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十三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三

高适

行路难二首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安知顦顇读书者暮宿灵【一作虚】台私自怜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子孙成行【一作生长】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自矜一身忽【一作朝见】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秋胡行【一作鲁秋胡】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一朝结髪从君子将妾迢迢东鲁【一作路】陲时逢大道无艰阻君方游宦从陈汝蕙楼独卧频度春彩阁辞君几徂暑三月垂杨蚕

未眠携笼结侣南陌边道逢行子不相识赠妾黄金买少年妾家夫壻经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愿言行路莫多情道【一作送】妾贞心在人口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劳心苦力终无恨所冀【一作贵】君恩即【一作那】可依闻说行人已归止乃是向来赠金子相看顔色不复言相顾怀惭有何已从来自隐无疑背直为君情也相会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誓将【一作此时】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後人

古大梁行

古城莽苍【一作苍茫】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魏王宫观【一作馆一作殿】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作衡】一【一作五】千里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遗墟但见狐狸迹【一作窟】古地空余草木根暮天揺落伤怀抱倚劒悲歌对秋草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有水东流

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南【一作西】游侠子自矜【一作言】生长邯郸里千塲纵博家仍富几度报讐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一作矗】如云【一作如云屯】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今人【一作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踈索以兹感叹【一作激】辞旧游更於时事无所求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英华作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一作借】顔色摐金伐鼔下榆关旌斾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一作哀】孤城落日鬬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囬首边庭【一作风】飘颻那可度【一作越】絶域苍茫【一作黄】更何【一作何所】有杀气三时【一作日】作阵云寒声【一作风】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一作雪一作徒】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勳君不见沙塲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古歌行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余议苍生偃卧休征战露台百金以为费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一作堪】断肠身在远藩【一作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一作此】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劒老风尘龙锺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九日酬顔少府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一作客】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一作肯】沽酒苏秦顦顇人【一作时】多厌蔡泽栖迟【一作栖遑】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蹇质【一作踬】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长歌逹者【一作士】桮中物大【一作冷】笑前人身後名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此时亦【一作也一作苟】得辞渔樵青袍里身荷圣朝犂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一作尚】折腰【一作去遥】

送杨山人归嵩阳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一作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送别

昨夜离心正鬰陶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隣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赠别晋三处士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知已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别时九月桑叶踈出门千里无行车爱君且欲君先逹今上求贤早上书

送浑将军出塞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隂山儿登【一作临】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塲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一作动】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後朝建旌旄夕刁斗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送蔡山人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识者閲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封丘作【一作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一作破】鞭挞黎庶令人悲归【一作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一作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题李别驾壁

去乡不远逢知已握手相欢得如此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酒筵暮散明月上枥马长鸣春风起一生称意能几人今日从君问终始

寄宿田家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鷀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後无心怯路岐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别韦参军【英华作二首】

二十解【一作辞】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一作礼】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世人遇【一作向】我同衆人唯君於我最【一作情】相亲且喜百年有【一作见】交态未尝【一作当】一日辞家贫【以下英华另作一首】弹棋击筑白日晩纵酒高歌杨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丈夫【一作终当】不作儿女别【一作悲】临岐涕泪沾衣巾

送田少府贬苍梧

沈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丈夫穷逹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

离心【一作忧】忽怅【一作浩】然【一作离忧心忽怅】策马对秋天孟诸薄暮凉风起归客相逢渡睢水昨时【一作忆昨】携手已【一作向】十年今【一作明】日分途各千里岁物萧条满路岐此行浩荡令人悲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云卧临峄阳山行穷日观少年词赋皆可听秀眉白面风清冷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今日还山意无极岂辞世路多相识归见莱芜九十翁为论别後长相忆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桮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崔司録宅燕大理李卿

多雨殊未巳秋云更沈沈洛阳故人初解印山东小吏来相寻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豁逹常推海内贤殷勤但酌尊中酒饮醉欲言归剡溪门前驷马光照衣路傍观者徒唧唧我公不以为是非

同鲜于洛阳於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主人娱宾画障开只言骐骥西极来半壁?势不住满堂风飘飒然度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纵令剪拂无所用犹胜驽骀在眼前

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故人美酒胜浊醪故人清词合风骚长歌满酌惟吾曹高谈正可挥尘毛半醉忽然持蟹螯洛阳告捷倾前後武侯腰间印如斗郎官无事时饮酒桮中緑蚁吹转来瓮上飞花拂还有前年持节将楚兵去年留司在东京今年复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彭门剑门蜀山里昨逢军人劫夺我到家但见妻与子赖得饮君春酒数十桮不然令我愁欲死

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

始知帝乡客能画苍梧云秋天万里一片色只疑飞尽犹氛氲

见薛大臂鹰作【一作李白诗】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一作忌】自有云霄万里高

画马篇【同诸公宴睢阳李太守各赋一物】

君侯枥上骢貌在丹青中马毛连钱蹄铁色图画光辉骄玉勒马行不动势若来权奇蹴踏无尘埃感兹絶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麒麟独步自可珍驽骀万匹知何有终未如他枥上骢载华毂骋飞鸿荷君剪拂与君用一日千里如旋风

咏马鞭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绳不直规不圆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塞下曲【贺兰作】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一作乌】夜啼

渔父歌

曲?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鈎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三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七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二百四十七·彭定求
  王居安·唐圭璋
  吴礼之·唐圭璋
  王禹偁·唐圭璋
  谈艺录·徐祯卿
  卷434 ·佚名
  卷四十五·冯惟讷
  卷一百六十·曹学佺
  宛丘集补钞·管庭芬
  卷五百三·佚名
  ●虬髯翁·沈泰
  周晋词作鉴赏·佚名
  8.杂言歌行三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史宫词卷五 秦·史梦兰

    秦,庄襄王名楚,秦孝文王子。其先柏翳佐舜有功,赐姓嬴。后非子封秦,秦仲始大。庄襄灭周,三年死,子政继位,是为始皇帝。始皇帝实姓吕氏,在位二十五年,并吞天下称帝。又十二年崩,子二世皇帝胡亥立,三年为赵高所杀,立子婴为王,四十九日

  • 西塘集补钞·管庭芬

    西塘集补钞郑侠次韵种道行衙赏莲花城中势利如聚蛙,聒聒鼓闹穷两衙。忽闻携樽命真赏,如见地涌金莲花。况兹危亭跨高爽,极目四顾穷天涯。红蕖缭绕已数亩,盛妆翠盖相撑拿。舆肩不换足已到,咫尺异彼穷幽遐。居之自可换凡骨,不必

  • 卷三十五·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五    元 方回 编庭宇类 庭榭宫殿楼阁堂轩庵寮宅舍凡屋庐皆是 五言【十五首】 题洛中第宅        白居易 水竹谁家宅门高占地寛悬鱼挂青甃行马护

  • 杜审言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杜审言( 约645—708 ) ,唐著名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其父位终巩县令,遂定居巩县(今河南巩县)。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先后任隰城(今山西汾西县)尉、洛阳丞等小官。后因对上言事不当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县)司户参军,不久免官

  • 卷三 前燕录·崔鸿

      慕容廆   慕容廆,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人。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曾祖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司马宣王讨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六·陈邦瞻

    张浚经略闗陜髙宗建炎三年五月以张浚为川陜宣抚处置使帝问浚大计浚谓中兴当自闗陜始虑金人或先入陜窥蜀则东南不可保请身任陜蜀之事置幕府于秦州别遣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頥浩扈跸来武昌为趋陜之计复以张浚刘光世与

  • 稽古録卷十二·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汉高祖【邦】元年【西楚霸王项籍衡山文王呉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常山王张耳齐王田荣雍王章邯燕王臧荼殷王司马卬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元○冬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降○项羽入闗欲击沛公张良购解得止○春羽

  • 第三卷 咸丰(上)·缪荃孙

    奏禁鸦片私售以削英人之势折(咸丰元年二月十一日)查英吉利夷人桀骜不驯,惟知贸易为务。该国官为商举,故凡关众商事务,众论如一,则该夷官无不遵办。即该国王暨各官俱任众商去留。道光二十年,该夷滋事,即因各商亏本,众议聚费雇

  • 郑灼传·姚思廉

    郑灼字茂昭,东陽信安人。祖父郑惠,梁衡陽太守。父郑季徽,通直散骑侍郎、建安令。郑灼幼时聪明敏慧,立志专心于儒学,少时受业于皇侃。梁中大通五年(533),出仕为奉朝请,累迁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安东临川王府记室参军,转平西

  • 前言·佚名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ldquo;春秋&rdquo;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

  •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之四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知地界不堕欲界色界无色界。如实知水火风空识界。不堕欲界色界无色界。若俱不堕三界则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三世则不可以彼有相为方便。有所得为方便

  • 卷第九·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氵㸒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

  • 民国与佛教·太虚

    ──十九年春在厦门双十中学讲──在未讲之前,关于这题牵涉的问题,先在此讨论一下:在西洋,法国哲学家孔德,他的思想力,可以左右当时全西洋哲学思想界,就是现在,也还具有相当的势力。实际地讲起来,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十九世纪之末

  • 卷第二·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世 &middot; 智门祚禅师法嗣三十人 &middot;雪窦重显禅师 &middot;延庆子荣禅师 &middot;百丈智映禅师 &middot;南华宝缘禅师 &middot;护国寿禅师 &middot;九峰勤禅师 &middot;云盖继

  • 火药库·莫里斯·勒布朗

    亚森·罗平在搭救一位金发女郎时发现了她丢在车里的请柬和一朵银莲花。于是他化装成瑟尼纳王子前去赴宴,其间,被一犯罪团伙绑架。在逃跑时,罗平发现了死在车里的私人侦探蒙古乔,他身上也有一朵银莲花。金发女郎与私人侦探

  •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佚名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撰人不详,约出矜南北朝。言存神养生法术。《无上秘要》卷四七称此经原本有四诀八卷。现仅残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其述流珠宫为“五宫雄一之高矣”,与《登真隐诀》卷上述九宫相合

  • 天史·丁耀亢

    史籍。清初丁耀亢撰。十卷。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人。岁贡。历任容城教谕、惠安知县等职。此书系作者取历代书籍中有关“吉凶由人事”之类编纂而成。书成后,有钟羽正为之作序。旧列入史部杂史类。另著有《出劫纪

  • 罗摩伽经·佚名

    三卷,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即《八十华严》入法界品。从无上胜长者。至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共十二位善知识事。而内有咒语几则。