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陈杞世家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夏后之时或失或续【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索隐按左传虞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武王杜注遏父舜之後陶正官名是生满者也】得妫满封之於陈【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臯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愼公圉戎立愼公当周厉王时愼公卒子幽公寜立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正义燮先牒反】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正义徒何反】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卫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弑其君隐公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陈桓公鲍卒【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几十六日】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云世家与春秋传违者按左传桓公五年文公子佗杀桓公太子免而代立经六年蔡人杀陈佗立桓公子跃为厉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佗立未踰年故无諡文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佗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史记既以佗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佗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而班固又以厉公为桓公弟又误也】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乾上否观爻在六四变而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六四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若在异国必姜姓【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姜姓太岳之後【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也】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湣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集解駰案公羊传曰淫于蔡蔡人杀之】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取陈女为后二十一年宣公後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已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器械】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有妫之後将育于姜【集解杜预曰妫陈姓齐姜姓】五世其昌并于正卿【集解服?曰言完後五世与卿并列】八世之後莫之与京【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磐也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灵公元年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於夏姬【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徵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左传云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衷其衣以戏於朝【集解駰案左传曰衷其衵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泄冶谏曰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集解駰案春秋陈杀其大夫泄冶】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於夏氏公戏二子曰徵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集解杜预曰灵公即位十五年徵舒已为卿年大无嫌是公子也盖以夏姬淫枚故谓其子多似以为戏】徵舒怒灵公罢酒出徵舒伏弩廐门射杀灵公【集解駰案左传曰公出自其廐】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徵舒自立为陈侯徵舒故陈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徵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徵舒而已巳诛徵舒因县陈而有之羣臣毕贺申叔时使於齐来还独不贺【集解贾逵曰叔时楚大夫】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徵舒为贼弑君故徵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後何以令於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於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索隐谓申叔时之语正义家语云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建其义非楚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也】二十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索隐昭八年经云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左传曰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偃师今此云两姬又分偃师为二人亦恐此非】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集解徐广曰三十五年时】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索隐即司徒招又一名苕】使公子弃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弃疾为陈公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集解服?曰陈祖虞舜舜出颛顼故为颛顼之族】陈氏得政於齐乃卒亡【集解贾逵曰物莫能两盛】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集解贾逵曰幕舜後虞思也至于瞽瞍无闻违天命以废絶者郑衆曰幕舜之先也駰案国语贾义为长索隐贾逵以幕为虞思非也傅言自幕而至瞽瞍知幕在瞽瞍之前非虞思明矣】舜重之以明德至於遂【集解杜预曰遂舜後盖殷之兴存舜之後而封遂言舜德乃至於遂也索隐重音持用反杜预以谓舜有明德乃至遂有国义亦然也且文云自幕至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是言舜有明德为天子也乃云殷封遂代守之亦舜德也宋忠云虞思之後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於陈以为舜後是也】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集解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後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後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弃疾弑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後为元年故今空经年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为借失国之後年为五年】七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胡亦在汝南】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湣公【索隐按左传湣公名周是史官记不同也】湣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於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於城父时孔子在陈【索隐按孔子以鲁定公十四年适陈当湣公之六年上文说是此十三年孔子仍在陈凡经八年何其久也】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湣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後苖裔也【索隐杞国名也东楼公諡号也不名者并史先失耳宋忠曰杞今陈留雍邱县故地理志云雍邱县故杞国周武王封禹後为东楼公是也盖周封杞而居雍邱至春秋时杞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云苕人伐杞取牟娄牟娄者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杞迁缘陵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杞後改国号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杞後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杞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也】殷时或封或絶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後得东楼公封之於杞【集解宋忠曰杞今陈留雍邱县也】以奉夏后氏祀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集解徐广曰谋 作谟索隐娶子臾反】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索隐系本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下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氏庄二十五年云杞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杞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也】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匄立【索隐匄音盖】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立【索隐一作郁厘谯周云名郁来盖郁郁厘来声相近遂不同也】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湣公维立湣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湣公弟阏路弑湣公代立是为哀公【索隐阏音遏哀公杀兄湣公而立諡哀谯周云諡懿也】哀公立十年卒湣公子欶立【集解徐广曰欶一作速】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杞後陈亡三十四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舜之後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後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後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齐湣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後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臯陶之後或封英六【索隐本或作蓼六皆通然蓼六皆咎繇之後据系本二国皆偃姓故春秋文五年传云楚人灭六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臯陶庭坚不祀忽诸杜预云蓼与六皆咎繇後地理志云六安故国臯陶後偃姓为楚所灭又僖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杜预曰英六皆臯陶後国名是有英蓼英六实未能详或者英改号蓼】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後至周武王复封於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後至周平王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索隐秦祖伯翳解者以翳益则为一人今言十一人叙伯翳而又别言埀益则是二人也且按舜本纪叙十人无翳而有彭祖彭祖亦坟典不载未知太史公意如何恐多是误然据秦本纪叙翳之功云佐舜驯调鸟兽与舜典命益作虞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文同则为一人必矣今未详其所以】垂益夔龙其後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後皆至帝王【索隐舜禹身为帝王其稷契及翳则後代皆为帝王也】余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索隐滕不知本封盖轩辕氏之子有滕姓是其祖也後周封文王子错叔绣於滕故宋忠云今沛国公邱是滕国也薛奚仲之後任姓盖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邾曹姓之国陆终氏之子会人之後邾国今鲁国驺县是也然三国微小春秋时亦预会盟盖史缺无可叙列也又许太叔太岳之胤二邾曹姓之君并通好诸侯同盟大国不宜全没其事亦可叙其本末补许邾世家】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後诸侯力攻相并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索隐系本江黄二国并嬴姓又地理志江国在汝南安阳县】故弗采着于传上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於夏而後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於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絶苖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於周则杞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杞其後越王勾践兴

【索隐述赞曰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余烈陈杞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世阏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国衰微或沦或替前并後虏皆亡楚惠勾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苖裔】

史记卷三十六

史记卷三十六考证

陈杞世家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臣照】按左传疏曰世本帝舜姚姓又哀元年传称虞思妻少康以二姚则是自舜以下犹姓姚也昭八年传曰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是胡公之裔乃姓妫史记则以为胡公之前巳姓妫与左传异

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年表在厘公五年

二十八年楚庄王卒○年表陈成公八年楚庄王薨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左传及年表俱在陈湣公之八年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湣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年表陈亡于湣公二十三年孔子亦卒於是年此作二十四年与左传合与孔子之卒差一年

以奉夏后氏祀○祀监本讹作杞今改正

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索隐周封文王子错叔绣於滕○世本及杜预世族本皆云周文王子错叔绣唯汉地理志以为周懿王子

故弗采着於传上○【臣照】按上当是云字之讹各本皆同故弗改

史记卷三十六考证

 

猜你喜欢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脱脱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宋濂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五·柯劭忞
  东都事略卷二十一·王称
  第七回 寻生路徐市垦荒 从逆谋李斯矫诏·蔡东藩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五 写自传与献“宝”·溥仪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陈寿
  源彪传·李延寿
  张觉传·脱脱
  第四节 玛志尼、加里波的之亡命·梁启超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卷四·顺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五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五五言排律赋得七星岩送曾侍读使安南【岩在肇庆府端溪出砚处】迢递交州路风流翰府人诏颁金殿晓香散玉堂春疏爵绥遐壤抡才选近臣庆逢千载会化浃万方民捧册严将命乘槎逺问

  • 卷六十四·志第十六·河渠一·宋濂

        ◎河渠一   水为中国患,尚矣。知其所以为患,则知其所以为利,因其患之不可测而能先事而为之备,或后事而有其功,斯可谓善治水而能通其利者也。昔者禹堙洪水,疏九河,陂九泽,以开万世之利,而《周礼·地官》之属,所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三·杨仲良

      真宗皇帝   丁谓事迹   天禧三年正月丙戌,知江宁府丁谓言:『启承天节道场,甘露降。』仍献五言诗。有诏褒答,有和诗赐焉。   四月丁酉,知江宁府丁谓言:『中使雷允恭诣茅山投进金龙玉简,设醮次,七鹤翔于坛上。』上作

  • 卷二十七 昭宣帝·王夫之

      〖一〗   嬴政坑儒,未坑儒也,所坑者皆非儒也;朱温杀清流,沈之河,未杀清流也,所杀者非清流也。信为儒,则嬴政固不能坑之矣;信为清流,则朱温固不能杀之矣。   温诚诛锄善类不遗余力,而士大夫无可逃之彀中邪?乃于韩偓弗能

  • 卷四 宋齐丘列传第一·陆游

       宋齐丘,字子嵩,世为庐陵人,父诚,与钟传同起兵。高骈表请为洪州节度使。以诚副之。卒官,因家洪州。齐丘好学。工属文。尤喜纵横长短之说,烈祖为昇州刺史,齐丘因骑将姚克赡得见。暇日陪燕游。赋诗以献曰:养花如养贤,去草如

  • 卷二十三·杨士奇

    永乐元年九月丙子朔○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礼乐刑政施有其序唐虞三代至汉唐宋率由兹道舜诛四凶明五刑夏禹承之声教达于四海周公相武王灭国五十至成康而后刑措不用汉高祖初定天下命萧何定律令韩信申军

  •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九二 大学士阿桂等奏孙士毅得邀宽免恳请代谢天恩折·佚名

    六九二 大学士阿桂等奏孙士毅得邀宽免恳请代谢天恩折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大学士 公阿桂等谨奏,据孙士毅呈,为恳请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窃士毅由军机处司员仰蒙皇上优渥恩施,不次超擢,用至巡抚,天恩高厚,无以复加。乃不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武韦之祸唐太宗贞观三十二年 初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武门时太白屡昼见太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傅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

  • 日本传·欧阳修

    日本,即古时的倭奴。距离京师有一万四千里,在新罗的东南。国在海中,人民居住在岛上。从东到西要走五个月,从南到北则是三个月的路程。国家没有城郭,编木为栅栏,盖草当屋顶。周围有小岛五十多个,都自有国名而臣附于日本。设大

  • ●皇朝通典卷七·佚名

    食貨七 ○食貨七 賦稅上【田賦 丁銀 蘆課附】 △賦稅上【田賦 丁銀 蘆課附】 (臣)等謹按九等之賦載在夏書九職之供詳於周禮皆所以明取民之制也沿及後世代有重輕及明末造厲政不一而其甚者莫如遼餉勦餉練餉三事民不堪

  • 卷三十二(襄十三年,尽十五年)·孔颖达

    【经】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寺阝。(寺阝,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寺阝亭。传例曰:“书取,言易也。”○寺阝音诗。任音壬。亢,苦浪反,又音刚。父音甫。易,以豉反,传同。)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共王也。成二年,大夫盟于蜀。)冬,城防

  • 提要·胡渭

    【臣】等谨案大学翼真七卷国朝胡渭撰渭有禹贡锥指别着録是书卷一分四目曰大学二字音义曰先王学校之制曰子弟入学之年曰乡学之教卷二分三目曰小学之教曰大学之教曰学校选举之法卷三分三目曰大学经传撰人曰古本大学曰改

  • 四书逸笺卷四·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孟子【上】麋鹿麋泽兽隂鹿山兽阳集注作大小解未知所本灵台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鼈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无灵台但有时台囿台管子云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文王服事

  • 卷九·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九檀弓上第三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檀弓鲁人存疑孔氏颖达曰郑目録云名檀弓者以其善於礼故着姓名显之今山阳有檀氏此檀弓在六国之时以此篇载仲梁子故知是

  • 卷一·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一    宋 郑伯谦 撰敎化【论六典以为民极】或问周公之叙六典也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之下每终之以为民极此特建国之始耳未见其有与于民也民何以遽取极于此哉曰先王之教天下未始有精

  • 三十七品第九·佚名

    佛告持人,何谓菩萨晓了意止。若有菩萨分别观察。行四意止。何谓四意。自观其身痛痒想法。亦复如是,何谓自观痛痒想法。于斯菩萨自观身行察如真谛。无常苦空非身之要。身为疮病。危厄众害以用乐习。动摇游去荒秽不净。以

  • 易经证释·佚名

    《易经证释》一书,由天津救世新教会于民国27年(1938)年发行铅字版本。据说是一位目不识丁的人扶鸾,由旁人记录而成。这位扶鸾者上祈孔子等人留下关于《周易》的讲解,在书中随处可见‘先圣’‘亚圣’等字眼。其中有不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