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二

圣德【八  仁德二】

皇上加恩宗室以乾隆四十七年

钦定品秩复以四十八年正月

普宴於

乾清宫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五日奉

上谕近观蒙古世袭家谱知各蒙古王公子嗣及闲散台吉塔布囊年已及岁者俱各按定例给以应得品级顶带而宗室中除承袭封爵及现有官职外其闲散宗室向无按品给顶之例现在宗支繁衍瓜?緜延皆我

宗派系流传谱列银潢名登

玉牒乃以身无职级竟至与齐民无别殊不足以示亲亲而崇体制着将王贝勒贝子公子嗣及闲散宗室年已及岁者俱照蒙古王公台吉塔布囊之例分别给予品级官顶带宗室现在当差职分较小者准其与闲散宗室一体照例换给官顶在宗室等身有品级自必各知自爱不致荡检踰闲其中或有不肖犯法之人亦照蒙古台吉塔布囊之例即行革去官顶如此则於褒荣之中仍寓劝惩之意藉此可以教育成全而天家子姓俱得邀章服之荣益足昭国家睦族展亲之诣甚盛典也所有如何分别嫡庶等第酌给官顶之处着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宗人府详悉妥议具奏至

圣祖

世宗之孙及现在皇子皇孙曾孙元孙辈俱可戴红绒结顶其如何分别支派远近准其戴用之处亦着一并妥议具奏再觉罗亦系宗亲但派系稍远向原准其同旗人应试出仕且有任各省州县者若一体另结

官顶於现行统属仪制转多未协毋庸另行议及将此通谕知之

御制敦叙殿得句【癸卯】

丙寅斯设宴丗载逮今年【忆丙寅八月於敦叙殿锡宴宗亲维时与宴者朕诸叔昆弟子姓凡百人有事未至者尚五十余人有柏梁体联句诗逮今癸卯凡三十八年矣】彼聚尊及近兹联卑以全窄嫌庭院席寛就殿墀筵【昨岁加恩宗室分别议及顶戴兹以春正十日嘉宴行庆贺礼本支繁衍至二千人瀛台敦叙殿墀限於地隘难以肆筵因於乾清宫丹陛上锡宴实盛典佳话也】数典实因此重成五字篇

御制正月十日乾清宫普宴宗室得句志喜十韵【有序癸卯】韶开玉琯尧蓂敷十叶之春派毓璇源姬瓞衍万年之祚昔初纪展亲锡宴敞瀛苑而联赓洎昨秋诏爵宣纶普天潢而示宠懋典踵行於敦叙广筵肇唘於乾清胪子姓者凡二千人支繁十世自王公以及三四品燕衎一堂既增秩以赐金复承筐而授斚序贤序齿孝弟之心油然有本有文礼乐之事备矣仰

龙兴於东土庆逮云礽遡麟趾於西京恩推水木凖四十九旗之世例尔子孙勉承锡类之荣席百丗余载之皇图我国家永迪兴仁之教欢申渥闓喜志长言

事成时节藉因缘宗子加官此日全【向来闲散宗室无按品给顶之例昨岁秋因閲蒙古家谱知各蒙古王公子嗣年已及岁者俱给以顶戴陡恩我宗室支派繁衍转无职级不足以示亲亲而崇体制爰降旨将王贝勒贝子公之嗣及宗室年已及岁者俱照蒙古王公台吉塔布囊之例分别给予顶戴其宗室现在当差职分较小者亦准其与闲散宗室一体给与顶戴因令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宗人府分别详议奏闻】四代未行或有待【自我  世祖定鼎燕京加恩蒙古世袭即为今现行例而我宗室除王公以至奉恩将军各有世袭其余尽为闲散宗室无顶戴官?我  皇祖  皇考加恩宗室者无所不至而未降斯旨即予历四十七年之久亦未思及此昨秋方有此谕岂非举大事亦必有时节因缘乎】一时爰举乃无愆

仁皇

宪帝恩垂鉴近派远支禄永延式咏緜瓜胥

祖泽遂歌行苇列宾筵

六朝庆衍叶百亿十世居滋人二千【我朝宗室皆太祖高皇帝本支云礽繁衍已及十世此次与宴自王贝勒贝子公以及三四品顶戴者共一千三百八人其三四品顶戴人员有事不能与宴者五百六十九人合计共二千人各颁赐如意朝珠文玩绮帛银两有差】起渖前勲宁忘尔例元後嗣合同然【戊戌年因恭閲  列圣实录得备悉懿亲荩臣勤劳佐命之勲因降旨复还睿亲王多尔衮封?追諡曰忠并令补继袭封又豫亲王多铎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其子孙所袭均非始封之名交军机大臣会同宗人府议复其原?并补置牌位配享  太庙至蒙古乃元之後裔其王公台吉塔布囊等子嗣年巳及岁者尚各按定例给以应得品级顶戴况宗室闲散名登  玉牒自应一体定议给予顶戴且俾各知自爱藉此可以教育成全益足昭国家展亲睦族之谊】簪缨被矣礼义朂家室肫乎孝弟先醉酒莫言兹饱德笃亲匪曰慢兴贤已欣设席长幼序复有承筐次第宣共沐

天庥示海宇大清国祚万斯年

【臣】等谨案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祚延於後高阳高辛氏有才子十六族世济其美尧典称九族亲睦周诗美同姓大封古帝王祥洽贞龄茂锺世绪由来尚矣我

皇上宝籙凝厘

万年昌祚遡自

太祖以下至奉字派为十一世

敬念

祖宗延禧之厚

圣神笃祜之隆於乾隆四十七年

钦定宗室品秩

宠班冠服典懋肆筵维时萃二千人之衆

介眉献觥欢胪庆牒盖

立爱自亲始

兴仁以孝弟先於以知

圣天子令德夀岂其

恩谊为最挚者矣

皇上优眷臣工乾隆四十九年

命自三品以上年逾七十者俱免早朝五十一年赏降革留任官员仍支俸米五十三年

谕阁臣不兼部务者并准俸米双支如例

乾隆四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朕年老寡寐每日夙兴原即於养心殿视事诸臣自家入朝趋直住居稍远者其起身必当更早大学士嵇璜蔡新伍弥泰俱年逾七旬现交冬令气候渐冷若冲寒早起於颐养之道究属非宜嗣後嵇璜蔡新伍弥泰俱着加恩令其於日出後进朝如遇风雪沍寒之日即不入直亦可其三品以上七旬之大臣凖此以示朕优眷老臣之意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初七日奉

上谕向来在京文武官员有罚俸处分者止罚俸银其俸米仍支领而降革留任人员因重分较重是以降级留任者照所降之级支领俸米革职留任者停其支领第念在京官员多仰藉禄糈以资办公若将俸米一并停减当差未免拮据其令自今以後凡在京文武官员有降级革职留任者止将俸银分别停减其应得俸米俱准其照原品支领以示朕体恤臣工禄以养廉之意且京师多米流通亦一善事也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奉

上谕向来六部尚书侍郎每年俱给予双俸双米而大学士之兼管部务者则照尚书例俸米俱属双支其不兼部之大学士每年系双俸单米大学士领袖班联职分较大所得俸米比尚书转少殊未允协嗣後大学士之不兼部务者亦着加恩给与双俸双米以符体制

【臣】等伏覩我

皇上推恩臣工有加无已自夫

夀逾古稀勤劳如一沍寒戒候犹求衣问燎之不遑

乃蒙

眷爱耆臣

诏於日出趋直凡兹有位靡弗忭勉之交深者矣敬

皇上德懋於劳已而

仁实周於恤人即如禄糈之颁或分非应得或例不

兼支皆荷

优予之恩以

示同仁而符体制【臣】等益惟殚夙夜之诚以庶几敬

事後食之义用冀稍酬豢养云尔

皇上加恩武臣乾隆四十六年

命增内外官养廉并

谕一切赏用凖支正省其各省原扣兵丁名粮改挑实

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四日奉

上谕向来各省提镇以下至将弁等俱有分扣兵丁名粮作为得项者此固旧例如此且武职衙门非如文员之定有养廉是以即将此项为公用养赡之资但此例定自何年或系雍正年间议定文职养廉时一体酌给其每员应得若干系何名目各省是否一例按照地方情形品级大小酌定数目多寡又或各省参差不同着交各该部将定例年月及现在欵项数目分晰查明开单具奏至此事因仍已久恐又有於定数外私自尅扣增添者若每员任内私扣一名後任积渐加增侵扣无所底止督抚姑息不加查察久之即为虚额空粮之弊尤不可不彻底清查着通谕各督抚将各省提镇以下武职现在分扣名粮实数及有无私添之处查明据实具奏此事既久朕槩从寛不究若稍有隐匿或致别经查出惟该督抚是问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奉

上谕国家设民卫民简核军实期於行伍整齐兵额充足如兵丁等红白事件从前设有生息惠济银两以资赏恤後因生息名色有关国体特敇停止昨据阿桂奏陕甘添兵案内筹及赏恤声请酌复惠济银两朕以国家赏兵之费藉商生息支给究属非宜已传谕阿桂等令其动用正项开销矣兹袁守侗海禄前赴行在令军机大臣传旨询问直隶云南赏兵银两支销欵项据称直隶裁扣公粮银二万两云南裁扣公粮银一万六千余两以备赏用等语看来各省大都如此兵丁红白银两原系加惠营伍格外施恩若因此裁扣名粮致兵额不足殊非核实营伍之道况今户部帑项丰盈各省藩库积存充裕即现在京营添兵四千九百名陕甘二省各营添一万二千九百余名其马步粮饷合之各省兵赏恤红白银两约筭岁支尚不及百万国家何靳此费不令开销正帑而各省乃纷纷裁扣名粮又且请复生息甚无谓也朕临御四十六年以来惟事事以敬

天勤民为念凡三次普免天下地丁钱粮两次普蠲各省漕粮以及遇灾即赈总计何啻万万又并未加增赋税仰荷

上苍嘉佑开拓边陲府藏殷实国用充饶朕又岂肯稍存靳惜致令有司开聚敛尅扣之端乎所有各省营伍赏恤兵丁红白银两自乾隆四十七年为始着於正项支给造册报部核销至各省提镇以下武职员弁

俱有应得坐粮马乾等项前於六月内业经降旨通谕各省督抚将各该省武职所得公项逐一查明覆奏俟奏报到齐令军机大臣会同该部核办照文员之例议给赏养廉其所扣兵饷即可挑补实额核计添给养廉岁支亦不及二百万两官员既无拮据而各省又增添兵力於营伍大有禆益朕御极之初户部库项不过三千万余两今已增至七千余万复有何不足而不加惠天下散财以得民乎所有办理添补兵额红白赏恤银两及裁添名粮养廉缘由明晰晓谕中外知之

【臣】等伏惟我

国家抚御承平官有常禄不於文武生区别之见迩年来

皇上恩加军旅优恤戎行特奉

温纶兼筹赡养之费自专阃以逮末弁胥

命与文职一体增给养廉复

申谕一切赏用悉予岁支其原扣名粮改补实额俾

免虚糜盖

圣天子於持平之中寓核实之道因时酌剂而不使

习沿例事致

恩泽之或有未均也立法如是其周

施仁如是其溥以视唐府兵致假人为佣宋屯军仅

给钱宴犒其本末轻重何如也哉

皇上加惠寒畯叠举大挑之典乾隆四十六年

诏举行如例五十二年

恩命於会试榜前举行并给年老举子职?

有差【分载盛事门】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五日奉

上谕各省大挑举人分发试用原以疏通壅滞俾得及锋自试向例原以省分大小酌定挑数自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大挑部臣始以远省挑十之六近省挑十之五定例请旨固为边远士子跋涉较艰格外优恤起见而未思及近省中式者本来人多远省本来人少兹朕閲本年各省大挑举人名单内所挑近省科分有远至三十五六年者而远省科分冣久总不过二十余年揆其所以盖因直隶江浙等省近系中式举人会试三科後始行拣选而云贵川广等远省会试一科後即行拣选是以远省科分略深者业已挨班选用其得官已较近省为优今大挑举人若再按五六分挑取则大省科分较深之举人转多壅滞於一视同仁之道未为平允除本年已经办毕毋庸再议外至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再加恩举行大挑时无论省分远近但就人数多寡均匀挑取俾各省士子均得乘时自効以示朕加惠寒畯之至意

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奉

上谕向来大挑举人俱於会试榜後该部定期奏请拣选但念各省举人会试旅食京师若俟榜发後再行挑选未免又需时日此次大挑举人着即在榜前办理俾得及早回籍毋需守候以示体恤再此内有年老举人精力巳衰情愿得受京?者并着派出拣选之王大臣照上届之例按其年齿分别存记俟榜发後开单具奏照例赏给职?用昭惠爱耆龄夀考作人至意

【臣】等伏惟四方多士幸际

昌辰羣沾

庆泽无不奋志科名而我

皇上加惠寒氊屡举挑选之典

七旬万夀後已两次行之复以人数多寡各殊守候需时可念酌示变通用广选途而矜旅食即在耆儒未遇皆邀格外之

荣施於以知士类蒙庥无在非

大圣人曲成不遗之德也

皇上预筹民食本年

万夀圣节

特派大臣於京师五城发粟平粜

乾隆五十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本年朕八旬夀辰各直省文武大吏齐集京师者多率土臣民共伸祝嘏兼之办理庆典点缀商匠云集人数实衆京城米价不无稍增现在京仓米数充盈着发给梭米三万石照时价减粜事务着派胡季堂保成诺穆亲蒋赐铁保吉庆虔礼宝姜晟德成张若渟每城二人妥为经理於月月初一日起开仓出□以平市价而裕民食副朕行庆施惠有加无巳至意

【臣】等钦惟我

皇上仁溥如天

恩施自近今秋恭举

庆典羣方奔走偕来鳞集

辇下爰颁

闓谕发粟三万石

命大臣於京师五城平粜煌煌

德意即一事而

宅心之广大具可见矣伏惟

圣天子博爱长人式法於涵濡休养固已

恺惠流而政经举朝野中外身被心知乃至日用饮

食之微亦徧羣黎百姓之德以是

锡祥保泰迓

天祜而扬

祖庥吉祚大来以愉以怿是所谓包四德贯四端体仁即以体元体元即以

体乾是致

乐以天下

夀以万世者也臣等躬逢志盛挂一漏百虽分类恭

载藉窥

福德相因之本而

浩荡难名实无以铺张懿茂云尔

猜你喜欢
  外篇 点繁第六·刘知几
  第四十八回 丧君有君强臣谢罪 因敌攻敌叛王入都·蔡东藩
  ●永历纪年(行朝录之八)·黄宗羲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第三七禀光绪六年三月二日一一二○五-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纪昀
  卷九十八·佚名
  一○五○ 福建巡抚雅德奏遵旨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梁芳传·张廷玉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司马光
  刑法五·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零二·彭定求

        卷202_1 【武阳送别】沈宇   菊黄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卷202_2 【捣衣】沈宇   日暮远天青,霜风入后庭。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卷202_3 【代闺人

  • 列传第四十 狄郝硃·欧阳修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卷十 晋语四·左丘明

    1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达,困而有资,休以择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着滞淫,谁能兴之?盍速行乎!吾不适齐、楚,避其远也。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齐侯长矣,而欲亲晋。管

  • 第五十七回 责贺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蔡东藩

      却说梁主信佛,太子纲独信道教,尝在玄圃中讲论老庄。学士吴孜每入圃听讲,尚书令何敬容道:“昔西晋丧乱,祸源在祖尚玄虚,今东宫复蹈此辙,恐江南亦将致寇了。”这语颇为太子所闻,很滋不悦。后来敬容妾弟费慧明,充导仓丞,夜盗

  • 元明事类钞卷四十·姚之骃

    虫豸门蝉旧殻新声 张宏范新蝉诗一自返魂遗旧殻便将秋恨入新声短翼含风 马臻闻蝉诗短叶含风薄似秋一声声带夕阳愁年年古栁官塘路催得行人白尽头乗夜出 潜确类书蝉皆乗昏夜方出土中升髙处背拆而出所以夜出者一似畏人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一·徐乾学

    宋纪八十一【起阏逢摄提格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宁七年春正月辛亥赏复岷洮等州功西京左藏库使桑湜等迁官有差 壬子幸中太一宫宴从臣又幸大相国寺御宣德门观灯 乙

  • 三三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遵旨详议文渊阁官制及赴阁阅抄章程折·佚名

    三三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遵旨详议文渊阁官制及赴阁阅抄章程折乾隆四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大学士兼管吏部事务 翰林院掌院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昨四库馆进呈裒集《永乐大

  • 二九○ 寄谕护理贵州巡抚韦谦恒将违禁书发还书局实属乖谬着明白回奏·佚名

    二九○ 寄谕护理贵州巡抚韦谦恒将违禁书发还书局实属乖谬着明白回奏乾隆四十年十月十四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护理贵州巡抚韦<谦恒>,乾隆四十年十月十四日奉上谕:韦谦恒奏查缴违禁书籍折内称,该省现将缴到禁书

  • 一六〇 北大感旧录六·周作人

    九,刘叔雅 刘叔雅名文典,友人常称之为刘格阑玛,叔雅则自称狸豆乌,盖狸刘读或可通,叔与菽通,东字又为豆之象形古文,雅则即是乌鸦的本字。叔雅人甚有趣,面目黧黑,盖昔日曾嗜鸦片,又性喜肉食,及后北大迁移昆明,人称之谓“二云居士”,

  • 原序·楼昉

    两汉诏令原序自典谟训诰誓命之书不作两汉之制最为近古一曰防书其文曰维某年月日二曰制书其文曰制诏三公三曰诏书其文曰告某官如故事四曰诫勅其文曰有诏勅某官此其凡也防有制策诏策亲防勅有诏勅玺勅宻勅书有防书玺书手

  • 兵二二·徐松

    买马太宗太平兴国四年,诏市吏民马十七万匹,以备征讨。 六年十二月,诏:「岁于边郡市马,偿以善价。内属戎人驱马诣阙下者,悉令县次续食以优之。如闻富人皆私市之,致战骑多阙。自今一切禁之,违者许相告发。每匹赏钱十万,私市者论

  • 卷四十·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四十内务府奉宸苑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内务府奉宸苑国朝官制奉宸苑兼管事务内大臣无定员卿二人【正三品由侍卫补授一人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掌总理苑囿事务及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 洪武十三年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 甲子,诏仪鸾司凡随驾校尉尝犯罪有杖瘢者,悉放为民。 乙丑,命礼部侍郎刘崧署吏部尚书。 赐京民钞,以丁多寡为差,孤独老疾者倍之。 丁卯,减两淮都转运盐使

  • 提要·刘敞

    【臣】等谨案春秋意林二卷宋刘敞撰宋史艺文志作二卷王应麟玉海作五卷马端临经籍考则并春秋权衡春秋春秋意林总题三十四卷今考权衡寔十七卷寔十五卷合以意林二卷正得三十四卷与宋志合则玉海作五卷写误也元呉莱常

  •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今於諸佛所 合掌而頂敬. 我當如教說 佛菩提資糧。   佛者於一切所應知中得覺此爲佛義.如所應知而知故.又於無智睡眠中覺故.覺   者寤爲義以離無智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二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二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一行品中身见摄几使。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如毗婆阇婆提。依佛假名所说经。亦依世俗言语

  • 泰西水法·熊三拔

    6卷。国外水利技术古书名。由徐光启和驻京传教士熊三拔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合译。书成于明万历年间。专门介绍取水和蓄水的方法。第一卷为龙尾车,用挈江河之水;第二卷为玉衡车,用挈井泉之水;第三卷为水库记,用蓄雨雪之

  • 张畹香医案·张畹香

    医案。清张畹香撰。二卷。畹香,浙江绍兴人,世居绍兴洗马池。生活于嘉庆至同治间。著有《温暑医旨》等书,多未刊行。其医案亦系抄本流传,后经曹炳章整理,收入《中国医学大成》刊行。不分门类,载冬温、伏邪、暑湿、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