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九

天顺元年六月癸巳朔赐蜀府华阳王第二子名曰申鈏第三子名曰申金□回

○命故新宁伯谭璟子祐袭封新宁伯先是璟卒嫡子裕袭爵未几亦卒祐其庶子也至是命袭之

○赐镇守辽东东宁伯焦礼勋号散官给诰券追封三代及妻

○工部主事等官屈铨等二百四十八员坐赃会赦命冠带闲住

○工部委官主事陈臻奏暹罗国使马黄报等收买山东饥民子女带回为奴不惟良贱失伦抑且使彼讥笑中国乞遣官星驰追及就于所在官司给官钱赎回送赴原籍完聚从之

○鞑子犯玉林卫游击将军石彪击败之斩首三级获马八匹

○日生背气左右珥色皆青赤夜彗星见于室宿芒角长丈余

○甲午乌思藏南连查等寺剌麻番僧庵配等来朝贡氆氇等物赐宴并彩币衣服有差

○给晋府辅国将军钟铿钟铒岁禄各八百石靖江王府镇国中尉相显四百石俱米钞中半兼支

○郃阳王公镗奏子女众多乞赐小方脉医人 上命于王府良医所拨一名予之

○忠国公石亨奏沿边营堡多缺马骑操乞以庆阳府灵川盐课司盐召□纳马事下户部覆奏纳马一匹上等者与盐一百引中等者八十引从之

○右都御史耿九畴右副都御史罗绮下锦衣卫狱初御史杨瑄既奏吉祥石亨侵占民田不法 上从徐有贞等言以瑄所奏为是命核实所侵田于是十三道监察御史张鹏等合章欲紏亨诸不法事兵科都给事中王铉知之以告亨亨入诉于 上云鹏乃已诛奸臣内官张永之侄故结连诸御史诬已 上命收鹏及瑄遂御文华殿悉召诸御史面诘之诸御史历举所劾之有验 上曰亨诸罪如实汝等当时何得不即劾之乃至今始言邪命锦衣卫悉收诸御史下狱且究其主使之者至是锦衣卫奏诸御史劾亨皆九畴绮所讽故并执问之

○安南国王黎浚奏钦蒙朝廷封以王爵臣祗承朝命已十余年伏望赐臣衮冕依朝鲜国王例

上不从

○安南国陪臣黎文老奏诗书所以淑人心药石所以寿人命本国自古以来每资中国书籍药材以明道理以跻寿域今乞循旧习以带来土产香味等物易其所无回国资用从之

○乙未淮王祁铨奏欲躬诣淮靖王坟园省祭以尽人子追慕之诚从

○给沁水王幼塐岁禄一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菜煤户各一

○给乐平王冲烋灵川盐课司盐岁五十引兴平王志土□臬岁三十引俱从其请也

○移置直隶常州府江阴县利港巡检司于夏港口从巡检史庄奏也

○守备偏头关都督同知杜忠奏本关极临边徼营堡墩台七十余所俱用士卒防守官军四千余人逋亡者亦多今鞑贼不退乞将山西都司大同退回防秋官军及曲阳等县民壮马匹督令本关防御从之

○丙申庆成恭僖王庶长子镇国将军钟镒奏父存日所选寡妇及买使女入府使用数多今父薨禄米截日住支供给不敷且妇人无人管束皆有依亲之怨除年老无归者臣自行餋瞻欲将少壮有依者给亲完聚俾无幽滞 上览奏称善从之

○临潼王公铭奏景泰间本府无人给使自用钱物买盭厔等县净身人陶瑛等五名入府使用乞念亲亲留存本府礼部奏其违例 上命移文取之

○升鞑官副千户季铎为都督佥事后府带俸

○总兵官忠国公石亨奏自古人臣受恩稠叠委掌兵权未有久而不取祸败者所以宋太祖悯石守信等角□羊释兵柄正为此也臣一介武夫材识疏浅所行公事虽竭驽钝之力未能尽善是以起人猜忌伏蒙 圣明洞见本末不加臣罪然臣受恩深重权位太隆合当退位况今天时亢旱百姓不安胡虏猖獗边鄙不宁臣难逃其责伏望 皇上悯臣微劳将臣兵权职掌俱名角□羊去俾臣随朝听调庶得保全倘遇警急即往杀贼以图补报如或不忍去臣优待如故窃恐谗谤既久疑似日生臣虽万口难辩死无葬所矣不听

○太监韦力转以工部右侍郎霍瑄奏其罪下锦衣卫狱遂条奏瑄尝同都御史年富侵盗官物且行贿于都督石彪强娶所部女子十三人为妾都察院请收瑄与力转质其有无 上命俱宥之

○丁酉调兵部右侍郎龚永吉为南京礼部右侍郎时侍郎陈汝言屡以语侵尚书王骥指永吉为骥私举骥不自安请调永吉于南京故有是命

○命刑部右侍郎刘广衡署掌都察院事以右都御史耿九畴等坐事下狱故也

○锦衣卫军匠赵福等自陈景泰问御用监左少监阮浪密令妆绘神像祝延 圣寿乞量升擢以酬微劳不听

○鞑子犯偏头关守备都督同知杜忠率官军击败之斩首三级生擒一人

○戊戌调礼科右给事中周监为四川崇庆府判官以其奏对语音不正故也

○己亥直隶凤阳府定远县遣人献瑞麦一本两岐命赏钞一百贯

○保安王公鋉奏缺织金衮龙红青黑绿纻丝纱罗常服各色衬衣乞各赐一袭上命尚衣监如数制予之

○命顺天府治中沙安复任食正四品俸安督采柴炭于易州任满当迁以吏民保留故有是命

○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徐有贞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下锦衣卫狱初有贞附石亨有迎复功既执政以亨及吉祥贪横欲正之数言于上会十三道御史亦以欲劾亨为亨所词连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俱下狱鞫谓其阿附有贞及贤主使御史劾亨 上命六科十三道劾有贞贤欲独专擅威权排斥勋旧遂亦下狱

○是日晴霁酉刻大风雷雨骤从西北来发树坏屋湏臾雨雹大如鸡卵至地经时不化奉天门东吻牌推毁钦天监掌监事礼部右侍郎汤序等奏雹者阴胁阳也盛阳雨水汤热阴气胁之则转为雹今听政之所有此灾异是上天垂戒于 皇上也占书曰凡雨雹所起必有愁怨不平之事又曰为兵为饥在国都则咎在君相任能用贤则咎除臣等伏乞 皇上谨遵天戒脩省<宀十见>恤天下刑狱 上览奏称善谕群臣曰上天示戒固朕菲德不能召和亦尔群臣不能尽职或刑狱冤滥所致朕自当脩省尔群臣益当警惕内外刑狱有冤滥未伸者宜加<宀十见>恤该衙门计议以闻

○夜彗星犯壁宿尾指东壁上星

○庚子命通政使司左参议兼翰林院侍讲吕原于内阁参预机务

○靖远伯兵部尚书王骥以老疾乞致仕 上从之仍令朝朔望

○命兵部右侍郎陈汝言掌部事

○降武功伯兼盖殿大学士徐有贞为广东右参政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为福建右参政都察院右都御史耿九畴为江西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罗绮为广西右参政调监察御史盛颙费广周斌张<宀十见>王鉴赵人慱彭烈张奎李人仪邵铜郑冕陶复俱为知县谪监察御史杨瑄张鹏充鉄岭卫军有贞等俱以排斥忠国公石亨得罪下狱会有风雷雨雹之变 上感悟亨等亦惧请轻其罪于是遂宥有贞等俱降调外任第谪瑄鹏以其首谋也

○左都御史沈固在景泰时已致仕归家妻孙氏卒葬讫有司循例具奏遣官致祭至是固复起为户部尚书奏言孙氏停丧夫葬乞赐祭祀造坟安葬许之

○辛丑除保安王公鋉原买咸宁长安兴平等县田租税二十一石有奇从王奏请也

○调给事中何<王巳>等十三员为判官监察御史吴祯等二十三员为知县寻命复职太监曹吉祥忠国公石亨以御史言其过恶欲箝制言路共譛御史给事中之短 上命吏部尚书王翱查御史给事中年三十五以上者留任事三十五以下者调用得王已祯等三十六人俱调之命既下会有风雷雨雹之变 上悟召翱等谕之曰给事中御史朝廷近侍耳目之官何乃听人主使妄劾人论法难容但言职当言路俱留任事自后言事务湏从实否则治以重罪不贷

○云南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吴本奏乞本身并母妻诰命 上以土人特许之

○壬寅给昌化王佐墰岁禄二千石本色一千石折色一千石给银绢布疋交城王羙垸岁禄一千五百石米钞中半兼支

○秦世子公锡奏父康王薨坟园碑石系罪人王文撰文陈循篆额不可垂示后人乞改命儒臣撰篆立石 上曰君子不以人废言姑已之

○命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孙霖同中书舍人习写诰敕从霖奏请也

○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瑄以老疾乞致仕许之

○放光禄太常二寺老疾厨役四百九十三人还原籍

○追增故监察御史钟同为大理寺左寺丞仍以其子为监生以同在景泰间以言获罪致死也

○癸卯赐代府昌化王次子镇国将军成釴诰命冠服

○命镇国将军钟鐻岁禄一千石平晋县主岁禄三百石天顺元年二年俱支本色从交城王羙垸奏其脩缮房屋乏用也

○命翰林院脩撰岳正于内阁参赞机务

○兵部尚书石璞自湖广提督军务召还以其老疾命致仕

○免陕西甘州中护等卫及临洮府所属去岁旱伤田粮九千九百九十石有奇

○户部奏辽东广宁前左后屯宁远等仓俱缺粮储乞将两淮两浙运司今年存积盐及两淮景泰七年灶丁粮折盐召□纳粮以备支用仍定则例两淮盐每引米六斗两浙盐每引四斗从之

○宥都督佥事李显罪命复职听调时孛来使臣至大同怒显款接怠慢杀死官军总兵官李文奏其状遂执显论以斩罪 上曰显激虏变开边衅罪不可恕姑曲贷之令复职听李文调

○刑部请<宀十见>减内外轻重罪囚 上命坐死可矜疑者以闻杂犯死及徒流递减三等杖以下悉宥之

○甲辰四川马湖府沐川长官司角□羊结禅寺土僧守和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叚衣服有差

○命除福建右参政李贤复为吏部右侍郎时贤既降官左右有言于 上曰贤虽与有贞同事然事皆有贞行之贤未尝多言不当降出远方宜特留之故有是命

○命工部左侍郎孙弘督脩正阳门等城门楼铺

○调礼科左给事中陈谟为山东东平州判官以其奏对语音不正也

○锦衣卫鞫监察御史刘泰魏瀚康骥同张鹏等撰劾石亨章论徒

上曰御史朝廷耳目而妄劾人于法本难容但念其职当言路姑宥之其各警戒于后毋得复然

○刑部言近例令各处巡按御史按察司会都布二司审重轻滞狱恐地里广远御史一时不能遍历宜令御史三司分审从之

○夜月犯罚星北方有黑气润而且厚如山林烟火状

○乙巳 上亲告于 昊天上帝曰兹者星文示变首犯营室占者谓咎在 母后继以暴风雨雹拔树破屋遂致奉天门吻牌摧毁占者谓政有阙失臣祁镇省躬思罪深疚于衷伏望 天慈俯赐矜佑转灾为福上延 母后之寿年下恕微臣之罪过臣当兢惕自新仰承灵贶臣祁镇下情无任激切恳祷之至

○起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寇深掌本院事

○调江西都指挥佥事张瑛于福建都司以武成后卫带俸署都指挥佥事周泉补之从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韩雍言瑛与宁府仪宾韩辅等结亲事涉嫌疑故有是命

○擢监生李珍为后军都督府都事从忠国公石亨奏保也

○鞑贼犯庄浪速罕秃营守备都指挥魏荣以闻 上命兵部驰文甘肃总兵官宋晟等调兵击之

○命诛左副都御史蒋琳枭其首贵州琳既下狱诉佥事李叔义诬己且云贵州乱离之后边事窘迫夷情凶狠惩奸不得不严故多怨谤又云给事中张浩御史杨贵等因已就逮遂不公于案验又言远在万里岂知于谦等不轨之谋 上不听命廷臣鞫之坐琳谋杀人斩决不待时遂有是命

○夜彗星犯天大将军

○丙午赐朝鲜国陪臣黄守身等二十八人宴

○丁未赐韩府镇国将军范□土□四攵□庶生子名曰徵金□耆

○命南京试监察御史朱毅林杰郑安葛渊颜正董琳毕亨俱实授监察御史

○敕都指挥同知石端守备琢州

○命江西布政司右参议汪性中按察司佥事李璇致仕以右佥都御史韩雍考其老疾也

○安南国使臣黎文老陛辞 上赐其国王黎璇织金文绮并彩绢二十疋锦四叚俱命文老赍与之敕谕璇曰朕惟功过不能相掩赏罚各有攸当如王职贡恪脩朕实嘉之至于有罪奚可不告近者广东守臣奏尔国人掌驾三桅船只往来广东珠池或二只或三只多至一百五十余只窃取珍珠岁无虚日致被守者擒获四人其人招称范员程留武廉范竟俱系尔国南策下路峡山等县人民此虽小事实伤大体谓尔故纵邪则于臣节有亏谓尔不知邪则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也敕至尔宜自省以销厥愆毋或执迷故干大戮

○总兵官忠国公石亨奏勘得沿边振武等卫先年取选在官备操舍余民壮人等遇有警急调遣同官军出战其口粮料草乞一体支给又山西大同府朔州等处地临极边近被鞑贼侵犯军民田土多未耕种乞令山西布按二司管粮官查勘果未耕种者其子粒税粮乞为除豁从之

○戊申给沁源王幼埼平遥王幼土□量煤户菜户各二户俱从王奏请也

○升云南总兵官都督同知沐璘为右都督先是军民耆老屡赴镇守巡按等官处历言璘镇守以来威惠远著事安民安乞具关增秩以奖其劳御史等言于朝故有是命

○升兵部右侍郎陈汝言为本部尚书吏部验封司郎中郝璜为兵部右侍郎从忠国公石亨荐也

○升江西按察司副使陈玠为贵州按察使复除浙江右参议唐世良于福建布政司以亲丧服阕也 命番僧锁南绰卓儿为都纲给印并赐敕谕

○游击将军右都督石彪奏率领官军参将张鹏等出哨回至磨儿山驻劄侦报贼至随布阵五处设伏据险以待之少顷贼有千余人马列阵而来随督官军奋勇冲入贼阵斩贼首把秃王搴其旗帜衣甲大败贼众斩首一百二级生擒二十人获马二百匹甲胄六十副余贼奔散追至三山墩连战又败之斩首七十二级事闻兵部臣言各边今岁五月以来连被贼虏侵扰军民被害今彪等乃能肃将 天威致此克捷宜升赉彪等以为各边将官之劝 上曰彪等姑待之仍将李文杨能与彪等累次杀贼有功官军通审明白具闻以凭升赏

○命都指挥佥事李监协同杨信守备延安东路从忠国公石亨请也命江西左参议张翰冠带闲住以右佥都御史韩雍考其粗暴不谙政体也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烛地出天大将军西南行至滕蛇

○庚戌直隶徽州府知府孙遇遣知县黄谦献瑞麦休宁县大麦一茎四穗者一本两穗者五三本歙县大麦一茎三穗者一本两穗者十四本小麦一茎两穗者三本命赏谦钞一百贯

○调前府左都督刘聚于南京中府左府都督同知许贵于南京左府右府都督同知张斌于南京右府前府都督同知范雄于南京前府后府都督佥事张通于南京后府

○命湖广都指挥同知许辅复职辅先以疾免至是遇例故也

○辛亥遣中官祭中霤之神

○伊王颙炔奏本府典宝等官员缺 上命升内使连芳为典宝副王骝为门副遣书复之

○临潼王公铭奏府中乏人 上遣内使阮延等二名给之

○命都督同知盛广充右参将分守大同西路

○大理寺左少卿廖庄自陈景泰间以进言被棰降为定羌驿丞今 皇上复登大宝取臣复前职臣父孟素母黎氏已卒例应葬祭诏从之

○游击将军右都督石彪械磨儿山所擒鞑贼至京法司请悉诛之上命锢于锦衣卫狱

○壬子金吾等卫舍人李铭等自宫赴通政司具奏通政使王复等言各人希求进用宜送法司究治诏从之因申明禁止

○夜彗星经犯卷舌第三星

○癸丑命给宜川王公鋺岁禄一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益阳王豪十□几岁禄一千石全支本色俱以王自陈艰难故也

○命福建都指挥使秦敏复职敏先坐事调广西立功至是遇例故也

○复命候伯及内官印俵孳牧马驹旧制每年印俵马驹俱遣侯伯及内官往景泰间言者谓侯伯及内官多事贿赂马政凋耗宜止差御史印俵朝廷从之至是南京御马监太监马琳奏宜用旧制事下兵部尚书陈汝言言宜从琳请故有是命

○甲申重赐秦府保安王弟镇国将军公镀红织金纻丝纱罗白犭□睪常服各一从王请也

○乙卯守备杨和等卫山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曹安奏往年 乘舆过阳和曾遣人献衣膳等物蒙升都督至今未曾实授乞申前命从之

○丙辰后府带俸都督佥事陈守忠本虏族来归既由都指挥使升都督佥事矣至是屡乞再升兵部言其无猒不宜允 上曰此虏归顺正图官阶其升都督同知

○命吏部验封司员外郎万祺署本司郎中事主事张馵-灬署员外郎事

○免直隶大名府□属及宁山卫去岁灾伤田租税子粒二万二千五百二十四石草三十四万七千六百九十余束

○丁巳赐岷府江川王徽烛母夫人赵氏诰命冠服及王冕服冠履从王奏请也

○升都督佥事毛忠为都督同知

○命故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戎亨弟胜袭为本卫指挥使

○改封正一嗣教冲虚守素绍祖崇法妙契玄机弘悟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张元吉为正一嗣教冲虚守素绍祖崇法安恬乐静玄同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妻胡氏志和履善冲静玄君为冲和恭静玄君给以诰命

○庚申赐赵王庶第八子 曰祁鏓荆王长子名曰见潚次子名曰见漙都昌王子名曰见浤

○荆王祁镐奏府中缺人上遣内使张政等四名给之

○擢进士冉哲为户科给事中李木礼科给事中袁恺兵科给事中刘岌刘永通程泰叶颐李岳豊载徐海沈黻俱主事钟珹大理寺副刘季清左评事

○命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徐有贞诰命时有贞诰命已写完未给以坐事降出故命焚毁之吏部言有贞鉄券亦宜停造从之

○辛酉迤北鞑靼奴答儿等来归进马赐彩币等物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列传第四十四·脱脱
  卷一·本纪第一·太祖·宋濂
  卷一四七 梁紀三·司马光
  第十五节 吴、耿、尚三王与郑氏之关系·陈匪石
  自省纪·张瀚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二十八 下 地理志 第八下·班固
  朱荣传·李延寿
  卷四上·沈枢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司马光
  卷二百四·佚名
  方伯梁·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六·徐世昌

    乔树柟乔树柟,字茂萱,一字损菴,华阳人。同治癸酉拔贡,历官学部左丞。十月朔雨雪十月朔雨雪,或者疑非时。橐驼马肿背,我自妄听之。宵来复盈尺,丰岁真可期。哀彼无褐家,喜极翻成痴。小民亦不痴,往事心自知。宁受

  • 卷398 ·佚名

    王之望 挽张直讲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祗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遣范,祭社端宜配古今。 王之望 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

  • 南岳倡酬集原序·佚名

    南岳倡酬集原序南岳倡酬讫于庚辰敬夫既序其所以然者而藏之矣癸未发胜业伯崇亦别其羣从昆弟而来始闻水帘之胜将往一观以雨不果而赵醇叟胡广仲伯逢季立甘可大来饯云峯寺酒五行剧论所疑而别丙戌至槠州熹伯崇择之取道东归

  • 卷一百五十三·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三 ∷起昭阳赤奋若正月,尽阏逢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绍熙四年金明昌四年   春,正月,己巳朔,帝朝重华宫。   辛未,金以瓜勒佳清臣为右丞相,监修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七·焦竑

      都察院四(總鎮尚書)   ◆總鎮尚書   兵部尚書孫原貞傳   尚書才寬傳(永平志)   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姚公鏌墓志銘(翟鑾)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聯峯翟公□行狀(王道中)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贈太

  • 卷第九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六〔起着雍困敦(戊子),尽重光单阏(辛卯),凡

  • 卷十三·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三邹奕等诗文谢友规文赋唐孙府君志石○邹奕等诗文邹奕字弘道,苏州人,有文行。元季尝守贑,国初谪关西,与一时知名士若江右夹谷希颜、三衢徐兰与善、钱塘童权可舆、天台姚文昌、钱塘杨志

  • 三三五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汇缴应销书籍板片折·佚名

    三三五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汇缴应销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初八日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汇缴应销书籍板片,恭折奏闻事。窃查各省咨查及晋省查出应销各种书籍板片,经臣节次奏明缴销在案。兹又据各州县陆续查

  • 完颜永蹈传·脱脱

    郑王完颜永蹈本名完颜银术可,他开始名叫石狗儿。大定十一年(1171),完颜永蹈被封为滕王,不到一个月又被封为徐王。大定二十五年(1185),完颜永蹈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定二十六年(1186),完颜永蹈任大兴尹。金章宗即皇帝位,完

  • 朱神惠·周诒春

    朱神惠 字季柳。年三十五岁。生于美国旧金山。已婚。女四。光緖二十七年。自费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理科。继改习医科。光緖三十四年。得医学博士学位。转入哈佛大学医科。宣统元年。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万国肺痨病会

  • 卷二·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二宋 朱子 撰大学传十章或问一章而下以至三章之半郑本元在没世不忘之下而程子乃以次于此谓知之至也之文子独何以知其不然而遂以为传之首章也曰以经统传以传附经则其次第可知而二说之不然审

  • 刘向经说足证伪经考第十四·康有为

    汉大儒领袖当时、传书今日者,自史迁外,董仲舒、刘向而已。孔子改制,统于《春秋》。仲舒传《公羊》,向传《谷梁》,皆博极群书,兼通六艺,得孔子之学者也。然考孔子真经之学,必自董子为入门;考刘歆伪经之学,必以刘向为亲证,二子者各

  • 桓公·桓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正月,实来。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九月丁卯,子同生。冬,纪侯来朝。【传】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

  • 佛说大净法门经·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菩萨八千。一切大圣悉得总持辩才无量。其所建立分别圣慧解三脱门。于三世慧无所挂碍。得三昧定不可转移。十力无畏一切具足。尔时王

  • 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中国现代散文家丰子恺的散文集。1931年出版,内收散文20篇。在集中,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观察和描写,抨击了世俗中人性的自私与虚伪,表达了对淳朴人性的向往以及企图超越现实人生的思想。作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

  • 文房四说·蔡襄

    宋文学家蔡襄撰。笔、墨、纸、砚杂评。

  • 宝诰大全·佚名

    宝诰:也叫诰章,在道教中,原指神仙传达的“圣意”,如道教的经典著作《真诰》,后衍伸为赞颂神仙的骈文,是道门的特定文体之一。宝诰的平仄韵律十分严谨,多以歌咏形式赞美叙述道教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文字隐晦、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