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彭汝砺传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第一名。历任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王安石看到他的《诗义》,补国子直讲,改任大理寺丞,提升为太子中允,不久厌恶他。

御史中丞邓绾将要提升为御史,召之不去;又上奏,再以失举自列。神宗生气,贬逐邓绾,任用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汝砺首先陈述十事:一是正己,二是任人,三是守令,四是理财,五是养民,六是赈救,七是兴事,八是变法,九是青苗,十是盐事。指出揭发利弊,多是人所难说的。又论吕嘉问市易聚敛非法,应罢免;俞充谄媚宦官王中正,以至指使妻儿拜见王中正,不应检正中书五房事。神宗为此而罢免俞充,并查究汝砺的话的根据,汝砺说:“这样,不是用来广视听的做法。”终于不奉诏命。等到王中正与李宪主管西部军队,汝砺说不应把军队付与宦官,因而言及汉、唐祸乱之事。神宗不高兴,说话打断了汝砺。汝砺拱手站立不动,等待机会再说,神宗为之改容,在廷的人都叹息佩服。皇族宗室把女卖婚民间,官员奏请解除婚姻。汝砺说:“这虽然是疏远的亲戚,都是天家子孙,不能使民间的低贱人得以货取,希望改变著婚法。”

元丰初年,汝砺以馆阁校勘的身份为江西转运判官,辞谢皇帝,又说“:现在不担心没有将顺之臣,担心没有谏诤之臣;不担心没有敢为之臣,担心没有敢于说话之臣。”神宗称赞他的忠诚。更替回朝,任京西提点刑狱。

元..二年(1087),召用为起居舍人。当时皇帝想问新旧政治,回答说:“政治没有彼比,统一于是而已。现在所变化大的,是取士与差役法,实行这些制度但士人百姓都不满,不见其可行。”过了一年,升任中书舍人,赐金紫。汝砺词命雅正,大臣中有持平论的,与他的意见颇为相左,一时希图进取之士都指责他,想要排斥去掉他们这类人,但没有借口发作。

恰逢知汉阳军吴处厚得到蔡确安州诗上呈。附会解释,认为怨恨诽谤。谏官交互上章请治罪,又制造危言,来激怒宣仁太后,打算置之法办。汝砺说:“这是罗织罪名的开始。”多次报告执政大臣,不能挽救,于是上疏论列,没有得到同意。正居家待罪,得到蔡确谪命除目草词,说:“我不出来,谁来担负这一责任。”立即进入禁宫中,封还除目,议论更加恳切。谏官指责汝砺为朋党,宣仁太后说“:汝砺岂是依附蔡确的人,也是替朝廷论事而已。”等到蔡确贬官新州,又需要汝砺草词,于是落职知徐州。开始,汝砺在御史台时,议论吕嘉问之事,与蔡确意见不同,移外任十年,蔡确起了很大作用。后来治罪吕嘉问其他狱案,因不阿附执政大臣,因被削夺二官。到这时,又替蔡确获罪,人们因此更加尊敬他。

加官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有狱案应宽大,执政大臣以特旨杀之,汝砺坚持不杀。执政大臣发怒,惩罚汝砺的部下。汝砺说“:皇帝的制书有不便的地方,允许奏论,这是制度。部下又有什么罪?”于是自己弹劾请求去职,奏章四次上呈。诏令免去部下的惩罚,移汝砺任职礼部,实授吏部侍郎。

哲宗亲自处理政事,修撰熙宁、元丰政事,人们都争相献出所闻,汝砺惟独没有建议。有人问他,回答说:“在以前就无人敢说,在今天就人人能说话了。”进升代理吏部尚书。言官认为他曾经依附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为成都知府。没有去赴任,多次上奏章,又降为待制、知江州。将要发出,哲宗询问他所想说的话,汝砺应对说:“陛下现在所恢复的,其政事不能没有是非,其人不能没有贤能不肖。政事惟其对,那么没有什么不好;人惟其贤能,那么没有什么得不到的了。”

到达江州几个月后汝砺因病去世。他的遗表大略说:“土地已有余,希望抚以仁政;财用不是不富饶,希望节以礼仪。奸佞之人开始好像令人喜欢,但其祸患在将来;忠言开始好像令人讨厌,但其利益很广博。”至于抚恤河北流散移民,视察江南水灾旱灾,共几百言。朝廷正任命他为枢密都承旨却已去世,就以之告赐其家。终年五十四岁。

汝砺读书写文章,志向远大,言行取舍,必定符合义理,与人交往,必尽诚敬。兄长无子,替兄立后,以之为官。年青时师事桐庐倪天隐,不久天隐死去,并其母亲妻子埋葬,而且供给其女儿的衣食。与他一起考中进士的宋涣死,帮助宋涣的后代,无异于像自己的儿子。所著《易义》、《诗义》、《诗文》五十卷。弟弟汝霖、汝方。

猜你喜欢
  志第四 礼一·沈约
  卷一百0三 晉紀二十五·司马光
  卷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九·佚名
  一百十五 曹寅奏为恭请圣躬万安摺·佚名
  六三五 军机大臣奏将萨载等解到程树榴家谱诗本缴进销毁片·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一·来保
  一三 眼睛石硬·周作人
  九三 寒暑·周作人
  ●原跋·佚名
  目录四·允禄
  食货五八·徐松
  卷二十七·叶隆礼
  二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皎然

      论卢藏用《陈子昂诗序》   评曰:卢黄门序评贾谊、司马迁‘宪章礼乐,有老成之风',让长卿、子云‘王公大人之言,溺于流辞'。又云:‘道丧五百年而有陈君乎!'予因请论之曰:司 马子长自序云,周公卒五百岁而有

  • 谭菀醍醐原序·杨慎

    醍醐者链酥之綦晶佛氏借之以喻性也吾借之以名吾谭菀也夫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犹之精义以入神非一蹴之力也学道其可以忘言乎语理其可以遗物乎故儒之学有博有约佛之教有顿有渐故曰多闻则守之以约多

  • 集注杜诗姓氏·黄希

    集注杜诗姓氏唐昌黎先生韩氏【名愈字退之有诗题子美坟】唐元氏【名桢】太原王氏【名洙字原叔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注子美集先古诗後近体计三十六卷】建安王氏【名昱字公旦建阳人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临川王

  • 子虚赋译文及注释·司马相如

    译文楚王派子虚出使齐国,齐王调遣境内所有的士卒,准备了众多的车马,与使者一同出外打猎。打猎完毕,子虚前去拜访乌有先生,并向他夸耀此事,恰巧无是公也在场。大家落座后,乌有先生向子虚问道:“今天打猎快乐吗?”子虚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张廷玉

        李贤 吕原 岳正 彭时 商辂 刘定之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奉命察蝗灾于河津,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   正统初,言:“塞外降人居京师者盈万,指挥使月俸三十五石,实

  • 卷一·东周·佚名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

  • 卷一百八十 隋紀四·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強圉單閼(丁卯),凡四年。   高祖文皇帝仁壽四年(甲子,公元六O四年)   春,正月,丙午,赦天下。   帝將避暑於仁壽宮,術士章仇太翼固諫;不聽,太翼曰:「是行恐鑾輿不返!」帝大怒,繫之長安獄,期還而斬之。甲子,幸

  • ◎梁督军之新婚趣史·吴虞公

    某某合肥人,督某省军事。值断弦续娶某氏为继室。某氏本英雌中之尤者也,结衤离之夕,即萌故态。其狮威咄咄可畏,无敢近之者。当红烛光中,送入洞房之后,新娘即效苏小妹三难新郎故智。督军大为所窘,黄昏时分,新娘饷新郎以闭门羹,督

  • 殷孝祖传·沈约

    殷孝祖,陈郡长平人。他的曾祖父殷羡是晋朝的光禄勋。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做大官。殷孝祖小时不规矩,喜欢喝酒搞女人,但也有气魄才干。文帝元嘉末年,殷孝祖当奉朝请和员外散骑侍郎。世祖因为他有军事才能,便用他当奋武将军

  • 贺拔胜传·魏收

    贺拔胜,字破胡,神武尖山人。祖贺拔尔逗,被选拔充实北防,定居武川。因窥觇柔然,加上有战功,显祖赐其为龙城男,为本镇军主。父贺拔度拔,袭爵。正光末年,沃野人破落汗拔陵聚众造反,度拔与三个儿子、乡中豪勇一起支援怀朔镇,杀贼王卫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内阁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均由特简赞理机务表率百寮补授後请旨兼殿阁及六部尚书衔钦定殿阁名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尚书协办阁务满汉各一人○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满六人汉四人掌

  • 224.刘伯温求雨·林汉达

    明太祖在统一战争中,依靠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争城夺地:又吸收了一些谋士,帮他出谋划策。在这些谋士中,刘基是最著名的一个。刘基又叫刘伯温,本来是元朝的官员,因为对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满意,常常写点文章,讽刺时事,后来,被解职回

  • 襄公·襄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公至自晋。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仲孙蔑、卫孙林父子会吴于善道。秋,大雩。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

  • 阁笔后序·智旭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

  • 卷第一百三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二因相应法。与因相应法。为几缘。答因。等无间。所缘。增上。因者。五因。谓相应。俱有。同类。遍行。异熟。等无

  • 卷第十四(宿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四(宿字号) 甲子(周赧王十八年起)丙午(秦昭襄王元年)壬子(秦庄襄王元年)乙卯(秦始皇元年)癸亥(秦始皇九年止) 秦嬴姓。起昭襄王丙午。止子婴甲午。共六主。合四十九年。 (壬辰)十三祖迦毗摩罗传法龙树

  • 姜斋文集·王夫之

    文别集。 明清之际王夫之(1619—1692)撰。十卷,补遗一卷。夫之有《船山遗书》已著录。此集约二十三万字。论、连珠一卷,传、行状、墓志、记一卷, 序、 书后、 跋一卷,启、尺牍一卷,《九昭》一卷,《九砺》一卷(缺),赋

  •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佚名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具画像法,护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