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41──中華民國三十年辛巳

  1﹐1(一二,四)蔣委員長發表【告全國軍民書】,宣示今後建國要圖。

  1﹐2(一二,五)

  甲、中蘇貿易協定第二部簽字。

  乙、駐英大使郭泰祺晤英外相艾登。  丙、日本大本營陸軍部公報,中日開戰以來,中國軍隊傷亡三百五十萬名,日軍傷亡十萬零一千八百九十九名。

  1﹐3(一二,六)

  甲、蔣委員長電葉挺,指定新四軍北移路線。

  乙、宋子文晤美財長摩根索。  丙、敵機二十一架襲滇西。

  1﹐4(一二,七)

  甲、新編第四軍(共產黨軍)在皖南涇縣茂林襲擊自蘇南後撤之第四十師。

  乙、我方公報,中日開戰以來,日軍傷亡一百七十九萬四千四百零二人。

  丙、英軍攻占北非洲巴第亞,義軍二萬餘人投降。

  丁、汪兆銘偽政府之中央儲備銀行成立,周佛海兼任總裁。

  1﹐5(一二,八)鄂南日軍由羊樓司等處進犯忠防以東地區,被我擊退,傷斃五六百人。

  1﹐6(一二,九)

  甲、羅斯福總統在美七十七屆國會宣讀咨文,決增強國防,並以全力援助全世界各地抵抗侵略之民族,使美國成為民主國家之兵工廠。

  乙、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部包圍皖南之新四軍。

  1﹐7(一二,一○)緬甸記者團自重慶到成都。

  1﹐10(一二,一三)

  甲、日軍自南昌蓮塘南犯,被擊退。  乙、蘇德經濟、勘界、日耳曼人民遷移三協定簽字。

  1﹐11(一二,一四)鄂南我軍迫通城。

  1﹐12(一二,一五)新編第四軍在皖南涇縣被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解散,軍長葉挺被擒。

  1﹐13(一二,一六)  甲、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通電指摘國軍預謀/包圍新四軍。

  乙、鄂北隨縣日軍出擾,被擊退。

  丙、朱慶瀾病卒於西安。

  1﹐14(一二,一七)湘鄂間連日有接觸。

  1﹐15(一二,一八)

  甲、美國務卿赫爾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演說,抨擊侵略國,並特別指斥日本。

  乙、緬甸政府代表團由考羅率領抵重慶。

  丙、敵機襲衡陽。

  丁、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即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

  1﹐16(一二,一九)新任蘇俄總顧問朱可夫謁蔣委員長,詢新四軍事件,盼國共勿起內戰。

  1﹐17(一二,二○)

  甲、國府取消新編第四軍番號。

  乙、連日宜昌東北激戰,日軍被擊退。

  1﹐19(一二,二二)

  甲、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國南部會議。  乙、日機襲雲南箇舊。

  1﹐20(一二,二三)

  甲、羅斯福就第三任美總統職。

  乙、蘇浙邊境激戰於長興宜興。

  丙、蘇日漁業協定又延長一年。

  1﹐21(一二,二四)美對蘇俄撤銷【道義禁運/】。

  1﹐22(一二,二五)

  甲、新任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赴任。  乙、日機襲重慶。  丙、邱吉爾宣稱將於歐陸攻擊德國。  丁、北非英軍占多布魯克,義軍二萬餘被俘。  1﹐23(一二,二六)

  甲、【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陳毅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代理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

  乙、湖北當陽之敵北犯。

  丙、美總統羅斯福派居里來華考察經濟幣制。

  1﹐24(一二,二七)豫南信陽日軍四路北犯(約八九萬人)。

  1﹐25(一二,二八)

  甲、豫南日軍中路突破明港我軍陣地。

  乙、蔣委員長接見俄大使潘友新,答以新四軍事件完全為整頓軍紀,絕無其他問題,更無損於抗戰力量(潘友新曾提出詢問)。  丙、中國印度空運/試航。  1﹐26(一二,二九)

  甲、豫南日軍右翼陷正陽,中路陷確山。

  乙、日外相松岡洋右在國會演說,如美國繼續援助中國,日美國交無法改善。

  1﹐27(一,一)

  甲、蔣委員長在國府紀念週報告制裁新四軍之意義在整飭軍紀,絕不涉及政治問題。

  乙、日首相近衛演說,中日戰爭尚無結束象徵,並引咎自責。

  丙、駐日美大使格魯電國務院,美日如發生糾紛,日本將全面進攻珍珠港。

  1﹐28(一,二)

  甲、豫南日軍右翼陷汝南,中路陷遂平。

  乙、日軍大佐森員一郎在上海被暗殺。

  1﹐29(一,三)

  甲、蔣委員長談話美應加緊經濟援華。

  乙、重慶報上刊有共產黨員六十一人脫黨宣言之廣告。

  丙、豫南日軍自平漢線陷西平,左翼陷上蔡,我軍克正陽。  丁、泰越衝突因日本之調解停止。

  戊、日機二十七架濫炸昆明。

  己、新四軍政治部發表【新四軍事變真相】。  1﹐30(一,四)

  甲、豫南日軍左翼陷舞陽。

  乙、美總統之代表居里離美來華。  丙、陝甘寧邊區政府布告在邊區境內停止法幣行使。

  丁、忠義救國軍及軍統局上海行動隊刺殺偽【中央儲備銀行】職員李翔卿等多人。  1﹐31(一,五)

  甲、豫南日軍左翼陷保安驛。

  乙、豫南我軍收復正陽。

  丙、法泰日三國代表簽訂停戰協定。

  2﹐1(一,六)  甲、湖北當陽日軍三路北犯。

  乙、豫南我軍大舉反攻。

  丙、豫南日軍右翼自上蔡陷項城,左翼陷方城。

  丁、雲南省府主席龍雲談,敵如窺滇,必以全力週旋。

  戊、東京美大使格魯電國務院,和平之展望,未有如今日黯淡者。  2﹐2(一,七)

  甲、豫南我軍克項城。

  乙、蒙藏回三族慰勞將士代表團抵重慶,謁蔣委員長。

  2﹐3(一,八)

  甲、豫南我軍克舞陽方城西平,日軍自方城西南犯南陽。

  乙、皖北日軍陷太和。

  丙、政府公布【非常時期取締日用重要物品屯積居奇辦法】。

  丁、中英合作公司首次會議。

  戊、上海申報編輯金華亭被漢奸暗殺。

  2﹐4(一,九)  甲、日軍自廣東大亞灣澳頭登陸,陷淡水,犯惠陽(截斷韶關至沙魚涌海口之交通)。

  乙、豫南日軍陷南陽。

  2﹐5(一,一○)

  甲、豫南日軍陷唐河。  乙、皖北日軍陷界首。

  丙、美總統代表居里抵香港。

  丁、日本南洋聯合艦隊司令大角岑生等所乘飛機在中山縣附近被擊落斃命(29﹐5﹐5?)。

  2﹐6(一,一一)

  甲、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克復南陽,日軍東南走。

  乙、四川萬源縣長鄒明光以購辦軍糧舞弊,槍決。

  2﹐7(一,一二)

  甲、豫南我軍克汝南,皖北克太和及界首。

  乙、美總統之代表居里抵重慶。

  丙、英軍佔領北非班加西。

  2﹐8(一,一三)  甲、美眾議院通過軍火租借法案。  乙、羅斯福函蔣委員長,盼國共密切合作(本日收到)。

  丙、行政院經濟會議成立。  丁、豫南我軍克駐馬店。

  2﹐9(一,一四)

  甲、豫南我軍克確山,皖北克渦陽。

  乙、廣東廣三鐵路敵北犯。

  2﹐10(一,一五)

  甲、蔣委員長接見美總統代表居里,告以抗戰目的一為抵抗日軍,求取最後勝利,二為阻止中國成一赤化之共產國家。

  乙、美國會通過以高思繼詹森為駐華大使。  丙、臺灣革命同盟在重慶成立。

  2﹐11(一,一六)廣東日軍陷蘆苞,我軍克淡水。

  2﹐12(一,一七)

  甲、美總統稱美如在遠東作戰,無礙於援英。

  乙、美政府令遠東美僑繼續撤退。

  丙、日政府命商船歸海軍管制。

  2﹐13(一,一八)

  甲、美總統下令自十五日起,實施禁油出口令。

  乙、廣東我軍克蘆苞及惠陽南之龍岡。

  丙、公布【戶口普查條例】。  2﹐14(一,一九)

  甲、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呈遞國書,開始與國務卿赫爾會談日美邦交。

  乙、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德王到日本。

  2﹐15(一,二○)

  甲、共產黨參政員毛澤東等為新四軍事件提出善後辦法十二條,否則不出席參政會。

  乙、黨政考核委員會成立,舉行第一次會議。

  2﹐16(一,二一)

  甲、美總統謂中日戰事與歐洲戰爭聯成一氣,彼對中日戰爭亦倍見關懷。

  乙、英國宣布在新加坡區域佈設水雷。

  2﹐17(一,二二)

  甲、全國慰勞總會發起出錢勞軍運/動。  乙、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2﹐18(一,二三)  甲、日外務省發言人石井表示日擬調停歐戰。

  乙、澳洲軍到新嘉坡增防。

  丙、豫南我軍克明港。

  丁、中共編新四軍為七個師,以粟裕、張雲逸、李先念等為師長。

  2﹐19(一,二四)

  甲、新生活運/動七週年紀念,蔣委員長廣播講演。

  乙、美總統代表居里自重慶到成都。

  丙、重慶勞軍獻金,三日總額達四百萬元。

  丁、美眾院通過關島設防案。

  2﹐20(一,二五)全國糧食及主計會議分別在重慶開幕(2﹐24閉幕)。

  2﹐21(一,二六)天津美國駐軍部份撤退。

  2﹐22(一,二七)

  甲、中央設計局成立,舉行第一次會議。

  乙、豫北我軍克沁陽。

  2﹐23(一,二八)今日為蘇聯建軍紀念,蔣委員長赴蘇大使館致賀。

  2﹐24(一,二九)

  甲、英美警告日本,重申反對日本南進之意。

  乙、日外相松岡表示大洋洲應為亞洲民族移民地帶。

  丙、蔣委員長在全國糧食會議致詞。

  2﹐26(二,一)蔣委員長接見美總統代表居里,並交付購買飛機及器材辦法備忘錄。

  2﹐27(二,二)

  甲、羅斯福代表居里離重慶回國。

  乙、日本迫越南對泰國割地。  丙、蔣委員長電羅斯福,請予凍結中國在美之私人存款。

  2﹐28(二,三)贛北彭澤日軍分二股南犯。

  3﹐1(二,四)

  甲、第二屆國民參政會第一次大會開幕,共產黨參政員未出席,推蔣中正、張伯苓、左舜生、張君勱、吳貽芳五人為主席團。

  乙、敵以

猜你喜欢
  卷三·应劭
  第四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夹寨·蔡东藩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六·陈厚耀
  卷五十四·杨士奇
  卷之四十八·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八·熊克
  第二卷 厅汛表·缪荃孙
  提要·佚名
  孙扌卞传·脱脱
  耶律颇德传·脱脱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九十二·佚名
  第六卷·冯梦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236_1 【紫参歌】钱起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往往幽人寻水见,   时时仙蝶隔云来。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贝叶经前无住色,   莲花会里暂留香

  • 五集卷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八古今体八十首【乙巳八】批摺无日不批摺愁多欣慰少先忧後乐人此意应当抱今晨毕沅报甘霖深透好【据毕沅奏开封及卫辉彰德怀庆许州各属均於六月二十三日得雨二三

  • 题小蕙周岁日造像·刘半农

    你饿了便啼,饱了便嬉, 倦了思眠,冷了索衣。 不饿不冷不思眠,我见你整日笑嘻嘻。 你也有心,只是无牵记; 你也有眼耳鼻舌,只未着色声香味; 你有你的小灵魂,不登天,也不堕地。 啊啊,我羡你,我羡你, 你是天地间的活神仙! 是自然界不加冕

  • 王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开元五年(717)参加《群书四部录》的编校工作。书完成后,出任洛阳尉。 王湾诗名早著,“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唐才子传》)。 次北固

  • 奴才小史·佚名

    ○鳌拜鳌拜,为清开国异姓功臣之一。清世祖临殁时,受顾命,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为辅政大臣。于任事之初,先宣誓曰:&ldquo;不私亲戚,不计仇怨,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卷 常州府镇江府·缪荃孙

    常州府毗陵 今常州武进县。《王国志&middot;朱治传》:黄武元年,封毗陵侯。武进旧城 在武进县西北七十里千秋乡,吴大帝改丹徒为武进。南兰陵故城,在武进县西北。晋太兴元年,萧整自兰陵过江,居武进之东城里。时寓居江左者,皆

  • 司马光传·脱脱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像成年人,听到人讲说《左氏春秋》,喜爱上了这部书,回去给家人讲解,就能讲述其中的大概要旨。自此以后手不释卷,以至不知饥渴寒暑。一次,一群小孩在庭院

  • 崔彦进传·脱脱

    崔彦进,大名人。为人纯朴有胆略,擅长骑射。后汉乾..年间,隶属于周太祖军中。广顺初年(951),补任卫士。世宗镇守澶渊时,命令他率领禁兵跟随。显德初年(955),任控鹤指挥使。跟从世宗攻打南唐,因战功升任散员都虞候。跟随世宗平

  • 景公问富民安众晏子对以节欲中听第七·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富民安众难乎?”晏子对曰:“易。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行此两者而已矣。”

  • 尚书表注序·金履祥

    书者二帝三王圣贤君臣之心所以运量警省经论通变敷政施命之文也君子于此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以诚诸身以措诸其事大之用天下国家小之为天下国家用顾不幸不得见帝王之全书幸而仅存者又不幸有差误异同附防破碎之失考

  • 佛教日报发刊题辞·太虚

    佛教起源于印度,遍播于东半球。印度佛教早沦衰亡,今所仅存者,唯残留过去佛教史上之废墟,以为吾人凭吊之场耳;中国佛教之传入,已近二千年之历史,集成东方学术思想之总汇;今者渐寖及于西半球。信仰教徒,虽无精密统计,大概占全人类

  • 佛说造像量度经·佚名

    右经梵名。舍思多(二合)罗(一)尼拘[口*落](二合)陀波哩曼那罗(二)佛陀波罗(二合)底麻(三)罗乞善(二合)那(引)麻(四)译曰。舍思多(二合)罗。开示(谓经也)尼拘[口*落](二合)陀波哩曼那罗。纵广平等。如无节树。佛陀波罗

  • 卷第三·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三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宋。刘裕。自庚申尽己未。八主。六十年。都建康。魏。明元帝。太帝五年。尽有河北。高祖武帝。受晋禅即位。改元永初。岁庚申六月也○造灵根法王东山等寺。迎佛驮跋陀罗

  • 六因条辨·陆廷珍

    温病类著作。清陆廷珍撰。三卷。廷珍字子贤,清崇明 (今属上海) 人。学识渊博,精于医学,临症数十年,积验甚丰。陆氏融汇前贤学说,潜心研讨,参以己见,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为纲,分门逐条论述温病之治,故名 《六

  • 球阳·佚名

    《球阳》是琉球国三部官修编年史之一,由汉文写成。其名称“球阳”是对琉球的美称。《球阳》全称《球阳记事》,在第二尚氏王朝时期简称《记事》,《球阳》是琉球处分之后的通称。1743年(乾隆八年),唐通事郑秉哲(伊佐川亲方佑实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他译本)·佚名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

  • 阿毗昙心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hr!daya -s/a^stra 。凡四卷。略称心论。印度法胜造,东晋僧伽提婆及慧远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以发智论、六足论为基础的说一切有部,因大毗婆沙论之编集而确立了说一切有部之立场。由于大毗婆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