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

弘治十四年十月丙午朔孟冬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井之神遣驸马都尉马诚游太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太子太保宁晋伯刘福卒福之先直隶清丰县人兄禄袭父爵卒无子福嗣之成化十四年命管五军中军营二十年改鼓勇营兼掌府军前卫事弘治五年充总兵官镇守蓟州等处九年召还掌后府事提督三千营十一年加太子少保福年方壮居官颇不自检 上知之方简别武臣福具疏辞遂罢营务仍掌府事寻改左府至是卒赐祭葬如例 命守卫西宁署都指挥佥事鲁铎充参将分守同原靖虏等处

○丁未南京兵部右侍郎金泽乞致仕不允○戊申大理寺寺丞刘宪太仆寺少卿王质既承命分往延绥宁夏狭西甘凉四镇召募土兵兵部请给四镇官银二十万两乃太仆马价银四万两分送各巡抚官收贮支用所募兵不限汉土番夷人给银五两册内三丁选一者人给三两各与粮赏仍免舍余一丁助之见任百户副千户能募兵百人正千户募兵五十人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募二百名者各升一级至指挥使而止都指挥佥事及同知募二百五十人亦各升一级至都指挥使而止为事立功戴革职间住者能募百人悉与复职除罪即各统其所募之兵从之 监督等官太监苗逵等奏近因虏贼入寇已调都指挥杨玉神英总兵郭鞫副总兵吴江傅钊参将左方都指挥阎纲各领兵邀击于盐池等处又遣都指挥李俊参将马隆王战曹椎指挥李英邀击于花马池等处今虏已出境而玉等无寸功可纪并乞逮治其罪别选以充其任或降敕切责令立功赎罪兵部议谓玉等十人前此已令戴罪杀贼今左方李英二人亦与同罪请赐裁处 上命左方李英俱戴罪杀贼

○己酉升监察御史杨纶为山西按察司副使整饬雁门偏头宁武三关兵备虏入延绥木□□林堡等处官军死伤者八十人掠去马二百匹监督太监苗逵等以闻兵部请逮治分等官大同副总兵黄镇山西副总兵李玙延绥参将时源并指挥李瀛等罪 上命姑宥之 俱令戴罪杀贼逵又乞优恤诸被虏之家及升赏有功官军兵部请通行宁夏等处悉依拟施行从之

○庚戌总督两广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大夏伏乞致仕 上曰卿才望素著练达老成方切委任有疾宜善调理不允所辞 赐秦府汧阳王之子秉奏为善阴隲孝顺事实等书从其请也 怀宁侯孙泰卒泰字时和山东胜州人祖铛任右都督天顺间以迎及讨曹钦功封怀宁侯世袭泰以成化十六年袭爵官将军带刀侍卫并五军营中军坐营管操居官无过举至是卒赐祭葬如例

○辛亥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夏时丁忧服阙复除浙江道 升广东布政司左参议刘信为广西右参政狭西宁夏卫地震有声

○壬子升通政使司左参议陈勖为右通政右参议李浩为左参议 实授试监察御史黎凤袁仕李玑陶煦胡旸阮吉张进曾大有杜是文森为监察御史凤仕玑河南道煦旸胡广道吉狭西道进贵州道大有旻四川道森浙江道 兵部议覆南京吏科给事中陈伯献所言恤兵事谓马步军朋合马银间给月粮卫所官吏有纸笔银并斗头银且有私投月粮银请行神机互军等营并各边镇巡等官员今年九月以内凡朋合银未徵者悉停免候边事日乃徵其月粮科索并私投月粮犯者悉治以罪从之 命广西都指挥同知韩雄掌本司印 狭西宁夏复震

○癸丑初庆成王府镇国将军钟锵有庶子奇潡等五人奇溢最幼钟锵卒诸子逐奇溢及其母王氏居外而夺其府弟有瞽者杨瑀善讴奇漖辈日引入府宴乐王氏目通马久之事颇觉王氏偕瑀夜奔平阳事闻下所赐逮治具服狱 上命杨瑀处决王氏自尽奇漖等四人姑宥之仍各革禄米三之一 敕庆成王严戒谕之其教授陈贵杨经等下山巡按御史逮治其罪

○甲寅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倪岳卒岳字舜咨应天府上元县人南京礼部尚书谦之子天顺八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元年授编脩与脩 英庙实录升俸一级秩满进侍读仍升从五品俸充经筵讲官丁父忧服阙复任顶脩文华大训成选学士二十年充 东宫讲读弘治元年升左侍郎六年升尚书九年加 太子太保改南京吏部尚书十二年再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明年召为吏部尚书仍加太子少保至仕卒于官年五十八赐镪宝万贯遣礼官论祭者四 敕有司治葬仍给驿归其丧赠光禄大夫少保谥文毅官其继子霦为中书舍人岳状貌魁异望之如神人有文武才略在礼部仪文制度多所拟定大者如 皇储 婚之礼 太庙祧祔之仪 母后奉慈殿制皆出其议与夫革淫词正封号却西域贡狮子具有章疏在吏部铨选退各当其材或言别白太过终当召怨则曰吾知冢宰之职当如是耳事当廷议往往片言而决天下皆仰其风采独在翰林时太监黄锡母死哀服送葬论者谓其急于功名昵比权此君子益深惜焉

○乙卯初贵州贼妇米鲁及福佑因守臣招抚许云欲降至是聚众攻烧宝甸铺复益兵进围普安安南城断绝盘江道安南城门闭城中樵汲者亦不通死伤甚众时提督军务尚书王轼犹未至守臣以闻因请增调协守右参将赵晟领湖广戍兵并镇远等四卫官军椅角讨贼兵部覆奏请趣轼随宜剿捕仍如所奏请 敕晟领兵三千往援从之 火星犯天街星

○丙辰四川马湖底涡江水色变而白明莹可鉴翌日白浊如泔浆凝于两岸沙石上者如土粉至十七日始复清如旧 夜月掩木星

○丁巳四川叙州府东南二河水变色白如雪浓如浆者三日○戊午录宣府城胡口墩等处杀贼功官军升赏有差 岷世子产汰请诣阙朝觐 上贻书止之 法司会官审录死罪重囚奏请真者人十四人情可矜疑者十七人有词者八人请裁处者十四人命情真者依律处决有词者再问情可矜疑及奏请裁处数内令处决者一人禁锢者十三人免死充军者十九人杖一百充军者一人杖一百发回养亲者二人

○己未 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圣旦 上率皇太子及亲王上寿免命妇朝贺 赐百官宴于午门 赐各王府庆贺官员人等钞币有差 户部员外郎林夔奉命整理辽东粮草以地方水旱粮料难于买籴请令各卫所官军俸粮马豆各给以三月折色每粮一石银四钱五分豆一石银三钱户部覆奏从之 ○庚申运户部折粮赃罚银二十万两于宣府以备军储内十万两准明年岁例之数

○辛酉赐代府灵台郡君并仪宾周鸾晋府临汾郡君并仪宾宋宗贤缙云郡君并仪宾张瑶鲁府思同君并仪宾赵璠周府任丘县君并仪宾陈言诰命冠服如制 升兵部郎中冯良辅为广东布政司左参议刑部郎中李贡为山东按察司副使直隶广平府同知李 为狭西按察司佥事 夜南京地震

○壬戌封周府博平王安氵戍生母苏氏为周惠王夫人从其请也 直隶松江府及蓟州府之吴江县并崇明守御千户所各地震 狭西朝邑县亦地震

○癸亥 诚孝昭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黄镛祭 献陵 大同守臣奏修完边城墩台 上命兵部左侍郎熊绣阅视之 升锦衣卫指挥同知叶指挥使以提督捕盗功也

○甲子赐鲁府辅国将军健柘诰命冠服如制 改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吏部尚书少傅兼太子太傅如故文升辞 上曰朕以卿才德者成闻望素著持慈简任宜免就职不允所辞

○乙丑翰林院编修叶德以病痊至复除原职狭西道监察御史杨滋丁忧服阙复除福建道监察御史王用核实榆林捕斩虏功内止二人为壮贼余悉幼男幼女遂劾都指挥郑彻等三人及分守参政李旻分巡佥事苏泰之罪请并逮镇守太监刘政总兵官张安究治之命彻旻泰等俱待边事宁日速问政等令各具实以闻兵部覆奏户部左侍郎李孟阳所言实军伍事谓 祖宗时天下都司卫所原额官军二百七十余万岁久逃故者十六七致军伍空虚防御不足本部前此常奏选天下民壮三十余万又查出天下卫所舍人余丁八十八万又于西北诸边召募土兵无虑数万俱掺练备用是皆随宜益兵之计然五军之中毙端百出逃亡病故日以益多请如孟阳所奏自今清军御史俱奏令分督所属如例清查毋虚应故事所属有阻挠者边卫充军有司不掺练民壮并私役襍差者如役占军人罪从之

○丙寅下命五城兵马指挥等官荐贤能者照例推举升用从巡视南城监察御史杨璋奏也 国子监生田守仁自言知兵尤能用偏厢车以胜虏谓此车之例方圆动支支阵不一奇离合经营无方马隆用此而破木机能马燧用此而破安禄山请得从事幕府以自效但用此车三十辆步卒二万材士一万指示诸将掺演士卒可取万全之兵部请令乘传赴苗逵朱晖等军前听用从之下监察御史文森曾大有张津于锦衣卫狱时吏部尚书缺廷议举兵部尚书马文升刑部尚书闵桂以请森等奏谓在廷大臣爵齿固无若文升与桂者但文升职掌兵柄桂职掌刑名俱不宜轻有改易臣等听于朝野参之舆论佥谓致仕户部尚书周景总督两广军务右都御史刘大夏地远而罄华硕□□赤疏而品第高拔居家宰庶不负全衡之寄 上曰进用大臣出自朝廷森等不循制度輙预铨衡锦衣卫其逮送镇抚司者讯以闻 吏部给事中许天锡言 陛下临御以来从谏如流言之当者必用言之失者亦多置不究是以士励敢言之气虽草野鄙贱莫不争先投匦献其□曝况在廷之臣与有言责者手森等言虽轻率意非为私 陛下置之于理者皆以进用大臣非小臣可得而议故薄示惩创为言事不度可否者戒耳然恐远近不知者闻之将谓不讳之朝而有此罪言之政臣窃惜之万一 天威未解重加谴谪则人皆将以言为讳虽有当言者亦忍默沮丧而不言矣乞曲贷之以彰 圣度既而六科给事中刘孟十三道监察御史袁经等亦皆以为言于是命森等皆赎杖还职

○丁卯传旨升工部营缮所所副陈海等三十二人官各一级以太监李兴奏言海等脩理午门等处有功也吏部复引前旨谓海等夤缘乞升宜送法司治罪 上复命已之 复录用故大学士李贤之孙镔于中书舍人习字出身 巡按狭西监察御史石玠奏臣按视固原诸路当虏贼入寇时甘凉副总兵鲁麟领兵二千京营右参将神英领三千同在韦州狭西都指挥杨麟领 兵一千秦州指挥郭溯领土达兵一千分驻固原诸路指挥杨宏领兵五千守固原诸将防守不严致虏深入人应援无策虏得全师大获以归臣以麟本无忠诚奸黠虚诞密近杨琳坐视不救使琳败衄而英琳宏又多餙诈不知进止请逮系麟等重治其罪下兵部覆议命得勘报至日处分先是守臣亦言麟兵黑水口无琳孔坝沟营相去二十余里不为应援己下玠查勘时尚未复奏也

○戊戌岐王祐榆梦王 宪宗纯皇帝第五子母贵妃邵氏成化十四年生二十三年册封弘治八年之国湖广德安府至是薨年二十四讣闻 上哀悼辍朝一日命回京葬城西翠微山丧祭皆从原谥田惠无子国除宫眷取回京安置 升兵科右给事中丛兰给事中熊伟俱为通政使司右参议先是给事中张弘至周鼎王缜监察御史王献臣及南京十三道御史王倬等言失机边将王曰□永马昇陈瑛秦恭宜速正典刑而曰□永等数奏辩不已保国公朱晖请宥曰□永俾立功赎罪兵科驳奏其非巡抚大同都御史刘宇亦言曰□永及升恭之罪宜有差别课曰□永犹愈于闭营不敢应献者刑部看详覆奏请俟秋后会审至是刑部会官审录以俱狱 上谓四人罪皆当斩曰□永之情颇可矜 上命贷曰□永死并家属发辽东三万卫永远充军昇依律处决瑛恭皆禁锢以俟后刑科三复奏请命昇即日就刑命禁锢之 是日晚刻月掩上相星是夜东方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光烛地自太微东垣内东行至近浊 ○庚午运太仓银三十四万两于大同以备军储 兵部议覆巡按贵州监察陈恪所奏谓贼妇朱鲁之祸甚原起于守臣拥兵不能得御方且为之枝词乞降失机偾事请自镇守太监杨友总兵官曹海以下俱令戴罪杀贼俟事平议处其罪并行尚书王轼等速行剿捕毋致仍前误事从之 监察御史王经奏事失仪下锦衣卫狱赎杖还职

○辛未安远侯柳景复请全支禄米户部支不可命特与之 命后军都督府故都督佥事孙贵之子文袭原职指挥使锦衣卫带俸 狭西朝色县地震有声如雷

○壬申升总督两广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大夏为兵部尚书改南京刑部尚书王继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癸酉户部会官议处各巡抚官及漕运事宜一请清查天下逃民抛荒田地有为豪石所据而里陪粮者诸自首认粮免追花利过三月不首罪之一凤阳等府牧马草场堪种者旧拟上等亩输租银七分中等五分下等四分民多诉其地薄租种有鬻子女不能办者请递减上等亩银五分中等三分下等二分五厘一贵州兴隆清平等卫有永乐三户垛充军役每户轮戍一年往往逃亡请令三户内选一壮丁充役而以其二户供送至二十余年乃于二户内选一以代亦如之一今后各处抚按官旌异州县正官请不拘进士举人皆得论荐以广求才之途一请命各处抚巡官凡腹里衙门系洪武永乐间创设者不得无故迁革一问刑条例载喇虎白画撒泼殴人夺财者犯徒罪以上军役边卫民徙口外遂令郡县问刑者指乡邻之斗为喇虎而谕从不宥请出两京及在外果凶恶甚者如例余犯斗殴常事犯徒罪以上者止从本律论断一请命各巡抚巡按官清查各王府承春门官内使典膳典仗仪宾亲属官旗军校之家有军民人等投充伴当等役及投献欺隐田粮者俱改正发遣应当粮差一直隶真定府垣出等驲有保定中卫协济站马旧例五月至八月住支粮草令于牧马草场采今草场皆耕种请按月支给待边事宁日仍旧一四川黎州马往时不遇兵备官管束以致犬马窃发请令黎州安抚司地方隶整饬四川行都司兵备副使马湖府地方隶叙泸兵备副使一体管束一河南归德信阳磁州洧川封丘陈留芦氏修武蒿县各税课司课钞请并裁革以州县官带徵议 上俱从之

○甲戌修内府外广备库 改湖广襄阳卫均州守御千户所隶行都司 增设湖广宜城县丽阳递运所复设直隶望江县主簿一员 内阁大学士刘健等言奉旨日讲添周易一书臣等仰见 圣学日增至治可望不胜忻跃而在廷诸臣闻之亦莫不传颂相庆今日进讲间传旨将贞观政要暂且停讲切缘贞观政要所载唐太宗议论行事之迹于帝王为治之道最为切要况又世代相近事体易晓所以 祖宗列圣崇重此书每令儒臣进讲实为有益伏望 圣明少留顷刻俯垂 天听容臣等仍将此书照旧进讲以裨 圣治之万一岂惟臣等之幸实 宗社无疆之幸也 上嘉纳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魏收
  列传第二十七·魏徵
  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四·祭祀二·宋濂
  ●卷一百四十九·徐梦莘
  ●卷二十·邵博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九·徐乾学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三·杨士奇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四·佚名
  通志卷一百七十·郑樵
  五一 我的新书一·周作人
  有凤来仪:远游·胡兰成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范晔
  倭人传·房玄龄
  张存敬传·薛居正
  晋宣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祖师度何仙姑因果卷(下卷)·佚名

    且说吕纯阳祖师,来在东土,普济凡人。那日,腾云经过杭州地界,又只见毫光冲天,光耀宇宙,不免下界查看。原来便是何氏小姐,前番被我点化一次,假装赎药,指点一番。小姐心悟本是仙风道骨,如今劝了爹娘,一同修行办道。谁知员外夫妇二人

  • 巻九·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九明 胡震亨 撰评彚五柳州之平淮西最章句之合调昌黎之元和圣德亦长篇之伟观一代四言有此未觉风雅坠绪【遯叟】古诗浩繁作者至众虽风格体裁人以代异支流原委谱系具存炎刘之制逺绍国风曹魏之声

  • 卷二十七·沈德潜

    ☆金志章字绘卣,浙江钱塘人。雍正癸卯举人。官口北道。著有《江声草堂诗集》。○乾隆壬申,不戒于火,诗俱灰烬,友朋搜罗散佚荟萃贻之,只十之二三也。然豪情盛气,勃勃纸墨,可以想其生平。○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崖碑明皇昔日侈东封

  • 宛陵羣英集巻四·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古体【七言】元吴锳有之老师下过留宿龟峯之西结茅屋南冈先生夜投宿开门出迎喜欲舞童子烹鸡酒新漉别来三月意倾倒自言豸冠相遇好披圗见画复见诗笔法逺过东岩老灯前细酌尊易空僻居甚媿无鲜醲连牀醉卧

  • 温庭筠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温庭筠(812?—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 ,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 取憎于时 ,故屡举进士不第 ,长被乏抑,终生

  • 绥冦纪略卷七·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开县败杨嗣昌常徳武陵人也与父鹤先后举进士天启中逆珰魏忠贤兵部尚书崔呈秀用事鹤以南贑巡抚放为民嗣昌为户部郎移病父子皆龃龉归楚人多称之烈皇帝立僇大憝大学士黄立极在内阁

  •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佚名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四日臣于<敏中>谨奏:臣等选派中书十二员,在南书房缮写《开国实录》,因令各员先写样片呈览。至所有人地名,交国史馆查对现在译定字样改正,一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五·阿桂

    壬午阿桂李侍尧毕沅奏言伏思陜甘二省乃三秦重地东连豫晋西达新疆北控边城南通楚蜀兼以崇山峻岭重复回绕四面则番族环居内地则民回错处习俗刚劲为自古用武之地仰防圣明烛照睿虑周详以陜甘二省近年以来各营官兵裁拨太多

  • 杨师厚传·欧阳修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从小侍奉河阳人李罕之,罕之降晋时挑选他部下精兵百人献给晋王,师厚就在其中。师厚在晋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犯罪逃奔梁军,太祖任命他当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梁军进攻王师范,师厚在临朐作战中擒拿敌偏将

  • 汉王元佐传·脱脱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亲是元德皇后。年幼时禀性聪警,相貌像太宗,太宗很钟爱他。十三岁时,跟从太宗在近郊打猎,有只兔子在皇帝车马前奔跑,太宗让元佐射杀,元佐一发而中,契丹使者在旁边,深感惊异。跟从太宗征战太原、幽

  • 陈洽传·张廷玉

    陈洽,字叔远,武进人。他好古勤学,与兄陈济、弟陈浚都有名。洪武年间,他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他曾奉命阅军,只要从他眼前一过,他便能记下来。有的人再来一次,总是被他斥退。皇上嘉奖他有才能,赐给他金织衣。父亲戍

  • 卷一·库勒纳

    日讲书经解义卷一虞书虞是帝舜有天下之号书共五篇尧典纪唐尧之事亦谓之虞书者书本虞史所作以臣述君也盖尧舜授受一道纪尧不言唐纪禹不言夏而总曰虞书者以见舜之上承于尧而下授于禹也尧典洪荒之世简朴未备尧以圣神文武

  • 提要·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读春秋编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读春秋编十二卷宋陈深撰深字子微平江人尝题所居曰清全斋因以为号朱彜尊经义考载卢态苏州志称深生于宋宋亡笃志古学闭门着书

  • 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伽栗斯山。与大菩萨无量众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以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有大陀罗尼明咒大坛场法。名青莲华顶栴檀摩尼心

  • 卷十七·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赵州因僧问。昼升兜率。夜降阎浮。於中摩尼。为甚不现。师曰道什么。僧再问。师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黄龙清云。赵州老汉若无后语。未免奔驰。太平则不然。才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序古林禅师亦吾徒之特异者也浮屠之学非善幻多术之谓所贵了脱生死耳彼盖于去来之际为尤异何异乎异其生死自主焉可死即死欲未死即复生期死则又死乙亥仲冬既望跏趺坐逝一夕矣次旦

  • 私呵昧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在竹园,长者子私呵昧,与五百弟子,遥见佛相。因问云何起菩萨意,有几意喜,有几功德休息,行何等法,何以致无生忍,用几事得一切智,用几法住,用几法灭度,灭后有几功德,云何为谛?佛一一答以六法。私呵昧发大愿。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佚名

    佛教著述。作者不详。原著当为三卷。现存卷下。是《金刚经》的记传之作。依据《楞伽经》及无著的《金刚般若论》、世亲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对《金刚经》的论释。据书中“具如传译”、“具在传文”等字样,则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