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然戏

北京提倡内国公债会,特约通俗教育会诸君,在前门外东珠市口三里河织云公所开演内国公债天然戏。志之于下:

(一)会场之盛况 会场一切陈设布置,均经先期逐细设备。午间十二时以前,来宾到场者,已甚为踊跃,络绎不绝。开幕后,来者益众,会场至不能容,约计二千人之谱。各界重要人物,到者甚伙,不胜列举,并有西洋男女来宾各数人。戏台上所悬之幕(系《京津时报》《民视报》《国华报》《黄钟日报》四社所赠),绘画工致,大书特书“通俗教育会天然戏开幕”、“民国三年内国公债纪念”等字样。男宾席设于楼下,女宾席设于楼上。来宾到会由招待员分别招待,男招待员佩蓝花,女招待员佩红花,以为标识。沿楼栏杆之下,除揭示此戏各幕标题外,并悬挂内国公债票(罩于玻璃镜内)。每种数张,以唤起众人之注意,并分赠来宾以此戏说明书,人手一册,以资考镜。演戏时,每一幕毕,辄奏军乐,甚为铿锵悦耳(此项军乐系步军统领衙门军乐队到场担任)。此戏将演毕时,并先用镁光摄一影云。

(二)开幕之报告 将开幕时,先奏乐歌,继由提倡内国公债会代表康君登台报告演戏之主要旨趣,曰:“今日本会约议北京通俗教育会诸君演内国公债天然戏。此种戏剧,在东西各国,最为流行,实为开通社会唯一之利器。比较演说会及其他方法,皆易于感动。此次提倡内国公债,承通俗教育会诸君,不惜牺牲色相,排演此剧,劝导社会,使尽人皆知内债之利,以期踊跃乐输。不独此次发行一千六百万元之内债,可望指日告成,即将来国家亦可有脱离借债生活之一日,故此种天然戏之作用,虽在开通社会,而其影响所及国家前途,亦蒙其福。况演戏诸君,皆北京教育界知名之士,效生公之说法,冀顽石之点头。吾辈来观此剧,须知此剧之特色。今当开幕以前,鄙人先为诸君一言。第一须知此剧之精神,在一方面唤醒人民之爱国心,一方面更引起人民之储蓄心,使普通社会,皆知内债一事,不但有利于国家,抑且有利于个人;第二须知此种戏剧,与寻常新戏旧戏皆大不相同,乃社会上一种公共之教师。吾辈今日来此,谓之为观剧亦可,谓之为听讲,亦无不可,万不可以寻常戏曲等观也。今日开演此剧,因限于地势,人数不能太多,故预备之入场券,于数日以前,即行分散殆尽。各界诸君,未能领到入场券者,实繁有徒,本会十分抱歉。尚拟约请通俗教育会诸君,订期择一宽阔之地,续演一次,临时再行布告。今日男女来宾到会者甚多,其热心亦至可感佩。本应将本会进行事件略为报告,因时间不早,天然戏已将开幕,故不多赘。”康君报告毕,由刘葆初君演说。其大意系借北京社会上之朋友会以喻内国公债,发挥亦甚为透澈,情辩滔滔,闻者动容。刘君演说蒇事,此人人注意之内国公债天然戏,于是开幕矣。

(三)此戏之特色 天然戏感人于微,入人最深,实为社会教育一重要部份,为效甚大。通俗教育会诸君,热心内债,应提倡内国公债会之请,而组织此内国公债天然戏,惨澹经营,煞费苦心,尤非寻常天然戏可比。前次在庆升茶园试演时,已声誉藉甚,脍炙人口,兹复经一星期之加意研究,精益求精,实属已臻尽美尽善之地步。演来一幕有一幕之精神,一幕有一幕之特色,其优点甚多,非简单数语所能尽综之。绘声绘影、惟妙惟肖八字,登场诸君洵可当之无愧。戏中凡指陈劝导处,皆曲折详尽,深切着明,其讽刺处,则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可以发人深省,使恍然于是非利害之辨;至于戏中之穿插点缀,亦属聚精会神,丝毫不苟。每遇重要关目,来宾席上辄掌声四起,有如雷鸣。演至第八幕(湖广会馆大开演说会)时,除幕中人物外,特请大演说家于子贞君登场演说,以殷勤诚恳之容,发痛快淋漓之词,闻者均极感动。第十幕(国民争购公债票)将终时,台上人群起高呼万岁,台下人亦群起和之,诚盛况也。十幕演毕,各来宾赞叹之声,不绝于耳云。

猜你喜欢
  第十五回 讨逆蛮力平荆土 拒君命冤杀陆机·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八·佚名
  提要·姚之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卷之六百十四·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皇朝本记·佚名
  通志卷一百八十二·郑樵
  一五一一 谕内阁四库全书内未缮入高宗诗文及续办方略等书着一体增入庋藏·佚名
  史记集解卷二十五·裴骃
  第45章 血口喷人的蒋介石·冯玉祥
  卷七 晋语一·左丘明
  孟尝君将入秦·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殷璠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然挈瓶肤受之流,责古人不辩宫商征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

  • ●卷第三十二·胡三省

    汉纪二十四〔起着雍涒滩(戊申),尽昭阳赤奋若(癸丑),凡六年。〕《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前一三)〕①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大赦天下。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②夏,大旱。③四月,癸未,长乐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皆灾。〔师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通志卷三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六书略第二会意第三上序曰象形指事文也会意字也文合而成字文有子母母主义子主声一子一母为谐声谐声者一体主义一体主声二母合为会意会意者二体俱主义合而成字也其别有二有同母

  • 卷七十八·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八乾隆二十四年九月癸丑谕定博克达山祀典上谕军机大臣曰努三奏称博克达山在乌鲁木齐之东为西陲重镇前年将军兆惠于察罕郭勒曽经致祭嗣后未见举行请颁祭文香帛令驻劄大臣毎年春季

  • 李彻传·魏徵

    李彻字广达,朔方岩绿人。 父亲李和,开皇初年为柱国。 李彻生性刚毅,有才干,仪表魁伟,多有武艺。 大冢宰宇文护把他当亲信,继而授他殿中司马,累次升迁到奉车都尉。 宇文护因李彻忠厚有才,很礼遇他。 宇文护的儿子中山公宇文训

  • 119.祖逖中流击楫·林汉达

    自从匈奴人占领中原,北方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来。刘琨的好友祖逖也带了几百家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行列中,祖逖主动出来指挥,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坐,自己的粮食、衣服给大家一起吃用。大家都十分敬重他,推

  • 卷一百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

  • 卷八·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八      明 王樵 撰盘庚上孔氏曰盘庚殷王名殷质以名篇○哀十一年左传引此篇云盘庚之诰金氏谓今书篇目逸之诰二字○正义曰此三篇皆以民不乐迁开解民意告以不迁之害

  • 卷三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四尚书二商书汤誓问升自陑先儒以为出其不意如何曰此乃序説经无明文要之今不的见陑是何地何以辨其正道奇道汤武之兴决不为后世之谲诈若陑是取道近亦何必迂路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衆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二   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甚爲希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察二空.   雖知諸法一切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燄如幻如化皆非實有無性爲性自相

  • 宗镜录卷第三十三·延寿

    夫道无可修。法无可问。才悟大旨。万事俱休。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既云宗镜。何乃广引身戒心慧之文。法华经云。三藏学者。尚不许亲近。既违大乘之经教。何成后学之信门。答。经中所斥三藏学者。即是小乘戒定慧。

  •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长篇传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小说所描写的报恩复仇的故事时间涉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期。主人公水手邓蒂斯因替密谋推翻复辟政权的拿破仑党人传递信件,而遭到三个嫉妒、仇恨、惧怕他的无赖之徒

  • 幼学分年课程·陈惟彦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 医林改错·王清任

    全书2卷,清·王清任撰。河北玉田人,曾做过清代武庠生,并获得过千总的头衔。后来,他专心钻研医术,并到北京城开设药铺,医术甚高明,在京城一带,颇有名气。后来,他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人体脏腑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

  • 岭海焚余·今释澹归

    三卷。明金堡撰。堡字道隐,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县)人。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官止兵科给事中,明亡后脱发为僧,释名今释,抗志以终。是编三卷,皆为奏疏,上卷十八篇,自隆武乙酉十月至丙戌八月,中卷下卷共三十一篇,自永历戊子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 Maha^-man!i-vipula-vima^na-vis/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a^ja-dha^ran!i。凡三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宝楼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卷首列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二图、根本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