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高琪用事

〔高汝励附〕

卫绍王大安三年秋九月,中都戒严。

冬十月,命泰州刺史珠格高琪将所部乣军三千人屯通玄门外。高琪或作高乞,西北路明安人。大定末,由护卫十人长累官宿直将军、同知临洮府事。泰和六年,与彰化节度副使巴噶罕侵宋,备巩州诸镇。宋兵万余自巩州辘轳岭入,高琪奋击,败之。叠州诏与知府事舒穆噜仲温出界,合青伊克兵进取,深嘉其奋勇。俄为封册使,封吴曦为蜀国王。使还,加都统,号平南虎威将军。宋安丙遣将李好义攻秦州,围阜郊堡,高琪赴救,大破之,围解。宋兵三千人攻马连寨以窥湫池,遣瓜尔佳福寿击走之。至是,因元兵逼,诏屯通玄门外,寻为镇州防御使,权右都监。

至甯元年秋八月,高琪从行省完颜纲军屯缙山,与元兵战,大败。初,高琪驻兵缙山,得士卒心。左丞纲将赴京,行省图克坦镒劝其勿往,不听。至是,果败。

闰九月,擢高琪为右监军。诏曰:“闻军事皆中覆,得无失机会乎?自今当即行之,朕但责成功耳。”寻被诏自镇州移军守御中都迤南,次良乡,不得前,乃还中都。

冬十月,高琪与元兵战,凡两败绩而归。赫舍哩呼沙呼戒之曰:“汝连败矣,若再不胜,当以军法从事。”及出,复败。高琪惧诛,自军中入,遂以兵入呼沙呼第,杀之。持其首诣阙待罪,帝赦之。授左副元帅,将士迁赏有差。诏曰:“呼沙呼蓄无君之心,形迹露见,不可尽言。提点近侍局庆善努、近侍局使色哷默、直长萨哈连累曾陈奏,方慎图之。色哷默漏此意于呼噜,呼噜以告恩楚,恩楚达于高琪,今月十五日将呼沙呼戮讫。惟兹臣庶将恐有疑,肆降札书,不匿厥旨。”论者谓高琪专杀,故降此诏。

十二月丁酉朔,进高琪平章政事,兼前职。翰林院完颜苏哷自中都议军事还,上书求见,乞屏左右。故事,有奏密事辄屏左右。先是,太府监丞游茂以高琪威权太重,因入见,屏入密奏,请裁抑之。帝未从,茂转告高琪,乃具以闻。茂论死,诏免之,杖一百除名。自是,密奏必令一近臣侍立。及苏哷请帝御便殿见之,惟留近侍局直长赵和和侍立。苏哷奏曰:“日都帅府议削伯特文格兵权,乃诏领义军。改除之命拒而不受,帅府方欲讨捕,朝廷复赦之,且不隶帅府。臣风闻皆出平章高琪。”帝曰:“汝何以知之?”苏哷曰:“臣见与高琪计结明矣。”帝含之。复奏曰:“高琪本无勋望,因畏死,擅杀呼沙呼,计出于无聊耳。妒贤树党,窃弄威权。去岁,都下书生樊知一言乣军必生乱,遂以刀杖决杀之。使其党伊喇托卜嘉为武甯节度使,招乣军,无功,复为武卫军使。此贼灭乱纪纲,祸害忠良,惟陛下察之。”帝曰:“朕徐思之。”苏哷出,复戒曰:“慎勿泄也。”

宣宗贞祐四年春二月乙酉,平章高琪表乞致仕,不允。

冬十月,元兵取潼关,次嵩、汝间,令史高疑乞命高琪为帅,亟图进御,不报。御史台言:“兵踰潼关,深入重地,请选勇将各付精兵,且战且守。”诏付尚书省。高琪曰:“台官素不习兵,备御方略,非所知也。”遂寝。高琪只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州县残破不复恤。帝惑之,计行言听,终以自毙。

十二月辛亥,高琪加崇进、右丞相。请修南京裹城。帝曰:“民力已困,此役一兴,病滋甚矣。城虽完固,朕亦何能独安此乎?”

兴定元年春正月癸未,宋贺正旦使朝辞,帝曰:“闻息州透漏宋人,此乃彼界饥民沿淮为乱,宋人何敢犯我?”高琪请伐之,以广疆土,不许。

冬十月壬戌,右司谏许古请与宋议和,命草牒,示宰臣,高琪曰:“辞有哀祈之意,自示微弱,不足取。”遂罢。集贤院谘议官吕鉴请往南边,驰书招谕,高琪曰:“鉴狂妄无稽,但其气岸可尚,付陕西行省备任使。”制可。

十二月辛亥,陕西行省胥鼎谏侵宋,高琪曰:“诸军已进,无复可议。”遂寝,不报。鼎复言“钱谷之冗,非九重所能兼,但当总大纲,责成功。”高琪曰:“陛下法上天行健之义,忧勤庶务,夙夜不遑,乃太平之阶也,鼎言非是。”当是时,南北用兵,帝深以为忧。右司谏吕造乞诏内外百官上封事,直言无讳,或召见,亲访以尽下情。帝嘉纳,诏百官议河北、陕西备御之策。高琪深忌之,一无所用。高琪督修裹城,帝问曰:“人言此役恐不能就,如何?”高琪曰:“终当告成,但其壕未及浚耳。”帝曰:“无壕可乎?”高琪曰:“苟防城有法,正使兵来,臣等愈得效力。”帝曰:“与其临城,曷若不令至此为善?”高琪无以对。及工毕,受金鼎之赐。高琪自为相,专固权宠,擅作威福,与高汝砺相唱和。高琪主机务,汝励掌利权,附己者用,否则斥。凡言事忤意及负材力与己颃者,对上阳称其才,使干当于河北,阴置死地。自罢枢密元帅,后常欲得兵权。遂力劝南侵,置河北不复措意,凡清兵皆置河南,苟且岁月,不肯出一卒应方面急。

三年冬十一月丁巳,高琪以罪下狱。

十二月,高琪伏诛。初,英王守纯欲发其罪,惧其党与盛,未果。会高琪使奴萨布杀其妻,归罪于萨布,送开封府杀之以灭口。开封府不敢违。事觉,帝久闻其奸恶,因此事诛之。尚书省都事布萨纳木舍布曾以英王谋告高琪,论死。余各杖七十,勒停。先是,帝将南迁,欲置乣军于平州,高琪难之。及迁汴,戒搏多厚抚此军,搏多辄杀数人,以至于败。帝尝曰:“坏天下者,高琪、搏多也。”终身以为恨云。

同时高汝砺,字岩夫,应州金城人。大定中,第进士,莅官有能声。明昌初,授石州刺史。历谏议,请群臣奏事谏官得预闻。乞举行“推排法”。令户部尚书贾执刚与汝砺先推排在都物力。泰和间,累擢中都路都转运使,进户部尚书。时钞法滞,因随事上言,多所更定,民甚便之。宣宗南迁,拜参政。

贞祐三年五月,朝议括官田及牧马地,以赡河北军户之徙河南者,以汝砺总其事。寻因群臣言不便,事遂寝。

四年正月,由右丞进左丞。时高琪欲岁阅民田征租,汝砺力阻而止。南侵,民困,言者请议和,汝砺言其非计,不许。同提举榷货司王三锡建议榷油,高琪劝帝从之,以汝砺言乃罢。未几,拜平章,进右丞相,监修国史,封寿国公,加荣禄大夫。谓其官未至二品,特升两阶。

哀宗立,谏官言汝砺欺君固位,天下所共嫉,宜黜之,以厉百官。不允。又有投匿名书云“高某不退,当杀之”,因请老,不许。正大元年卒。性缜密廉洁,结人主知。然规守格法,循默避事,故为相十余年,未蒙谴诃。贪恋不去,士谕讥之。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十三·袁康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六·焦竑
  卷一百四十·杨士奇
  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六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第二卷 田赋表·缪荃孙
  京口耆旧传卷六·刘宰
  张琼传·李百药
  艾南英传·张廷玉
  震泽纪闻·王鏊
  卷二十五·佚名
  卷四十二·雍正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八·允禄
  卷五十二·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527_1 【九日(以下补遗)】杜牧   金英繁乱拂阑香,明府辞官酒满缸。   还有玉楼轻薄女,笑他寒燕一双双。   卷527_2 【寄牛相公】杜牧   汉水横冲蜀浪分,危楼点的拂孤云。   六年仁政讴歌去,柳绕春堤

  • 第一齣~第十齣·梅鼎祚

    第一齣 标目【玉楼春】〔末上〕画堂春色浓于酒。花插盈头盃到手。百年三万六千场。人世难逢开笑口。靑天高朗閒搔首。眼底英雄谁更有。试歌垂柳觅章台。昔日靑靑今在否。【满庭芳】才子韩翃。名姬柳氏。多情打得成双

  • 七言巻四十二·洪迈

      七言  送刘寰北归       刘 商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送王闬归苏州  深山穷谷没人来邂逅相逢眼渐开云鹤洞宫君未到夕阳帆影㡬时回  送人往䖍州  莫叹

  •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五韩翃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阳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一作坡】前春色早【一作草色】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龎【一作辛】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

  • 卷第二百二十·胡三省

    唐纪三十六〔起强圉作噩(丁酉)九月,尽着雍阉茂(戊戌),凡一年有奇。〕《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宣皇帝中之下》至德二载〔(丁酉、七五七)〕1九月,丁丑,希德以轻骑至城下挑战,千里帅百骑开门突出,欲擒之;会救至,〔【章:十二行本「至」

  • 卷二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记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

  • 附录:治台必告录请恤清单·吴德功

    谨将先后剿办戴逆等案内阵亡伤毙台湾水陆文武员弁各营兵丁,同郡局嘉彰等处义勇,并南北路屯番,暨殉难之义首幕丁等查明,敬缮清单,恭呈御览。计开补用同知潘恭赞。该员在浙江随同克复遂、松、宣、处各郡县案内,由知县保升同知

  • 董昌传·欧阳修

    董昌,杭州临安人。最初隶属土团军,因功逐步提升为石镜镇将。中和三年(883),刺史路审中到州里来,董昌率兵挡驾,刺史不得进,董昌就自己管理州事,镇海节度使周宝控制不了他,于是上表请任董昌为刺史。董昌击破了刘汉宏,兵力增强了,

  • 卷56·陈邦瞻

    徽宗宣和七年冬十月,金将粘没喝、斡离不分道入寇。初,斡离不在平州,遣人来索叛亡户口,朝议弗遣,且闻童贯、郭药师治兵燕山,斡离不遂请于金主曰:“苟不先举伐宋,恐为后患。”金主以为然,而未敢轻举。及使者往返既数,道路险易,朝廷

  • 二十八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壬申,上在貞陵洞行宮。7月2日○癸酉,司諫院啓曰:「延豐縣監李楠,以關西土兵,軍功發身,雖有弓馬微勞,人物庸劣,不識文字,蘇殘起弊之責,決非此人所堪。請命遞差。」答曰:「李楠,有功之人。又安知庸劣與否?試之可也,不

  • 自 序·梁漱溟

    这是我今年八月在山东济南省教育会会场的讲演,经罗君莘田替我纪录出来,又参酌去年在北京大学讲时陈君仲瑜的纪录而编成的。现在拿他出版,我特说几句话在后面。在别人总以为我是好谈学问,总以为我是在这里著书立说,其实在我

  • 第三讲 德行·钱穆

    一上面我们已讲过了两次,一次讲的是&ldquo;道理&rdquo;,一次讲的是&ldquo;性命&rdquo;。道理是从外面讲,性命是从内部讲。若我们向外面看世界,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看成为一个&ldquo;道的世界&rdquo;,一是看成为一个&ldq

  • 抱朴子內篇卷之八   釋滯·王明

    或問曰:「人道多端,求仙至難,非有廢也,則事不兼濟。藝文之業,憂樂之務,君臣之道,胡可替乎?」抱朴子答曰:「要道不煩,所為鮮耳。但患志之不立,信之不篤,何憂於人理之廢乎?長才者兼而修之,何難之有?內寶養生之道,外則和光於世〔一〕,治身

  • 观心食法·智顗

    天台 智者大师既敷座已。听维那进止。鸣钟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徧十方界施作佛事。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密。然后受此食。夫食者。众生之外命。若不入观即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不问分卫与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九侍者深极编颂古(并拈)三玄三要。第一玄婆婆丑拙不堪言生下孩儿千万亿了无一子见亲颜。第二玄毗卢顶上掣风颠金刚截断如泥碎朕兆依稀落有缘。第三玄万里长空月皎然

  • 曹子建集·曹植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

  • 本草崇原·张志聪

    本草著作。3卷。清张志聪(隐庵)撰,高世栻(士宗)订补。约成书于17世纪末。此书收药289种,其中《本经》药233种,附品56种。每卷按上、中、下三品排列。每药又分正文、小字注文、阐释三部分。其正文大多摘自《本草纲目》所

  • 投瓮随笔·姜南

    《投瓮随笔》,一卷,收入乾隆年间吴省兰所编《艺海珠尘》及《说郛续》。该书体例与《风月堂杂识》相同,亦因人、因事立条,共三十七条。书中所述,臧否人物、品评诗文、抑扬吏治,并介绍了风土人情、典故奇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