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注云。有支顺转。积日逆流。黑白月余。如经广说。

  尔时众会。无量人天白世尊言。乌鸟鸣吟。时来不定。如何了知。愿佛演说。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若复有人。于十二支。审谛观察。了知忧喜。若无明支日。乌鸣于右。妻女见喜。乌鸣在左。行人必来。

  于行支日。右鸣安吉。左鸣获财。

  于识支日。右鸣所望必得遂意。左鸣所望皆不成就。

  于名色支。右鸣得财左鸣囹圄。

  于六入支。右鸣惊怖左鸣诤讼。

  于触支日。右鸣惊怖。左鸣家人至。

  于受支日右鸣称意。左鸣获信。散失财物。

  于爱支日。右鸣安乐。左获善信。

  于取支日。右鸣苦辛。左获安吉。

  于有支日。右鸣人问。左鸣安吉。于生支日。右鸣所求和合遂意。左鸣得信。财物破散。

  于老死支。右鸣无患。左鸣破坏。财物少许。尔时世尊告众会言。若复有人。于无明支。乌鸣北方。必获来信。

  于行支日。乌鸣北方。有喜事获。

  于识支日。鸣北安吉谐和遂意。

  于名色支。北方鸣时。闻悦意事。

  于六入支。乌鸣北方。获路远事。财宝去遥。必非和合。

  于触支日。乌鸣北方。有诤讼起。

  受支日鸣北方安吉。

  爱支北鸣。远离系缚。

  取支北鸣。卒事获信。

  有支北鸣。衣物必获。

  生支北鸣。人来问事。

  老死北鸣。一切安吉。

  时诸大众白世尊言。心腭上眴。云何了知。

  尔时世尊告大众曰。若复有人。于十二支。忆念不忘。悉皆了达若无明支。

  [鹵*咢]上眴动。大圣者至。

  行支日眴。家长安和。

  识支腭眴。圣者必来。

  名色支眴。多获财物。

  六入支眴。心起烦恼。

  触支腭眴。适意庆快。

  受支日眴有惊怖事。

  爱支日眴。增长家财。

  取支日眴。中一人夭。

  有支日眴。圣者来至。

  生支日眴。盗贼必至。

  老死支眴。家内和合。

  若复有人。观十二支。了知忧喜。于无明支。心上眴动。诤讼烦恼。

  行支日眴。获于财物。

  识支心眴。有惊怖事。

  名色心眴。父母欢喜。

  六入支眴。于所求事。和合现前。

  触支心眴。父母惊怖。

  受支心眴。南行禳之。乃可宜吉。

  爱支心眴。获大忧恼。

  取支心眴。有恶人至。

  有支心眴。有忧悲事。

  生支心眴。必大怖畏。

  老死支日心上眴动。老者必卒。

  尔时大众复白佛言。此十二支。有此祥瑞。于日用事。未能了知。复云何行。唯愿宣说。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若复有人。于无明支及。行支日。聚会筵设。修饰田宅。问事见贵。洗头等吉。澡浴作衣。宜勿用之。

  于行支日。求事听法。习学弧矢。收伏冤贼。澡浴亲贵。皆宜善用。洗头有患。作衣退败。慎勿用之。

  于识支日。王受灌顶。伏冤收军。修营聚落。州府舍宅。成就皆吉。洗发咽项。造衣宜用。澡浴惊怖。切宜慎之。

  若名色支。诸所作事。及常住事。剃除发爪。财物收藏。皆善宜用。洗头色变。澡浴惊怖。若作衣时。获喜速破。

  六入支日。王受灌顶。修治聚落。圆满成就。他人勿拜。迁动新宅。财物远离。收护获罪。若澡浴时。父母惊怖。若洗头时。名称无怖。

  于触支日。作善不成。恶事害人。罪犯速成于取支日。一切所为。父母惊怖。澡浴作衣。爱人非久。必有血光。作衣未浴。宜勿著之。

  于受支日。所求事喜。交易布施。修治精舍。吉庆宜用。洗头惊怖。获不遂意。若作衣时。所希非难。宜对友人著之前吉。

  于爱支日。资具珍宝。宜收护吉。轻微急速行用大忧。洗头发败。作衣满足。

  于取支日。小儿剃发。所为轻事。皆宜用之。师度弟子。剃除髭发。服药和合。送客嫁娶。吉庆富贵。澡浴获财。作衣逢喜。

  于有支日。结识交友。及一切事。诤讼远离。洗头勿用。作衣澡浴。皆宜吉庆。

  于生支日。修饰舍宅。及鞍马库藏。见贵臣主。皆吉宜用。澡浴远行。亦宜用之。及洗头喜。作衣非久。宜当日著。

  老死支日。所起恶事。富者财散作于利益及论义事。远离诸非。洗头速获。饮食多美。澡浴心恼。作衣长久。

  于是众会白世尊言。足眴地动。乌吟犬吠。油火鼠伤。善恶未了。愿为演说。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若复有人。于十二支。忆念审察。当知善恶。所以者何。于无明支日。足眴有喜。

  于行支日。足眴主事不吉勿用。

  识支名色。此日诤论。

  六入支日。足眴人卒。

  触受爱支。此三足眴。诤论事起。

  于取支日。足眴人卒。

  于有支日。足眴获衣。

  生支足眴。贼难病怖。

  老死支日。若足眴时。获悲恼事。

  复次。观察十二有支。于无明支日。足眴动时有劫盗至家犬吠时人来问远。衣烧无事。若鼠啮衣。危难来至。若有乌鸣。家人来问。衣油污时。人卒获信。若地动时。王恩普降。

  于行支日。足眴动时宜出行吉。若犬吠时。有少王事。若有乌鸣。善信必至。及见血光。衣烧获喜鼠啮衣时。获大富贵。衣油污时。财物多获若地动时。饥馑劫杀。外国来侵。于识支日。足眴动时。有非人至。有犬吠时有贼盗至。及获财物。有乌鸣吟。诤讼事起。若衣烧时。而有所得。若鼠咬衣。财失却得。油污衣时。父母惊怖。有地动时。二王吞并。名色支日。足眴获财。不求自至。犬吠人卒。若乌鸣吟。有爱人至。衣鼠伤时。财失却来。衣烧有喜。衣若油污。大人思念。有地动时。有冤贼起。除剪国静。

  六入支日。若足眴时。友人远至。家长安吉。犬吠诤讼。乌鸣人来。作和合事。鼠伤衣服。有人水没而卒。若衣烧损。诤讼获财。衣若油污。有惊怖事。有地动时。老者卒矣。

  于触支日。若足眴时。喜事得闻。家犬吠时。盗贼来至。乌鸣惊怖。衣鼠损时。获于财物。衣火伤时。表于人卒。衣油污时。获眷属喜。地动诤论。

  于受支日。足眴动时。出行宜吉。家犬吠时。有圣者至。衣鼠伤时。必得见主。衣火伤时。有少事起。油污衣时。得不可意。有地动时。远信必至。

  于爱支日。足眴获财。犬非时吠。必有嗔讼。若乌鸣吟。闻于子信。鼠伤衣时。必有人卒。火伤衣时。得于财物。衣油污时。有吉庆事。有地动时。冤贼必起。及有使命。从东而来。

  于取支日。足眴获罪。人卒有信。犬非时吠。有诤讼事。乌鸣吟时。有眷属卒。衣鼠伤时。有饥馑至。衣火损时。必有所获。衣油污时。散失财物。有地动时。即外处来侵。于有支日。足眴动时。贼来闻信。犬吠非时。土地不宁。若乌鸣吟。必获于财。衣鼠伤时。家贼必至。衣火损时。获美饮食。衣油有喜。地动丰熟。

  于生支日。足眴动时。远乘速至。犬非时吠。有喜悦事。乌鸣吟时。无事安和。鼠伤衣服。广得财物。火损衣时。什物增长。衣油污时。有喜必来。若地动时。有军兵至。老死支日。足眴动时。诤论事虚。犬吠非时。友人远至。乌鸣吟时。有诤讼事。衣鼠损时。财物散失。火伤衣时。有囹圄难。衣油点染。诤论事至。有地动时。难处东方。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若复有人。于此缘生十二有支。思念不忘。必能了远忧喜等事。若无明支日。宜获财物。

  于行支日。收舍财物。

  于识支日。宜学艺能。

  名色支日。为眷属吉。

  六入支日。结识事吉。

  若触支日。宜破冤事。

  于受支日。宜嫁娶事。

  于爱支日。奉王命事行禁非法。

  于取支日。宜知上事。

  老死支日。起非法业。正行勿用。

  时诸大众白世尊言。此十二支。于卜问时。云何行之。

  尔时世尊告众会言。若复有人。于无明支日。欲求卜问。获于财物。鞍马皆吉。眷属聚会。不永勿用。

  于行支日。宜卜问事。出行食饮。思子念友。说法皆吉。

  于识支日。若卜问时。事勿动喜。结识知友。不起烦恼。事说成就。灾难息除。名色支日。若卜问时。有怖烦恼。事散遍普。骨肉离别。

  六入支日。行卜问时。获财礼事。及妻室悦。女男分贵。

  于触支日。卜问有诤。贼怖忧恼。非理患难。眷属不和。

  于受支日。求卜问事。多获财宝。饮食衣物。妻室悦意。庄严具足。

  于爱支日。求卜问事。心思构画。虚妄所求。皆非成就。

  于取支日。求卜问事。见者欢喜。称赞护持。座兼所乘。财获多喜。

  于有支日。求卜问事。获怖王法。破坏忧恼。骨肉离散。

  于生支日。求卜问事。获大财物。一切谐和。圆满成就。朋友欢喜。珍重称赞。于老死支。求卜问事。虚妄善恶。破坏星散。无有精华。事虚大忧。贪嗔数起。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告诸大众。若复有人。审谛观察十二缘生。了达善恶忧喜得失应画转轮图写分明。谓从无明。乃至老死。月日分位。次第罗列。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豕。十二相状。本形轮转。次第为人解说。时诸大众。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信受奉行。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下

猜你喜欢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六·佚名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贤首五教仪序·续法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五卷·宝亮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世亲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七·介庵悟进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五[宋刻]·惟白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缘起·密云圆悟
  禅门要略·智顗
  俱舍论记 第二十五卷·普光
  卷第一·契嵩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佚名
  净土圣贤录发凡·彭希涑
  第四 无始相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六目録神鬼类观杨之美画【宋梅尧臣】次韵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宋黄庭坚】题汪季路侍郎所藏吴道子天龙八部【宋楼钥】金神夜猎图【宋姜夔二首】题松鹤蔡先生家藏李伯时西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二·陈邦瞻

    两朝内禅【孝宗光宗宁宗庙议陵议附】孝宗淳熈十四年九月癸卯太上皇有疾 冬十月辛未帝罢朝侍疾赦 乙亥太上皇崩于德夀殿遗诏太上皇后改称皇太后帝号痛擗踊谓宰臣王淮等曰晋孝武魏孝文实行三年丧服何妨听政司马光通鉴

  • 卷之八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制毒筹款·恽逸群

    蓝衣社的工作,可分为:调查(情报)、行动(监视、禁锢以及暗杀)、组训、筹款四大类,尤以情报与行动为主,筹款则比较简单,除财政部拨给军事委员会的巨额机密费,及向各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索取报效(实际类于摊派,如借口举办事业,代募股金

  • ·剿灭嘉义二重沟逆巢并会同筹办防海事宜摺·丁曰健

    奏为官军剿灭嘉义二重沟逆巢,截获投诚复叛巨匪吕梓,并会同筹办防海事宜,全台水陆地方均各静谧;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查前饬嘉义营、县绅团人等会同剿捕阵斩在逃潜回勾结滋事之股首严办,并获解匪党多名,分别

  •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宁宗时卫泾论新除司农少卿张鎡乞赐窜责状曰臣仰惟陛下奋?乾刚诛鉏元恶中外庆快万口一词惟是更化之初一黜一陟天

  • 卷四十六·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六 卤簿二 皇后卤簿【太皇太后皇太后并同】 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法驾皆御金根车重翟羽盖加青交络帷裳唐皇太后皇后卤簿清游旗一人执二人引夹领三十人并带

  • 卷二十四·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二十四明 胡广等 撰哀公问第二十七哀公问於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哀公鲁君名蒋大礼谓礼之大者何其尊言称扬之甚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

  • 万念起于内心,断念才得清净·李叔同

    万念起于内心,又消除于内心,一念生而烦恼自来。想要消除烦恼,必须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智清醒。心有定慧才得安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没有人生来就如此从容,那是修炼之后的一种境界,是人的心智升华后的一种结果。弘一法师把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林语堂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语译人民若饱受虐政苛刑到了不怕死的地步,以死来威胁他又有何用?假使人民怕死,一有作

  • 修行方便道不净决定分第十二·佚名

    不净升进分,相义我已说。今当说修行,不净决定分。不为恶戒缚,亦非业烦恼。心不背解脱,欢喜常志乐。如是随顺生,粗涩四大灭。柔软寂止乐,三昧於中起。从定生智慧,修行能厌患。厌想已修起,则能离有爱。思惟离有爱,解脱实智生。已

  •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三十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三十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答荣侍郎(茂实)承留心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缘。既办此心。第一不要急。急则转迟矣。又不得缓。缓则怠堕矣。如调琴之法。紧缓要得中。方成曲

  • 黔南会灯录卷第七·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密参山禅师法嗣贵阳指月烁吼[、/(、*、)]禅师滇之曲靖许氏子。於本郡天竺寺。礼觉悟剃染。参密参和尚印可。上堂。流光易度。五十有八。幻随幻住。不拘花甲。蓦拈起拂子云。且道。是幻耶。非幻耶。

  • 叙·徐昌治

    续藏经 高僧摘要 清 徐昌治编辑叙高僧摘要余刊布佛祖指南。法苑醒世。凡单传直指。幽明感应。历历备具。而高僧一传。譬如虗空体非羣相。而不拒彼众相发挥。奈传有正有续。若梁若明。计共四帙。俱以十欵分类。余讶之

  • 湖山类稿·汪元量

    诗词别集。一作《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宋汪元量撰。《湖山类稿》乃元量自编,其名亦自定。宋、元之际,有刘辰翁选本,所收作品止于汪南归之初。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所引汪氏诗,皆出《湖山类稿》,其中有入蜀诗,说

  • 五行精纪·廖中

    《五行精纪》“是南宋朝代算命学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0多种算命文献,并且具有确切的撰写年代,内容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此书为基础,清理算命学说的‘源’(往前追溯)和‘流’(往后延伸),探讨八字算命理论的发展脉络

  • 红雾·张资平

    《红雾》是张资平的长篇小说,1930年11月上海乐华图书公司出版。张资平的作品反映“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热烈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他以客观平实的写作态度,清新流畅

  •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慧寂

    全一卷。又作仰山寂禅师语录、智通禅师语录。唐代僧慧寂(840~916)撰,明代僧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崇祯三年(1630)成书,康熙四年(1665)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御选语录卷四。仰山之语录早有成稿,然始终乏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