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墬形训

墬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

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何谓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何谓九塞?曰太汾、渑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何谓九薮?曰越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纟于,晋之大陆,郑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昭余。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风?}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阖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谷其名川六百,陆径三千里。

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A11J]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扶木在阳州,日之所费。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九州之大,纯方千里,九州之外,乃有八寅,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大泽,曰无通;东方曰大渚,曰少海;东南方曰具区,曰元泽;南方曰大梦,曰浩泽;西南方曰渚资,曰丹泽;西方曰九区,曰泉泽;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北方曰大冥,曰寒泽。凡八寅。八泽之云,是雨九州。

八寅之外,而有八纮,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丘,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广,曰反户;西南方曰焦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积冰,曰委羽。凡八纮之气,是出寒暑,以合八正,必以风雨。

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八纮、八寅、八泽之云,以雨九州而和中土。

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闾之珣于琪焉;东南方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方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玉焉;西北方之美者,有昆仑之球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东北方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

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溪谷为牝。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故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释之冰,东方有君子之国,西方有形残之尸。寝居直梦,人死为鬼,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蛤蟹珠龟,与月盛衰,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秏土人丑。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B273],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凡人民禽兽万物贞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走,莫知其情,唯知通道者,能原本之。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主十,日主人,人故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二主偶,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马,马故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犬,犬故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彘,彘故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主音,音主猿,猿故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麋鹿,麋鹿故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虎故七月而生。二九十八,八主风,风主虫,虫故八月而化。

鸟鱼皆生于阴,阴属于阳,故鸟鱼皆卵生。鱼游于水,鸟飞于云,故立冬燕雀入海,化为蛤。

万物之生而各异类,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介鳞者夏食而冬蛰,啮吞者八窍而卵生,嚼咽者九窍而胎生,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者膏而无前,有角者指而无后,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母,至阴生牝,至阳生牡。夫熊罴蛰藏,飞鸟时移。是故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碧,赤水宜丹,黄水宜金,清水宜龟,汾水濛浊而宜麻,泲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慧而宜五谷。

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鸢肩企行,窍通于目,筋气属焉,苍色主肝,长大早知而不寿;其地宜麦,多虎豹。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窍通于耳,血脉属焉,赤色主心,早壮而夭;其地宜稻,多兕象。西方高土,川谷出焉,日月入焉,其人面末偻,修颈卬行,窍通于鼻,皮革属焉,白色主肺,勇敢不仁;其地宜黍,多旄犀。北方幽晦不明,天之所闭也,寒冰之所积也,蛰虫之所伏也,其人翕形短颈,大肩下尻,窍通于阴,骨干属焉,黑色主肾,其人蠢愚,禽兽而寿;其地宜菽,多犬马。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雨露之所会也,其人大面短颐,美须恶肥,窍通于口,肤肉属焉,黄色主胃,慧圣而好治;其地宜禾,多牛羊及六畜。

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菽夏生冬死,麦秋生夏死,荠冬生中夏死。木壮,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壮金老木生土囚火死。音有五声,宫其主也;色有五章,黄其主也;味有五变,甘其主也;位有五材,土其主也。是故炼土生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炼甘生酸,炼酸生辛,炼辛生苦,炼苦生咸,炼咸反甘。变宫生徵,变徵生商,变商生羽,变羽生角,变角生宫。是故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得反土。五行相治,所以成器用。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

雒棠、武人在西北陬,礲鱼在其南,有神二人连臂为帝候夜,在其西南方,三珠树在其东北方,有玉树在赤水之上。昆仑、华丘在其东南方,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桃、甘樝,甘华,百果所生。和丘在其东北陬,三桑、无枝在其西,夸父、耽耳在其北方。夸父弃其策,是为邓林。昆吾丘在南方,轩辕丘在西方,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旸谷榑桑在东方,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西王母在流沙之濒,乐民、闾,在昆仑弱水之洲。三危在乐民西,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龙门在河渊,湍池在昆仑,玄耀、不周、申池在海隅。孟诸在沛。少室、太室在冀州。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流黄、沃民在其北方三百里,狗国在其东。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

江出岷山,东流绝汉入海,左还北流,至于开母之北,右还东流,至于东极。河出积石。睢出荆山。淮出桐柏山。睢出羽山。清漳出楬戾,浊漳出发包。济出王屋。时、泗、沂、出台、台、术。洛出猎山,汶出弗其,流合于济。汉出嶓冢。泾出薄落之山。渭出鸟鼠同穴。伊出上魏。雒出熊耳。浚出华窍。维出覆舟。汾出燕京。衽出濆熊。淄出目饴。丹水出高褚。股出焦山。镐出鲜于。凉出茅庐、石梁,汝出猛山。淇出大号。晋出龙山结给。合出封羊。辽出砥石,釜出景,岐出石桥,呼沱出鲁平,泥途渊出樠山,维湿北流出于燕。

诸稽、摄提,条风之所生也;通视,明庶风之所生也;赤奋若,清明风之所生也;共工,景风之所生也;诸比,凉风之所生也;皋稽,阊阖风之所生也;隅强,不周风之所生也;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

{穴?}生海人,海人生若菌,若菌生圣人,圣人生庶人。凡{穴?}者生于庶人。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于庶鱼。介潭生先龙,先龙生玄鼋,玄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于庶龟。暖湿生容,暖湿生于毛风,毛风生于湿玄,湿玄生于羽风,羽风生煗介,煗介生鳞薄,鳞薄生暖介。五类杂种兴乎外,肖形而蕃。日冯生阳阏,阳阏生乔如,乔如生干木,干木生庶木,凡根拔木者生于庶木。根拔生程若,程若生玄玉,玄玉生醴泉,醴泉生皇辜,皇辜生庶草,凡根茇草者生于庶草。海闾生屈龙,屈龙生容华,容华生蔈,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凡浮生不根茇者生于萍藻。

正土之气也,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黄海。

偏土之气,御乎清天,清天八百岁生青曾,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青金八百岁生青龙,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

壮土之气,御于赤天,赤天七百岁生赤丹,赤丹七百岁生赤澒,赤澒七百岁生赤金,赤金千岁生赤龙,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赤海。

弱土之气,御于白天,白天九百岁生白礜,白礜九百岁生白澒,白澒九百岁生白金,白金千岁生白龙,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白海。

牝土之气,御于玄天,玄天六百岁生玄砥,玄砥六百岁生玄澒,玄澒六百岁生玄金,玄金千岁生玄龙,玄龙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为玄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玄海。

猜你喜欢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以节俭第十四·晏婴
  论语纂疏卷七·赵顺孙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三·家铉翁
  附录·朱鹤龄
  春秋说卷二十九·洪咨夔
  卷三十六·李光地
  卷二十九·王道焜
  第九节 论自由·梁启超
  名实论·公孙龙
  卷五百二十七·佚名
  佛说宝网经全文·佚名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抗战四年来之佛教·太虚
  证契大乘经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四·汪楫

      崇禎四年三月   ○崇禎四年三月   三年辛未三月乙亥朔三邊總督楊鶴疏奏保安失陷非得大兵協勦勢難殄滅臣於二月初二日整搠就道移鎮延安督兵進勦而靖邊道李若梓榆林道張福臻等大兵俱集數戰數捷神一元己被擒斬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一年八月辛丑朔忠义人魏胜复海州胜素无赖私渡淮为商至是率其徒数百人至海州自称制置司前军大兵且继至海州遂降熊克小历云李宝子公佐挟归正官魏胜得海州今从徐宗偃两淮纪实 右朝奉郎赵学老通判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乾隆

      周  敬王  【壬子】三十有一年楚子使使聘孔子  先是孔子在卫灵公问陈不对而行【史记灵公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遂行】复如陈是年季孙斯卒遗言谓其子肥【即康子】必召孔子【史记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

  • ●跋·高廷瑶

    昔朱子論有宋人才曰我朝能辦大事者數人寇萊公以膽韓魏公以識司馬溫公以誠而要惟范文正公能曲體人情雲思人各有情而克一一曲體之斯豈易言者哉是故壯往有功膽之謂也當機立斷識之謂也與物无妄誠之謂也而位置經營少有未協

  • ◎县知事署·费行简

    知事位卑而近民,庶政蔑一非所司,故弊端烦多,然亦视省分而异。略言之,则北省知事威仪,排场依然,前清牧令,而羡余多提取归公,竟无腴缺。南省表面虽非而缺分实不恶往日,竟有视清代为优者。就苏浙论,浙又逊于苏。西南边省以护法阙饷

  • 通志卷六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艺文略第五道家【老子 荘子 诸子 隂符经 黄庭经参同契 目録  记 论 书 经科仪 符箓 吐纳 胎息 内视 道引辟谷 内丹 外丹 金石药 服饵 房中修养】道家一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四礼略军礼【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列军礼於宾礼之後恭查军礼中有天子亲征大閲大狩诸大典不应後於宾礼兹谨遵大清通礼次第序於宾礼之前郑志所载有天子诸侯将出征类宜造禡并祭所过山川軷

  • 卷九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九雍正八年十月上谕十二道初六日奉上谕据宁远大将军岳锺琪奏称土鲁番回目额敏和卓屯田种地恭顺効力甚属可嘉朕闻之深为喜悦额敏和卓着赏缎二十疋其种地効力之回民等赏银二千两着

  • 卷二·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太宗孝武惠文皇帝上太宗皇帝讳德光太祖第二子也母曰舒噜氏帝诞于大部落东一千里之牙帐生时黑云覆帐火光照耀有声如雷及长美姿貌雄杰有大志精于骑射平奚渤海二国太祖爱之立为元帅太

  • 卷三十六·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六宋 陈经 撰君奭【周书】此篇乃召公欲退而周公留之故作此书也二公辅相成王营洛邑周公复子明辟二公之功亦成矣二公之心皆欲去矣周公既为成王所留召公不欲周公之

  • 卷十九·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九    明 湛若水 撰宣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子在位十八年】【匡王五年】元年【晉靈十三年齊惠公元元年衛成二十七年蔡文四年鄭穆二十年曹文十年陳靈六年杞桓二十九年宋文三年秦共公稻元年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一(别录之一)·智升

    别分乘藏录下  就别录中更分为七有译有本录第一(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四十八卷)有译无本录第二(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支泒别行录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删略繁重录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补

  • 佛说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五百比丘俱。时王舍国王。号名蓱比沙。少小作太子。意常求五愿。一者愿我年少为王。二者令我国中有佛三者使我出入常往来佛所。四者常听佛说经。五者闻经心疾

  • 大乘义章 第十一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一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九门(一□等四心义 二人四依义 三法四依义 四圣种义 五四亲近行义 六转业四行义 七四修定义 八四不坏净义 九四坚义 十四种道义 十一四种善法义 十

  • 目录·佚名

    撄宁静禅师语录目录第一卷蕺山戒珠寺上堂(十篇)小参(三篇)吴江喻指庵上堂(五篇)茶话(四篇)第二卷黎川罗汉寺上堂(十三篇)第三卷眠牛山结制小参(七篇)示众(十六篇)第四卷拈古(三十四则)颂古(五十五首)机缘(十七则)第

  • 卷第八·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八侍者 行导 编请益僧进方丈问云和尚普说中以百丈扭鼻与高峰睹赞齐举不能无疑请决之师云疑个甚么僧云百丈因扭鼻得省马祖次日升座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问曰我适来未曾说

  • 剪灯余话·李昌祺

    传奇小说集。四卷二十篇,另附《还魂记》一篇。明李昌祺撰。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李昌祺,名祯。生于洪武九年(1376年),卒于景泰三年(1452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一说元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曾参

  • 已疟编·刘玉

    笔记。明刘玉撰。一卷。玉字咸栗,万安(今广东万宁)人。弘治进士,知辉县,升御史,因忤刘瑾削籍、瑾诛,起河南安察司佥事,官至刑部左侍郎。此编纪明初洪武间南京附近临江所建楼阁及明初诗人(如宋濂、刘三吾等人)游踪,官妓接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