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五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一

传第三十五

扎萨克一等台吉礼塔尔列传【今袭固山贝子】

礼塔尔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族子曾祖喇瑚里子五长本塔尔次本巴什希次色尔济次扎木素次额琳沁顺治十年本塔尔偕本巴什希扎木素额琳沁来归驻牧张家口外见喀尔喀右翼部传色尔济留居杭爱号逹赖岱青子敖巴号额尔克阿海即礼塔尔父初隶信顺额尔克岱青诺顔善巴旗康熙二十七年率属来归以喀尔喀右翼亲王诺内为本塔尔子于己为兄弟行乞附牧

允之二十八年授扎萨克即

命诺内指示内地法度二十九年

诏选兵随侍郎温逹赴图拉河侦噶尔丹敖巴私纵属千

余刧驿骑

上悯其无知不忍治檄察哈尔兵制之三十一年上幸多伦诺尔大封喀尔喀敖巴以罪不封三十二年敖

巴病殁礼塔尔入

觐谢罪

诏授扎萨克一等台吉

赐币未几礼塔尔卒子旺舒克袭

一次袭旺舒克礼塔尔长子康熙三十二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雍正六年以病罢子逹什丕勒袭二次袭逹什丕勒旺舒克次子雍正六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八年督运科布多军粮九年解马赴巴里坤还随额驸亲王策凌等败准噶尔贼衆於苏克阿勒逹呼及额尔德尼昭寻随大将军平郡王福彭驻防乌里雅苏台乾隆六年

命乾清门行走十三年擒脱归布拉罕之厄鲁特降人

逹什哈

赐孔雀翎并

赉币十八年献驼马助军十九年以新降杜尔伯特台

吉车凌属被贼刼

诏携兵百余往护寻追擒逃贼巴朗余党

谕曰逹什丕勒护视杜尔伯特游牧甚属妥协今一闻巴朗逃遁即率兵追斩党恶奋勇出力朕甚嘉之着封辅国公以示奖励二十一年和硕特讷默库叛逃逹什丕勒诱擒之

诏嘉其功晋封固山贝子

赐双眼孔雀翎复以捐驼马助军

赐贝勒品级是年秋和托辉特逆贼青衮咱卜叛造伪符撒汛兵逹什丕勒虑所属游牧被掠由乌里雅苏台军营私归寻督兵往护台汛副将军亲王成衮扎布以

谕曰逹什丕勒由扎萨克台吉经朕加恩洊擢贝勒品级昨闻私归游牧朕即料其不过为浮言所惑今果知悔悟率兵接递驿务前咎不足深责仍加恩晋封郡王品级但驿站既系新设非加意巡察恐有迟悞着逹什丕勒会同总管逹松阿等悉心办理三十二年奉

命赴瀚海督牧军驼四十二年授副盟长寻卒子德沁

喇木丕勒降袭贝子

三次袭德沁喇木丕勒逹什丕勒第四子乾隆三十六年

赐孔雀翎四十三年袭扎萨克固山贝子四十六年谕曰德沁喇木丕勒之父逹什丕勒宣力戎行着有劳绩朕是以加恩由扎萨克台吉洊封固山贝子着令其世袭罔替

扎萨克一等台吉巴朗列传【今袭辅国公】

巴朗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弟父喇嘛塔尔号逹尔汉诺顔尝偕其从弟额尔克岱青贡方物顺治二年

遣使颁赉会苏尼特腾机思叛逃喀尔喀土谢图汗衮布车臣汗硕垒皆遣兵迎独喇嘛塔尔与额尔克岱青持不可且遣送前使至

上嘉悦

谕曰尔等自通好以来忱悃甚挚今复不肯举兵助逆忠顺如此朕岂有不报之理耶嗣是朝贡不絶

赐赉便蕃康熙二十七年额尔克岱青子岱青诺顔洪果尔侦同族伟徵诺顔阿玉什被噶尔丹掠因避居楚克地喇嘛塔尔子巴朗亦徙牧色楞额河近俄罗斯寻携属七百余户来归

赐牧苏尼特界内乌讷齐二十八年夏来朝以岱青诺顔

洪果尔继至

命巴朗兼领其衆秋所属乏食

赐粟赈之三十年迎

觐多伦诺尔

诏授扎萨克一等台吉三十一年卒子旺布袭

一次袭旺布巴朗长子康熙三十二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三十五年扈

驾征噶尔丹凯旋

赐冠服弓矢五十四年捐羊助军五十六年复献驼马雍正四年以策妄阿喇布坦谋掠克木克木齐克之乌梁海旺布随扎萨克图汗部副将军贝勒博贝率兵千驻防特斯九年大军剿噶尔丹策凌旺布捐助军需寻偕同部辅国公巴木丕勒多尔济随大军败贼於苏克阿勒逹呼十年正月叙功

优赉之八月复击准噶尔贼於额尔德尼昭

赐孔雀翎乾隆三年

谕曰旺布效力军营勤劳懋着且军需驼马屡行捐助甚属出力着加恩封扎萨克辅国公七年卒子蒙固袭

二次袭蒙固旺布次子雍正十年驻防阿尔台军

营乾隆七年袭扎萨克辅国公二十三年所属乏食

赐银赈之二十七年以病罢子索诺木辰伯勒袭三次袭索诺木辰伯勒蒙固长子乾隆二十三年随定边右副将军郡王车布登扎布剿吗哈沁贼二十七年袭扎萨克辅国公四十五年卒子巴克巴扎布袭

四次袭巴克巴扎布索诺木辰伯勒次子乾隆四十五年袭扎萨克辅国公四十六年

谕曰巴克巴扎布所袭辅国公系其祖旺布効力军营晋封之爵着加恩令其世袭罔替

扎萨克一等台吉班珠尔多尔济列传【今袭辅国公】班珠尔多尔济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孙父班第逹额尔德尼纳木扎勒来归授扎萨克寻卒康熙三十年班珠尔多尔济迎

觐多伦诺尔

诏授一等台吉袭其父所遗扎萨克五十六年随振武将军傅尔丹驻防崆格扎布堪乾隆元年卒子琳丕勒多尔济袭

一次袭琳丕勒多尔济班珠尔多尔济长子乾隆二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八年扈

驾木兰行围十七年赴塔密尔驻防十九年阿睦尔撒

纳来降

诏琳丕勒多尔济随赛因诺顔部副将军德沁扎布移所擕降衆於塔密尔二十年随定北将军班第进剿逹瓦齐於伊犁寻以阿睦尔撒纳异志随同部亲王额璘沁多尔济由尼楚衮军营护送入

觐至乌隆古额璘沁多尔济遣送阿睦尔撒纳归牧治装从骑二十余至察罕郭勒阿睦尔撒纳麾所部兵三百还攻琳丕勒多尔济等被围拔矢环射奋勇鬭贼不敢逼夺路归遇其後队邀击之获阿睦

尔撒纳所用旗纛甲胄

诏奖其勇封辅国公

赐孔雀翎并

赉白金是年冬

命赴科布多军营二十一年调赴库抡协理俄罗斯边境事二十二年从剿和托辉特逆贼青衮咱卜有功授所部副将军参赞仍赴库抡二十三年俄罗斯以阿睦尔撒纳窜死献尸至界

命驰往恰克图验视未至卒子车布登多尔济袭二次袭车布登多尔济琳丕勒多尔济长子乾隆二十三年袭扎萨克辅国公二十九年扈

驾木兰行围

赐孔雀翎三十年辖乌里雅苏台军营学舍四十年赐黄马褂四十六年

诏世袭罔替四十八年授所部副将军参赞

扎萨克一等台吉辰丕勒多尔济列传【今袭辅国公】辰丕勒多尔济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西第什哩长子康熙四十五年弟丹津多尔济袭贝勒爵辰丕勒多尔济协理旗务五十八年随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入

觐请辖所属别为一旗

诏允其请授扎萨克一等台吉五十九年遣子协理台吉沙克都尔扎布随振武将军傅尔丹由布拉罕袭击策妄阿喇布坦雍正五年随额驸郡王策凌赴恰克图勘俄罗斯地界六年辰丕勒多尔济以老罢子沙克都尔扎布先卒沙克都尔扎布子二长喇木丕勒多尔济次三都布多尔济相继袭一次袭喇木丕勒多尔济辰丕勒多尔济孙雍正六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乾隆二年以病罢弟三都布多尔济袭

二次袭三都布多尔济喇木丕勒多尔济弟乾隆二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十九年随参赞大臣努

三等赴阿勒和硕侦乌梁海宰桑赤伦遁吹河由喀喇莾奈直抵所居降其属四百四十五户解送特斯伟衮安置之

奖赉币二十年大军进剿逹瓦齐於伊犁三都布多尔济以督办军需驻乌里雅苏台闻阿睦尔撒纳叛随乌里雅苏台大臣阿兰泰等驰赴扎布堪擒阿睦尔撒纳孥及其党班珠尔扎木禅等时固尔班和卓等贼衆千余户潜通乌梁海诱同逃大军猝与遇分路掩击尽诛之是役也三都布多尔济督兵追斩甚力定边左副将军哈逹哈上其功

谕奖之

赐公品级寻偕副都统鄂博什等以兵六百击哈萨克於巴顔山斩馘甚衆师旋请协剿和托辉特逆贼青衮咱卜会青衮咱卜就擒其子齐苏隆多尔济等窜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所三都布多尔济缚送

京师二十三年定边右副将军亲王车布登扎布奉

命进兵哈萨克索叛贼哈萨克锡喇及布库察罕以三

都布多尔济数着从戎绩奏请随往

允之并加

恩赐是年夏三都布多尔济偕侍卫库尔图率五十骑为大军导至和落霍斯侦贼据高冈夹击之贼弃冈遁追剿至昭逹里克贼衆尽降驰疏告捷

赐孔雀翎凯旋以土尔扈特台吉舍棱劳章扎卜等叛逃偕副都统鄂博什引兵百驰追之至伊兰博罗特图喇侦窜俄罗斯乃还冬授所部副将军参赞协理俄罗斯边境事寻署副将军以擒获厄鲁特逃贼珠卓木等

赉币二十四年叙功封辅国公四十五年卒子车登多

尔济袭

三次袭车登多尔济三都布多尔济长子乾隆四十五年袭扎萨克辅国公四十六年

诏世袭罔替

扎萨克一等台吉车棱列传

车棱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郡王固噜什喜从子父巴特玛什号墨尔根楚琥尔子一即车棱号墨尔根岱青康熙二十七年来归三十年迎

觐多伦诺尔授扎萨克一等台吉寻

命偕固噜什喜等选兵五百侦噶尔丹并令其长子乌巴

恊理旗务三十六年卒子乌巴袭

一次袭乌巴车棱长子康熙三十六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五十二年卒子卓特巴袭

二次袭卓特巴乌巴长子康熙五十二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雍正七年以老罢子二长喇布坦次旺布多尔济相继袭

三次袭喇布坦卓特巴长子雍正七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寻卒弟旺布多尔济袭

四次袭旺布多尔济卓特巴次子雍正八年袭扎

萨克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三年以病罢子敦多布多尔济袭

五次袭敦多布多尔济旺布多尔济长子乾隆二十三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三十九年扈

驾木兰行围

赐孔雀翎四十六年

诏世袭罔替四十七年卒子迈逹哩扎布袭

六次袭迈逹哩扎布敦多布多尔济长子乾隆四十七年袭扎萨克一等台吉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七·本纪第七·成祖三·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徐梦莘
  上篇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陈寅恪
  卷之一·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八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一·叶盛
  后集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李顺传·魏收
  章惇传·脱脱
  卷六十一·阿桂
  卷二百七十九·杨士奇
  卷十二至卷十七【原有阙文】·佚名
  172.韩愈反对迎佛骨·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人间词话删稿·王国维

    [一]白实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①"注释:①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 ●第四十出 诘祟·孟称舜

    【一枝花】〔旦上〕无言心暗度,薄幸应难料。这几时庞儿憔悴损,愁多少。大抵人情不似初时好。天涯一望杳,万种凄凉,空诉与丫鬟知道。一点芳心冷似灰,兰帏寂静琐尘埃。芙蓉帐小银屏暗,昨夜灯花又浪开。我为飞红阻挠,与申生相隔

  • 第二折·关汉卿

    (老夫人上,云)昨日选定今日是吉日良辰。梅香,门首觑者,则怕学士来时,报我知道。(梅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姑娘选定今日好日辰,不曾衙门里去。肯分的姑娘又来请;便不来请,我也索去。可早来到门首。梅香,报复去,道温峤来了也。(梅香

  • 玉澜集钞·吴之振

    朱槔二诗寄德粲并简内观诸友春风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过一旬。满眼山川虽不改,连天桃李已成尘。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怅望故人分雪此,飞云落日在纶巾。九渊亭上二三子,见说年来事事新。隔水不容招手唤,曲窗已有画

  •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三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威凤翔紫气【一作氛】孤云出寥天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一作许】全以此耸风俗岂必效覊牵大君遂羣方左史蹈前贤振衣去朝

  • 挞虏纪事·高拱

    国家九边皆邻虏在宣大山西则有俺荅诸部在陜西三边则有吉能诸部在蓟辽则有土蛮诸部西驰东骛扰我强场迄无宁岁辛未俺荅率老把都儿黄吉台暨吉能等稽颡称臣纳贡于是七镇咸宁独土蛮獗强犹昔建州诸夷与之声势相倚时为边患惟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慕容叛秦复燕 【肥水之役 姚苌灭秦慕容灭西燕】晋海西公太和四年燕车骑大将军呉王垂犇秦 初秦王坚闻太宰恪卒隂有图燕之志惮垂威名不敢发及闻垂至大喜郊迎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

  • 南唐书卷十一·马令

    宋 马令 撰列传第六刁彦能上蔡人也父礼遇乱徙居宣城彦能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初节度使王茂章为亲兵茂章叛入越彦能当从使家人扶其母俟于路彦能至抱母泣告茂章曰老母在此不能従公茂章许之乃驰入宣州城中已乱彦能登城以

  • 二〇六 拾遗午·周作人

    十九,佛经 我的杂学里边最普通的一部分,大概要算是佛经了吧。但是在这里正如在汉文方面一样,也不是正宗的,这样便与许多读佛经的人走的不是一条路了。四十年前在南京学堂的时候,曾经叩过杨仁山居士之门,承蒙传谕可修净土,虽

  • 杨玄感传·魏徵

    杨玄感,是司徒杨素的儿子。 他体貌雄伟,须髯漂亮。 小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说他痴呆,他父亲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因他父亲的军功,当了柱国,与他父亲都是二品官,上朝见帝时,父子同列。 此后

  • 李昌祺传·张廷玉

    李昌祺,名祯,以字行,庐陵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参与编修《永乐大典》时,冷僻的书和疑难之事,人们多来问他。升为礼部郎中,再升广西左布政使。因犯法被贬官服劳役,不久被宽宥回家。洪熙元年(1425),他被起用为

  • 不怨天,不尤人·孔子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①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①尤:怨恨,责怪。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不怨恨

  • 第十五章 4·辜鸿铭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辜讲孔子说:“古代帝王舜,或许是唯一一位可以成功实施无为而治的人。需要的确实是所谓的政府吗?统治者仅需在其个人行为上一丝不苟,并且行为方式要符合其地位。”

  • 卷二百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八体国经野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锥指傅氏曰自积石至于龙门计应三千余里龙门而上积石而下禹功所不加也南至于华隂锥指河自龙门南

  • 卷一百四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四朝礼蕙田案周礼命妇朝女君则皇后之有朝尚矣汉制自二千石夫人以上服蚕衣以朝晋宋皆然唐永徽五年命妇朝于光顺门其后以朝官命妇

  •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二善现,阿罗汉果清净故鼻界清净。鼻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阿罗汉果清净。若鼻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阿罗汉果清净故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

  • 本团之宗旨与访缅之感想·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欢迎会讲──主席、中缅印各界代表及大众,今天承中缅佛学研究会,仰光等各界代表,开此盛大集会,对本人领导的佛教访问团盛意招待,非常的荣幸!这次领导本团出发之时,曾叙明本团主旨:所要到的地方,如缅甸

  • 梁溪集·李纲

    诗文别集。一百八十卷,其中诗二十八卷。宋李纲撰。《宋史》本传言其“文章、歌诗、奏议百馀卷”。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著录《梁谿先生文集》一百七十卷。《直斋书录题解》著录《梁谿集》一百二十卷。由于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