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四

图谱略

臣下【八十四种四库全书着録者二十五附存四库全书总目者五十九】

经学

黄宗炎周易图学辨惑

谨按是书附宗炎周易象辞之後别为一卷胡渭易图明辨

谨按胡渭此书辨定图书究溯本末使学者知从来图书之说依托舛谬乃修链术数二家旁分易学之支流而非作易之根柢深有功於经学赵继序周易图书质疑

谨按是书多从卦变起象以象数言易而不主陈卲河洛之说

胡世安大易则通

谨按是书阐明图学彚萃诸家之图各为之说卲嗣尧图易定本

谨按是书言易多本皇极经世而附以揲蓍之法姜兆锡周易藴义图考

谨按是编主先天之学推阐旧说

张文炳易象数鈎深图

谨按张文炳荟萃诸家图说以成一编间附以己论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

谨按是书着说於前列图於後排撃异学殊有功於经义

杨方达易学图说会通

谨按是编大指以朱子本义九图为主博采诸家间附己论

杨方达易学图说续闻

谨按杨方达既为易学图说会通复自出己意成此编大抵主陈抟之学

曹庭栋易准

谨按是书专为图学而作

刘鸣珂易图疏义

谨按是书因周易啓蒙本图书原画卦二篇之说而疏通其义

吴脉鬯易象图说

谨按吴脉鬯櫽括诸图各为之说间附以己作黎由高周易後天归图

谨按是书专明後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对之义而一归之於图

刘天真河洛先天图说

谨按刘天真言易大旨本於参天两地而倚数之说

王澍禹贡谱

谨按是书各着经文於前而附图於後大抵皆本蔡传而参以诸家之说

万斯同庙制图考

谨按是书统会经史折衷庙制大旨宗王黜郑亦得失互陈

毛奇龄辨定祭礼通俗谱

谨按是编斟酌变通於古礼之必不可行及俗礼之误托於古者剖析考证厘然有当

朱建子服制图考

谨按是编集历代丧服礼制凡三十九条所引经传礼书及诸家文集颇称该洽

陈厚耀春秋世族谱

谨按杜预作春秋释例中有世族谱一书历久湮没不见永乐大典中仅存数条仍不免於阙略厚耀当时既未覩杜预释例原本因据孔氏正义旁参他书作此以补之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谨按是书以春秋列国诸事比而为表後载舆图附录各一卷引据博洽议论精确多发前人所未发

卢轩春秋三传纂凡表

谨按卢轩以三传所言书法之例彚而为表其是非同异未及订正

顾宗玮春秋左传事类年表

谨按是书仅一卷据其凡例尚有数卷未见盖非完书也

卢云英重编五经图

谨按卢云英以其曾祖卢谦所刻五经图原本体例参差复厘定增补成是编多所改正

王皜六经图

谨按是编取六经图旧本损益而成

杨魁植九经图

谨按是书以信州石刻易诗书礼记周礼春秋六经图析春秋三传为三而益以仪礼为九经江永乡党图考

谨按是书取经传中制度名物有涉於乡党者分为九类考核精密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

谨按是书由古本大学着为图说与朱子格物之传不无龃龉

毛奇龄竟山乐录

谨按是书据明寜王权唐乐笛色谱为准以解五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俾唐以来旧谱独有考焉李塨李氏学乐录

谨按李塨尝学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於毛奇龄作宫调图七调全图及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等图而皆为之论说

王建常律吕图说

谨按是书大抵依蔡氏律吕新书次第为之图说尤力申候气之法历引隋志及明人韩邦奇诸说为之发明

张紫芝律吕图说

谨按是书首引朱子锺律篇次列黄锺图自此以下凡三十八图以月建日躔图终焉每图各为之说

顾炎武古音表

谨按顾炎武有音学五书此其一也凡分十部考以古法多相脗合足纠吴棫以来之谬

耿人龙韵统图说

谨按是书於古来字毋多所删并尽改前代旧法顾陈垿八矢注字图说

谨按是编乃顾陈垿所定韵书八矢者譬字为的以八矢注之分为八门也

钱人麟声韵图谱

谨按是书即等韵旧法而变通之其所删并多出己意

江永四声切韵表

谨按是编论古法七音三十六母不可增易凡更定者皆妄作最为有见其论入声尤详

潘遂先声音发源图解

谨按是书为潘遂先草创其子命世续成之刘凝韵原表

谨按刘凝初作文字韵原一编以限於篇幅乃仿史记诸表之例从各字偏旁序其世系分其支派以济韵原之穷

史乘

万斯同历代史表

谨按十七史自後汉书以下惟新唐书有表余皆阙如万斯同各为补撰多自创之例

王懋竑朱子年谱

谨按王懋竑於朱子遗书研思最久因取李方子朱子年谱婺源洪氏续本互相参考根据语录文集订补舛漏勒成是编

杨方晃孔子年谱

谨按是书中三卷为年谱以天地人分纪之其前一卷及末一卷於史记世家历聘纪年阙里旧志诸书颇有纠正

徐沁谢臯羽年谱

谨按是编搜采谢翺遗事为之

张夏杨文靖年谱

谱按张夏以杨时年谱详略失宜乃参稽史册语录文集订为此书

黄中别本朱子年谱

谨按是编冠以画像世系题名录别录附以庆元党籍吕祖泰书及历代褒典

李绂陆象山年谱

谨按李绂取旧本重加补辑大旨申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之说

左宰左忠毅年谱

谨按左光斗事蹟具载明史本传左宰复罗散失旁及文集所载补成此书较为详备

顾炎武顾氏谱系考

谨按是书於顾氏世系考据最详

张愉曾十六国年表

谨按是书以崔鸿所录十六国事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之例年经国纬条理分明便於寻览孔尚质十六国年表

谨按是编本崔鸿十六国春秋列传改为编年亦仿史记年表之例

曹溶金石表

谨按是书杂列所蓄碑帖之目仿周谱旁行斜上之式以表为名

褚峻金石图

谨按褚峻先刻此书上卷名金石经眼录尚未载後汉永和二年炖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後与牛运震重编是图其下卷则自吴天发神?碑迄唐顔真卿家庙碑凡六十图每碑绘其形制而具说其上

天文

胡亶中星谱

谨按胡亶精天官家言是编所订经星凡四十有五又於二十八舍之外益以大角等十七星议论皆简明详切

邵昂霄万青楼图编

谨按是书专论天文算数之术援引汉晋以来天官家言而各以己见附之

余熙八线测表图说

谨按是编钦遵

御制数理精藴由勾股和较割圜八线六宗三要诸法括

为图说以便初学研究

地理

关中胜蹟图志

谨按是书陕西巡抚臣毕沅所进以守土之臣行部川原询求旧蹟订讹厘舛勒成是编

南怀仁坤舆图说

谨按是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州而终以西洋七奇图说

僧实行雁山图志

谨按僧实行居雁山能仁寺因搜罗名胜编次成书

孙光画筴图

谨按是书约取诸家之论气脉者而附以己说政典

刘应棠梭山农谱

谨按是书分耕耘获三卷详其器与其事每条缀以赞词

朱栗夷政谱

谨按是编摘录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及邱濬大学衍义补诸书以类排纂凡十二门

学术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

谨按周子太极图说本易有太极一语特以无极二字启朱陆之争毛奇龄又以其图与参同契合并引唐明皇御制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序无极二字为证因及於篇中隂阳动静互根等语谓皆非儒书所有亦足以资参考

萧企昭性理谱

谨按是书在於伸程朱而辟陆王大端醇正不失儒者之言

王嗣槐太极图说

谨按是书论圣人言易有太极不应於太极之上复加无极二字疑此图授自陈抟非周濓溪作亦力伸陆九渊之说也

陈兆成太极图说注解

谨按是书发明朱子太极图说注多讲隂阳五行之说

舒俊鲲洪范图说

谨按是书分元会运世四卷各为之图附以己论秦锡淳演极图说

谨按是书推演周子太极之说亦各为图论发明隂阳变合之理

黄采性图

谨按是书立为六图以发明心性之旨大抵以孟子四端为说

冉敬祖天理主敬图

谨按图上标天理二字中列存养省察讲学力行四项下书一敬字盖为姚江之学言超悟者而发李绂陆子学谱

谨按是书专考陆氏学派之端委

陆圻新妇谱

谨按是书皆详论为妇承顺之道凡五十九条闵忠人道谱

谨按是书仿刘宗周人谱之意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人之要分为八集各为标目杂采史事而各引先儒之说以发明之

赵执信声调谱

谨按赵执信发唐人诸集排比鈎稽尽得声调之法着为此书

赖以邠填词图谱

谨按是书踵张綖诗余图谱而作亦取古词为谱而以黑白圈记其平仄为图

艺事

孙承泽研山斋图绘集覧

谨按孙承泽深於赏鍳其书於古来画家先叙本末後述所见真蹟附以跋语足资考证

邹一桂小山画谱

谨按是编皆论画花卉法多心得之语

程雄松风阁琴谱

谨按是编辑诸家遗谱而参以己意指法亦较他谱倍增

物类

胡世安异鱼图赞补

谨按胡世安以杨慎异鱼图赞多所阙漏因摭其遗脱作为此编

胡世安异鱼图赞笺

谨按杨慎异鱼图赞间有自注仅标所据书名未暇备引其说世安既为之补又博采传记以为之笺

陈鼎竹谱

谨按是编记竹之异者凡六十条

朴静子茶花谱

谨按是编上卷为花品凡四十三种中卷为咏花之作下卷则种植之法

汪宪苔谱

谨按是编杂录苔之故实词句凡六卷

陈邦彦乌衣香牒

谨按是编皆采摭燕事凡分八门

陈邦彦春驹小谱

谨按是编皆采摭蚁事分为五门蒐罗甚广可供谈助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四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五·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李心传
  第三回 忧父病重托赵则平 肃军威大败李景达·蔡东藩
  卷五十六·宋·蒋一葵
  名山藏卷之五十四·何乔远
  三藩纪事本末卷三·杨陆荣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一○○ 谕内阁纪昀陆锡熊校书勤勉着授为翰林院侍读以示奖励·佚名
  吴明彻传·李延寿
  魏王李继岌传·薛居正
  韩匡嗣传·脱脱
  卷二十五·雍正
  第三节 岐、汴之争·吕思勉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佚名

      右《唐宋诗话》一部,仆尝得之汗漫间,以资穷愁之览。然其简篇脱逸,文句舛讹,乃嘱友人之朝京师者求购之,而终未得之也。于是盛征于文章诸老,亦访于砚席相往还者,余会而考正之,异仅十之一二。辛亥秋,偶谒成侯士元,侯以仆为有家

  • 卷二百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三高适行路难二首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安知顦顇读书者暮宿灵【一作虚】台私自怜君不见富

  •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刘昫

    ○剑南道东西道九 岭南道五管十 △剑南道 成都府 隋蜀郡。武德四年,改为益州,置总管府,管益、绵、陵、遂、资、雅、嘉、沪、戎、会、松、翼、巂、南宁、昆、恭十七州。益州领成都、雒、九陇、郫、双流、新津、晋原、

  • 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蔡东藩

      却说会稽县尉郑虎臣,奉福王与芮命,愿充监押官。看官道是何因?原来虎臣父曾为似道所倾,刺配远方,虎臣久欲报怨,凑巧遇着这个差使,当然奉命维谨,遂往押似道启行。似道正寓建宁府开元寺中,侍妾尚数十人。虎臣到后,命将侍妾屏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上·佚名

    宋高宗十丁巳绍兴七年春正月癸亥朔,上在平江,手诏:『将乘春律,往临大江,驻跸建康,以察天意。』左司建际公辅言:『今日恢复之策,不出攻守二事。攻者,以我攻彼也;守者,防彼攻我也。以我攻彼,其势在我;防彼攻我,其势在彼。攻虽为难,而守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弘治二年七月丁巳朔孟秋享 太庙告 宪宗纯皇帝几筵请 神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门之神○戊午命守密云署都指挥佥事张琼都知监左少监杨友俱赎徒还职坐虏入小石门剽掠杀逻卒失于防御也○巳未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告

  • 第二八六移同治十二年闰六月二十五日一一七○三--一○·佚名

    淡水分府何,移知蚶江分府及惠安知县:难妇已由其生母领回即补分府、署台湾北路淡水分府何为移覆事。(注)本年闰六月初五日,准惠安县(贵县)文开:「本年五月二十四日,据卑县樟柿铺、埔上乡生员陈宝书呈称:『生

  • 第九卷 建置沿革·缪荃孙

    历代江苏建置沿革总表州部郡国虞、夏、商扬州,《书&middot;禹贡》:淮海惟扬州。应邵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地理今释》:扬州,今江南之江宁、扬州、庐州、安庆、池州、太平、宁国、徽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十二府;滁和

  • 冯翊王高润传·李延寿

    冯翊王高润,字子泽,神武帝的第十四个儿子。幼小时,神武帝称赞他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呀!”天保初年受封,历任东北道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他容貌俊秀,仪表出众。年龄已十四五岁,他的母亲郑妃还与他睡在一起,外面颇有污

  • 刘一止传·脱脱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参知政事李邴推荐他任详定一司敕令所

  • 卷二·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圣谕二训示世祖章皇帝谕防顺治九年勅谕国子监祭酒司业等官圣人之道如日中天上资之以图治下学之以事君尔等当严督诸生尽心训诲诸生当敬奉师教身体力行教有成效时惟师长之功学有实用方尽弟

  • 卷七·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七      宋 范处义 撰 郑 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後为幽王大司徒犬戎之祸桓公死之子武公掘突继为司徒与晋文侯定平王於东都王城卒取十邑之地然则武公父子可谓善於其

  • 卷十四·道世

    ▲感应缘宋都城文殊师利金像缘宋东阳铜像从地出缘宋浦中金像光现乃出缘宋江陵上明泽中金像缘宋荆州壁画像涂却现缘宋江陵支江金像誓志缘宋湘州桐盾感通作佛光缘齐番禺石像遇火轻举缘齐彭城金像汗出表祥缘齐杨都观音金

  • 妙法蓮華經後序·欧阳竟无

      後秦沙門僧叡述   法華經者.諸佛之祕藏衆經之實體也.以華爲名者照其本也.稱芬陀利者美其盛也.   所興旣玄其旨甚婉.自非達識傳之罕有得其門者。夫百卉藥木之英物實之本也.八   萬四千法藏者道果之原也.故以

  • 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前后二秦苻姚世录者。此等亦是权霸时君弘法主也。自晋室渡江匈奴焚[名*隹]。伊瀍泾渭非复帝京。夫子有云。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其在斯乎。符健本氏武都人

  • 波洛圣诞探案记·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西米恩·李年轻时候什么坏事都干过,爱拈花惹草,在外有不少私生子。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年龄大了,虽然有钱,但身体不再健康,终日只有坐在轮椅上,他还有什么乐子呢?于是他专门以“整”他的家人为乐。马上是

  • 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

    本书(一册一一六面六九、六○○字)合刊「戴案纪略」与「施案纪略」为一书,因题曰「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撰。作者彰化人,字汝能,号立轩;清同、光间,设教乡里垂四十年。当弱冠时,适值彰化戴潮春事变,亲见其事。光绪十四年,因办理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佚名

    简称《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印经》、《宝箧经》等。密教陀罗尼经典。唐不空译。一卷。说宝箧印陀罗尼法。另有宋施护异译本,题《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一卷。藏译本由慧照(Vidyakaraprabha)、天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