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三、荀卿年十五之齐考
《史记 孟荀列传》谓:“荀卿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而最为老师”,顾不言其来齐在何时。刘向《序荀卿书》,则曰:“方齐宣王、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至齐襄时,孙卿最为老师。”应劭《风俗通 穷通篇》则云:“齐威、宣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至襄王时,孙卿最为考师。”三说相舛,以后为是。(《郡齋读书志》引刘向《序》亦作十五。疑今作五十者皆误倒。)何者?曰游学,是特来从学于稷下诸先生而不名一师,非五十以后学成为师之事也。(黄以周亦谓:“游学必幼年事。五十游学,断无是理。”惟其他论荀子处多误,见《儆季杂著 文抄 读荀子》。)曰有秀才,此年少英俊之称,非五十以后学成为师之名也。(《史记 贾生传》:年十八,能诵诗属书,河南守闻其秀才。潘安仁、杨仲武诗,妙年之秀。皆其证。)曰始来游学,此对后之最为老师言,谓卿之始来,尚年幼,为从学,而其后最为老师也。且荀卿于湣王末年去齐,至襄王时复来。(详《考辨》第一三六,及一四三。)则始来者,又对以后之一再重来而言也。据此则荀卿之齐,其为十五之年,明矣。考威王之卒,在周慎靓王之元年。荀卿游学当在威王晚世。《史记 儒林传》所谓:“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是也。(全谢山《鲒崎亭集外编》《读荀子》谓:“考《儒林传》,齐威王招天下之士于稷下而荀子客焉。”殆即指此。)其后又曾至燕。《韩非子 难三》云:“燕王哙贤子之而非荀卿,故身死为僇。”燕王让国子之,为慎靓王五年。去威王之卒四年。其时荀卿至少亦当二十四五岁。循是上推,则荀卿之生,当在周显王三十年前。循是下究,至春申君之死,荀卿年已一百零三岁。荀卿其时尚在人世与否不可知。《史记》谓“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终老兰陵。”其语未足据。(详《考辨》第一四零。)要之荀卿盖亦寿者也。(李斯游秦辞荀卿,其时荀卿年当九十三四,荀卿决至是尚存也。)又考燕王哙让国之岁,孟子犹未退隐,而荀卿已以秀才有名誉。《孟子外书》谓“孙卿子自楚至齐,见孟子,论性”云云。《外书》固不可信。荀子赵人,亦不当云自楚。然孟、荀相见论学,则非不可能之事。(《外书》又云:“邹衍请受业于孟子。”余考两人年世不相及,此必误。又称“孟子谓子石曰:卵有毛,信乎?”则以《孔子弟子列传》,公孙龙字子石,比附于名家之公孙龙。其为浅人伪作之迹尤显。此特言孟、荀年世可相及,非以《外书》证也。)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 景德三年(丙午,1006)·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七·焦竑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四·徐乾学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纪昀 一一三二 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全书缮字总数并采进书籍折·佚名 二二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行查缴应毁书籍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九·杜大珪 卷十八·朱轼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一·阿桂 卷一百九十七·雍正 卷十下·雍正 卷第三·太安万侣 黄敬业·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