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七 李处温父子稔祸

天祚帝保大二年春正月,帝幸云中,诏留宰相李处温等与秦晋国王守燕。处温,析津人。祖仲禧,值奸臣伊逊诬陷太子,附会其狱,得官南院枢密使,赐国姓,封韩国公。伯父俨,字若思,登咸雍进士第。太康初为将作少监,累擢参知政事。道宗晚年倦勤,各令掷骰,官之,俨得胜采,迁知枢密院事,封越国公,亦赐国姓。其妻邢氏有美色,当出入禁中,俨教之曰:“慎勿失上意。”由是权宠益固。道宗大渐,俨与阿苏同受顾命。寻封漆水郡王。尝修《皇朝实录》七十卷。雅与北院枢密使萧奉先有旧,执政十余年,善逢迎取媚,天祚帝又宠任之,卒,赠尚父,谥忠懿。奉先荐其侄处温为相,处温因奉先有援已力,倾心阿附,以固权位,而贪污尤甚,所接引皆小人。

三月,帝入夹山,数日,命令不通。处温与族弟处能、子奭,外假渊军声援,结都统萧斡赭袍衣之,遂称天锡皇帝。以处温守太尉,处能直枢密院,奭为少府少监。左企弓以下,授官有差。

夏六月,王寝疾,闻帝传檄云内、朔、武、应、蔚诸州,合诸蕃精兵五万骑,约以八月入燕,并遣使问劳,索衣裘、茗、药。王甚惊,命南、北面大臣议。而处温与萧斡等有迎秦拒湘之说,从其议者东立,惟都部署耶律甯西立,且曰:“天祚果能以诸蕃兵大举夺燕,则是天数未尽,岂能拒之?否则,秦、湘,父子也,拒则皆臣。自古安有迎子而拒其父者?”处温等欲杀之。王叹曰:“忠臣也,安可杀?”天祚果来,吾有死耳,复何而目相见耶!“已而王薨,遗命立秦王定为帝。德妃为太后,称制。”

先是,王自知不起,密授处温蕃、汉马步军都元帅,意将属以后事。及病亟,萧斡等矫诏,召南面宰执入议。独处温称疾不至,阴聚勇士为备。王薨,萧斡拥兵立萧后,召处温至,时方多难,未欲即诛,但追毁元帅札子。处能惧祸及,落发为僧。

时有永清人传遵说随郭药师入燕,被擒,具言处温尝遗易州富民赵履仁书,达宋帅童贯,欲挟萧后纳土归宋。后执处温诘之,对曰:“臣父子于宣宗有定策功,宜世蒙宥,岂可使因谗获罪?”后曰:“向使魏王如周公,则终享亲贤之名于后世。误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悉数其罪数十,赐死;脔其子奭而磔之。籍其家,得钱七万缗,金玉宝器称是。皆为相数月所取也。

猜你喜欢
  國語卷第三·韦昭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二、曾静等供词及押解犯人进·雍正
  ○總論·王鹗
  卷第九十五·胡三省
  靖難功臣錄·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纪昀
  南唐书卷十二·陆游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司马迁
  德宗本纪·刘昫
  耶律欲稳传·脱脱
  乌古孙泽传·宋濂
  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甲申、624)·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起炉·李渔

    (末、副净扮二水卒上)莫做夜叉头,堂牌再不勾。终朝忙到夜,快活羡泥鳅。——自家非别,东海龙王手下巡海的夜叉便是。我们当了这个差使,一刻也不得清闲,终日在海边巡逻,有事就要去报。如今是隆冬天气,海上的风色比别处

  • 唐音巻十四·杨士弘

    元 杨士宏 编张 震 注唐诗遗响七姚合【姚崇之孙元和十一年郑解榜进士工诗仕至监察御史选唐诗二十三家为极集】架水藤蒙蒙紫花藤下覆清谿水若遣随波流不如风飘起风飘或近人随波千万里春日早朝寄刘起居【起居周官

  •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

  • 第三十一册 崇德元年十月·佚名

    第三十一册 崇德元年十月十六日,圣汗率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往萨尔浒、界藩放鹰,长刻出内治门,驻跸放鹰凡六月。二十三日未刻进福胜门。是日,遣员往外藩蒙古诸贝勒大臣处会盟,审议民间奸盗邪乱之事,并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纪昀

    独行传(臣)等谨按独行传唐书宋史俱作卓行五代史作一行今依郑志改称独行其有自他类移八诸人亦取其立志孤行而名实相副者 金元两史则仍其阙云唐五代○唐元德秀【李■〈山上咢下〉等】 权皋甄济【逢】吴保安【郭仲翔 】

  • 卷二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礼书第一 【索隐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此之八书纪国家大体班氏谓

  • 一、辽东之战争·汪荣宝

    太祖伐明之原因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太祖始建天命,定国号曰满洲。时海西四国,已平其三,独叶赫恃明援不下。太祖乃定议先挫明兵,次及叶赫。先是万历三十六年(一六○八年),太祖会明辽东副将及抚顺所备御,订两国臣民各守边境之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九朝会上元日称贺仪    圣节称贺仪曲宴仪      人使辞见仪元日称贺仪皇帝即御座鸣鞭报时讫殿前班小起居到侍立位引皇太子并臣寮使客合班入至丹墀舞蹈五拜平立引皇太子升露阶二閤

  • 卷二百十三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三之三 朱批迈柱奏摺 雍正七年正月十九日湖广总督【臣】迈柱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七年正月十九日据湖南布政使赵城禀称辰沅靖道王柔来到

  • 卷六十三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丧服之制,取其仁、义、礼、智四者也。《别录》属《丧礼》。’”)[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服四制》者,以其记丧服之制,取于仁、义、礼、知也。此于《别录》旧说属《丧服》。”郑云“旧说”,案

  • 卷八 论语·钱时

    卷八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问陈[去声]于孔子。孔子对曰:&ldquo;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rdquo;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去声]者病,莫能兴。子路愠[纾问切]见[贤遍切]曰:&ldquo;君子亦有穷乎?&rdquo;子曰:&ldquo;君

  • 卷二十四之下·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四之下 明 何楷 撰 周襄王之世诗 鳲鸠曹人美晋文公也【按左传晋文公为公子时出亡过曹曹共公不礼焉及即位伐曹执曹伯以畀宋人事在鲁僖公二十九年于是周襄

  • 卷八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四卿大夫之孝法服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谢枋得曰干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圜有阳奇象坤地在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隂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

  • 罗睺罗品第四·佚名

    尔时大德罗睺罗作如是念。我今有何喜悦。有何称意。有何欣庆。而能堪忍面见世尊般涅槃。作是念已,东北方去此十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摩离支。佛号难胜如来应正遍知。时慧命罗睺罗。从拘尸城力士生地没。向东北方难胜如来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受施充足。还迦兰陀林。食时食已结跏趺坐。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百万人俱。欢喜围绕。是诸大众。皆得陀罗尼平等无碍。心悟总持

  • 周易原旨·保巴

    元代保巴(蒙古族)著。八卷。前六卷对 《易经》六十四卦、《彖》、《象》、《文言》的注释,后两卷注 释《系辞》、《说卦》、《序卦》和《杂卦》。书中主张“太极” 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太极为“理”,为“道”,“太极,理

  • 房中补益·孙思邈

    道家功法性保健养生。《修真秘要·房中补益》:“彭祖曰: 使丁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甬也。括之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服方寸匕,日三服,大良。”此为服食药物补益。

  • 达摩出身传灯传·佚名

    长篇小说。明“(逸士)朱开泰修选”。四卷六十四回。作者无考。此为佛教小说,旨在宣扬佛法。书叙达摩(528—536)乃南印度香至国之三王子,姓刹利帝,初名菩提多那。幼聪慧纯笃,有志沙门,师事般若多罗。多罗为更名达摩,全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