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 群盗叛服

卫绍王大安三年秋九月,元兵薄中都,中都戒严。

崇庆元年夏五月,河东、陕西大饥,斗米钱数千,流莩满野。命南京留守布萨端为河南、陕西安抚使,提控军马。

至甯元年春二月,诏招抚辽东。

宣宗贞祐二年夏四月乙未朔,因元兵退,以布萨安贞等为诸路宣抚使,安集遗黎。

五月壬午,迁都南京。

三年春正月乙丑,诏宣抚阿哈、总管和卓讨贼刘二祖、张汝楫。

二月丙午,武清县巡检梁佐,柳口巡检李耀珠,以诛乣贼张晖、刘永昌等进官,赐姓完颜。丁未,山东宣抚使布萨安贞遣提控布萨琉嘉等,破贼击败之于益都城东。安儿奔莱州,徐汝贤以城降。至登州,刺史耿格纳伪,邹都统付以州印,安儿遂僭号,改元天顺陷甯海。攻潍州,其党方郭三据密州,李全掠临朐。安贞以琉嘉及额琳分左右翼,大败贼众于昌邑东及辛河,杀获无算,遂复莱州。斩汝贤。安儿脱身走,耿格、史泼立降。袭杀方郭三,复密州。安儿后与汲政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山,舟人曲成等击之,坠水死。耿格伏诛,妻子皆远徙。

三月壬午,山东宣抚司报大沫堌之捷。时安贞遣赫舍哩约赫德破巨蒙等四堌及马耳山,杀刘二祖贼四千余人,降余党八千,擒伪宣差程宽,招军使程福,降肋从民三万。遣兵会瓜佳锡尔格及默埒,败贼刘二祖于宿州大沫堌,擒斩之,及其党崔天祐、李思温。余众保大、小峻争子山,前后殪贼万计。己丑,赠华州防御使完颜巴锦官。长胜军都统杨珪,珪讳之,嗣请自效。执友直,抗其党千余人。安抚使以便宜族友直等。事闻,故有是命。

夏四月壬子,山东西路宣抚副使完颜弼奏招大沫堌渠贼孙邦佐、张汝楫以五品职,下诏湔洗其罪。汝楫复谋叛,诱邦佐,邦佐斩使,驰报弼,弼杀汝楫及其党万余。以邦佐为德州防御使,擢泰定节度使,仍官其子。弼封密国公。丙辰,谕田琢留山西流民少壮者充军,老弱就食邢、洺,欲趣河南者听。

秋八月己酉,红袄贼掠成武,宣抚副使延札天泽讨走之,斩首数百级,进一官。命侯挚招邢州贼程邦杰以官。

九月乙亥,红袄贼周元儿陷深、祁州、束鹿、安平、无极等县,真定帅府以计破之,斩元儿及其党五百。

冬十月戊戌,辽东宣抚司报破琉格之捷。壬子,辽东贼布希万奴僭号,改元天泰。

十一月丙辰,河北行省侯挚入见,寻遣还镇。诏河北西路宣抚副使田琢自浚徙其兵屯陕。

十二月乙未,太康县人刘全、时温,东平府民李甯谋反,伏诛。

四年春正月丙寅,红袄贼犯泰安、德、博等州,山东西路行帅府兵败之。

三月己巳,经略副使张文破赵福,复恩州。

夏四月己丑,秦州官军破妖贼赴用、刘高二等,奏捷。辛丑,侯挚言:“红袄贼掠临沂、费县境,官军败之。时,贼渠郝定僭号署官,陷滕、兖、单诸州及布萨安贞遣兵讨之,连战皆捷,杀九万人,降者三万,郝定仅以身免。未几,为侯挚所擒,送汴伏诛。自安儿、二祖败后,河北残破,干戈相寻,所在团结寇掠,官军虽讨之,不能除也,大抵皆李全、国用安、时青之徒焉。

六月壬辰,辽西伪瀛王张致遣完颜内赫、张乌逊奉表降,诏授致北京路行帅府事兼宣抚使,内赫同知兵马总管府,张乌逊同知广甯府。

兴定元年春三月甲辰,威州刺史武仙讨真定石海,斩之,及其党二百人。降葛仲、赵林、张立等军,尽获海僭拟之物。进仙权知真定府事。

夏四月戊申,孟州万户宋子玉率兵叛,斩关而出,经略使苏尔坦等追败之。至辉州境,其党邢福杀子玉以降,余党家属悉放归农。庚戌,“花帽军“作乱于滕州,诏山东行省讨之。南阳五朵山盗千余,剽掠至方城,节度副使伊喇洋格讨败之,歼其众。戊午,平定州贼阎显,杀其贼渠阎德用以降。乙丑,济南、泰安、滕、兖等州贼并起,侯挚遣棣州防御使完颜霆讨平之,降壮士二万,老弱五万。

五月癸卯,兰州千户李平,苦提控富察雅尔坚贪暴,杀之,构夏人以叛,为其党张扆所获,迁扆官四阶。

六月己巳,苗道润表降人李琛复叛,琛亦告道润异谋,诏山东行省察之。乙丑,辽东行省奏败契丹之捷。

秋七月癸未,隩州万户马宽逐其刺史李策,据城叛,州吏擒斩之,夷其族。

八月戊申,陕西行省奏木波贼犯洮州,败绩遁去。

九月癸巳,辽东行省完颜阿里巴斯为叛人伯特呼图所杀,权左都监纳塔裕等讨诛之。赠阿里巴斯平章、芮国公。

冬十一月壬午,用从宜伊喇迈努言,徙贼鱼张二等亲属于归德、睢、陈、钧、许间。

二年春二月庚戌,许州长社县何冕等谋反,伏诛。

夏四月戊午,红袄贼犯徐、邳,行枢院兵大破之。东平行省破黑旗贼,拔胶西县。渠贼李全来援,并败之。河北行省破红袄贼,进至密州,降伪将校数十,士卒七百,悉令复业。

五月甲戌,招抚副使洪果阿噜岱袭破李全于莒州及日照县之南,三道击之,追奔四十里。辛巳,莱州民曲贵杀经略使内族专努,自称元帅,构宋人据城叛,提控王庭玉等讨平之,诛曲贵及其党白珍、吕忠等数十人。

六月甲辰,石州贼冯天羽据临泉县叛,州刺史赫舍哩公顺讨之。天羽等迎降,杀之。余众走保积翠山,王九思等攻之,杀贼二千人。遣马季良持诏招谕,其党安国用降,迁防御使,分其军于绛、霍间。壬子,红袄贼犯沂州,官军败之,追至白里港,提控齐信没于阵,命议恤。

秋八月辛酉,棣州提控赫舍哩绰哈讨贼张聚,大破其众,复滨、棣二州。奸人李宜伏诛。

九月庚寅,李全破密州,执招讨副使洪果阿噜岱及同知瓜尔佳肆嘉努。进破寿光县。

冬十月甲辰,李全破邹平县及临朐县。甲寅,山东转运副使程戬、邳州提控王汝霖等通宋人为变,侯挚遣兵讨诛之,及其党崔荣、韩松、戚谊皆伏辜。己未,李全据安邱,提控王政屯昌荣,俟王庭玉兵同进讨。太府少监伯特玩擅率政兵攻全,致败,提控王显死之。

十二月甲寅,红袄贼攻彭城之胡材寨,徐州兵败之。

三年夏六月甲戌,李全寇日照、博兴,赫舍哩万奴败之。寇即墨,完颜僧寿又败之,生物复莱州。

秋八月丁丑,中山治中王善杀知府事李仲等以叛。

冬十一月甲寅,徐州总领纳哈塔禄格大破红袄贼于狄山。丁巳,泰安军副使张天翼为贼张林所执以归宋,絷之楚州,逃归,授睢州刺史。

四年春三月乙巳,林州元帅惟良擒叛人单仲、李俊,诛之。降其党卢广。壬子,红袄贼于忙儿袭据海州。经略使完颜辰尔击败之,复其城。

夏四月癸亥,安武节度使柴茂破红袄贼于枣强。祁州经略段增顺击叛贼甄全于唐县,败之。庚辰,东平提控富察善尔破红袄贼于聊城。

五月癸巳,红袄贼犯乐陵、盐山,横海节度使王福连击败之。张聚来寇,又败之。

秋七月辛卯,宋人及红袄贼犯河朔,诸郡皆降,独沧州经略使王福固守。会益都贼张林来攻,福乃叛降林。癸丑,林州总领严禄等讨红袄贼于彰德府,生擒伪安抚使王九。

八月戊午朔,严实、成江、王斌据济南,山东招抚高居实于青崖砦,获其疑以闻。李全犯东平府,监军王庭玉败之,擒其伪安化节度使张林。

九月甲辰,滕州提控夏义勇讨红袄贼,败之。

冬十月己卯,红袄贼复入泗州,掠人畜而去。辛巳,授红袄贼时青滕阳公、本处兵马总领、元帅兼宣抚使。

五年秋七月己亥,义勇军叛,据砀山县。夜袭永城,为副总领高琬所败,命蒙古纲并力讨捕。

八月壬子朔,谕尚书省,给砀山叛军家属粮。癸亥,林、怀帅府邀击红袄贼于伏恩村,败之。

十月戊午,遣亲军讨河南群盗。

冬十一月乙未,红袄贼掠宿州。辛丑,蒲城县民李文秀等谋反,伏诛。

闰十一月乙酉,提控珠嘉耀珠破沈丘贼于陈瓦。己丑,孙瑀、乌肯彻招降泰和贼二千人。诏斩其首恶,余并释之。丙申,红袄贼夜入蒙城县,令失符印,军民死者甚众,贼大掠而去。己亥,发兵捕京东盗。陈、亳等州,鹿邑、城父诸县盗蜂起,命枢府遣官讨之。捕盗军所过残民,遣御史按视。军所获牛,有司以官钱收赎。诏定招捕士寇官赏格。

元光元年春正月辛亥,元帅惟弼破红袄贼于张骞店。

二月戊申,恒州军变,万户呼延棫等千余人焚掠城中而去。

夏六月丁酉,红袄贼掠柳子镇,驱掠人畜,提控张瑀追击,夺还。伪监军王二据黎阳县,提控王泉讨之,复其城。

秋七月己未,归德行院王庭玉破红袄贼于曹州。复袭徐州之十八里砦及古城、桃源,官军破之。庚申,河北群盗犯封丘、开封界,令枢院御捕之。

冬十月壬午,河中万户孙仲威执其安抚使阿布哈呼喇,据城叛,陕西行省讨平之。

二年秋八月辛未朔,邳州经略使纳哈塔禄格等率都统金山颜俊入省署,杀行省右副元帅蒙古纲,据州叛。遣官招谕,禄格拒命。约赫德率兵围之,焚其楼橹,斩首百余。宋钤辖高显、统制侯进、正将陈荣等诛禄格降,众尚拒守,方督兵进攻,宋总领刘斌、黄温等缚颜俊、戚谊、奇格及枭金山巴达首来献,徐福亦纳款,抚慰其众。

九月丙午,约赫德报桃源、淮阳捷,并以纳哈塔禄格构李全状来告。降人孙邦佐自全军中来归,擢山东西路都总管。格所署伪都统乌库哩赛罕、瓜尔佳琉珠等来归。丙寅,札雅呼噜等拔邳州南城。约赫德函禄格首来献。

冬十月壬辰,滕州人时明谋反,伏诛。

十一月丙午,邳州红袄贼三千来降,命使抚谕,遣还河朔。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三 五行一·范晔
  瓮中人语·韦承
  南北朝杂记 全文·刘敞
  ●序·邵伯温
  五代史纂误卷中·吴缜
  卷八·王当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新五代史》简介·欧阳修
  桑乔传·张廷玉
  卷七十一·阿桂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司马光
  ●牧令须知卷六·刚毅
  卷二十五·雍正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回 皇甫子法网逃生·陈端生

    第七回皇甫子法网逃生诗曰:渭阳恻隐远相通,法场逃生叹命穷。茅店月明鸡唱早,萍踪何幸遇英雄。却说山东彭巡抚,接了登州告急文书。内有皇甫敬对敌之时,忽然落马被擒等语。明知不是投降,无奈受了刘侯之托,只得要相机行事。遂

  • 卷一百四十八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癸巳,詔廣南東西、荊湖北路轉運提點刑獄,比者羣盜結集,未盡捕滅,其體量逐路配軍編管人內,有凶惡不可存者,徙配近裏州軍。   甲午,上謂輔臣曰:「前調發軍士,往湖南捕捉蠻賊,方夏瘴熱,罹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六·乾隆

      唐  肃宗皇帝  【丁酉】至德二载春正月上皇以李麟【懿祖之后】同平章事命崔圆赴彭原安庆绪杀禄山  禄山自起兵以来目渐昏至是不复睹物又病疽性益躁左右使令小不如意辄加棰挞时或杀之阉宦李猪儿被挞尤多左

  • 卷之中·川口长孺

    承应元年壬辰(永明永历六年、鲁监国七年、清顺治九年),正月,永历驾在安隆(明史稿、行在阳秋)。成功攻海澄,降城守郝文兴,授左都督(郑成功传)。二月,清师破嘉定入钦,永和以琼州降。四月,清杀孙元允(行在阳秋)。成功转攻长泰。中提督甘

  • 殿阁词林记卷三·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阁学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宋讷字仲敏大名滑县人父崇禄元陜西行台侍御史讷博学强记动遵矩矱性迟重不妄言笑登元至正癸卯进士任盐山县令洪武十三年征为国子助教横经发难系蔀廓塞学者如归尝同诸儒应制撰诸勑文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一 汉世系表畧 刘姓出自唐帝尧後有刘累能扰龙事夏王孔甲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於蓟为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至孙成伯缺生士会奔秦归晋有子留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士

  • 世家卷第九 高丽史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文宗三。○(壬子)二十六年春二月辛亥朔诏礼部复位礼服制度。丁巳幸兴王寺。丙寅以兵部侍郞文正为西北面兵马副使; 户部侍郞闵昌寿为东北

  • 谢承后汉书卷一·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灵帝纪○○一灵帝善鼓琴,吹洞箫〔一〕。(孙。王。汪)──御览卷五八一○白帖卷六二 〔一〕天游按:隋书经籍志曰谢承书「无帝纪」。孙志祖据此云:「谢书无本纪,此及伏后二条,当是志传中语。」然汪辑有灵帝纪、伏后

  • 萧柳传·脱脱

    萧柳,字徒门,淳钦皇后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孙。幼时鞠养于伯父萧排押家中,聪慧多智,善于写文章,力大过人。统和年间,叔父萧恒德临终时向皇上荐举他有才能,诏令入宫侍卫。十七年(999),南伐,宋将范庭召布列方阵以待,当时皇弟耶律隆庆

  • 文宗后卜答失里传·宋濂

    文宗卜答失里皇后,姓弘吉剌氏,其父为驸马鲁王..阿不剌,母为鲁国公主桑哥剌吉。天历元年(1328)文宗即位,立为皇后。二年受册封。同年十一月,皇后以银五万两助建大承天护圣寺。至顺元年(1330)又以朝廷没收张皀家的田地四百顷

  • 卷一·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一      元 李廉 撰左氏【杜氏曰春秋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宣子所见盖周之旧典也仲尼因鲁史防书

  • 卷四·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四宋 王昭禹 撰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凡官言正者属官之所取正也宫正者凡宫官之属于是而取正盖侍卫之不严则无以偹非常左右之不正则无以谨近习又言王宫者百官之治事皆防于此天下之治忽实本于

  • 执象而求·李叔同

    1.佛法大意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先略说佛法大意。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

  • 第十二卷·佚名

    广博摩尼香王品第十六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是不空摩尼香王三昧耶有大神力。能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一切诸天真言明仙。加持成就持真言者一切诸法广大悉地。亦能摧伏一切妒裔天龙药叉罗刹乾闼婆阿

  • 卷第十·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十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世 宝峰瑄禅师法嗣 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 南昌锺陵人。父江堂。母徐氏。年二十忽念色身无常弃家远游。投荆门无说能剃发

  • 卷第一·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一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目录 卷第一 通集叙(冯子振撰)  通集叙(普会撰)  重刻叙(净戒撰)  旧叙(张抡撰)  本叙(法应撰)  品目 卷第二 世尊机录 佛世尊(廿四则) 卷第三 菩萨机缘 文殊师利

  • 热血之花·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上海三友书店1946年6月初版。全书共16回。初连载于1936年4月《新闻报》。小说系根据作者同名剧本改编。剧本连载于1932年第7至9期《上海画报》,后收入《弯弓集》。小说以五卅惨案以后,日本侵华

  • 春芜记·王錂

    传奇剧本。明王錂作。二卷二十九出。叙战国时楚人宋玉,沉抑未显。一日,与东邻相国之女季清吴相遇,一见钟情。经清吴侍女秋英牵线,二人相会,清吴赠春芜罗帕为证。宋玉西邻住着大夫登徒履,垂涎清吴美色,遭到拒绝,便怀恨在心,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