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赵德钧父子构乱

太宗天显六年冬十二月丙辰,帝遣人以诏赐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德钧,相州人也。初仕幽州刘守文,为军校。刘邟令修县,守文命德钧攻之,纳邟妻种氏,并其子子之,是曰延寿。少美容貌,好书史。尚唐明宗女兴平公主,与石敬瑭为僚婿,驸马都尉。明宗子秦王从荣恃权跋扈,延寿求补外,出为宣武节度使。清泰初,加封鲁国公,进枢密使,移镇许州。

七年秋七月壬寅,赵德钧使人来进时果。

十一年秋七月丙申,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谋叛,唐发兵讨之。敬瑭遣赵莹来求救,时赵德钧亦遗使至。

九月,帝自将救敬瑭。己亥,次太原。败唐将张敬达等兵,遂围晋安寨。唐主从珂惧,遣赵德钧率所部兵会其子延寿军于团柏谷,逗留不进。先是,国兵屡攻北边,唐禁军多在幽、并,德钧、敬瑭早怀二志,求益兵运粮,朝夕相继;德钧又为子求领镇州,不许。及晋安寨破,杨光远、安审琦杀张敬达以降。仆射萧库克克齐奏德钧等兵将遁,诏夜发兵追击之,皆投戈弃甲,自相蹂践,挤于山谷者不可胜纪。仍命皇太子驰轻骑,据险要,追及步兵万余,悉降之。

闰十一月辛未,度团柏谷,以酒铕祀天地。俄追及德钧父子,乃率众降。

冬十二月壬辰,次细河,阅降将赵德钧父子兵马。

十二年,赵德钧卒,以延寿为幽州节度使,封燕王。及改幽州为南京,迁留守,总山南事。以其妻在晋,诏取之以归。自是,益自激昂图报。

会同元年以赵延寿为枢密使兼政事令。

三年夏四月庚子,帝至燕,幸留守赵延奉别墅。

六年冬十二月丁未,帝如南京,议侵晋。命卢龙节度使赵延寿与赵延昭由沧、恒、易、定分道而进,诸军继之。

七年春正月甲戌朔,赵延寿等第前锋五万骑次任邱。己卯,围贝州,其军校邵珂开南门降,太守吴峦投井死。已丑,授延寿魏、博等州节度使,封魏王,率所部屯南乐。击晋军,破之,获其将赛项羽。军元城,晋将李守贞、高行周率兵来逆,破之。至顿邱,会大霖雨,帝欲班师,延寿谏曰:“晋军屯河滨,不敢出战,若径入澶州,夺其桥梁,敌不足平。”帝然之。适晋军先归澶州。高行周至析城,延寿将轻兵逆战,帝亲督骑士突其阵,敌遂溃。师还,仍留徇贝、冀、深三州。

八年春三月戊子,赵延寿率前锋薄泰城。杜重威、李守贞引军南遁,追至阳城,大败之。已而,围晋兵于白团卫村,国兵失利,引还。

夏六月丁亥,赵延寿奏晋兵袭高阳,戍将击走之。

九年秋八月,帝自将南侵晋。

九月,赵延寿与张彦泽占于定州,败之。

冬十一月戊子朔,进围镇州。时晋主遣延寿族人赵行实以书来招,晋人久坚壁不出,延寿因绐曰:“我陷辽久,甯忘父母之邦?若以军逆我,即归。”晋人以为然,遣杜重威率兵迎之。据中渡桥,延寿与高彦温合步骑兵与晋军力战,大击破之,死者数万,杀其将王清。两军相拒,帝潜由他渡济,留延寿与耶律硕格据桥,敌不能夺,屡败之。重威等退保中渡寨,遂进兵,夹滹沱而营。延寿等分军围守之。粮尽势穷,重威等乃率众降。诏分其军之半隶延寿,赐延寿龙凤赭袍,且曰:“汉兵皆尔所有,宜亲往抚慰。”延寿至营,重威、守贞皆迎谒马首。

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帝入汴。

二月丁巳朔,升镇州为中京,以赵延寿为留守,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时延寿因李崧求为皇太子,帝曰:“吾于魏王,虽割肌肉亦不惜,但皇太子须天子之子得为之,魏王岂得为耶?”盖帝尝许来晋后,以中原帝延寿,以故摧坚破敌,常以身先。至是,使崧达意,帝命迁其秩。张砺拟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帝弗许。延寿恨之,谓人曰:“吾不复入龙沙矣。”寻世宗立,随归国,以翊戴功,授枢密使。天禄二年卒。

猜你喜欢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东都事略卷五·王称
  卷第二百二·胡三省
  祥瑞纪·张瀚
  卷之二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九·温睿临
  四十七 内务府奏请将宫中用车交三处织造报效承造摺·佚名
  通志卷一百七十·郑樵
  一四○一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十国春秋卷十八·吴任臣
  贺钦传·张廷玉
  一七 编译的教训·邹韬奋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刘克庄

      韩愈《古赋》云:“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五言云:“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和席八十二韵》云:“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秋怀》云:“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六顾况洛阳早春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步虚词【太清宫作】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一作禁】火醮星辰残药沾

  • 东林列传卷九·陈鼎

    明李邦华传李邦华字孟闇一字懋明江西吉水人少读史至诸葛亮颜真卿文天祥诸传慨然流涕同邑邹元标一见竒之邦华遂从讲学万厯三十一年同父廷谏举于乡明年成进士知泾县事实行常平社仓保甲诸法擢山东道御史首论用人非祖制条

  • 辑春秋别典凡例·薛虞畿

    凡辑事尽春秋匪春秋之年事无辑也起隐尽哀一如左氏间详晋大曲沃赵保晋阳虽逾二百四十年之外为晋主夏盟宜详始卒从左例也凡辑曰别典匪别弗提左氏内外公糓檀弓旣列于经家传户诵无用取焉诸子百氏希于闻见搜罗殆备义取翼传

  • 第二回 太后下诏备火车·德龄

    近来太后的脾气似乎已变得很欢喜动的样子。我想,也许伊是受了上回那一次热河之行的影响。在没有到热河去之前,伊的足迹所至,总是跳不出紫禁城和颐和园这两个地方。虽然在庚人拳匪之乱的时候,伊曾经到西安去过一次,然

  • 读大学法·胡广

    朱子曰语孟随事问答难见要领惟大学是曾子述孔子説古人爲学之大方而门人又传述以明其旨前后相因体统都具玩味此书知得古人爲学所向却读语孟便易【去声】入后面工夫虽多而大体已立矣○看这一书又自与看语孟不同语孟中只

  • 卷二十八·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八    宋 程公説 撰书十疆理书第四卫地緫说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以殷余民封康叔于卫居河淇间封轸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扵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扵相土之东都以会王搜其后

  • 庄公·庄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葬曹庄公。夏,公如齐逆女。秋,公至自齐。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大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传】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御孙谏曰:「臣闻

  •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五十复次善现,八圣道支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八圣道支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八圣道支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

  • 二十一、云门屎橛·慧开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佛?”   门云:“干屎橛。”   无门曰:云门可谓家贫难辨素食,事忙不及草书,动便将屎橛来撑门拄户,佛法兴衰可见。   颂曰:闪电光,击石火,眨得眼,已蹉过。

  • 与挪威哲学博士希尔达论佛学·太虚

    ──十一年五月四日──希尔达系挪威大学哲学教授,此次以赴耶教同盟大会来中国,在北京闻太虚法师之名,折道来汉臬,至佛教会投剌进谒,并递上北京王虚亭居士之介绍函。由理事李君电佛学院,请法师至会。师叩其来意,希以来求佛学

  • 二无我论·太虚

      补特伽罗无我,达摩无我,曰二无我。  补特伽罗,译数取趣,是“数数取天人畜鬼等趣业报身者”之义。变言之,即流转三界二十五有之精神个体或灵魂或业识也。凡已舍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趣之现报,未定转取何趣之时,先

  •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此颂是龙树菩萨以诗代书。寄与南印度亲友乘土国王一首。此书已先译神州处藏人多不见。遂令妙语不得详知。为此更定本文。冀使流通罔滞。沙门义净创至东印度耽摩立底国译。  有情无知

  • 四分律卷第五(初分之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十三僧残法之四◎世尊尔时以无数方便呵责:“汝云何以五法教诸比丘?广说如上。提婆达!汝莫断四圣种。何等四?如上所说。提婆达!汝今莫方便破和合僧,莫方便受破和合僧坚持不舍,汝当与僧和合不

  • 卷第十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十一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佛事扫北京笑岩宝祖法身塔久视云关子岭上印,破虚空面门,烈焰炉中焚却,本生父母以金刚变相三昧酬答。圣僧将如来最上一乘开通后学,主宾

  • 西方发愿文·祩宏

    一天一遍发愿文,坚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行

  • 礼法华经仪式·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集

  • 黄莲东岩禅师语录·佚名

    一卷。清说,机琇记录,黎元宽序,文德翼序,内分黄莲语录,蕲州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