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七十九

洪武十九年八月甲申朔

○乙酉  上览宋史见太宗改封椿库为内藏库顾谓侍臣曰人君以四海为家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何有公私之别太宗宋之贤君亦复如此他如汉灵帝之西园唐德宗之琼林大盈库不必深责也宋自乾德开宝以来有司计度之所缺者必籍其数以贷于内藏俟课赋有余则偿之凡有司用度乃国家经费何以贷为缺而许贷贷而复偿是犹为□贾者自与其家较量出入及内藏既盈乃以牙签别其名物参验帐籍晚年出签示真宗曰善保此足矣诒谋如此何足为训书曰慎厥终惟其始太宗首开私财之端及其后世困于兵革三司财帛耗竭而内藏积而不发间有发缗钱几十万以佐军资便以为能行其所难皆由太宗不能善始故也

○丙戌命营阳侯杨通靖宁侯叶昇领兵捕象于广西左江之十万山

○丁亥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夜荧惑犯斗宿

○戊子祭太社太稷

○辛卯命吏部选取直隶应天诸府州县富民子弟赴京补吏于是与选者凡千四百六十人

○壬辰夜岁星犯轩辕

○癸巳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萧琦卒琦凤阳定远人初自淮安率众来归遂从征伐获故元平章小住剌了葛于庆阳执左丞应保于汉阳擒知院和尚于四川收魏王金印于氊帽山以功累迁豹韬卫指挥同知升定辽卫指挥使复升狭西都指挥使至是升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以疾卒

○丙申遣官祀历代帝王

○丁酉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旗纛

○己亥六安侯王志卒志凤阳临淮人岁壬辰从军起濠州甲午克滁州乙未取和州从  上渡江丙申从徐达围常州授怀远将军右副元帅丁酉克常州复从徐达克宁国取江阴戊戌克宜兴己亥从达取高邮辛丑从  上征安庆壬寅从达复江西癸卯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追至泾江口攻其水寨破之甲辰从  上征武昌复从徐达克庐州授飞熊卫亲军指挥使守六安州乙巳改六安卫指挥使洪武元年从北征军次忭梁  上遣志渡黄河收怀庆平阳等处遂留守平阳三年克兴元还军长安四年从征察罕脑儿还守平阳诏封六安侯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阶荣禄大夫勋柱国同知大都督府赐铁券五年从达征沙漠十四年同傅友德等征云南是年还京卒追封许国公谥襄简卒后之四年以附胡陈事发为有司所论以死不之究云

○庚子河南布政使司奏收赎开封等府民间典卖男女凡二百七十四口计钞一千九百六十余锭

○辛丑置沈阳中左二卫命指挥鲍成领原将河南山东校卒一万三百二十八人分隶焉

○核辽东定辽等十二卫并武德卫征进官军之数官凡一千五百一十五人军七万三千三十八人马一万三千五百二十二匹

○壬寅赠燕山中护卫指挥使费愚妾朱氏为贞烈德人初愚久病风不愈一日语其家人曰我死谁与偕往朱氏在傍遽应曰妾愿从未几愚卒朱氏自经死事闻  上嘉其义诏比正妻降等赐诰追赠

○癸卯夕月

○甲辰命礼部制  德祖玄皇帝玄皇后  懿祖恒皇帝恒皇后  熙祖裕皇帝裕皇后衮冕冠服命皇太子至泗州盱眙县脩缮祖陵葬衣冠祭告曰呜呼昔者  列祖立命是方积德深长致天昭鉴福垂后嗣今也子孙繁衍宅于宇内以统黔黎深思  皇考生前岁月之间思念  列祖音容孙常切记已有年矣呜呼以万几之冗未获躬诣拜扫今特遣玄孙皇太子以牲醴之奠诣陵修缮敬葬衣冠以伸孝思神其鉴之

○己酉定中外诸司吏员役满转补资格在京未入流衙门吏员充九品衙门司吏九品衙门司吏充八品衙门司吏及七品衙门典吏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充七品衙门书吏及六品衙门典吏七品衙门书吏充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六品衙门典吏充五品衙门典吏及六品衙门司吏六品衙门司吏五品衙门典吏俱充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四品衙门典吏五品衙门司吏胥史充四品衙门司吏及三品衙门典吏四品衙门司吏三品衙门典吏俱充三品衙门令史及二品衙门典吏三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典吏俱充二品衙门令史及一品衙门典吏二品衙门令史充一品衙门掾史及对品衙门都吏都吏充一品衙门提控一品衙门典吏充对品衙门掾史及对品衙门提控皆以三年为满给由赴部录用在外衙门若各驿递运所河泊闸坝等衙门吏攒充七品衙门典吏七品衙门典吏充五品六品衙门典吏或有俸九品衙门并有俸未入流品衙门吏充七品衙门司吏六品衙门典吏充六品衙门司吏五品衙门典吏六品衙门司吏充五品衙门司吏五品衙门司吏充四品衙门司吏及三品衙门典吏四品衙门典吏充四品衙门司吏及三品衙门吏典三品衙门典吏充二品衙门典吏及三品衙门令史书吏三品衙门令史书吏充二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典吏充二品衙门令史二品衙门令史充二品衙门通吏已上三年满日无缺给由到部于在京衙门内用

九月甲寅朔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其子宝部领诗那日勿等来朝贺  天寿圣节献象五十四只及象牙犀角胡椒乌木降香花丝布并贡皇太子象牙等物诏赐其国王冠带织金文绮袭衣王子宝部领诗那日勿金二百两银一千两织金青罗衣二袭红罗衣二袭绣金文青绮衣二袭红绮衣二袭王孙宝圭诗离班织金青罗衣二袭红罗衣二袭红绿文绮衣各二袭绮叚六匹银一百五十两副使头目通事等赐钞及罗绮衣叚有差并赐餋象军士百五十人衣服  ○夜填星入鬼宿

○戊午以凉州守御都指挥使宋晟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己未改孳牧所为司牧司官品仍旧

○复置宝钞提举司秩正八品

○庚申西平侯沐英奏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令军士开耕以备储偫  上谕户部臣曰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赵充国始屯金城而储蓄充实汉享其利后之有天下者亦莫能废英之是谋可谓尽心有志古人宜如所言然边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实难宜缓其岁输之粟使被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徵之可也遂召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还京

○壬戌重阳节宴群臣于华盖殿

○革四川成都等府木寨梅树槐树永宁四驿

○癸亥行人冀忠往狭西市马还得马二千八百七匹

○甲子置长淮卫牧马千户所  ○戊辰祭周天星辰

○辛未  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奉天殿皇太子宴国戚及东宫官属于文华殿赐国子生钞人一锭

○高丽国王王禑遣门下评理安翊暹罗国亦遣使者冒罗等各奉表贺贡方物赐翊等绮钞衣服有差

○皇第二十三子桱生贤妃李氏出也

○壬申赐寿春公主吴江县田一百二十四顷七十亩为粮八千石

○丙子天雨絮

○壬午五色云见

○磨勘司以诸司公文得失具奏  上曰尔等所勘公文但当十日一送都察院类奏其有失错就令各司改正不必琐琐也

○癸未遣行人刘敏唐敬偕内使赍磁器往赐真腊等国

○改武昌中卫为武昌左护卫指挥使司

冬十月甲申朔

○庚寅太白昼见自甲申朔至于是日  ○辛卯享太庙

○核辽东定辽等九卫官军吏胥其屯军不支粮者万八千五十人余四万七千四百五十人月支粮五万五千四百石

○癸巳置澉浦乍浦二守御千户所隶浙江都指挥使司

○甲午夜填星留鬼宿

○戊戌暴风

○辛丑夜太阴犯积尸气

○癸卯长兴侯耿炳文奏训练狭西都指挥使司所属二十四卫马步官军凡十二万七千二百三十人

○乙巳  上谕兵部臣曰天下大小武臣皆以有功故令子孙世袭以食其报然有身没子幼未能承袭者或无子而有女幼又有父母老而无依者此皆可悯今后凡亡故官军子女幼者皆给全俸以瞻其家子待其长令袭职女待其嫁然后罢给父母老者亦给全俸终其身著为令

○夜太阴犯内屏

○丁未赐横海等四卫军士钞各三锭以其从皇太子还自凤阳故也

○辛亥夜荧惑犯垒壁阵

○是月颁志戒录其书采辑秦汉唐宋为臣悖逆者凡百有余事赐群臣及教官诸生讲诵使知所鉴戒

十一月癸丑朔

○乙卯以大理寺试左寺丞赵勉为大理寺卿

○湖广澧州朝纳洞蛮人作乱大庸卫指挥佥事吴麟率兵击破之斩蛮贼百余人获铜印六颗

○庚申山西大同府知府郑彦康奏往岁大同中纳盐粮交易者多所以税课益增自停盐粮近年税课亏耗不及旧额  上命户部核其所亏之数悉免征

○辛酉日本国王良怀遣僧宗嗣亮上表贡方物却之  ○癸亥改车里军民府为宣慰使司知府刀砍为宣慰使

○甲子命故东平侯韩政子勋袭其父爵

○乙丑调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春为广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丙寅以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袁泰为试左佥都御史 

○丁卯高丽国遣使上表请易冠服诏不许命仍其本俗

○己巳夜荧惑犯垒壁阵

○己卯诏长兴侯耿炳文率狭西都指挥使司延安等二十一卫及西安护卫官军往北平听征

○诏狭西都指挥使司令诸卫土著铁甲马军悉令整备器械赴京给赏听操惟西宁西凉二卫临边且留守御

○狭西庆阳等卫将士四百九十余人送马至京赐钞有差

○遣行人往广西思明府访其山象往来水草之处凡旁近山溪与蛮洞相接者悉具图以闻

○置平茶守御千户所隶五开卫

○置观海卫指挥使司于宁波府慈溪县

○置南昌前卫指挥使司

○以户部试右侍郎杨靖为本部左侍郎

○云南地震有声者再

○十二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宁波温台昌国等府县并海之地置千户所八曰平阳三江龙山廓衢大嵩钱仓新河松门皆屯兵以备海寇

○甲申遣虎贲左卫指挥佥事姜观右卫千户沈成行人任俊以钞三十九万三千六百九十锭往狭西河州等处市马给骑士操练

○乙酉诏自今诸司应死重囚俱令大理寺覆奏听决著为令

○诏中军都督府督造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门并脩五胜渡起杜家库白水桥双桥高桥创置象房黑窑改建崇山侯李新都督陈清张宣韦权孙世耿忠第宅新筑后湖城及中山王岐阳王黔国公坟茔六部围墙并廊房街道并以罪人输作

○戊子诏遣指挥佥事高家奴等以绮叚布匹市马于高丽每马一匹给文绮二匹布八匹

○庚寅诏蠲泗州守  祖陵民孙礼等二十户徭役

○癸巳御制大诰三编成颁示天下初  上以中外臣民染元之俗往往不安职业触丽宪章欲傚成周乃洪大诰治之制以训化之乃取当世事之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著为条目大诰天下久之又虑诰条所载未能尽天下之情续为一编以申其意使民观感知所劝惩自是民之作非者鲜从化者多故又作三编大诰其意切至而辞益加详焉每编成  上亲序之

○甲午复以复州卫指挥佥事王成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成尝以左军都督佥事从征云南有罪左迁复州至是召还复其职  ○乙未以太原右护卫指挥使袁洪为山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丙申夜太阴入鬼宿犯积尸气

○己亥番寇作耗岷州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佥事马烨遣千户张广率阶文等处官军击之追至野麻峪针条岭杀获三百七十人余众溃散

○庚子河南府卢氏县主簿徐存义言三代汉宋之盛建邦设都率居中土盖以大梁为天下之都会洛阳为中国之形胜诚帝王万世之基也伏望取法前圣母安于江左益隆大业以驭四方又言州县之职于民最亲而郡守实民之师帅得其人则政举民安非其人则政烦民扰宜遴选廉能之士可任是职者授之夫一州一县设官不必数多如州有守县有令以专其政设一佐贰以赞治足矣若其廉能可称则升赏之贪污不才则黜罚之赏罚既明则天下自治又言唐虞之世命夔典乐用之朝廷奏之郊庙则天神格人鬼享其美莫大焉自周之末郑卫哇淫之音历代因之未能复古宜修明雅乐以成一代之盛典倡优俗乐不可复用书奏  上嘉之

○乙巳湖广都指挥使司奏请运施州崇山大庸五开黄平平越等卫军食  上览奏顾谓户部臣曰崇山大庸屯种岁久何得乏食数年来军中无尺寸之功但知需食有司而不恤吾民供给之困惟施州从其请五开等卫亦令军士屯田自食

○诏武官谪戍云南辽东者皆令县次资给之

○戊申置都匀安抚司  ○云南巨津州土酋阿奴聪叛袭劫石门关千户浦泉战死吉安侯陆仲亨率指挥李荣郑祥讨之复其关贼战败遁入山谷捕获诛之并其从四百余人

○四川松潘安抚司土官薛继贤贡马二十二匹

○诏亲王建国之处凡遇正旦冬至千秋节日但许本国在城官员庆贺其在外府州卫所及守边卫门免贺有事差人启闻亦不得差遣将官妨废职务

○安南陈炜遣中大夫杜英弼等奉表贡金银酒器三十三事并阉竖一十九人

○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上言  陛下之于刑狱每存钦恤之意盖欲期于无刑而顽民狎玩犯者不止臣愚以为莫若严刑以制之使知所畏而重犯法  上览之曰刑不可使纵弛亦不可使过严纵弛则为恶者无所畏过严则为善者或滥及用刑之道但贵得中得中则刑清失中则刑乱刑乱而政衰矣如尔所言恐流于滥其可哉

○己酉湖广保靖宣慰等司广西金筑安抚等司云南安顺等州西堡等长官司及乌思藏等遣卫镇抚班竹儿藏卜等贡方物

○忠建宣抚司土官田思进孙田风保龙州知州赵帖坚遣从兄德法等来朝贡马及方物

○辛亥享太庙

○是月  上谕宋国公冯胜曰纳哈出据金山数侵扰辽东宜于大宁诸边隘分兵置卫以控制之遂诏户部出内库钞一百八十五万七千五百锭散给北平山东山西河南及迤北府州县令发民夫二十余万运米一百二十三万余石预送松亭关及大宁会州富峪四处以备军饷每夫运米一石给钞六锭为其直及道里费

○是岁调浙江右布政使何真为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猜你喜欢
  卷三十·燕二·佚名
  序·蔡东藩
  卷第一百二十九·胡三省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卷之三百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六十五 曹寅奏报扬州知府到任日期摺·佚名
  第九十八卷 文苑 二 五·缪荃孙
  续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志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七十八·郑麟趾
  第三节 加富尔之躬耕·梁启超
  卷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列传第九十·张廷玉

        廖纪 王时中 周期雍 唐龙 王杲 周用 闻渊 刘讱 孙应奎 聂豹 李默 周延 贾应春 张永明 胡松 赵炳然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进士。授考功主事,屡迁文选郎中。正德中,历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洪武十三年冬十月戊午朔享太庙○敕四辅官王本等曰自胡惟庸不法之后特召天下贤材而有司又多泛举尚书范敏独能荐卿等以辅朕朕视卿等皆年高笃厚故九月告于太庙议立四辅以王本杜佑龚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惟秋冬官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成化十九年六月壬戌朔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僧录司左觉义定宣右觉义圆洪俱升右阐教○癸亥命晋府灵山县主仪宾孙恕复职恕子颍多支岁禄麦二百石为按察司官参奏逮治各纳米五十石革恕冠带至是县主为奏故复之○命狭西行都司故

  • 卷八十三上·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三上   元 郝经 撰 録第一上 【义例曰司马迁作史记帝纪後继以十表及八书班固作汉书帝纪後继以八表十志范晔东汉书无表而有八志至陈夀书则总谓之志自纪传外凡志

  •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本传除记述季布、栾布二人的生平事迹外,还记载了季心和丁公的事迹。季布和丁公曾是项羽的部下,在楚汉战争中替项羽攻打刘邦,这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刘邦战胜项羽后,他们都遭

  • 越王杨侗传·李延寿

    越王杨侗字仁谨,姿仪俊美,性格宽厚。大业三年(607),立为越王,炀帝每次外出巡幸,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杨玄感造反,杨侗与户部尚书樊子盖共同率兵抵抗。叛乱平息后,在高阳朝见炀帝,官拜高阳太守。很快就以原任官职留守东都。十

  • 萧柳传·脱脱

    萧柳,字徒门,淳钦皇后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孙。幼时鞠养于伯父萧排押家中,聪慧多智,善于写文章,力大过人。统和年间,叔父萧恒德临终时向皇上荐举他有才能,诏令入宫侍卫。十七年(999),南伐,宋将范庭召布列方阵以待,当时皇弟耶律隆庆

  • 卷二十 礼十五(凶礼 )·龙文彬

    ◎谥法下壮武:芮国公李瑾,景城伯马荣。壮勇:渠国公吴成,国公吴克忠,邵阳伯马聚,任邱伯梁成,宣城伯卫颖。壮毅:临江侯赵馘,庐江侯何德。壮靖:绵谷伯高文。壮每:昌宁伯赵胜。壮愍:赠都督佥事冯恩,都督同知岳懋。壮节:崇安侯谭渊。庄

  • 卷五十六【起定公十年尽十五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六【起定公十年尽十五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注平前八年再侵齐之怨夏公会齐侯于夹谷注平故【音义】【夹古洽反又古协反二传作

  • 卷三·杨复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三      宋 杨复 撰士相见礼第三士相见之礼○摰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逹某子以命命某见【腒其居反干雉也○摰所执以至者君子见于所尊敬必执摰以将其厚意也士挚用雉者取其耿

  • 跋 寰 游 记·太虚

    记中述欧洲情形之处,大抵系前年在欧时随所观感而写者。但风云瞬息千变,去年以来之欧洲局势,已与前年大不同矣。最大关键,则在英易工党,亲美疏法,法之压迫德遂亦松懈,且欲联全欧以抗美之经济势力。欧洲之联邦果成,世界当又改观

  • 大乘宗地图释(注一)·太虚

       第一章 叙言   第二章 释题   第三章 解图    第一节 教法     一 历别说明(凡五十二目)     二 综合说明    第二节 宗义     一 总说     二 历别说明      

  • 范云诗集·范云

    范云(451~503),南朝齐、梁间诗人。字彦龙。祖籍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人。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 (492),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

  • 洞庭湖柳毅传书·尚仲贤

    元杂剧剧本。简名《柳毅传书》。尚仲贤撰。旦本。剧写唐高宗仪凤二年,柳毅应举落第,至泾河县访友,于泾河岸上见一女子牧羊。牧羊女郎形容愁苦,若有所待,柳毅怪而问之,乃知女郎是洞庭湖龙王之女三娘,为泾河小龙之妻;泾河小龙粗

  • 三家世典·郭勋

    一卷,明郭勋撰。郭勋,明初营国威襄公郭英六世孙,袭封武定侯,明正德年间(1506~1521)奉命镇守两广,因而收集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及武定侯郭英三家之世系、履贯、勋阀、遭遇本末等编为《三家世典》,所记史实事迹,大体来

  • 慧琳音义·唐慧琳

    佛教典籍注音释义书。为别于玄应《一切经音义》,故名。唐僧慧琳著,100卷。《宋高僧传》卷五《慧琳传》说:琳“尝引《字林》、《三仓》,诸经杂史,撰《大藏音义》(即本书)一百卷,起贞元四年(788),迄元和五载(810)绝笔。”另说

  • 参天台五台山记·成寻

    又称《善惠大师赐紫成寻记》。佛教书。日僧成寻撰。8卷。作者于日本延久四年(1072),从肥前松浦出发赴宋,至北宋熙宁六年(1073)六月护送新译佛经及佛像去日本。本书即以汉文逐日记载入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等圣迹,并蒙宋

  • 法华经安乐行义·慧思

    全一卷。陈·慧思(515~577)述。又称安乐行义、法华安乐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为慧思依法华经安乐行品所阐示之三昧行。书中主张实践法华经之法华三昧有二种,一为有相行,二为无相行。所谓有相行,系就法华经普贤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