年,命副征虏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北征,时与文忠分道入沙漠,迷失道,粮且尽,遇胡兵士卒,疲乏不能战,时奋厉,独率麾下数百人跃马大呼冲击,胡兵引去,掠其辎重、粮马而还,士卒复振。七年,从魏国公徐达镇北平。八年,召还京师,寻有旨,仍镇北平。至是卒,年四十六。讣闻,上痛悼之,辍朝三日。明年春二月,丧归自北平,遣官迎祭,敕葬钟山之阴,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追封滕国公,谥襄靖。诰曰:“人臣有大功者,生则受爵,没则褒谥,所以彰其名于永久也。朕自开创以来,宣力效忠者众,尔济宁侯顾时与朕同里,昔从征讨,摧坚破敌,历著功勋。朕平滁阳,清江淮,奠安南土,已而平定中原,尔皆与有力焉,是命显膺爵禄,宠受侯封。今天下大定,命尔守御北平,尔能修其职守,辑和军民,靖安边境,正宜相与共乐太平,何其天不假年,遽然长往。朕念尔劳,特追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滕国公,谥襄靖,以慰尔于冥冥。於戏!生而著功当代,没而名书史册。人能若是,虽千万世不朽矣。”仍命其子敬袭爵。

丁巳,命播州宣慰使司同知罗琛世袭其职。

戊午。以太常司少卿乐礼为太常卿,赞礼郎阮畯为少卿。

以刑部员外郎吕宗艺为尚书。诰曰:“古者,秋官明五刑,以弼五教,以期于治也,必得通敏练达,持文平而用法当者方称。兹选尔宗艺,立心公平,用律详审,今命尔为刑部尚书,必期民协于中,以副朕意,钦哉!”宗艺,东平人,以故元中书省参政来归。洪武三年,授刑部郎中,坐事出为肇庆府高要县知县。四年,召还为刑部员外郎,改磨勘司令。六年,升福建行省参政。九年,以事降为刑部比部郎中,又降员外郎,至是升尚书。

庚申,以金吾前卫指挥同知汪信为指挥使。

都督佥事马云征大宁寇,平之,还京,赐绮、帛各五匹。其所领将士有功者:指挥而下赐绮、帛有差,军士钞三锭;随征无功者:指挥而下绮、帛视有功者半之,军士钞二锭。

清远县民房文广聚众作乱。

辛酉,升户部员外郎张琏为侍郎,通政使司右参议郑肃为通政使。

以通政使司右通政殷哲为中书省左丞,左参议李素为右丞。哲,胶州人,以乡贡进士擢翰林应奉、监察御史,升重庆府知府,拜中书省右参政,坐事降通政使司右通政,至是复升今官。

以兵部郎中赵本为尚书,吏部员外郎陆镇为侍郎。镇,嘉兴人,幼敏悟,尝从乡先生鲍恂受易。洪武十一年,由国子生擢给事中,转兵部主事,寻迁吏部员外郎,升今官。

以通政使司知事姜准为左通政,御史台都事祝进为右通政,金吾前卫指挥佥事陈用为府军卫指挥佥事。

猜你喜欢
  ●卷八·李攸
  第十一回 商垫款熊秉三受谤 拒副署唐少川失踪·蔡东藩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八·倪在田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第二章 族制·吕思勉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卷六·鄂尔泰
  史记正义论例諡法解·张守节
  卷四十二·班固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三·吴任臣
  卷之六十八  蓬軒類記一(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作邑自箴卷第六·李元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八十·彭定求

        卷680_1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韩偓   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唯对松篁听刻漏,   更无尘土翳虚空。绿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   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   卷680_2 【六月十七

  • 程珌·唐圭璋

      珌字怀古,休宁人。生于隆兴二年(1164)。绍熙四年(1193)进士。知富阳县,历官翰林学士知制诰、进宝文阁学士、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封新安郡侯。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淳祐二年(1242)卒,年七十九。赠特进、少师。系本河北

  • 胡祗遹·隋树森

    胡祗遹(一二二七--一二九五),字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中统初辟为员外郎。至元元年(一二六四)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士。后出为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宋亡后,转任湖北道宣慰副使

  • 韵语阳秋序·葛立方

    隆兴元年,常之由天官侍郎罢七年矣,于是《韵语阳秋》之书成,贻书谓余叙之,会余以病未暇也。明年,常之卒。干道改元,三月九日,夜梦常之如平生。既寤,怆念畴昔,泫然流涕,乃题其首,而归其书于其孤。曰:《诗》三百篇,上而公卿大夫歌于朝

  • 卷五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公是集【六】蚁鬬扰扰嗟何急营营若有侵由来穴知雨非尔旱为霖王伯彊并弱兴亡古到今愿君推达观安得异机心防雨登城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

  • 卷二十三·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三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四首【元丰甲子四月离黄州五月至筠七月过金陵作】别黄州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帏桑下岂无三宿恋尊前

  • 竹斋诗集巻三·裘万顷

    宋 裘万顷 撰五言絶句善利阁次伯仁所题赵子良画四首箜篌君乡来分明记江树想君诗成时梦作白鸥去平生交防间吾帻葢屡岸区区稻粱谋君亦逐鸿雁风檐手君诗心迹已清絶何当更长吟坐对澄江雪扁舟两渔翁清唱发日暮安得如鸱夷

  • 列传第三十八·魏徵

    ○循吏 古之善牧人者,养之以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随其所便而处之,因其所欲而与之,从其所好而劝之。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若子产之理郑国,子贱之居单父,贾琮之牧冀州,文

  • 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红颜异儿得妻·蔡东藩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无论古今中外,统是这般见解,这般称呼,这也是成败衡人的通例。起语已涵盖一切。惟我中国自黄帝以后,帝有五,王有三,历秦、汉、晋、南北朝及隋、唐、五季、南北宋,虽未尝一姓,毕竟是汉族相传,改姓不改

  • 六七 谕着照节赏年赏例赏给纪昀陆锡熊各一分·佚名

    六七 谕着照节赏年赏例赏给纪昀陆锡熊各一分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奉旨:四库全书处总纂官 翰林院编修纪昀、军机处郎中陆锡熊,着照懋勤殿翰林节赏年赏之例,各赏给一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长孙晟传·魏徵

    长孙晟,字季晟,生性通敏,略涉书史,善于骑射,矫捷过人。 当时周朝崇尚武艺,贵族子弟都因有武艺而觉得了不起,每每与他骑马射箭,那些人都在他之下。 十八岁,任司卫上士,初不出名,人们还不认识他。 只有隋高祖一见他,就嗟叹不已,于是

  • 53.鸿门宴·林汉达

    项羽接受了章邯投降之后,想趁着秦国混乱,赶快打到咸阳去。大军到了新安(今河南新安)投降的秦兵纷纷议论说:“咱们的家都在关中,现在打进关去,受灾难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是打不进去,楚军把我们带到东边去,我们的一家老小也会被秦

  • 东宫备览卷一·陈模

    ○始生礼记内则篇曰国君世子之生告于君接以太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负之宰醴负子赐之束帛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凡接子择日冡子则太牢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

  • 论语纂疏卷二·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二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胡

  • 士翼卷一·崔铣

    (明)崔铣撰○述言上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夫弟子専乎艺学者骛乎逺故世之论贤曰射御毕给子贡之求仁曰

  • 研究佛学之目的及方法·太虚

    ──十八年冬月在世界佛学院研究部讲──研究佛学以何为目的?又以何种方法能达到此目的?目的,就是自利利他,在自利利他中所得到的三德。                     ┌─真实愚    自利─┐ ┌─断德

  • 兀庵和尚语录目次·兀庵普宁

    卷上  师范手白  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  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语录卷中  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语录  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语录卷下  法语  序跋  佛祖赞  自赞  偈颂  小佛事  跋

  • 韩诗外传·韩婴

    汉初的一部征引《诗经》诗句以证事的著作。韩婴作。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韩诗》的创始者韩婴,曾“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汉书·儒林传》)。据此则《韩诗内传》与《韩诗外传》皆为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