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〇 一封诚恳慰问的信

平心而论,如只想在香港办一个地方的报纸,只想以西南为范围,《生活日报》实在还可以在香港继续办下去;但是我们办《生活日报》是要以全国为对象,而且看到每天堆满桌上的全国各处读者的来信都要求“迁地为良”,歉疚的情绪时刻在我们的脑子里回旋着,同时我们还有扩充股本,增广规模的大计划,于是便毅然决然迁移上海来筹备出版。

我一方面在香港完全以自己筹备的一笔款子试办日报,完全以毫无党派的民众的立场办报,正在排除万难,埋头苦干的时候,一方面却时常听到不可思议的意图中伤的谣言。有的朋友告诉我,有人在造谣,说我得到南京某巨公十万元,以离开上海为条件,于是就把这笔不清白的款子在香港办起报来。又有朋友告诉我,有人在造谣,说我得到西南的钱,替他们办机关报。这绝对冲突的谣言竟同时传到我的耳朵里,真使我觉得好气又好笑。正在这样遭受着莫名其妙的冤曲的当儿,忽然得到老友曾虚白先生由上海寄来的一封诚恳慰问的信:

韬奋学兄:

连读赐寄《生活日报》两期,异常高兴。不客气的说,从报人技术的眼光来批评,这两期我实在不敢恭维,并且要说一句太简单了;可是从朋友的立场说,惟其简单,可以证明你这份报经济的并不充裕,间接证明了我在此间听到许多不利于你的谣言的毫无根据。你还是纯洁的,还是在种种不利的环境中挣扎苦斗着。就凭着这一点信念,我感到非写几句去安慰我海南奋斗的同志不可了。

从你报上接二连三的×××记号上看来,我知道港方检查压迫的利害或者更甚于上海;从你们引《时事新报》“阿国惨败的教训”句中,也发现了大批×××记号一点上看来,知道你直接受到的帝国主义的压迫,比较我们更要利害。咳!在这时代何处真是言论自由的乐土!我同情你的苦痛,可是我不赞成你在港出版的计划。

关于你编辑技术上,我有几点供献:

(一)改换字体:你的报是中型报,要在小范围内容纳大量的新闻,所以必用小体字,老五号是不行的,必改用新五号或六号字。

(二)新闻紧缩:路透电等,应重写,摘其精华,要言不烦。

(三)初办时切勿广拉广告,徒陷于一般报纸低折扣登大幅广告同样之困境,应集全力注意推广销路;待销路有把握,然后创小幅广告而高价之例,应登者亦可踊跃。

(四)本报专电似太少。报纸人才应向外发展,编辑部有三四人主持足矣,其他重要人员应分驻各处。

这是我想着的几点,顺笔书此,毫无系统,望恕潦草,并颂

笔健。

(弟制虚白手启。六月十七日。)

这一封充满着诚挚友谊和主持正义的信,好像在我患难中从天上降下来,使我发生很深刻的感动,这也是我生平最不能忘却的一件事。

我在香港常自恨力量微薄,当时《生活日报》的规模太简陋,但是不料正惟其简陋,使造谣中伤者不能尽售其技!

关于香港新闻检查的情形,我以前曾经谈过,凡是有关英国的新闻或言论,检查得特别严厉,因为那里是完完全全的英国的殖民地;可是关于抗日救国的新闻或言论,却比较地可有相当的自由。

曾先生是新闻界的一位经验学识俱富的健将,他的指教是很可宝贵的。不过在印刷业那样落后的香港,六号字根本没有,新五号字极少,所以只有死笨的老五号。我为着这件事,老早就和工头开了好几次的会议,结果是不可能。新闻重写,我们的计划中原也有,后来已渐渐的实行了。在香港的《生活日报》的广告却一开始就很神气,据熟悉香港广告界的朋友说,我们的广告价格已和该地原有的销路最大的日报分庭抗礼了。关于全国的重要通信网,后来也渐渐的精密起来。

此外我在香港所感到的精神上最大的欣慰,是共同努力于报务的几位共患难的朋友始终不灰心,无论环境怎样困难,他们总是鼓着勇气干着。他们的坚毅的精神,赤诚的义气,和真挚的友谊,是我所永远不能忘的。我深信我们在这样挣扎苦斗中所获得的极可宝贵的经验,对于将来重振旗鼓的《生活日报》是有很大的裨益的。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十六·柯劭忞
  第十回 违谏议陈胜称王 善招抚武臣独立·蔡东藩
  ◎民政四·徐天麟
  卷三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尚史卷八十七·李锴
  ◎范郎屡赴天台约·李定夷
  ◎政学系·恽逸群
  二、上学之始·包天笑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王纮传·李百药
  彭乐传·李延寿
  卷十九·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一·雍正
  纲鉴易知录卷五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别集·姜夔

    番阳姜夔尧章撰 辽阳陈思慈首疏证+小重山令+念奴娇+卜算子+洞仙歌+蓦山溪+永遇乐+虞美人+永遇乐+水调歌头+汉宫春○小重山令赵郎中谒告迎侍太夫人将来都下予喜为作此曲寒食飞红满帝城慈乌相对立柳青青玉阶端笏细陈情天恩许春尽

  • 卷二 茕斋歌诗五十九首·李白

    卷二茕斋歌诗五十九首古风五十九首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一作蹉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

  • 巻十四·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十四    明 宋公传 编七言絶句书事【刘因】当时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又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四月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嵗儿又唱彻芙蓉花正开新

  • 三集 二卷·钱德苍

    千锺禄奏朝(净冠带上)只道终身葬九渊,忽然沧海变桑田。百年富贵从新起,一品高官定占先。我陈瑛被史仲彬这狗头道俺创议让位,将我当朝凌辱,必欲置于死地,立时削职,监禁天牢。我想这颗头儿毕竟放不牢在头上。谁想燕王来得快,谷王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天顺元年六月癸巳朔赐蜀府华阳王第二子名曰申鈏第三子名曰申金□回○命故新宁伯谭璟子祐袭封新宁伯先是璟卒嫡子裕袭爵未几亦卒祐其庶子也至是命袭之○赐镇守辽东东宁伯焦礼勋号散官给诰券追封三代及妻○工部主事等官

  • 八一九 军机大臣奏将前命馆臣编录明季奏疏事写入纂辑明代奏议谕旨片·佚名

    八一九 军机大臣奏将前命馆臣编录明季奏疏事写入纂辑明代奏议谕旨片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恭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奉旨,命馆臣于应毁书籍内,抽选明神宗以后奏疏,名为《明季奏疏》。现在编录。是以臣等拟写纂辑

  • 十国春秋卷五十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八列传赵崇韬韩保贞李廷珪伊审徴龙景昭赵崇韬宋王廷隠子也少骁果有父风后主初嗣位常自置殿直四番取将家暨死事孤子充之乃命崇韬及李继宏赵元振张继昭侯令钦分为都知领焉后累迁至客省使周世宗陷秦凤将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七·钱若水

    起至道二年三月,尽四月辛丑,朔 上幸晋国公主第省疾也台州言黄 岩县民郭琮年七十四岁兄弟三人事母年一百四岁 终身蔬食为乡里所称诏旌表门闾赐其母米五硕 帛十匹。壬寅,诏曰淮南西川峡路等处州府军监每 岁度僧尼并如江浙

  • 袁履登·佚名

    袁履登先生小传袁先生名礼敦字履登浙江鄞县人也家本寒素幼年备尝艰苦始克入一基督教会所设立之学校肄业在校勤奋过人由同鄕资助学费入圣约翰大学肄业学成回甬长斐迪学校教务凡八年其间兼任浙江第四中学及益智学校英文

  • 卷四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四 明 冯复京 撰小雅甫田之什二桑扈篇屏尔雅云门屏之间谓之宁屏谓之树疏云屏蔽也树立也立墙当门以自蔽也诸侯内屏在路门之内天子外屏在路门之外而近应门○郊特牲云旅树大夫之僭礼注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应发勤一精一进。常坚固勇猛。恒修不放逸。五支善安住者。此颂显示由被甲方便。无退一精一进故。修一习一 五支。不放逸故。令所修学清净殊胜。五支不

  • 杂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三)如是我闻。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拘舍弥国瞿师罗园。时。有差摩比丘住拘舍弥国跋陀梨园。身得重病。时。有陀娑比丘为瞻病者。时。陀娑比丘诣诸上座比丘。礼诸上座比丘足。于一面住。诸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元晓

    释元晓选将申两卷经旨。略开四门分别。初述教之大意。次简经之宗致。三者举人分别。四者就文解释。言大意者。然夫众生心性融通无碍。泰若虚空。湛犹巨海。若虚空故其体平等无别相而可得。何有净秽之处。犹巨海故其性

  • 坐禅三昧法门经卷上·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导师说难遇  闻者喜亦难  大人所乐听  小人所恶闻  众生可愍伤  坠老死崄路  野人恩爱奴  处畏痴不惧  世界若大小  法无有常者  一切不久留  暂现如电光  是身属

  • 华严感应略记目录·祩宏

    双童现瑞  天地呈祥  地震光流  感通玄悟  经辉五彩  神人警卫  天女给侍  冬葵发艳  瑞鸟衔花  神人延请  普贤授义  口获舍利  菩萨涌现  修罗退阵  证入无生  时雨霶流  华藏受生

  • 卷一·丹霞子淳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一则 青原阶级(参学) 示众云。有修有进索论高低。无证无为那消升降。只如行不出户坐不当堂者。甚处安排则是。 举青原思禅师问六祖大师。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这边如稳当。那畔自相应)。

  • 革象新书·赵友钦

    亦名《原本革象新书》。中国宋末元初自然科学著作。赵友钦著。明王袆删节该书为2卷本,称《重修革象新书》。现在上述2种版本俱存。赵友钦(1279—1368),元代民间科学家。又名钦、字敬夫,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

  • 历代赋汇·陈元龙

    赋总集。清陈元龙辑。一百八十四卷。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授编修,累擢广东巡抚,在粤有治河政绩。后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元龙工诗,有《爱日堂诗》二十七卷,又辑有类书《格致镜原》。奉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