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三 封建九公

宣宗兴定四年春二月,封经略使王福等九人为郡公,皆兼宣抚使,便宜行事。初,贞祐四年,右司谏诛嘉济敦乞封建河朔,诏尚书省议,事寝不行。兴定三年,太原不守,河北州县不能自立,集百官议。翰林承旨图克坦镐等十有六人谓“制兵有三,战、和、守。今欲战,则兵力不足。欲和,则彼不肯从,唯有守耳。河北州郡既残破,不可一概守,宜取愿徙者,屯河南、陕西,否则许推其长,保聚险阻”。刑部侍郎鄂屯哈斯罕三人曰:“宜令诸郡选才干、众所推服、能纠众迁徙者,愿之河南或晋安、河中及诸险隘,量给之食,授田耕垦,置侨治官抚循之。壮者教之战阵。敕晋安、河中守臣檄石、岚、汾、霍之兵,以谋恢复,莫大之便。”兵部尚书乌凌阿与二十一人曰:“河朔诸州,亲民掌兵之职,择土人尝居官有材略者授之。急则走险,暇则耕种。”宣徽使伊喇光祖等三人曰:“太原虽暂失,亦可复。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复一道,即以本道总管授之。能悍州郡,即以长佐授之。必能各保一方,使百姓复业。”提点尚食局舒穆噜穆请以高爵募民,略同光祖议。宰臣欲置公府,帝意未决,中丞完颜伯嘉曰:“宋以虚名致李全,遂有山东实地。苟能统众守土,虽三公亦何惜焉?”帝曰:“他日事定,公府毋乃多乎?”伯嘉曰:“若事定,以三公就节镇,何不可者?”计乃定。至是,封沧州经略使王福为沧海公,以清、沧、观州,盐山、无棣、乐陵、东光、甯津、吴桥、将陵、阜城、修县隶焉。河间路招抚伊喇重嘉努为河间公,以献、蠡、安、深州,河间、肃甯、安平、武强、饶阳、六家庄、郎山寨隶焉。真定经略使武仙为恒山公,以中山、真定府,沃、平定州,抱犊寨、乐城、南宫县隶焉。中都东路经略使张甫为高阳公,以雄、莫、霸州,高阳、信安、文安、大城、保定、静海、宝坻、武清、安次县隶焉。中都西路经略使靖安民为易水公,以涿、易、安肃、保州、君氏川、季鹿、三保河、北江、樊山寨、青白口、朝天寨、水谷、懽谷、东安寨隶焉。辽州从宜郭文振为晋阳公,河北东路皆隶焉。平阳招抚使胡天作为平阳公,以平阳、晋阳府、隰、吉州隶焉。诏义节度使完颜开为上党公,以泽、潞、沁州隶焉。山东安抚副使燕甯为东莒公,益都府路皆隶焉。总帅本路兵马,署置官吏,赋敛、赏罚得以便宜行之。除已画定所管州县外,如能收复邻近州县,亦听管属。同时,九府财富兵强唯武仙耳。

武仙,咸州人。尝为道士。初,率乡民保威州西山,权刺史。兴定元年,破石海,命即真迁知真定府,累官中京留守,权右都监,封恒山公。四年,叛降元,副史天倪治真定。仙兄贵为安国节度使,史天祥击之,亦降元。仙治真定六年,与天倪积不相能,宣宗遣谍招之,遂于哀宗正大二年杀天倪,复以真定来降,为元将萨纳台所击,乃奔汴。

五年,哀宗召见,复封爵,置府卫州。

七年,围上党,闻元兵攻卫州,退还。诏平章哈达及布哈救之,徙仙兵屯胡岭关,扼金州路。

八年,元兵涉襄、汉,哈达、布哈驻邓州,仙由荆子口引兵会。

天兴元年正月,布哈兵败于三峰山,仙由密县走南阳,收溃军,得十万,屯留山,立官府,聚粮缮器,兵势复振。

三月,汴京被围,拜仙参政兼枢副。合色哷兵入援。八月,至密县,遇元苏布特兵,即按军眉山店,劝色哷阻涧结营与俱进,不听。先至京水,兵溃。仙还军留山,召入卫,不果。仙与总领洪果萨哈有怨,萨哈降元,诈以书约取裕州,仙至,与元兵夹击,败仙于柳河,仙跳走圣朵寨。

时哀宗走归德,使修撰魏璠间道召仙,不赴。璠责之,几被杀。寻以军乏食,徙邓州,总帅伊喇瑗畏其逼,以女妻之,乃还顺阳。瑗举城降宋,疽发背死。仙为宋将孟珙所袭击,败珙兵,生擒其统制数十,获马千余。仙惧复来,徙淅川之石穴,迨哀宗走蔡州,遣近侍乌页责其赴难,终不听。俄至黑谷泊,进退失据。蔡州破,粮尽军散,从十八人北行渡河,为泽州戍兵所杀。

王福本河北义军,积战功为同知横海节度事。复滨、棣二州,拜沧州经略使。迁知东平府,权右都监,封沧海公。红袄贼屡来犯,击却之。寻引宋人入河北,福婴城固守。益都张林、棣州张聚日来攻掠,势危蹙。福将南奔,众止之,遂降于张林。

伊喇重嘉努,积战功,赐姓完颜。历河间路招抚使,权右都监,封河间公。兴定末,所部州县皆不守,移屯信安,与张甫合兵,复取河间府及安、蠡、献三州。寻改信安为镇安府,与甫协力保守,镇安遂全。

张甫,初附元,嗣为涿州刺史李奇噜所招,遂与张进来降,授中都路经略使。与永定节度使贾仝不协,屡相攻击。会仝杀甫参议官邢甫力攻之,仝败,自缢死。及奇噜降元,遂代为中都东路经略使,权右都监,封高阳公。及伊喇重嘉努不能守河间,甫居之信安,卒全其城。赐姓完颜。进亦擢左监军,赐国姓。

靖安民,德兴府永兴县人。初,充义军,隶苗道润。历安武节度使、知德兴府,中都西路招抚使。道润死,与李奇噜分领其众,权左监军,行帅府事。安民上书言“经略使刘铎嫉道润功,反间贾瑀、李琛,杀道润。”铎亦讦奏安民擅杀杜贵事,召铎还。封安民易水公。安民出兵至樊山,复取檐车寨。元兵乘虚袭之,提控马豹以其妻子老弱降。安民及经楞郝端还颍,遂遇害。赠金紫光禄大夫。

郭文振字拯之,太原人。由进士历辽州刺史,深得众心,擢中都副留守,权左都监,行帅府事。与张开合兵复取太原,封晋阳公。寻以辖境辽阔,请命葭州刺史瓜尔佳芬彻分治岚、管以西诸州,制可。上书乞遣前平章胥鼎行省河北,诸公府、帅府并听节度,以图恢复。不报。诏文振应援史咏复河东。未几,辽州不守,徙其军于孟州,复徙卫州。然亦不能军,寄寓而已。

胡天作字景山,管州人。初,以乡兵守本州,为刺史,改同知平阳府。复平阳,充招抚使,权左都监,封平阳公。守凡四年,屡有功。录其子定格为奉职。未几,青龙堡危急,诏遣瓜尔佳实伦会郭文振、张七兵救之,次弹平寨,知府事珠格和索哩等降元。以兵临城,索其妻子。天作被执,嗣受官备好。招抚怀、孟,其子定格闻之,自经死。赠信武将军。天作后谋脱走,为元杀。宣宗以史咏权平阳公府事,徙军河中府。当平阳初破,咏父祚、母萧氏、妻梗氏皆殉难。

张开,景州人。初,团结乡兵为固守计,历清州防御副使,同知观州事。复河间府及沧、献二州十三县。复清州,加经略使,赐国姓。俄潼关不守,召入卫,累官潞州招抚使,权林州元帅府,擢左都监。与郭文振共复太原,封上党公。复取高平县及泽州,大战壶关,有功。正大间,潞州失守,开居南京、部曲离散。天兴初,起复,与刘益为西面元帅,领兵攻卫州,败于白公庙。时哀宗走归德。开与刘益谋收溃兵从卫,不果。遂与承裔西走,皆为民家所杀。

燕甯,初为莒州提控,守天胜寨,与益都田琢、东平蒙古纲相依为辅车之势,山东倚三人为重。甯击败红袄贼王公喜兵,复沂州。招抚胡七、胡八,引为腹心。累官山东安抚副使,封东莒公。与蒙古纲、王庭玉保全东平,加金紫光禄大夫。还军天胜,战死。诏赠祖父母、父母官,族属五十余人皆廪给之。自益都张林逐田琢,继而甯死,蒙古纲势孤,徙邳州,而山东不复能守矣。

猜你喜欢
  卷五 周徐查边列传·陆游
  卷十九·凌雪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平闽纪卷之十二·杨捷
  靖南王耿传·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八·来保
  ·请权行团练书·丁曰健
  十国春秋卷九十五·吴任臣
  詹序·沈有容
  卷三十七·杨士奇
  卷之一百六  瀛涯勝覽(明)馬歡 撰·邓士龙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八十、民军起事及下诏辞位·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八·佚名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盛翼进仝选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五言古诗 凌河(陈子龙) 凌河(徐孚远) 凌河(夏允彝) 苦热(朱灏) 清明(周立勋) 清明(顾开雍) 清明(徐孚远) 清明(朱灏) 清明(夏允彝)

  • 卷之七·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七吉逾吉逾,建中贞元间人,官范阳县丞。诗一首。 【(《全唐诗》无吉逾诗)】题云居上寺并序辛酉岁秋八月,仆与节度都巡使王潜、墨客轩辕伟、仆犹子騊駼、播、潜息益同跻攀于此,勒四韵于后。到此花宫里,观身火

  • 提要·陈杰

    自堂存藁四巻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自堂存藁四巻宋陈杰撰厉鹗宋诗纪事载杰字夀父分宁人淳祐十年进士制置司属官有自堂存藁然鹗仅録其题梅坛毛庆甫云悦楼诗一首云出梅仙事实则实未见其集故所载爵里亦不能具其始末今从

  • 卷之一百六·佚名

    洪武九年五月甲寅朔以工部郎中魏鉴礼部员外郎瞿庄为福建行省参政○安南陈煓遣其通议大夫黎亚夫等来朝贡方物 上谓中书省臣曰诸夷限山隔海若朝贡无节实劳远人非所以绥辑之也去岁安南来请朝贡之期已谕以古礼或三年或世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五·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 钦定四库全书 九朝编年备要巻十五   宋 陈均 撰 仁宗皇帝【起申午至和元年止戊戍嘉祐三年】 甲午至和元年春正月京师大疫 出犀角和药以疗民其一通天犀也内侍李

  • 第七十六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第七十六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副将巴都虎,受领汗牌,我所辖之一翼兵不离总兵官。若离总兵官,则将我巴都虎杀之。若不离,则由总兵官以未离而告上汗。以汗之法秉公管辖之,不因好恶而徇情,不因亲戚而袒护,不因雠敌而欺压,善即为善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纪昀

    刑法略 【五】历代刑制 【明上】历代刑制五○历代刑制五明上△明上明之刑制理刑之官内则有三法司曰刑部曰都察院曰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司纠察大理寺主驳正刑部有十三清吏司治 各布政司刑名而陵卫王府公侯伯府

  • 提要·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十七卷元胡一桂撰一桂有易本义附録纂疏已着録是书自三皇以迄五代裒集史事附以论断前有大德壬寅自序并地理世系等十三图

  • 卷八十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九 朱批黄焜奏摺 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日湖北布政使【臣】黄焜谨 奏爲奏 闻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特授湖北布政使已经到任其通省官员之 贤

  • 卷一·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圗式卷一祭器一天坛祈谷坛地坛暨各坛祭器天坛正位苍璧 谨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疏苍皆是天色故用苍也本朝定制天坛正

  • 郭登瀚·周诒春

    郭登瀚 年四十岁。生于天津。兄秀生。业盐商。已婚。子一女三。初学于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经济学。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任津浦铁路英文书记。民国三年。任该路会计科科

  • 卷四·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四明 胡广等 撰商书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书凡十七篇【史记汤黄帝后帝喾生契为唐虞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十三世生汤名天乙都亳今济隂亳县郑氏曰商在太华之阳汤在位十

  • 卷六·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六    元 许谦 撰小旻【小四十一变十九】王惑邪谋不能从善经一章言君邪辟不用善谋而用不臧二章言臣阿比共违善谋而从不臧一章之谋犹君之谋犹也二章之谋犹臣之谋犹也一章谋臧之谋指臣

  • 佛说三摩竭经·智旭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萨俱。帝王人民及诸天龙鬼神无复央数。尔时有难国王名分陂檀。不信佛法但好外道。日于宫中饭诸尼揵万余人。难国王常喜贡高。自谓智慧

  • 目录·永觉元贤

    建州弘释录目录卷之上达本第一(共得三十二人)唐建阳佛迹岭道一禅师(出传灯录)  唐建安大珠慧海禅师(出传灯录)  唐建阳志贤禅师(出高僧传及传灯录)  五代浦城梦笔和尚(出传灯录)  五代建安白云山约禅师(出传

  • 慧因室杂缀·佚名

    《慧因室杂缀》是一本民国时的笔记本史料。作者没有确切的考证。其中有讲钱法变更的,如咸同光宣四朝钱法之变更等。

  • 阴符经解·黄帝

    一卷,又称《黄帝阴符经集注》,旧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注。《阴符经》又名《天机经》,经文仅四百三十多字,卷首有佚名序文一篇。一本不分章;一本分三章,曰: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