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七、庞煖剧辛考

《史记?燕世家》:“剧辛故居赵,与庞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煖将也,欲因赵弊攻之。问剧辛,辛曰:庞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李牧传索隐》:“庞煖即?兵政篇》有庞子问,而虞般佑《高士传》亦云:“冯煖师事鹖冠子,后显于赵。”是亦以庞煖为冯煖。《汉志》纵横家有《庞煖》二篇,班固云:“为燕将”,燕盖赵字之讹。兵权谋家又有《庞煖》三篇,是庞煖习纵横之术而言兵,为人将帅,殆犀首、甘茂之类也。《史》《策》所传冯煖事,正为纵横游士者言。惟《史》《策》言冯煖当在宣王末,湣王初。(详《考辨》第一二九。)下至庞煖杀剧辛,已六十年。则孟尝客冯煖,决非赵将庞煖矣。岂《索隐》之误以庞煖为冯煖者耶?将庄周之上见鲁隐公,下说赵惠文王,邹衍之前过梁惠王,后客赵平原君,而冯煖实即庞煖,特人之误以为尝客孟尝者耶?(即以孟尝卒岁计之,下距庞煖杀剧辛亦当在三十五年之上,则庞煖终不为孟尝客。)今《史》《策》冯煖事,既无以见其必信,则《索隐》之说,亦无以见其必误矣。又《孟荀列传》称赵有公孙龙之辨,剧子之言。《汉志》法家有《处子》九篇,师古曰:“《史记》云:赵有处子。”是处子即剧子也。剧辛与公孙龙同时,又与邹衍齐名,亦学者。则《史记》剧子殆即剧辛,《史》《策》谓其于燕昭王时至燕则误。(辨见《考辨》第一四四。)

又考《赵世家》:“庞煖杀剧辛之明年,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饶安。”此即始皇六年,五国攻秦事,有韩,而《赵世家》脱之。始皇十一年,拔赵邺,据《韩非》书,庞煖尚为赵将。(详下篇附考。)其后据《赵世家》及《李牧传》,皆不见庞煖事,盖亦不久而卒,否亦老不任兵矣。然今《鹖冠子》有悼襄王问庞子,又有武灵王问庞煥,王闿运以煥即是煖。然武灵之卒,去庞煖杀剧辛已五十四年。若武灵卒岁,庞子年三十,是八十外犹为将也,疑不然矣。旧注煥乃煖兄,然余意庞子生年,盖与武灵卒岁相先后。(冯煖年世则正与武灵相当。)则煖纵有兄,亦不及与武灵相问答。《鹖冠》伪书,固不足据。

[附] 庞煖即临武君考

《荀子?议兵篇》:“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杨倞《注》:“临武君盖楚将,未知姓名。《战国策》曰:天下合纵,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以为距秦之将。或曰:刘向《叙》云:孙卿至赵,与孙膑议兵赵孝成王前,临武君即孙膑也。今案孙膑为齐军师,败魏马陵,至赵孝成王元年,已七十余年,年代相远,疑临武君非此孙膑也。”杨倞之说如是。余意杨辨临武君非孙膑,是也。至据《国策》谓为楚将,则非。观于《荀子》原书,临武君盖亦赵臣耳,未见为楚将之迹。今疑临武君殆即庞煖。何以言之?自春申相楚,而山东合从之事,前后凡三。一为邯郸之围,而楚、魏救之,是春申为相之五年也。一为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是春申为相之十六年也。其后六年,楚为从长,击秦。魏加之使,盖在最后一役。若言邯郸围时,平原君自往请救,而毛遂从。春申君自将救楚,(《春申列传》。)而景阳俱。(《楚世家》。)不待魏加之使,更无临武君之将。又荀卿议兵,盖在邯郸解围之后。盛称魏氏武卒,谓胜齐之技击,而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独不及楚。若临武楚将,无缘留赵,荀卿亦不若是为说。至信陵合五国攻秦,又何俟赵使赴楚而问春申以将选?惟楚为从长之役,其事当秦始皇六年,赵悼襄王四年,《楚世家》谓春申用事,而《赵世家》则谓庞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以攻秦。则此役也,春申为之主,而使赵将庞煖为之帅。魏加谓临武君不可以为距秦之将,其后果无功,所论验矣。移之前两役,亦复不符。则《楚策》之临武君,即《赵世家》之庞煖可知。(林氏《纪年》、黄氏《编略》均以魏加论临武君系之此役,皆是。惟惜不能参合《赵世家》,发明临武君即为庞煖其人耳。)而刘向《叙》误以为孙膑者,盖亦有故。考孙膑与庞涓同学兵法,而庞涓见杀于孙膑。正如剧辛在赵与庞煖相善,而剧辛败死于庞煖。其事既相类,又孙膑、庞煖皆有兵书传世,(《孙》书详《考辨》第八五,《庞》书详《考辨》第一五八。)而庞涓、庞煖名字又易混。刘向自出一时笔误,遂以杀剧辛之庞煖,为杀庞涓之孙膑耳。今推寻刘氏致误之迹,亦足知余庞煖即临武君之说非虚也。(《艺文志》兵形势有《孙轸》五篇,《图》三卷,沈钦韩曰:“轸与膑声近,或临武君即此孙轸。刘向《序》为后人不知妄改。”今按沈说无据,姑备异意。)余求庞煖生年,盖与赵武灵卒岁相先后。邯郸解围时,庞煖已年及四十。自如赵括之徒,相率好言兵,下至魏公子破秦,集诸侯宾客兵法,当时风气如是,而庞煖亦其一人矣。

余既为《庞煖即临武君考》,重检《韩非》书,有足为助证者。《韩非?饰邪篇》云:“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赵也。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以攻赵者,燕也。剧辛之事燕,无功而社稷危,邹衍之事燕,无功而国道绝。赵、代先得意于燕,后得意于齐。(王先慎曰:“按《赵世家》四年移攻齐,取饶安,即其事也。”)国乱节高,自以为与秦提衡,非赵龟神而燕龟欺也。赵又尝凿龟数筴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始出大梁,而秦攻上党矣。(原文攻出二字互误,依王先慎校改。)兵至釐,而六城拔矣。至阳城,秦拔邺矣。(顾广圻曰:“《世家》九年攻燕,取魏阳城,兵未罢,秦攻邺拔之。又《年表》云:秦拔我阏与、邺,取九城,即其事也。”)庞援揄兵而南,则鄣尽矣。秦以其大吉,辟地有实,救燕又有名。赵以其大吉,地削兵辱,主不得意而死。”(王先慎曰:“《赵世家》悼襄王九年卒。”)卢文弨曰:“庞援即庞煖,亦作庞涓。”据此,庞援亦有误作庞涓者。则刘向误临武君为孙膑,正自庞援、庞涓而误可知。又此数年,庞煖为赵将用事。此后赵将又扈輙,(赵王迁二年,为秦所杀。)李牧,(王迁三年后皆李牧将。)无庞煖。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脱脱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张廷玉
  卷二十五·谷应泰
  卷一·李斗
  卷之八·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六十三·佚名
  一百四十一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第一六示贴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二·佚名
  卷二十三·萧常
  卷二十四·温达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良时燕婉·胡兰成
  卷十三 征抚西夏·李有棠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淲·唐圭璋

      淲字仲止,号涧泉,尚书元吉子。生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嘉定十七年(1224)卒,年六十六。有涧泉集。   临江仙   为顾致尧生日   难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鉴清秋。九华山下共追游。朝来多爽气,都向笔端收。   台阁功名归

  • 第四折·佚名

    (徐懋功领卒子上,云)老夫徐懋功是也。今有总管张士贵,领白餐小将,与摩利支相持厮杀去了。听知的张士贵大败亏输,若不是薛仁贵兰住海口,三箭定了天山,怎能够杀退辽兵?圣人已知,将他父母家属,取赴京师,赐宅居住。老夫在此帅府,安

  • 一块晦色的路碑·徐志摩

    脚步轻些,过路人! 休惊动那最可爱的灵魂, 如今安眠在这地下, 有绛色的野草花掩护她的余烬。 你且站定,在这无名的土阜边, 任晚风吹弄你的衣襟; 倘如这片刻的静定感动了你的悲悯, 让你的泪珠圆圆的滴下—— 为这长眠着的美丽的

  • 卷下·刘餗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曰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武后时,投匭者或不陈事,而谩以嘲戏之言,于是乃置使先阅其书奏,然后投之,匭院有司,自此始也。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

  • 卷十六·六朝(梁)·蒋一葵

    【沈约】 〔字休文。羸劣多病,日炉数米而食,羹不过一箸,六月,有绵帽温炉,食姜椒饭,不尔则委顿。家藏书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子旋,字士规;次子趋,字孝鲤,并给事黄门。〕 齐隆昌初,沈约以

  • 自序·陈康祺

    余自志学之年逮今艾及,居家作客,皆以小册自随。人事琐屑,排日手记。文诗譔着,辄录藳附存其间。其纪述掌故之书曰《郎潜纪闻》。初、二、三笔,先付梓绣,(初笔光绪庚辰刊于琴川。二笔曰《燕下乡脞录》,辛巳刊于暨阳。三笔曰《壬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江西之斯巴达·李定夷

    江西械斗之风,以赣南之赣州、南安宁都及赣北之饶州、南康各属为最盛。值此鼎新之时,尊重人道,此种恶习,万不可不剔除之。凡械斗之原因,初不过鼠牙雀角之争,无如官多漠视,民隐壅蔽。诉讼一起,往往断结无期,而人民恒性,以为与其屈

  • 第一九五清单(第一九三号之粘付)一一四○六—五·佚名

    竹南三、四保粮差进出各款(余春开呈)谨将竹南三、四保粮差,年额进出各款,开列呈电。今开:进款项下:一、年额收各业户应贴辛劳,共银贰百壹拾元。出款项下:一、年应贴首保备差备办迎春、开征费用银五元。又

  • 齐武明皇后娄氏传·李延寿

    齐武明皇后娄氏,名昭君,是追赠为司徒的内干的女儿。她从小聪明懂事,豪强世族很多前去致聘,她都不肯答应。当她看见神武帝高欢在城上服役时,吃惊地说“:这位真是我的丈夫啊!”于是,她让女婢前去告知自己的心意,又几次送去自己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洪武八年十一月丁巳朔。 戊午,杭州民有获罪,律当杖而谪戍。其子为磨勘司吏,固请以身代。上曰:“此美事也,姑屈法以申父子之恩,俾为世劝。”遂命释之。 壬戌夜,有星自天厨流至奚仲没。 甲子,遣吏

  • 朱友渔·周诒春

    朱友渔 年三十一岁。生于上海。未婚。初学于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三年毕业。得学士学位。任圣约翰大学教员。及无锡县宣道师。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政治学。宣统二年。得硕士学位。民国元年。著中

  • 六年·佚名

    (庚申)六年清康熙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流星出東方,入巽方。1月2日○壬辰,以李正英爲判義禁,李萬封爲正言。1月4日○甲午,太白晝見,是後屢見。流星出織女星下,入東方。1月5日○乙未,流星出太微西垣內,入軫星下。○以南垕爲

  • 投壶·戴圣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旣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旣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

  • 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庄子

    [题解]本篇取开头三字“知北游”为篇名,是《庄子》中比较重要的一篇。集中阐述庄子和道家哲学的宇宙论、认识论。对最高本体的道作了较多论述,提出道是万物之本,既产生万物,又在万物之中,并主宰其运动变化

  • 卷十八·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八桞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周颂总论三颂之作有诗即有乐有乐即有用无一篇之虚设所以道扬功德歌咏休美幽以感鬼神明以播臣民使没世而人不能忘也然我将言天威之可畏臣工警百尔之敬公烈文以继序思皇为劝振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万二千五百人俱。是时有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从诸佛刹而来集会。是诸菩萨。皆具大智得大总持。具无碍辩悉证

  • 拳王·还珠楼主

    豫西四五月的天气比较炎热,常下大雨。靠近汝南府一带,地势较低,雨水一大,常时淹没田野,附近河川再要决口,往往数十百里都成泽国。道路之上泥泞甚深,加上大车往来,所留辙迹纵横交错,最深之处竟达尺许以上,无论车马步行,遇到这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