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景传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

父亲李超,北周的应、戎二州刺史。

李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

平定北齐,他颇有功劳,授为仪同三司。

因平定尉迟迥之功,升为开府,赐爵平寇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开皇九年(589),他以行军总营身份,随王世积讨伐陈国,他冲锋陷阵,立有战功,升为上开府,赐奴婢六十口,缣纟采一千五百段。

高智慧等人在江南造反作乱,他又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杨素讨伐,另外平定仓岭,还京后授他..州刺史。

开皇十七年(597),辽东战争中,他任骑兵总管。

回朝后,调他侍奉汉王杨谅。

高祖惊奇于他的壮武,让他袒衣而观之,说:“从你的相貌来看,你会位极人臣。”不久,他随史万岁在大斤山攻击突厥人。

他别路拦击贼人,大破突厥军。

后来,他和上明公杨纪送义成公主到突厥去,到了恒安,遇突厥人来犯。

当时代州总管韩洪被突厥打败,李景率领几百人援救他。

力战三天,杀死很多突厥人。

赐他缣纟采三千段,授他为韩州刺史。

因为他侍奉汉王的缘故,不赴韩州到任。

仁寿年间(601~604),检校代州总管。

汉王杨谅在并州造反,李景发兵抵抗。

杨谅派刘嵩袭击李景,战于城东。

他上楼射敌,无不应弦而倒。

然后挑选壮士进击,差不多把官军杀死、俘虏光了。

杨谅又派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旅三万人攻城。

李景部下不过几千人,加上城池不固,被反贼冲击,城墙一处处相继被摧垮。

李景一边作战一边筑城,士兵都殊死作战,屡屡挫败反贼。

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都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足智多谋,工于拒敌守城之术。

李景知道将士可用,其后对这三个推心置腹,无所隐晦,他呆在阁里持重考虑,时时出去安抚将士,看看情况而已。

过了一个多月,朔州总管杨义臣率兵来援,两下合力,大破叛军。

此前,李景府中的井里的..上,生长出莲花状的花朵,并有龙出现,时时变为铁马甲士。

又有神人,身高几丈出现在城下,其脚印有四尺五寸长。

李景问巫术之士,回答说:“这是不祥之物,来吃人血罢了。”李景大怒,把他推了出去。

过了上十天,叛军来了,死者有几万。

李景随即被征调入长安,升任柱国,授为右武卫大将军,赐他缣纟采九千段,女乐一部,外加奇珍之物。

李景的智慧谋略不怎么样,但忠诚正直被时人赞许,皇上很信任他。

他攻击反叛的蛮子向思多,打破叛军,赐奴婢八十口。

次年,在青海攻击吐谷浑,打败吐谷浑,因此升任光禄大夫,赐奴婢六十个,缣纟采二千匹。

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幸,到了天水,李景给炀帝敬献食物。

炀帝说:“你是这儿的主人。”赐他坐在齐王杨日柬之上。

到了陇川宫,炀帝将痛痛快快打猎,李景与左武卫大将军郭衍都有表示为难的话,被人上告。

炀帝大怒,令左右把他抬起来往地下摔,竟然因此免官。

过了一年多,官复原职,与宇文述等人参与掌管选拔官员的事务。

次年,进攻高丽的武厉城,打破该城,赐爵苑丘侯,缣纟采一千段。

大业八年(612),率部出浑弥道。

九年(613),再出辽东。

班师回朝时,让李景所部殿后。

高丽追兵大至,李景打跑了他们。

赐他缣纟采三千段,晋爵位为滑国公。

杨玄感造反时,朝廷大臣及其子弟大多参预其事,而李景与此无关。

炀帝说:“你诚实正直,出自本性,你是我的栋梁啊!”赐给他美女。

炀帝每每叫他“李大将军”,而不叫他的名字,他就是这样被看重。

大业十二年(616),炀帝命令李景在北平营造将用于辽东战争的器具,赐给他御马一匹,名叫“狮子驹”。

碰上幽州反贼杨仲绪率部一万多人来进攻北平,李景率部打败反贼,斩了杨仲绪。

那时盗贼蜂起,道路隔断,李景于是招募兵马,以备不测。

武贲郎将罗艺与李景有矛盾,于是诬告李景谋反。

炀帝派人送来他的儿子,并安慰他说:“纵然有人说你想谋反,想占据京师,我也不会怀疑你。”李景后被高开道所包围,独守孤城,外无援兵。

过了一年多,士卒得脚肿病而死的快到十分之六、七,李景安抚他们,没有一个背叛他而离去的。

辽东战争要用的军用物资大多在他这里,粮食、布帛堆积如山,又遭到丧难,李景一点都没有把这些物资化为己有。

到炀帝在江都被害后,辽西太守邓曰高率兵救他,他于是回到了柳城。

后来,他将回到幽州去,在路上遇上贼人,被害。

契丹、革末革曷一向感戴他的恩典,听说他被害,没有不伤心落泪的。

幽州、燕州的人士,到现在仍然为他痛惜伤心。

有儿子名叫李世谟。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七十五·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三·汪楫
  第八十五回 失荆州参军殉主 弃苑川乾归逃生·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佚名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十·刘恕
  路史卷三十七·罗泌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附录一·佚名
  卷四十上 班彪列传第三十上·范晔
  裴磝传·房玄龄
  王昕传·李延寿
  野峻台传·宋濂
  中法互定广州湾租界条约·佚名
  卷三十七·赵汝愚
  礼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赵皮鞋〗(丑带净上)现做财主公,又遇鸡鸣狗盗雄。巧偷财物助家翁,更向这银山添个矿。(笑介)该发积,该发积,想妓思嫖都有益。家私尽卷入门来,只少婚书三两笔。饶他人会呷西风,当不得我口内西风又会把人吸。我赵钱孙为想娶妾,费了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一·张说

    赵冬曦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 吹笙虚洞答,举楫便风催。 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

  • ●雌木兰·沈泰

    (山阴文长徐渭编公安中郎袁宏道评西湖仲修胡、潜邹生姚学孟阅) △第一出 (〔旦扮木兰女上〕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娶过俺母亲贾

  • 列传第三十九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魏收

    韩茂,字元兴,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黄老;永兴中自赫连屈丐来降,拜绥远将军,迁龙骧将军、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门。卒,赠泾州刺史,谥曰成侯。茂年十七,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太宗曾亲征丁零翟猛,茂为中军执幢。时有风,诸军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九十三·乾隆

      宋  理宗皇帝  【辛亥】淳祐十一年【防古宪宗元年】夏六月防古主莽赉扣立【是为宪宗】初定宗殂久未立君中外汹汹至是诸王穆格【旧作木哥】大将乌特哩哈逹【苏布特之子旧作兀良合台今并改】等议所立时定宗后所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杨士奇

    宣德四年五月丙午朔昏刻有流星大如鸡弹色赤尾迹有光出辇道东北行入天津○丁未亦力把里舍伯沙来归奏愿居京自效命为所镇抚赐冠带金织袭衣彩币银钞绵布鞍马仍命有司给房屋器皿等物如例○陕西汉中卫卒周堡妻毛氏一产三男

  •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十月。丁亥。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杨昌浚。台饷紧急。前据沈葆靖电报。拟筹汇银二十万。着杨昌浚严催赶办。用厦门海关印文。向英商汇兑。令彭楚汉设法速达。源源接济。台南兵饷等项。尚可接济台北。

  • 卷之六十·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八月。乙未朔。谕内阁、陆军部奏、陆军第一镇兵丁亟待退伍。请饬查明热河围场放垦情形。以资安插一摺。着内阁归入溥颋请以围场仍归热河管辖前奏。一并会议具奏。  ○又谕、陆军部奏、查核八旗减

  • 第三二七认充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一二二○二--四·佚名

    新竹城东门总理候选人林扬芳认充结状具认充状人林扬芳,年肆拾岁,原籍惠安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芳接充东门总理,守分奉公,不敢玩误。合具认充状是实。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具认充状林扬芳(画押)

  • 四六 内务府总管英廉奏谢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片·佚名

    四六 内务府总管英廉奏谢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片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三十日奴才英廉谨奏,为恭谢天恩事。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由内阁抄出奉上谕:英廉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官。钦此。伏念皇上修辑四库全书,网罗百代,笼罩古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下·袁枢

    宋 袁枢 撰黄巾之乱汉灵帝光和六年 初钜鹿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呪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游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六·佚名

    先主下诸葛亮【东坡 殷潜之 杜牧之 王荆公 老泉 子西 少游 何去非 尚驰 裴度 吕温 孙樵 李翰】诸葛亮东坡斜谷五丈原诗曰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吏士寂如水萧萧闻

  • 卷五缺·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五缺宋 吕中 撰太宗皇帝

  • 张孝杰传·脱脱

    张孝杰,建州永霸县人。家境贫穷,好学。重熙二十四年(1055),擢拔进士第一。清宁年间,累迁为枢密直学士。咸雍初,因误奏事情获罪,出贬为惠州刺史。不久召回恢复原职,兼知户部司事。三年(1057),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

  • 卷一上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孙奭

    (梁惠王者,魏惠王也。魏,国名。惠,谥也。王,号也。时天下有七王,皆僭号者,犹《春秋》之时,吴、楚之君称王也。魏惠王居于大梁,故号曰梁王。圣人及大贤有道德者,王公侯伯及卿大夫咸原以为师。孔子时,诸侯问疑质礼,若弟子之问师也。

  • 卷五·孙奇逢

    八佾第三孔子谓季章忍字诛其心也心惟忍则气横胆决何复顾忌三家雍彻章凡咏歌必有取义以三家之堂而歌辟公天子义将安在不用立律定案只奚取二字斧钺甚严 季平子恃功故用八佾盖有功则赐佾三家所以不得同而雍彻则三家所同

  • 白云集·唐桂芳

    七卷。明唐桂芳(约1360前后在世)撰。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福建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广东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安徽徽州

  • 元宪集·宋庠

    又名《宋元宪集》。诗文别集,北宋宋庠(996—1066)撰。三十六卷。庠字公序,初名郊,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进士,曾任平章事、枢密使,被包拯弹劾,出任地方官。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