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丁文江遗嘱

立遗嘱丁文江,字在君,江苏泰兴县人,今因来平之便,特邀旅平后列署名之三友,签证余所立最后之遗嘱如左(下)。

遇本遗嘱发生效力时,即由余亲属邀请余友竹垚生先生为遗嘱执行人,余弟文渊亦为余指定之遗嘱执行人,依后列条款,会同处分余之遗产及管理余身后之事:

一、余在坎拿大商永明保险公司(TheSunLifeAssuranceCompanyofCanada)所保余之寿险所保额为英币贰千镑,业由余让与余妇史久元承受并经通知该保险公司以余妇为让受人,即为余妇应得之特留分。此项外币之特赠,为确保其依兑换率折合华币之数足敷生活费用起见,兹特切托本嘱执行人,遇兑换所得不足华币现银叁万圆时,即先尽余其余遗产变价补足之。

就换足前项额数之货币中,至少有半额,终余妇之身,应听本嘱执行人指商存储;平时只用孳息,不得动本,遇有变故或其他不得已事由,仍得商取本遗嘱执行人之同意,酌提一部分之本;此项余妇生前用余之款,除其丧费用外,概听余妇以遗嘱专决之。

二、除前项确保之特留分及后项遗赠之书籍用具文稿外,余所遗之其余现金证券及其他动产,兹授权于本嘱执行人,将可变现金之动产,悉于一定期间内,变易现金;就其所得之现金,以四分之一归余三弟文潮之子女均分,以四分之一归余兄文涛之子明达承受,其余四分之二归余弟文渊、文澜、文浩、文治四人均分。

三、余所遗之中西文书籍,属于经济者赠与七弟文治,属于文学者赠与七弟妇史济瀛,中文小说留给余妇,其余概赠现设北平之中国地质学会。

余所遗家庭用具,除尽余妇视日用必要听其酌留外,其余悉赠上开中国地质学会。

余所遗文稿信札,统由余四弟文渊七弟文治整理处置之。

四、以上各条之遗赠,遇失效或抛弃而仍归属于遗产时,即由余友竹遗嘱执行人商取本嘱见证人之意思,就归属于遗产部分之财产,以一半分配于现设北平之中国地质学会,其余一半,准本嘱第一条第二条所定,比例摊分于该两条之受赠人。

五、于余身故时即以所故地之地方区域以内为余葬地,所占坟地不得过半亩,所殓之棺,其值不得逾银一百元,今并指令余之亲属,不得为余开吊,发讣闻,诵经,或徇其他糜费无益之习尚;遇所故地有火葬设备时,余切托遗嘱执行人务必嘱余亲属将余遗体火化。

现行法已废宗祧继承,余切嘱余之亲属,不得于余身后,为余立嗣。

以上遗嘱,为余赴北平时,约集旧友眼同见证,同时签署,并嘱余友林斐成,本余意旨,为之撰文,合并记明。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立于北平

立遗嘱人见证人撰遗嘱人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李延寿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张廷玉
  第九十回 斩庞勋始清叛孽 葬同昌备极奢华·蔡东藩
  第五十三回 宠女侍僭加后服 闻母教才罢弹章·蔡东藩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第三八○禀同治七年六月初四日一二二○九--二三·佚名
  二四六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折·佚名
  二四二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折·佚名
  卷十四·黄佐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吕思勉
  谢学瀛·周诒春
  刘景山·周诒春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五 宋 陆游 撰 十二月三日夜桥上看月 常时新月有无间今夕清晖抵半环柳外桥高最堪望凭阑目送下西山 流年 流年及耄敢前期浮世如沤只自知多贮闲愁持抵酒剩游好景拟供诗海东药到寛衰疾

  • 卷一百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十州阁小集王亘字伯通福州人淳熈间知南恩州蒋家园采莲桥下路皂盖拂云来尘压随轩雨风生避暑台酒縁嘉客尽花为使君开共话西溪旧相忘此日杯西湖四明太守爱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二·焦竑

      太僕寺   南京太僕寺   ◆太僕寺   卿   少卿   寺丞   ○卿   太僕寺卿朱守仁傳(實錄)   太僕寺卿楊砥傳(實錄)   太僕寺卿趙昱傳(實錄)   太僕寺卿張諫傳(實錄)   太僕寺卿張公諫傳(陳鎬)   太僕

  • 天顺日录·李贤

    正统十四年间,上在位未尝有失德事。当时王振擅权,致有土木之变。上既回銮,入南城,天下人心向慕不衰。及景泰淫荡无度,臣民失望,一闻上皇复位,无不欢忭鼓舞。及石亨、张軏辈窃弄威权,人又失望。有御史杨瑄自河间来者,言石亨家人

  • 卷四·孔克齐

    四民世业黄山谷曰:「四民当世其业,读书种子尤不可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可名世矣。」此石刻在荆溪岳氏,后为显亲寺僧有大方厓所得,石背刻一诗云:「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穉乳。鞭捶公私急,醉眠听秋雨。」皆山谷诗也。至正丙申以后,寺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七·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二月丙申朔○云南道御史李廷春先任湖广石首知县有贪声巡抚都御史林云同曾以法笞之至是廷春行取选道云同恐其怀怨遂发其在任赃私请行罢斥廷春亦摭拾云同事以自理诏俱令回籍听勘后三年勘覆两皆无实诏以其虗

  • 卷之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提要·陶谷

    《清异录》二卷,宋陶谷撰。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唐彦谦之孙,避晋讳,改陶氏。仕晋为知制诰,仓部郎中。仕汉为给事中。仕周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仍原官,加户部尚书。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皆采摭唐及五代新颖之语,分

  • 卷之二十九·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九传第十三扎噜特部总传扎噜特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千五百有十里东西距百二十五里南北距四百六十里东界科尔沁西界阿噜科尔沁南界喀尔喀左翼北界乌珠穆沁元太祖十八世孙乌

  • 史记集解序·司马贞

    史记集解序班固有言曰【固撰汉书作司马迁传评其作史记所采之书兼论其得失故裴駰此序先引之为说也按固字孟坚扶风人後汉明帝时仕至中护军祖穉广川太守父彪徐令续太史公书也】司马迁据左氏国语【仲尼作春秋经鲁史左丘明

  • 卷二百二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汉元帝时珠厓反发兵撃之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待诏贾捐之建议以为不当撃上使侍中驸马都尉乐昌侯王商

  • 论《牟子理惑论》·胡适

    &mdash;&mdash;寄周叔迦先生叔迦先生:前承先生赏饭,因事不能到,想能蒙先生原谅。今日细读大作《牟子丛残》,佩服之至。梁任公先生的&ldquo;辨伪&rdquo;,未免太粗心,殊为贤者之累。如云此书&ld

  • 石鼓论语答问卷上·戴溪

    宋 戴溪 撰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之学问内外相为消长故无所得于中者必有求于外求而得则喜不得则怒此相应之理也若隠然自得既悦且乐宜乎其不愠也葢玩味义理愈

  • 朱子五经语类易说·程川

    朱子五经语类易说易根于隂阳陈于象数辞而理寓焉推之则无尽引之则无穷然或泥焉则寡当子朱子深得羲文周孔之防而各明其本意之所存故括其指曰隂阳揭其用曰卜筮要领斯举大道用彰是为洁净精微之教也夫故重编统论经义为易一

  • 楞 严 大 意·太虚

    ──二十四年七月在嘉兴楞严寺讲──一 佛法与人生意欲  二 佛法与宇宙变现  三 楞严之行门与禅密问题  四 楞严之果位与顿渐问题  五 楞严之除障  六 楞严之辨惑‘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

  • 江城名迹记·陈宏绪

    名胜志。明末清初陈弘绪撰。二卷,末一卷。弘绪字士业,号石庄,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在明官经历、知县,入清不仕。著有《恒山存稿》等。是记成于清顺治末,记事止于顺治十一年(1654)。凡五万余字。卷上为考古,含江城(

  • 正德姑苏志·王鏊

    明苏州都邑志。六十卷。明王鏊撰。成书于正德元年(1506年)。早在弘治年间,吴宽尝与张习都修《姑苏志》未成而卒。后林世远为苏州牧守,请王鏊继续修《姑苏志》。王鏊依据吴、张遗稿,“芟繁订伪”,经八个月修订成书。姑

  • 易小传·沈该

    六卷,宋沈该著。此书以正体发明爻象之旨,以变体拟议变动之意,以求合于观象玩辞,观变玩占之义。其论占全用《春秋左氏传》中的筮例,与当时言《易》者不主程颐,则宗邵雍之风大异。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又有《系辞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