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澹居禅师至仁(澹居稿)

至仁,字行中,别号熙怡叟,鄱阳人。得法于径山元叟端和尚,驻锡苏州万寿寺。博综经传,贡尚书泰甫、黄侍讲晋卿皆服其说,虞文靖公称其文醇正雄简有史笔,宗门之子长也。其诗句如:「松间石榻春云护,花底山尊夜月开。」「沙渚草香流水活,海天云净碧峰遥。」「醉题梧叶秋阴合,坐对槐花暮雨来。」又《咏海棠再花》云:「月里精神今更好,雨中颜色向来新。」俱稳秀有法。判官皇甫琮编次其诗文曰《澹居稿》,江左外史雪庐新公为之序。 

奉答虞伯生侍讲 

送兴祖庭游会稽 

送奯上人还日本并简双林明极和尚 

至正廿二年冬十二月予访云海禅师于龙渊山中握手叙契阔欢甚且观其殿楼竹树宛然如全盛时因念东南幢剎率为兵燹而朋旧多沦替所历有沧桑之叹而禅师之交义之愿力有如此者遂作诗以纪之云 

次韵徐大章移居 

次韵马国瑞员外游会稽 

李焕章竹石居 

送厚元载游会稽 

送愚仲和尚 

饮绿轩 

送楠上人归定水并简见心禅师 

次韵答柳仲修宣使 

赠夏君美同知 

吴门遇江左外史 

题秋色归舟图 

送谦上人还日本并简天龙石室和尚 

次韵寄唐伯刚断事二首 

次韵答张仲举承旨 

次韵简苏昌龄学士仲铭禅师 

次韵竺元和尚山讴四首 

集杜句述怀寄见心书记 

○奉答虞伯生侍讲 

散花丈室拥天姝,金粟如来安稳无。不二门开唯一默,对谈还许老文殊。 

○送兴祖庭游会稽 

故人别我向何处,岁晏扁舟泛若邪。万壑千岩风雪后,杖藜随处看梅花。 

○送奯上人还日本并简双林明极和尚 

十年问法天王地,万里乡山碧海东。雪室有禅传鼻祖,蒲帆无恙转秋风。潮连蓬岛晴云白,霞拥扶桑晓日红。为问双林老尊者,尺书还寄北来鸿。 

○至正廿二年冬十二月予访云海禅师于龙渊山中握手叙契阔欢甚且观其殿楼竹树宛然如全盛时因念东南幢剎率为兵燹而朋旧多沦替所历有沧桑之叹而禅师之交义之愿力有如此者遂作诗以纪之云 

钓艇加沙度晓晴,浮图倒影若门迎。碧潭波冷白龙卧,翠竹云深丹凤鸣。乱后楼台符愿力,岁寒松柏见交情。欲从池上结荷屋,天地干戈尚战争。 

○次韵徐大章移居 

借屋藏书避世喧,地偏尘远水云繁。篱前沙渚群鸥卧,村外人家万蚁屯。春送兰香浮绮席,月移梅影度柴门。杖藜惯识湖东路,今雨还寻孺子论。 

○次韵马国瑞员外游会稽 

江上杨花落,孤帆度远汀。潮连沧海白,山拥会稽青。逸少笼鹅帖,支郎放鹤亭。登临有新制,毋惜寄林扃。 

○李焕章竹石居 

翔凤历四海,故巢何处安?蓬莱苍石外,风雨长琅玕。 

○送厚元载游会稽 

胜游还与马迁同,直上东南第一峰。神禹穴深苍木合,李斯碑在紫苔封。晚云仙岛翔归鹤,夜雨灵湫起蛰龙。若见故人烦问讯,松间石上几时逢。 

○送愚仲和尚 

山阴别后道偏腴,海上归来兴不孤。短杖看云怀鹫岭,扁舟载月度鸳湖。岂无大士同香饭,会有神龙献宝珠。老桂吹花应有约,岩前共听白猿呼。 

○饮绿轩 

道人住清溪,日饮溪中绿。涤虑发天光,心花莹如玉。复爱溪上云,时来檐下宿。 

○送楠上人归定水并简见心禅师 

阿师说法双峰下,白昼天花作雪飞。烽火隔江音问绝,秋风海上片帆归。 

○次韵答柳仲修宣使 

兵戈宇宙谁知己,风雨东南话故乡。禅伯自惭非觉老,诗豪今喜得刘郎。海门雁叫江枫赤,泽国云来野日黄。怅望庭闱空白发,菊花霜露几重阳。 

○赠夏君美同知 

海宇烟尘日夜生,中兴诸将正鏖兵。郦生三寸澜翻舌,一旦来归七十城。 

○吴门遇江左外史 

阖闾城外故人过,客里相逢感慨多。夜雨莲荒庐岳社,秋风木落洞庭波。远公道业惊吾老,潜子才华奈尔何。戎马十年乡国梦,结茅何处共云萝。 

○题秋色归舟图 

满目烽烟万国秋,江山何处可追游。吴淞水落鲈鱼美,风雨归来一钓舟。 

○送谦上人还日本并简天龙石室和尚 

回首扶桑若个边,春风万里上归船。神龙馈供云迷海,仙女吹花月在天。密意西来端有得,新诗东去岂无传。若逢石室烦通问,岁晚南湖学种莲。 

○次韵寄唐伯刚断事二首 

一轩凉雨读《楞伽》,三复停云感物华。金粟如来方丈室,香风满地散天花。 

野水芙渠绕鹤汀,画桥杨柳挂鱼罾。秋风携手青溪曲,竹杖荷衣一个僧。 

○次韵答张仲举承旨 

沉香亭北赋名华,四海车书正一家。总道天关严虎豹,那知陆地起龙蛇。词臣自昔推张说,边将何人继赵奢。南国云山浑似旧,几时函谷度牛车。 

○次韵简苏昌龄学士仲铭禅师 

曾向燕然勒汉铭,吴门今对万山青。朝端声价苏司业,海内交游嵩仲灵。何日袈裟登钓艇,此时云锦照溪亭。一尊正候陶征士,莫学三闾爱独醒。 

○次韵竺元和尚山讴四首 

白云招我归,清泉濯我足。闲将贝叶书,遥对青山读。童子拾松花,邻翁分野蔌。却忆马驹师,一箭中群鹿。 

千峰梅雨歇,绕舍流泉音。万物各有适,孤云独无心。时歌少林曲,还共寒山吟。啼鸟忽飞去,落花幽径深。 

独坐孤峰颠,终朝无过客。一啸心自闲,群魔气应索。池清月更明,风静叶还落。白叟荷樵归,高歌赤双脚。 

梅花报春信,竹外香风吹。青山与世隔,幽意何人知。冰霜政严洁,云石相因依。伫立望归鹤,月上寒松枝。 

○集杜句述怀寄见心书记 

宿鸟恋本枝,南雁意在北。飘飘愧此身,一岁四行役。所忧盗贼多,不独冻馁迫。东下姑苏台,残年傍水国。金银佛寺开,信美无与适。细人尚姑息,贤者贵为德。之子白玉温,令我心悦怿。晤语契深心,洞彻有清识。学贯天人际,溟涨与笔力。神功接混茫,风雷缠地脉。灵芝冠众芳,冰壶动瑶碧。紫燕自超诣,尤异是龙脊。流传必绝伦,许与必词伯。喧争懒着鞭,飞腾知有策。吾道属艰难,鸾凤有铩翮。天门郁嵯峨,乘槎断消息。干戈尚纵横,道路时通塞。顾惟鲁钝姿,养生终自惜。桃源无处寻,黎民糠籺窄。故国莽丘墟,梦归归未得。怅彼高飞禽,何以有羽翼。匡山读书处,宿昔长荆棘。阴房鬼火青,战地骸骨白。骨肉恩书重,看云泪横臆。西江万里船,终当挂帆席。天寒鸧鸹呼,北风破南极。梅花已飞翻,节序昨夜隔。感激在知音,书此豁平昔。 

猜你喜欢
  杨太尉·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十八·吴景旭
  ●第三十四出 客请·孟称舜
  第十九出 纵骑·许自昌
  第十六出 返旆·陆采
  第二十六出 献饭·洪昇
  楔子·佚名
  “拿回去吧,劳驾,先生”·徐志摩
  再别康桥·徐志摩
  卷231 ·佚名
  卷二十一·陈起
  卷六·冯琦
  卷七·陈衍
  诔词·徐志摩
  李祁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一折 报败·李玉

    【番卜算】[老旦扮太监上]大事费蹰踌,闻报心如疚。咱家织造事他实是也。奉厂爷差驻苏州,同着毛哥等几个心腹,掌管东南兵马钱粮。只等厂爷举动,便接应共成大事。不想里边再不动手。今早忽接小帖,说圣上龙体违和,光景有些不妥

  • 卷二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六 张九龄【字子夀韶州曲江人】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後行之戏因命仆继作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揺同持亦所

  • ●卷十六·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六。   起宣和五年四月十七日庚子,尽二十八日辛亥十七日庚子童贯蔡攸整军容入燕山府抚定燕城。   贯攸入燕京抚定残民羸卒捧香火迎导而行欢呼言曰:契丹既灭大金归国王师入城复见天日相庆之人家至户到

  • 卷第一·徐鼒

    甲申,我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一六四四)春正月(明崇祯十七年)庚寅朔,明帝视朝,文武朝班乱。明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也;明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十二月生。我太祖高皇帝天命七年,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封信王。又五年

  • 卷三十·佚名

    八月初九日(甲辰),常青、恒瑞同奏言:南潭、中洲各处之贼,又纠众三千余人,三面来攻大营。当派侍卫乌什哈达、章京岱森宝、总兵梁朝桂等,各带弁兵,并令臣常青之子希明,随同乌什哈达等,迅往迎击。施放枪炮,约打毙贼五、六十人,贼即败

  • 请缨日记(节录)·唐景崧

    六月(光绪十年)法人以观音桥之战,索中国偿费;廷旨不允。闻前直隶提督一等男刘省三军门加巡抚衔,督办台湾防务;台湾镇、道以下各官,均归节制--闰五月二十日旨也。本月十五日,法攻基隆炮台,省帅击却之;奉懿旨:赏内帑银三千两奖励将

  • 一百四十二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御用缎匹跳丝落色请令江宁织造赔偿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送来上月满地风云龙缎、蟒缎、妆缎(中略)宫绸、宁绸、纱等九百四十五匹,官用大立蟒缎(中略)等二千八百十五匹,两项共三千七百六十匹,其中跳丝及擦后落色之上用缎、明纱十二匹。苏州织造送来

  • 八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等编纂片·佚名

    八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等编纂片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遵旨查得本日恭进《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编修吴省兰公同编纂,复经侍郎纪昀敬谨改定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周兴传·欧阳修

    周兴,年轻时曾学习法律,从尚书史慢慢升为秋官侍郎,多次判决案件,文字严峻结构周密,曾妄杀几千人。武后称帝后,任他为尚书左丞。为巴结武后,曾上疏请求除去李唐的宗正属籍。那时,左史江融有美名,周兴就指控江融与徐敬业同谋,终于

  •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四世职表七正红旗满洲世职上【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四><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 二十四年(上)·佚名

    (癸丑)二十四年大明弘治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卯,上率百官行望闕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受賀,上進宴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阿可馬多羅沙也文等十三人,野人浪都浪介等六十二人入參。傳于倭、野人曰:「

  • 佚文篇第六十一·王充

    孝武皇帝封弟为鲁恭王。恭王坏孔子宅以为宫,得佚《尚书》百篇,《礼》三百,《春秋》三十篇,《论语》二十一篇,闻弦歌之声,俱复封涂,上言武帝。武帝遣吏发取,古经《论语》,此时皆出。经传也而有〔闻〕弦歌之声,文当兴于汉,喜乐得闻

  • 第5章 交响乐·胡适

    儿子一定要孝顺父母吗一、汪长禄先生来信昨天上午我同太虚和尚访问先生,谈起许多佛教历史和宗派的话,耽搁了一点多钟的工夫,几乎超过先生平日见客时间的规则五倍以上,实在抱歉的很。后来我和太虚匆匆出门,各自分途去了。晚

  • 论语卷三·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O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

  • 明网菩萨光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加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六万四千,菩萨七万二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辩才无阂。三昧已定,慧无所畏。晓了诸法自然之行。得不起法忍。其名曰溥首童真、宝事童真、宝印手童真、宝首童真、空藏

  • 卷八十三·佚名

    △初分受教品第二十四之二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布施波罗蜜多。亦不以布施波罗蜜多分别空不空。不以空不空分别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分别空不空。不以有相无相分别布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四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四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因缘蕴第三之一嗢拖南颂过去等因与善等随增几缘几因等十十五心非因等结缚随眠等相应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六识身。或过去或未来或现

  • 增支部经典·佚名

    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增一阿含经》。按法数渐增顺序编为十一集(相当于《增一阿含经》的“法”)、一百七十一品,共收经二千一百九十八部(一说“二千三百零八部”或“二千二百零三部)。与《增一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