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跋

先曾祖易斋公图民录四卷往栞于新城陈约堂廉访最后刘帘舫观察得赵君惕尔手录本复栞之垫江县署遗书不传而是编仅存二君子力也庚辰岁邻人不戒于火家所刻藏板荡然无存故吉光片羽见者宝之曾祖博闻强识经史子集而外旁及青乌之术靡不精究学博而能约不空谈性命而归于明体以达于用莅楚省芷江诸邑不延幕宾而通达治体洞悉利弊深得民心邑人敬爱之乞养归攀辕泣送户祀袁青天神位今湘浦祠宇犹岁时馈豚祷祀不绝故当日上官虞城许公称为通省贤能第一南昌龚畏斋先生以王佐才许之而铅山蒋清容先生怀人诗亦曰仪曹宰相才惜哉两为吏且一再咏之不已三君子者岂无所信而溢美与是编盖莅民时举平日见之当官者证以夙昔所学信其决可施行着之简端录中所谓在官不废学又曰厯练后好读书也昔潘安仁有家风之述陆平原有世德之咏前型具在诸君子尚珍而栞之为子孙者任其放失而莫为搜辑罪将焉诿且泰初隶仕版国计民生迂疏不达将何恃以告无过爰取刘观察栞本重付剞劂朝夕省览庶几有所遵循不致遗羞于先人云尔其占毕丛谈说云诗钞时文稿俟他日重梓以公同好曾孙铭泰谨识 

丰城袁祠部易斋先生图民录四卷家君曾刻于垫江官署岁辛卯良驹携来京邸时先生之曾孙补之大令铭泰方候试春明询其家无藏本赠以一编补之旋成癸巳进士宰河南林县有声复就垫江本影刻之邮书惠余数帙为戚友求取殆尽都门同人谋再付剞劂各裒赀若干分任校对属良驹审定爰取铅山蒋心余太史所撰先生志铭登诸简端俾读是录者知先生行谊本末至其存心利济实有惠政及民而非徒载之空言已也道光己亥季夏南丰后学刘良驹恭识 

岁壬戌衡在京师得萧山汪龙庄先生所撰学治臆说时方攻举子业顾喜读之置案头暇辄一省览癸酉令广东尝校刊之庚辰先君子见背踉跄归里年家子赵君惕尔手图民录见示录为丰城袁易斋先生撰先生学术醇正其为吏介而不戾于俗故能以令名终此篇所言切当治理大要以爱民为主妙义精思发人深省则汪君治谱之粉本也作吏如此其庶几寡过矣乎录凡四卷。新城陈约堂廉访官兵部郎时有刻本今已佚脱此从赵君手录本校正刻之道光四年甲申闰月白露后二日南丰后学刘衡谨识于四川垫江县署告之以有过之轩 

图民录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七·乐志第九十·乐十二等·脱脱
  ●卷十九·周密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蔡东藩
  卷之二百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余杭琐记·李定夷
  第四四八禀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一·佚名
  第五节茶园、菜园、槟榔、番檨·佚名
  第十三节不法行为·佚名
  七二五 军机大臣奏呈《明季奏疏》拟选各篇目录并将原书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佚名
  李忄登传(附李源等传)·刘昫
  郭应聘传·张廷玉
  卷三十一·徐天麟
  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吕思勉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彭年·唐圭璋

      朝中措   彭年不学空疏,才无足取。蒙赖教养,   更叨荐送。而燕饯之日,曲尽礼意。至于篇   章重攽,褒宠勤至。闻诸乡老,谓:在承平   时,亦无此作。退自揆度,不知何以得之!   铭佩厚德,无以自见。敢借所赐词歆,少信

  • 爱之神·闻一多

    ——题画啊!这么俊的一副眼睛—— 两潭渊默的清波! 可怜孱弱的游泳者哟! 我告诉你回头就是岸了!啊!那潭岸上的一带榛薮, 好分明的黛眉啊! 那鼻子,金字塔式的小丘, 恐怕就是情人底茔墓罢?那里,不是两扇朱扉吗? 红得像樱桃一样, 扉内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五·杨仲良

      徽宗皇帝   大晟乐   崇宁三年正月甲辰,魏汉津言:『臣闻通二十四气,行七十二候[1],和天地,役鬼神,莫善于乐。伏羲以一寸之器,名为含微,其乐曰《扶桑》;女娲以二寸之器,名为苇籥,其乐曰《光乐》;黄帝以三寸之器,名为咸池,其

  • 四○七 谕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总校等止须罚俸三月·佚名

    四○七 谕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总校等止须罚俸三月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奉旨:都察院、吏部进呈议处校书疎误之四库全书总裁等一本,将总裁议以罚俸半年,总校、分校、覆校议以罚俸一年

  • 三九二 两淮盐政寅着奏发回书籍请留馆阁之储折·佚名

    三九二 两淮盐政寅着奏发回书籍请留馆阁之储折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奴才寅着跪奏,为奏请两淮原进书籍,恳恩留备馆阁之储事。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于每书面页注明年月姓氏,云云。奴才

  • 卷七十一·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一附载满洲旗分内之蒙古姓氏苏尼特氏萨喇扎赖氏阳高翁舍占氏济瑚博赖乌朗哈特氏济格尼卓多穆氏瑚雅克泰阳吉氏塞勒穆扎普珠尔

  • 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窦融)◆窦融传窦融字周公,扶风郡平陵县人。七世祖窦广国,是孝文皇后的弟弟,封为章武侯。他的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从常山迁来。窦融从小就是个孤儿。王莽居摄年间,为强弩将军王俊的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被封为建

  • 职官二一·徐松

    光禄寺【宋会要】光禄寺:元丰以后,太官令、法酒库、内酒坊、御厨、太官物料库太:原作「大」,据《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志》四改。、翰林司、牛羊司、牛羊供应所、奶酪院、油醋库、外物料库并(此入)[入此]门。余见诸司库务

  • 流傳載錄·孙诒让

      〈漢書.藝文志〉:

  • 卷一·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一      元 李廉 撰左氏【杜氏曰春秋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宣子所见盖周之旧典也仲尼因鲁史防书

  • 卷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一燕礼第六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羣臣燕饮以乐之燕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二小戴及别録皆第六 贾氏公彦曰燕有四诸侯无事而

  • 持品第三十五·佚名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诸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诸天子。语释提桓因言:仁者,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念守行般若波罗蜜。供养讽诵念者,诸馀恶法悉当消灭。诸善功德当具足生。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三宝之法

  • 黔南会灯录卷第五·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贵阳西山宗风定禅师思南任氏子。二十三岁。在都匀观音寺。礼峰池祝发。矢志遍参。至楚亲沩山养拙和尚。机缘未契。径往江浙。上天童参密祖。在行寮数年亦不契。因病归里。寓南望山住静。有嵩目法兄

  • 愚庵小集·朱鹤龄

    十五卷。清朱鹤龄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读左日钞》、《春秋

  • 考古图·吕大临

    古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青铜器物图录。宋吕大临编著。大临字与叔,京兆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人。本书成于元祐七年(1092)。书中所收之器来自秘阁、太常、内藏以及私人收藏,共计224器,其中殷周器148、秦汉器

  • 罗李郎大闹相国寺·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罗李郎》或《相国寺》。无名氏作。剧述罗李郎的友人苏文顺、孟仓士上京赶考,罗资以路费。苏、孟以幼子幼女寄养罗李郎处。20年后,由罗李郎作主,苏、孟儿女汤哥、定奴婚配成家,生子受春。汤哥整日酗酒狎

  • 予学·许劭

    成大事者都是要有远见卓识的。在多数人以猎取为能之时,许劭的《予学》着实独树一帜,“高人一等”。它的价值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找到了决定人生成败的最本质的东西,而在此之前,人们或是茫然不知,或是不屑一顾的。从这个意

  • 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佚名

    全一卷。成都府慈恩寺僧藏川述。略称地藏十王经、十王经。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本经叙说人死亡后,于冥途中经十王殿受善恶审判之情形,及地藏菩萨发心之因缘。即初述佛临涅槃时,放大光明照耀阎罗国,阎魔王及十大王众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