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五、宋昭公末年在周威烈王四年非二十二年辨

《宋世家》景公六十四年卒,《年表》作六十六。据《左传》宋景卒在鲁哀二十六年,是四十八年卒也。其明年,为周定王元年,昭公之元当在此年。《年表》书于齐宣公六年,周定王之十九年,误后十八年。昭公在位四十七年,《年表》《世家》并同。则卒年当在威烈王四年。《年表》在威烈二十二年,亦误后十八年。孙氏《墨子年表》昭公已移前至周定王元年,而仍旧于威烈王二十二年书昭公薨,则昭公在位六十五年矣。是又误多十八年也。此属孙《表》疏忽,今依《志疑》驳正。

又按:谥法恐惧永处曰悼,如晋悼公、楚悼王,其前一君皆被弑(详《考辨》第三十五。)昭公后为悼公,则此昭公疑实为被弑之君也。《韩非 外储说右》谓:“子罕杀宋君而夺政”,《说疑》云:“子罕弑其君”,则昭公之被弑信矣。又《内储说下》:“皇喜杀宋君而夺其政”,皇喜即子罕。而《韩诗外传》、贾子《新书》皆曰:“宋昭公出亡,革心易行,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位,卒为贤君,谥为昭公。”则又若昭公非被弑者。就其在位之久,或先被逐,而又得反国,而终见弑,如鲁哀公之见逐于季孙氏,虽反国而终不得其善终也。(详《考辨》第三十五。)韩婴、贾谊皆汉人,恐可信不如韩非书。战国以来,宋以弱小,史料残缺,盖不可得而详定矣。

猜你喜欢
  内篇 浮词第二十一·刘知几
  1941──中華民國三十年辛巳·郭廷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二·朱彭寿
  通志卷一百十三下·郑樵
  卷之五十一·祁韵士
  绎史卷三十二·马骕
  春莺啭·胡兰成
  王俭传·李延寿
  兰陵王高长恭传·李延寿
  都任传·张廷玉
  耿再成传·张廷玉
  简介·丁传靖
  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宋元明三代之学术】·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四·彭定求

        卷804_1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卷804_2 【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鱼玄机   羞日遮

  • 卷三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317_1 【送崔判官使太原】武元衡   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本世亲。两地山河分节制,   十年京洛共风尘。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   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   卷317_2 【幕中诸公

  • 卷364 ·佚名

    孙应时 山庵秋夕 山晚下樵牧,秋声生夜长。 精庐脱尘想。倦枕惬新凉。 万里一筇在,百年双鬓苍。 定知间有味,不必醉为乡。 孙应时 山行 中年意与山林会。胜日身兼杖屦轻。 正有百钱堪独往,

  • 唐音卷七·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正音六七言絶句贺季真【季真名知章唐开元中选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天寳中乞归田里为道士诏许之供帐东门御制诗送之仍以其宅为千秋鸿禧观以居而赐镜湖剡川一曲云】采莲曲【题意见前注】稽山罢

  • 卷七十四·志第四十一·柯劭忞

      ○食货七   △钞法   元初仿金人交钞之法,有行用钞,其制不可考。太宗八年,于元奏行交钞,耶律楚材曰:“金章宗时初行交钞,与钱通用。有司以出钞为利,收钞为讳,谓之老钞,至以万贯易一饼,国用日匮,当为殷鉴。今印造交钞,宜

  • ●卷一百八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   起绍兴七年闰十月,尽十一月十七日乙巳。   上皇帝书(阙姓氏。   臣恭惟陛下诏许直言极谏以救阙失臣窃见近年以来凡有投进类皆牵引虚文无有实效可以施於今者闲或有之亦不过州县常谈米盐细务

  • 卷四十五·杨士奇

    永乐三年八月甲子朔○丁卯遣官释奠 先师孔子○戊辰祭 太社太稷△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有罪下狱△户部尚书郁新卒新凤阳临淮人洪武间以才举授户部度支主事升郎中寻擢左侍郎新长于訾算每奏事称旨岁满升尚书至

  • 卷之八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郭居仁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十 宋 郭允蹈 撰 西南夷始末下 吐蕃南诏为唐深患其忧不特以蜀也天宝初分天下为十道劒南节度西坑吐蕃南抚蛮獠治益州统六军屯十二州之境关系亦重矣次第南夷之始末而以吐蕃之寇蜀者附之 唐武德元

  • 张敬尧·陶菊隐

    张敬尧督湘时,湘人以“民贼”呼之。今年,张受日人豢养,潜居北平六国饭店,将煽诱乱民,危害民国,歼于义士之手,国人又谥为“国贼”。军阀之为贼者多矣,而祸国殃民,身兼两贼,未有如张之甚者。泱泱大国,诞此凶顽

  • 赵莹传·薛居正

    赵莹,字玄辉,华阴人。曾祖父赵溥,是江陵县县丞。祖父赵孺,做过秘书正字。父亲赵居晦,从事农耕。赵莹风度俊美,性情纯厚恭谨。后梁龙德年间,开始担任康延孝的从事。后唐同光年间,康延孝镇守陕州,时逢唐庄宗讨伐蜀国,令康延孝担任

  • 卷之三·罗汝芳

    问:“今时谈学者皆说有个宗旨,而先生独无。自我细细看来,则似无而有,似有而无也。”曰:“如何是似无而有?”曰:“先生虽随言对答,然多归之赤子之心,便是似无而有也。”曰:“如何是似有而无?&

  • 第十五章 38·辜鸿铭

    子曰:“有教无类。”辜讲孔子说:“在真正学识渊博的人当中,是没有阶级区分,也没有门第差别的。”辜解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来说,迫切需要的都是“门户开放”,“开放”——不是政治上或者经济上的,需要的是文化和道德层面上

  • 乘马数第六十九·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有虞策乘马已行矣,吾欲立策乘马,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战国修其城池之功,故其国常失其地用。王国则以时行也。”桓公曰:“何谓以时行?”管子对曰:“出准之令,守地用人策,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

  •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七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七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定品第七已说智。定今当说智依于诸定安不动而转是故当思定勤求见真实决定义名智。彼善心正性相续名定。建立义名依。依有二种。共起及次第缘。彼二说名依

  • 评书药石论·张怀瓘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进御之作,约二千四百七十余言。是论为当时进御之作。泛言书道,多所例解。如以学文章为譬,言“深酌古人之意,不录其言”,“语新而意古者为上才。习书之道亦然,需不凝滞于物,通得其法,

  • 红楼圆梦·临鹤山人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31回。临鹤山人(《楔子》中自称梦梦先生)撰。嘉庆十九年(1814)有红蔷阁写刻本刊行。光绪二十三年(1897),有上海书局石印本,卷首附“六如裔孙”题序。书中写林黛玉复活后,适逢清江决堤,因以10万石米粮救

  • 云卧纪谈·晓莹

    二卷。又称《感山云卧纪谈》。宋仲温晓莹著。绍兴(1131—1162)年间,晓莹于丰城(今属江西)曲江感山云卧庵闲居中,随笔记录诸方尊宿遗言逸迹,士大夫的嘉言懿行,凡可资修行警策、学人龟鉴者皆收录。自富弼颂书、秀紫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