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广至德章第十三

[疏]正义曰:首章标至德之目,此章明广至德之义.故以名章,次《广要道》之后。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其君也。)

[疏]子曰至君者也。○正义曰:此夫子述广至德之义。言圣人君子,教人行孝事其亲者,非家家悉至而日见之。但教之以孝,则天下之为人父者,皆得其子之敬也;教之以悌,则天下之为人兄者,皆得其弟之敬也;教之以臣,则天下之为君者,皆得其臣之敬。○注言教至于外。○正义曰:此依郑注也。《祭义》所谓孝悌发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闾巷,是流于外。○注举孝至父兄也。○正义曰:云“举孝悌以为教”者,此依王注也。案《礼记·祭义》曰:“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太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此即谓发诸朝廷,至乎州里是也。云“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者,言皆敬也。案旧注用应劭《汉官仪》云“天子无父,父事三老,兄事五更”,乃以事父事兄为教孝悌之礼。案礼,教敬自有明文。假令天子事三老盖同,庶人倍年以长之敬本非教孝子之事,今所不取也。○注举臣至君也。○正义曰:此依王注也。案《祭义》云“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者,诸侯,列国之君也。若朝觐于王,则身行臣礼。言圣人制此朝觐之法,本以教诸侯之为臣也。则诸侯之卿大夫,亦各放象其君,而行事君之礼也。刘炫以为将教为臣之道,固须天子身行者,案《礼运》曰:“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谓郊祭之礼,册祝称臣,是亦以见天子以身率下之义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乐也。悌,易也。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疏]《诗》云至者乎。○正义曰:夫子既述至德之教已毕,乃引《大雅·?酌》之诗以赞美之。恺,乐也。悌,易也。言乐易之君子,能顺民心而行教化,乃为民之父母。若非至德之君,其谁能顺民心如此其广大者乎?孰,谁也。案《礼记·表记》称:“子言之:‘君子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此章于“孰能”下加“顺民”,“如此”下加“其大”者,与《表记》为异,其大意不殊。而皇侃以为并结《要道》、《至德》两章,或失经旨也。刘炫以为《诗》美民之父母,证君之行教,未证至德之大,故于《诗》下别起叹辞,所以异于馀章,颇近之矣。○注恺乐至母也。○正义曰:“恺、乐”、“悌、易”,《释诂》文。云“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者,亦言引《诗》大意如此。苍生,《尚书》文,谓天下黔首苍苍然,众多之貌也。孔安国以为苍苍然生草木之处,今不取也。

猜你喜欢
  檀弓上·戴圣
  僖公卷十二(起二十二年,尽三十三年)·何休
  民數第二十·徐干
  卷十五·陈天祥
  圣人不可毁·孔子
  知圣续篇·廖平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三·陆陇其
  提要·崔铣
  卷二十七·卫湜
  第68章·老子
  卷八·惠士奇
  第10章 雍也篇第六(1)·孔子
  叙官·佚名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朱棣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赴义(北正宫调江阳韵)·丁耀亢

    (末冠带上)耕牛为主遭鞭打,哑妇倾杯反受刑。忠义遭诛奸佞宠,世间天道不分明。俺应养虚因杨爷是个忠臣,出力救他。谁想严嵩老贼,将他拟成绞罪,混在张经本內,批准今日用刑·杨爷,杨爷,你一片为国痴心,不料死在

  • 卷一百九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林泉结契【一】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人寓居兴国军绍兴三十年进士孝宗朝为枢密院编修官出判荆南府奉祠山居有雪山集绍陶录山友辞拖白练身全白嘴防红

  • 卷四十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三李讲议汾【二十五首 补一首】汾字长源平晋人系出鴈门旷达不羁好以奇节自许避乱入关京兆尹子容爱其才招致门下留二年去之泾州谒张公信甫一见即以上客礼之自是游道日广然关中

  • 卷十二·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二宋 张九成 撰滕文公章句下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防其元孔子奚取焉取

  • 卷之三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尚史卷十·李锴

    世家三晋世家上【始成王元年终烈王二年凡七百四十二年传三十八世】唐叔虞 晋侯 武侯 成侯 厉侯 靖侯厘侯 献侯 穆侯【殇叔附】文侯 昭侯 孝侯曲沃桓叔唐叔虞者姓姬氏字子于武王子母曰邑姜左传邑姜方娠大叔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六 北齐世系表畧 高氏出自晋玄莬太守隐渤海修人也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湖後率衆归魏为右将军湖生四子第三子谧魏侍御史谧生树树生欢追尊为神武帝生十五子文宣帝讳洋其

  • 一二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纪昀奏抽毁删削《愚庵小集》等夹签进呈片·佚名

    一二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纪昀奏抽毁删削《愚庵小集》等夹签进呈片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遵旨将本日纪昀所奏应毁之《愚庵小集》内朱鹤龄《书元好问集后》一条,又《十六家词》内邹祗谟《汉(满)江红》一首,真按:满江红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四枝山野记云永乐刘行业端父子领乡荐会试下第道遇漂水一女子未没号救刘命援之登舟附载以归道中皎然不涅迨家妇迎问曰买妾乎刘告之故女叩头言本士族今举室塟鱼腹矣感君子再生恩请执婢役以报刘曰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五刑部二十申明诫谕诸司职掌凡贪官汚吏玩法顽民有犯罪名各该部分取问明白议拟审允依律发落外将各人所犯情由罪名开付广西部明立文案照依原犯情罪备榜差人发去各囚原籍张挂申明诫谕其钦依

  • 卷二下·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二下长洲余萧客撰周易下咸亦不处也防为处女男下女故不处也虞注【集解七】滕【媵】口説也媵送也虞注【戴埴防璞】恒不恒其德防为进退不恒其德之象郑注【后汉书注二十四】遯何灾也何河可翻褚仲

  • 序·钱时

    时未弱冠,先君子筠坡翁授以《论语》及《中庸》、《大学》,且曰只会得“学而时习之”一句,余书不解自通。属遭多难,虽崎岖颠顿万状,服膺斯训,未尝庋置。然不过寻,绎先儒文义,助之演说。年逾四十,忽自警省,始大悟旧学之

  • 序·宗喀巴

    太虚比因西藏学者法尊译出黄衣士宗喀巴祖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教授世苑汉藏院学僧,将梓行而问世。余为参订其译文,阅至「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能速满二资粮故。设逾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种性功能虚劣

  • 卷第三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明法品第十八之余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不放逸发大精进起於正念生胜欲乐所行不息於一切法

  • 数学九章·秦九韶

    中国南宋秦九韶著。秦九韶自幼喜爱数学,早年曾随父到杭州向太史局(政府主管天文历法的机构)学习过天文历法,后曾任县尉、通判、郡守、知府等,淳祐四年(1244)因母丧解官在家守孝,遂将他多年研究数学所得整理编写成书。本书

  • 黄庭坚诗全集·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是和苏轼齐名的著名诗人,诗风奇特。黄庭坚最推崇杜甫,但不是学其现实主义精神,而是学其以学问为诗,学其律诗的奇拗。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

  • 佛说八部佛名经·佚名

    又名《八佛名经》、《八佛经》、《佛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北冬12。北魏般若流支译。一卷。首尾俱存,存二十五行。谓佛在维耶离奈女树园为长者子善作说东方有八个佛土,每佛土各有一佛现正在说法。人若持诵这八个佛的

  • 玉耶经·佚名

    全一卷。 东晋时,印度人竺昙无兰(梵Dharmaraks!a ?)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又称长者诣佛说子妇无敬经。乃叙说佛陀之在家护法给孤独长者须达(巴Sudatta )之媳妇名玉耶,依恃本家豪富而欠失妇德,佛陀应须达长者之请,讲说有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